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原生态宠物号 2025-01-04 16:17 8
此次疫情期间,有些家长怀疑狗狗会将新型冠状病毒传染给人,而粗暴弃养甚至扼杀。但截至 并没有医学证据证明狗会将冠状病毒传染人类。避免因为主人的无知,造成狗狗的不幸,也是我们成立“优嗅”的初衷之一。
实际。的防预效上,只要家长注意狗狗的健康体检、外出遛狗的行为控制、居住环境的清洁、个人良好的卫生习惯,这些共患病是可以被有效预防的。
1. 蛔虫:狗狗有一种可以感染人类的蛔虫-犬弓首蛔虫,在美国比较常见。通常蛔虫会以卵的形式存在于粪便中,这些卵在1~3周的孵化后达到感染阶段,并在环境中可存活数月。
通常人类通过受孕蛔虫卵而感染,传播方式为粪口传播(即被感染狗狗通过粪便排出、传播虫卵,虫卵再通过被污染环境进入人类体内),人类也可以因食用被污染的食物而被感染。受孕蛔虫卵还会借助蚯蚓、蝇类或蟑螂等途径,附着于狗狗皮肤。
狗狗感染犬弓首蛔虫,会表现体出重降低和其他一些体格检查异常;人类感染会出现幼虫在内脏器官移行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CNS疾病)。
2. 绦虫:包括犬复孔绦虫、细粒棘球绦虫、多房棘球绦虫,都是人畜共患病。绦虫也通过粪口传播感染,狗狗感染表现亚临床症状(即无明显症状)。人类方面,儿童感染复孔绦虫较多,多表现为腹泻和肛门瘙痒。通常,严格控制跳蚤可以有效避免复孔绦虫的感染率。
3. 贾第鞭毛虫:狗狗感染的一种鞭毛虫,也可通过粪口传播途径传染给人,狗狗和人类感染都表现拉稀和呕吐等临床症状。
4. 细菌:能感染狗狗的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和螺杆菌等微生物都可以引起人的感染。主要通过粪便传播(粪口途径)。
5. 真菌:感染狗狗的大部分真菌都是可以传染给人的。所以狗狗出现皮肤病,需要及时就诊确定病原种类,家长也要注意减少触摸狗狗患病部位以及个人消毒。
预防优于治疗,虽然看起来狗狗能带来的人畜共患病五花八门,其实通过一些正规的预防手段是可以有效预防的。下面为各位家长提供几点建议:
1. 如果是新收养的成年狗狗,需要首先带狗狗去宠物医院做全面体检,确定无节肢动物寄生(皮肤化验可以确定);
2. 如果家里有免疫受损(比如艾滋或肿瘤,有免疫抑制或缺陷疾病)的亲人,需要和新来的狗狗隔离,在确定狗狗没有异常后再考虑消除隔离;
3. 每年对宠物都应该做一次全面的体检(包括粪便检查);
4. 不要让狗狗喝不洁净的水,最好饮用烧开过的熟水(沸水可以杀灭绝大部分的病毒、细菌、寄生虫);
5. 狗狗在外边排便需要及时收掉,同时一定不要让狗狗嗅闻、舔食其他狗狗的排泄物;
6. 家长与狗狗亲近后,特别是吃东西前要洗手。外出时,家长不随便摸陌生的狗狗;
7. 严格驱虫,很多人畜共患病的中间宿主或传播媒介是可以通过驱虫避免(狗狗驱虫的知识家长可以参考:正确给狗狗驱虫,这几点你 get 到了吗);
8. 家里的苍蝇和蟑螂,需要尽早处理杀灭,它们也是很多疾病的传播媒介。
补充一下,对于孕妇,在上述几点都能保证的情况下,且狗狗体检正常,是可以安全同住的。
健康对于狗狗、家长都是最为重要的,而狗狗的家长正是这份健康最主要的守护者。我们是”优嗅”,欢迎家长们关注,我们会专心做好狗狗专业养护知识的布道者~
鉴于目前还没有证据证明“宠物会感染而发病或传播新冠肺炎”,渔护署称,将进一步抽取样本化验,以确定该犬是已感染新冠病毒,还是其口腔及鼻腔仅从环境中沾染了病毒。
家犬检出新冠病毒弱阳性是怎么回事?养宠物的人该注意什么呢?
