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原生态宠物号 2025-01-04 16:17 11
在很多人的认识中,狂犬病之所有叫狂犬病,引发这种疾病的狂犬病病毒理所当然就应该是以狗作为主要宿主。
也就。病犬狂是说,狗身上原本就携带有狂犬病病毒, 被狗咬伤才会传染上狂犬病。
况且,坊间一直传说,狂犬病发作的潜伏期很长,可达几十年甚至终生。
一些人被狗咬伤一次,终生都在担心狂犬病随时都会发作。
事情真的是这样的吗?
当然不是。
没错,“狂犬病”之所以被命名为狂犬病,的确是因为绝大多数的人类狂犬病是由狗咬伤造成的。
这并不意味着狗就是狂犬病病毒的主要宿主寄主。
现在认为,狂犬病也像正在流行的新冠病毒病一样是一种自然疫源性人畜共患疾病。
就是说,狂犬病病毒是由动物传染给人的。
我们知道,自然疫源性疾病病原体原本长期或者经常性存在于某种动物体内却不会引发疾病,这种(些)动物被称为这一种病原体的原始宿主。
现在认为,狂犬病病毒的原始宿主也可能是蝙蝠。
某些种类的蝙蝠体内可以携带狂犬病病毒却不会发病。
蝙蝠携带的狂犬病病毒可以跳到某些动物,比如狐、狼、豺、鼬獾、貉、臭鼬、浣熊、猫鼬等动物体内造成感染,却同样不会引发疾病发作。
这些动物也被认为是狂犬病病毒的原始宿主。
就是说,包括蝙蝠和上述动物即使是“健康的”,体内也同样可能携带狂犬病病毒。
狂犬病病毒的这个原始宿主动物清单中,并不包括狗。
人类被蝙蝠,以及以上这些动物直接咬伤或抓伤,都有可能被传染上狂犬病;
这些动物携带的病毒也可以先传染给狗、猫等人类密切接触的动物,再由这些动物通过咬伤、抓伤造成人皮肤或粘膜伤口接触动物唾液中的病毒而传染给人。
人类狂犬病绝大多数是狗咬伤传染的,是因为人类与狗广泛密切接触的缘故,并非狗是这种病毒的主要宿主。
如上所述,狗并不是狂犬病病毒的原始宿主,即可以携带病毒而不发病。
狗只能算是狂犬病病毒从原始宿主到人类传播的中间宿主,即狗感染狂犬病病毒也一样会发病。
重要的是,尽管狗感染狂犬病病毒后也不是立刻就发病,也有一定的潜伏期。
够即使感染了病毒,只要不发病变成疯狗,同样不会向体外排毒。
人即使被感染而没有发病的狗咬伤,同样不会被传染。
原因是狂犬病病毒进入狗体内的历程与在人体内相似:
经过皮肤、黏膜伤口进入体内,沿着神经缓慢逆行向中枢神经(脊髓和脑)移动。
在这个移动过程中,病毒并不复制,也不会发病。
只有病毒达到脊髓后才开始大量复制;会很快进入脑内。
就是说,病毒进入脊髓后,很快会造成脊髓和脑的感染,发炎,从而发病。
因而,从本质上讲,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病毒感染导致的脊髓和脑炎。
病毒在脑内大量复制,疾病发作后,病毒会沿着神经向身体很多部位转移,其中可以向体外排毒的只有一个途径,就是沿着神经达到唾液腺,并被分泌进入唾液。
这就是为什么,只有存在伤口的人皮肤,或者粘膜(不管有没有明显伤口)接触到疯狗的唾液才有可能被传染。
比如,如果有伤口的皮肤被疯狗舔,即使不是被咬伤,仍属于容易被传染的最高危险等级的暴露。
更为重要的是,不管是人还是狗,只要疾病发作,如果不经过生命支持治疗(比如,上呼吸机),往往会在1~5天内死亡;一般活不过7天,几乎100%活不过10天。
这就是为什么说,被狗咬伤后,只要狗没有发病,活过10天,就绝对不会有被传染上狂犬病的可能。
那些小时后被咬伤,然后与咬伤自己的狗继续共同生活很多年却仍担心狂犬病发作的人,这种担心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杞人忧天。
通过上述分析可见,狗并不是狂犬病病毒的主要(原始)宿主;
健康狗并不会携带狂犬病病毒;
即使感染了病毒,只要不发并作,狗也不会向体外排毒,也不具有传染性。
养宠物狗,只要保证狗的健康(比如,注射狂犬疫苗),或者说,只要不被疯狗咬伤,都不会被传上狂犬病病毒。
