Products
原生态宠物号 2025-01-04 16:16 24
1、眼睛里进沙子后咳嗽一下或者吐痰就好
2、我们在吃香蕉的时候最容易招蚊子
3、下雨的时候,跑步会比走路淋的雨多
4、上厕所时看书,记得特别牢!
5、女装的扣子在左边,男装的在右边。大部分都是。
6、康师傅红茶一瓶的成本不超过3毛钱。
7、被疯狗追的时候要拐弯跑因为疯狗是不会拐弯的
8、眼镜蛇咬到自己的舌头也是会死掉的。
9、指着高处对某人说“快看”,某人顺着看上去时嘴巴会张开
10、爱吃薯条易“脑残”
11、输完消炎药之后喝水,水会变得特别甜
12、金针菇不会被胃液消化意思就是说吃下去什么样拉出来还是什么样
13、打嗝的时候喝7口水一起喝不能吐气就不打嗝了
14、照镜子有益健康,因为会发出某种物理摄线
15、长痘痘贴新鲜土豆切片然后好挤
16、鸡蛋的蛋黄是是长小鸡的屁股的
17、键盘里的细菌比马桶的细菌还要多
18、土豆在被削皮的时候会尖叫,只不过其声波极其微弱人耳接收不到
19、喝完可乐再来几粒曼妥斯薄荷糖感觉不一般…
20、移动的通话时间第二分钟是从第一分钟的55秒开始计算的
21、德艺双馨的苍井空苍老师不能怀孕生育
22、李大钊曾经的笔名叫“明明”
23、房间越冷,做噩梦的可能性越大
24、人类全身上下,最强韧有力的肌肉,竟是舌头。
25、平均来说,一个成人在清晨时,比在傍晚时高上10px,因为在白天脊椎的软骨组织容易遭到压迫
26、乳牛听音乐时可以供应更多牛奶
27、有些昆虫没有头还可以再活上一年
28、人的眼睫毛从开始到长到不能再长需要60天
29、蚊子有36颗牙齿。它是先把人的皮肤咬破掉,再把吸管插进去吸血的。
30、狗不能吃海带,容易粘连呼吸道导致窒息,甚至死亡
31、每皱眉20W次,额头就会出现一条皱纹。
32、炸油条的时候放洗衣粉会色泽鲜亮,更好吃
33、人的眼睛有一大一小。。
34、洗完手立刻用暖风机吹的话会产生大量细菌,所以大家还是擦干吧
35、阿拉伯的女人可以因为丈夫不为她倒咖啡而提出离婚
36、在太空中太空人是没办法哭的,因为没有地心引力,眼泪流不出来
37、英国伦敦一位女艺术家,擅长以呕吐形式作画。她在创作时,会先喝下不同颜色的牛奶,然后吐在画布上,其中一幅作品更标价1500英镑
38、婴儿哭的时候听吹风机的声音很快就会情绪好转。因为吹风机吹出的音频和子宫声音的频率很像。
39、翅膀的膀和膀胱的膀其实是一个字
40、一个正常女性一生大约需要使用1.5万条卫生巾
41、人吃太饱听力会变差?