病毒检测呈弱阳性尚不能说明该犬已感染
“香港确诊患者的家犬病毒测试呈弱阳性反应,最大的意义就是警示——让大家注意此事,而并非可以判断确有其事了。至于犬有没有真正感染,需要多方面的证据支持。”犬猫传染性疾病防控专家、国内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临床兽医系教授吕艳丽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弱阳性代表病毒载量比较低”,一位动物病毒性传染病防控专家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当前新冠病毒以核酸检测为主,一方面,这种方法检出的只是病毒片段,不能代表活毒;另一方面,犬类冠状病毒与人冠状病毒有一定的序列同源性,该犬的核酸检测呈弱阳性,也可能代表一种交叉性结果。“必须通过进一步检测才能得出科学结论。”
“香港病例是个个例,弱阳性的结果无法区分是机械性带毒还是一过性感染等情况。”吕艳丽进一步解释道,核酸检测十分敏感,可能家犬口鼻腔沾到的几个病毒被检测出来了,这是机械性带毒。一过性感染是指犬只感染病毒后依靠自身抵抗力很快把病毒清除掉,感染到此为止,不会向体外继续散播病毒。
吕艳丽表示,犬类的新冠病毒确诊应包括“多次核酸检测、血液抗体检测乃至病毒基因测序等”。她认为,一次核酸检测呈弱阳性说明不了问题,因为存在“假阳性”和“死病毒”的可能,这在传染病检测中很常见,而如果同一只狗血液抗体检测也呈阳性,意义就非常大。“感染过新冠病毒后,犬类体内应当能检出新冠状病毒特异性抗体。”
无证据显示犬猫会感染新冠病毒
国内实验动物学会推荐专家、国内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研究员魏强说,世界卫生组织曾表示:并无证据显示犬猫等陪伴型动物或宠物会感染新型冠状病毒。
综合目前的情况,吕艳丽也表示,犬猫感染新冠病毒的证据不足。她以疫情较为严重的武汉地区为例说道:“当地确诊患者已有4.8万例,养宠物狗的人群很庞大,但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例相关报道,就能说明家犬感染病毒并传播给人的可能性非常小。”
动物不感染新冠病毒,有什么科学依据吗?兽医外科学教授林德贵近期就做过相关科普。冠状病毒已存在5万年,并进化成了适应每个物种的相应病毒,冠状病毒家族有四大群体,分别称为α、β、γ、δ。α属和β属主要感染哺乳动物,γ属和δ属主要感染鸟类和鱼类。目前发现的犬猫冠状病毒都是α属,新冠病毒则是β属。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犬猫不感染新冠病毒,还可能因为犬猫体内缺乏人类ACE2受体,无法与新冠病毒的S蛋白结合,因而无法感染。吕艳丽对此较为认可,但她也指出,新冠病毒非常复杂,ACE2受体可能只是一个方面。
专家提示人和宠物应“亲密有间”
“如果动物能携带该病毒,理论上人接触携带病毒的动物是有可能感染的。” 魏强表示,家中养宠物的人和宠物应“亲密有间”,发现宠物有分泌物、排泄物异常,发烧时要及时就医。
“如果家犬是机械性带毒,那跟我们鞋子上粘了病毒或者环境里有病毒是一样的,建议参考国内疾控中心的规范防护措施。”吕艳丽说,养宠物首先要有自我防护意识,与宠物关系别太亲密。比如,任由家犬舔手舔脸、与宠物“同枕共眠”,都属于宠主“恶习”。为什么呢?因为在舔的过程中,狗狗口腔内的细菌可以感染人(尤其是有口腔问题的狗狗)。很多文献报道,从养狗人的皮肤创伤或伤口中分离到的病菌跟他们饲养的狗口腔内的病菌是相同菌。
“遛狗的时候一定要有狗链牵引,避免狗到处跑接触某些病原。”吕艳丽补充道,科学养狗一定要定期驱虫防疫。随意捡流浪狗或流浪猫,甚至是接触流浪动物,也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因为流浪动物可能携带人兽共患的寄生虫、细菌或病毒,比如弓形虫、布氏杆菌、狂犬病毒等。接触这些动物时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要带动物去宠物医院体检并做好隔离观察。
本报记者 唐 芳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