先回答第一个疑问,很多人小时候都有被狗咬,被猫抓的经历,几年过去了,还惴惴不安,其实狂犬病毒的潜伏期甚少超过一年的。但是不妨碍它变态,被得过狂犬病的疯狗咬过过,长的跟子弹头似的狂犬病毒,通过肌细胞或者皮肤细胞进入人体,在这里度过潜伏期,然后它会派遣“特种兵”小队,顺着肌细胞、神经细胞之间的乙酰胆碱受体进入神经细胞,沿着神经细胞上行,速度每小时3MM,沿途中它本本分分的绝不攻击任何器官,最终上行到脊髓,进入到大脑。
只要进入到中枢神经系统,一天之内就繁殖扩散至全脑,直接占领人体指挥部,最后沿着周围神经进入唾液腺,这个时候感染者的唾液中就会含有病毒,也就具有了强悍的传染性。
伤口距离中枢神经越远,潜伏期也就是越长,通常在三四周会发作,潜伏期几乎没有超过一年的。狂犬病毒奇葩的地方就在这里:它并不进入血液中,只在神经细胞中存在,由于血脑屏障,很多抗病毒的药物很难透过血脑屏障,无法杀死狂犬病毒,本来血脑屏障是保护我们的大脑不受血液中的一些病原体的入侵,狂犬病毒这种特殊病毒恰恰利用了血脑屏障的阻隔,它能进来,药物却进不来,使得它在大脑中杀疯了。
狂犬病目前不算100%死亡率了,世界上也有狂犬病发病后还被治愈的案例,但是这0.01%的患者存活下来,那都是幸运儿中的幸运儿。
治疗的方法也属于“逆向反杀”,叫做密尔沃基疗法,属于休克疗法,让患者进入诱导昏迷状态,简单来说就是,把狂犬病毒“骗”了,让它以为寄主已死,再作妖毫无意义, 然后让免疫系统有足够的时间产生抗体对抗病毒。该方法目前还是试验性治疗方法,这里成功案例还有两个条件,一是他们感染的是狂犬病毒属,严格来说,毒力比我们所说的狂犬病毒还是差点劲,而且他们都曾接种过狂犬疫苗,身体还是有一定的免疫记忆。
说起狂犬病疫苗,我们一般注射的疫苗,都是起到预防作用,可是狂犬病疫苗却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第一支狂犬疫苗的发现,过程是艰辛而又曲折的。
巴斯德就是微生物学的鼻祖,在此之前,西方也已经通过接种牛痘预防天花了,巴斯德在1880年开始对狂犬病开始研究,我们只是隐约推断出狂犬病的病原体应该是通过攻击动物的神经系统作乱的。
巴斯德之前研究出了炭疽病疫苗,于是也打算按照这个思路搞定狂犬病,那个时候,人类只知道细菌的存在,还不知道世界还存在比细菌更小的病毒,更别说狂犬病毒的样子,一切可以说是在局限在巴斯德的“猜想”中。他将取自疯狗唾液放在培养皿中培养,寻思“细菌”三十分钟就能繁殖一代,毒性随着分裂在分类就能慢慢变弱,但是试验无数次,狂犬病并没有衰减。
一直以来我们都对狂犬病有深深的恐惧,不仅仅是那100%的死亡率,还有发病时的惨烈症状。
巴斯德自己也算一头雾水,所有稀释的唾液里病毒无一例外的还是会感染健康的动物,大概重复了100次,巴斯德开始怀疑狂犬病毒极有可能是作用于神经的,于是打开动物的脑壳,再次提取病毒,然后在机缘巧合的情况下,他发现狂犬病毒在干枯的环境下,会逐渐失去毒性。
于是将带有病毒的兔子脊髓悬挂在玻璃瓶中,下面放上干燥剂,出口用棉花堵上,在这样干燥的环境下,病毒居然逐渐失去了致病力,然后将这些减毒后的病毒注射到狗的身上,狗成功获得了抗体。试验进展到这一步,巴斯德也只能把“死马当作活马”。可惜第一个参与疫苗的小女孩没能活过来,大概是因为送到实验室的太晚了,错过了最佳时机。
没过多久,一个九岁的小男孩被送到巴斯德是实验室,这次距离小男孩受伤没到24小时,第一针下去,孩子没有任何问题,随后每天都坚持注射,一共进行了13针的减毒狂犬疫苗的注射,跟踪了一年多,小男孩果然没有再发病。至此,狂犬疫苗问世,从一开始价格昂贵,到众人投资扩大生产规模,这支拯救无数家庭的疫苗最终越来越成熟,成功率越来越高。
WTO在狂犬病防治方面总结过,只要狗狗的接种率超过70%,基本就能切断狂犬病在人类中的传播,所以消灭狂犬病最好的方法就是给狗和猫及时接种狂犬疫苗,并且与一些野生动物接触多加防范。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