42、笑是一种有氧运动?它能锻炼横隔膜,并增加身体的耗氧率
43、蝙蝠是唯一能飞的哺乳动物
44、一只牡蛎的性别会由男变女,此后一生中还会变个几次
45、人体的胃每2个星期便会更新一次分泌物,否则它会自我消化
46、坐在车的后座更容易晕车和不适
47、一只变色龙的舌头是它自己身体的两倍长
48、拍照时用舌头抵住上牙膛拍出的效果会更好
49、打喷嚏的时候如果眼睛睁着可能眼球喷出。
50、海明威一生曾经历过数次车祸,烫伤,摔伤,甚至被狮子抓伤,腿,脚,胳膊,肋骨,肩膀,背,肌肉,扁桃体,内脏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眼睛被戳伤两次,脑震荡十余次,还曾在战争后从身上取下237个弹片…但最致命也是最后的一次,是他自己开枪打爆了自己的头。
51、黄瓜是蟑螂唯一不吃的东西。
52、一般来说正常人失血三分之一就会死亡,那是针对男性而言;女性起码失血二分之一才会死亡
53、全球有59个国家靠左行走。
54、当你看到一尊骑士的雕像,如果马是四脚腾空的,那么此人战死沙场。同上,如果马的一只前脚抬起,那么此人因在战斗中负重伤而牺牲。同上,如果马的四脚皆着地,那么此人死于自然原因。
55、蝙蝠也可以吃,但是要全部烤熟,因为肉里含有狂犬病菌。
56、其实,河马跑得比人快
57、一只70斤的章鱼可以穿过一个仅一枚银币大小的洞因为他们没有脊椎
58、跳蚤可以跳过它们350倍身长的距离,相当于一个人跳过一个美式足球场。
59、北极熊都是左撇子
60、白蚁的卵含有丰富的卡路里,可以生吃。
61、观世音是男的其实是为了形象更亲和百姓才幻化成女的形象
62、三岁让梨的那个孔融是因为不孝被曹操杀的
63、世界上最长的英文单词,共1913个字母的“色氨酸合成酶A蛋白质”(一种含有267种氨基酸酶)
64、一个人要是一天放屁超过15个就会多掉5跟头发,秃子往往放屁特别臭
65、北极熊的毛是透明的。
66、伟大的图灵在吃了一口泡过氰化物的苹果自杀。后来,为了纪念他,苹果公司申请用的这个logo<怪不得这个苹果缺了一块!!>
67、长期从事计算机工作的人生的孩子大都是女孩,这是有事实证明的。
68、带上耳机用手将耳朵往前拨就能享有免费的音响效果。
69、看恐怖片时脂肪燃烧的很快有利于减肥。
70、医学证明,喝红牛可以瞬间提高智商与记忆力,至少10%。特别适合考试前饮用,如果你不怕考试时尿频的话。长途车司机喝了会提高突发事件反应力。[体育课前喝过跑的比平常快]
71、贝多芬在开始作曲之前常用一桶冷水浇头
72、蚊子怕辣蟑螂怕香
73、在嘴馋时闻香蕉和苹果,有抑制食欲的作用。每两小时闻一次薄荷,可以让人每天少摄取350千卡热量,相当于2两米饭
74、生理期间,燃脂比较容易
75、非剧烈运动情况下,运动三十分钟之后才是真正的燃脂
76、忘忧草其实就是黄花菜
77、日本人吃西瓜是要放盐的。因为西瓜很贵,撒盐可以提高口感
78、婴儿出生的时候没有膝盖,要到2-6岁才会长出来
79、双手放在臀部的位置,这样在走楼梯时不会太累。
80、如果你的喉咙痒,挠你的耳朵或揉拇指根。
81、头被砍下以后,眼睛和嘴巴还活动最多30秒钟。
82、聪明人的头发中含有更多的锌和铜。
83、三种颜色的猫一定是母猫
84、把石头放在微波炉中加热会爆炸
85、失眠时,好多人会饮鲜奶或数羊,但结果更难入睡
86、李小龙的动作非常快,快到看不清,所以拍电影时只好放慢胶片的速度
87、张作霖每天早上喝一碗虎血
88、要是不小心被鳄鱼咬到了,你就狠狠地戳它的眼球,它会放你走
89、闭眼的时候,单腿直立不了
90、在下雨之前,声音在空气中会传得更远。
91、公鸡打鸣是因为肚子饿
92、10种吃了会快乐的食物:深海鱼香蕉葡萄柚全麦面包菠菜大蒜南瓜低脂牛奶鸡肉樱桃
93、如果你睡醒或被打晕后醒来判断失去意识时间的最好办法是喉咙是否干渴如果干渴说明你失去意识超过两小时这是无意识呼吸带来的后果
94、屁股的作用是维持我们奔跑时的稳定性
95、很多人每朝起来都喝一杯咖啡提神,但其实一个苹果比一杯咖啡还有效
96、鸭的叫声是不会有回音的,暂时没有人知何解
97、蜗牛可不吃东西睡3年
98、长颈鹿没办法咳嗽
99、大象死后还会保持站立姿势
100、达芬奇画蒙娜丽莎的嘴唇就花上十二年
101、下午摘下的玫瑰比清晨摘下的玫瑰更能持久不枯萎
102、用一边耳朵听音乐首选左耳,右耳比左耳更善于听快节奏的谈话,而左耳更善于听取音乐的曲调
103、如果想快速回忆起某件事情,只要将眼球左右来回转动30秒,就会产生良好效果
104、一个湿吻,可以交换超过40000个寄生虫和250种细菌
105、空心菜的汁可以抹在肉痣上去痣
106、眼泪憋回去鼻涕就会流出来
107、吃饭时聊天有助消化
108、狗吃洋葱相当于人吃砒霜
109、正确的洗澡顺序:1洗脸2洗身3洗头.
110、对着电脑三小时等于一次X光
111、鸽子飞的时候发出声音是因为尾巴有哨子
112、纯蜂蜜一万年都不会变质
113、吃芹菜多了皮肤会发黑
114、中指食指无名指中间夹根火柴,不管手指多么强壮的人都弄不断
115、全世界的烟民大约有13亿,其中的一半最终将死于烟草
116、午睡半小时对身体的好处相当于夜晚睡8小时
117、野外采来的蘑菇,清洗后可以和掰开的大蒜一起浸泡一下如果蒜变黑,说明有毒
118、女人其实经常哭能长寿哦!但一次时间不要超过5分钟
119、感冒后多喝水可能减慢康复速度。喝过多的水会导致体内电解质失衡,反而减慢感冒的康复速度
120、橘子皮汁滴到气球上,气球会爆炸。因为橘子皮水含有大量柠檬酸,可与橡胶发生反应,产生漏洞,导致爆炸。
洗澡这等私人之事,在古代竟被写进了法律……这还得追溯到古代的祭祀。
宋 佚名 浴婴仕女图 局部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周礼中记载,古人在祭祀之前需要先进行沐浴斋戒,以表示对神灵的恭敬。久而久之,“三日一沐,五日一浴”就成了定俗。
《说文解字》中记载,“沐,擢发也”;“浴,洒身也”;古代沐浴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洗头,一部分是洗身。
咱们就先来说说,古代人洗发那些事儿。
01 勤洗头
古代卫生条件不好,古人是不是几个月才洗一次头?古人……古人原来还洗头?
咳咳,如果大家持有上述的想法,未免也太看不起古人了。实际上,古人洗发之勤,可一点都不输现代人。
先来看一看《诗经·小雅·采绿》中这位爱美的女士:
一片绿茫茫的原野上,一位女子正郁郁寡欢地走在小道上,小嘴里念叨着:“终朝采绿,不盈一匊。予发曲局,薄言归沐。”她说,我呀,整天在外采荩草,采了一捧还不到,头发变得乱蓬蓬的,还是少说话,赶紧回家洗头为妙。
采摘到一半的女子为何要回家洗头?其实,她正在等待心上人的归来。原本,约定的期限为五日,可一转眼六天过去了,心上人还是迟迟不出现。她急切地回去洗头,只是为了以自己最美的状态,迎接心上人的到来。
我们用“见面洗头”调侃对约会对象的重视,而这种“洗头式”社交,早在诗经中已出现了。
清 顾见龙 贵妃出浴图 局部
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
洗头不仅是年轻男女表达爱慕的特殊方式,还是一种尊老的礼节。
《礼记》记载:“五日则镡汤请浴,三日具浴。其间面垢,镡潘请缋,足垢,镡汤请洗。”家中晚辈每隔五天要烧水服侍父母洗澡,每隔三天要烧水为父母洗头。平时如果父母脸或脚脏了,也要烧淘米水帮父母洗干净。
这里所规定的“三天一洗”,也是当时的贵族和普通老百姓洗头的频率。 古我们频繁洗头,难免也会遇到一些状况。比如,《史记·鲁周公世家》中就记载了关于“洗头”的趣事:
周公是西周初期的重臣,隔三差五就有贤士来拜访他。好巧不巧,有好几次,周公都在洗头。可客人不能怠慢,咋办呢?周公只好停下来,手握起湿哒哒的头发,往后身后一甩,便出门待客。
周公礼贤下士的举动让人敬佩,但也从侧面看出来,周公,真是个爱洗头的主啊!
02 常梳头
看着镜子里日渐稀疏的头顶,越来越高的发际线,大家是不是也和小编有一样的烦恼?别急,为此,古人早已传授了秘方——“欲发不脱,梳头千遍。”
没错,想要拥有一头乌黑靓丽的秀发,便得学习古人“常梳头”。
据悉,大文豪苏轼,当年也曾经历过脱发的烦恼。因为思乡心切,洗完头的苏轼感觉到“头顶越来越荒芜”。于是,在一个寂寥的晚上,他望着夜空,留下了《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中“重衾脚冷知霜重,新沐头轻感发稀”凄凉的两句叹息。
一位名医看到憔悴的苏轼,给他支了一招:“梳头百余下,散发卧,熟寝至天明。”苏轼谨遵医嘱。有时,他漫步在月光下,也不忘把头发披散在肩上,边走路边梳头。渐渐地,他脱发越来越少,望着重回茂密的头顶,他激动地吟道:“千肌冷快肌骨醒,风露气入霜蓬根!”
南宋 半月形玉梳 南京市博物馆藏
给“梳头”强烈打call的不止苏轼一人。南宋诗人陆游,“晚年生黑发”的秘诀便是常梳头。
早晨起来,他对着妆镜“梳头拂面丝”;遇到不如意的事,他闭门不出“意闷发重梳”;闲来无事,他拿出梳子“短发萧萧起自梳”。即使是生病了,他也“病观《周易》闷梳头”。他说:“梳头浴脚长生事,临睡之时小太平”。在陆游的眼里,梳头是人生头等大事。
晚年的陆游,容颜日渐老去,但头发仍保养地很好。他称自己的头发为“胎发”,对其珍爱有加。
除了上述的两位诗人,清朝的慈禧太后,也深知梳头的益处。她每日命太监梳头百遍,早起和临睡都要梳头,故年过七旬仍青丝满头。
清 牙雕描金彩绘梳 沈阳故宫博物院藏
图源:动脉影
在许多古代医学典籍中,均提及了“常梳头”的重要性。如《黄帝内经》中建议的“一日三篦,发须稠密”;《养生论》中提到的“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以及明朝养生著录《修龄要指》中提出的养生“十六宜”中的第一宜“发宜常梳”。
看到这儿,大家可能会有疑问,梳头离不开梳子,难道古我们也有现代人这样五花八门的梳子吗?
要谈这个问题,不得不提到——“栉”。栉是梳篦两字的合称,是古代常用的梳发工具。齿稀一点的叫“梳”,齿密一点的则叫“篦”,中间有梁儿,两侧有密齿。古我们就是用梳篦整理头发,清理发垢,以及藏在头发里的虱子、跳蚤之类的脏东西。
唐代伎乐飞天金栉 1983年扬州市区三元路工地出土
江苏省扬州市博物馆藏
古代梳子的材质也很讲究。宫廷贵族善用天然犀牛角制成的“犀梳”,因其清热解毒,可以缓解头痛;民间百姓则用“牛羊角梳”代替珍贵的犀梳;《本草纲目》中特别推荐了“黄杨木梳”,原因是“其木紧腻,作梳、剜、印最良”。
商 玉梳 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
国内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藏
图源:动脉影
03 护发用品
洗好头,梳好头,护发用品少不了。可古代没有“洗发露”,该怎么使头发搓揉出丰富的泡泡,一洗而净呢?
这个小问题,可难不倒古我们。他们发明了n多种“古法护发”的方式,有些甚至沿用至今!
早在秦汉时,我们就发现皂荚树的果实皂角具有去污的功效。他们将皂角摘下来,捣碎。弄成粉末状泡在水中。许久未洗的头发往皂角水中一浸,污垢便溶解了。隋唐时期,皂角洗发已经成为了“家常便饭”。
比“皂角”更好用的洗发产品,要数无患子了。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十月采荚,煮熟捣烂,和白面及诸香作丸,澡身面去垢而腻润胜于皂荚也。”用无患子果实制作的洗发品,不仅可以有效清洁头发,还能起到去头皮屑的作用。
民间流传的一些洗发方子,也极受当时我们的欢迎。《史记·外戚世家》中记载了一个小故事:
汉文帝的皇后窦氏年少时家境贫寒,弟弟卖给了人贩子,两人分别时恋恋不舍,窦氏便向邻家讨来洗米水为他洗头送别,以表姐弟情深。
清代《奁史》中,也有“以米汁洗头”的相关记载。淘米水可以使头发乌黑亮泽,还能防掉发。这种价廉物美的洗发方式,不论年女老少都适宜。
古我们将洗净的秀发从水中沥干,若能再涂抹上点发油,那效果简直能媲美“飘柔”。
旧题汉代伶玄撰写的《赵飞燕外传》中,揭秘了赵飞燕姐妹独特的护发配方:“膏九回沉香水”“七回光莹肪发泽”。这里的“膏”,是一种古代的护发产品,在油脂混合物中添加香料,目的是使干枯、分叉的头发焕发光泽。
北宋 赵佶摹张萱捣练图(局部)
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
清代小说《红楼梦》中提到的头油、桂花油、花露油等,都具有相似的功用。比如,第五十九回,芳官洗头,袭人便派老婆子送去了“一瓶花露油”。
芳官的护发清单中还有一种名为“鸡卵”的物品,在中药名目中,又叫鸡子白,是生鸡蛋打破后里面的蛋清。《濒湖集效方》记载:“妇女头发垢脂,鸡子白涂之,少顷洗去”。鸡卵涂抹在头发上形成的膜能起到保护头发的作用。
为了使洗完的头发香气宜人,古人也是煞费苦心。
《本草纲目》中记载:“兰草生泽畔,妇人和油泽头,故云兰泽”。古我们将兰蕙等香料放到油中浸渍,香料中的芳香物质渗透到到油中,制成“香泽”,再涂抹于发丝,干枯的头发瞬间丝滑透亮,还散发着迷人的清香。五代和凝的《宫词》中“多把沈檀配龙麝,宫中掌浸十香油”一句,揭秘了更多制作香泽的香料,如沉香、檀香、龙涎香、麝香等。
曲阳西燕川村五代王处直墓侍女图壁画局部
除了“浸泡法”,古人还会用火煎煮香料,让芳香物质更多地渗到油中。如梁简文帝《乐府》诗云:“八月香油好煎泽”,诗中所煎的香油就是指芝麻油。(写到这儿,小编已经流口水了……)
经过层层的工序,古我们才算完成了“沐”。怪不得,温庭筠有诗曰:“兰膏坠发红玉春,燕钗拖颈抛盘云”。一头刚出水的靓丽秀发,涂抹上香泽,盘成燕尾形拖在颈上,一阵微风吹起,头发随风飞扬,屡屡香气四溢在空中,那叫一个美艳动人……
古人对洗发的讲究,一点不亚于现代人。许多古法配发,都被用于现代的洗发产品的制作。 为了追求美的效果,古我们也有一些奇怪的骚操作。
明朝的《天启宫词》中,就记录着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
“惟客氏令美女数辈,各持梳具,时时环侍左右,偶遇饰鬓,辄以梳具入口,挹津唾用之,昏暮亦然。”
这位客氏,不是普通的贵妇。她是天启皇后的乳母。话说,她十分注重自己的发型,一旦发觉自己的鬓发有些凌乱,就让侍女们用口水将梳子浸润,再载递给她梳理头发。
感兴趣的小伙伴,不妨也来试一试?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