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百科

狗狗百科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狗狗百科 >

一|狂犬病的真相 了解狂犬病是怎么得的

原生态宠物号 2025-01-04 16:17 15


一|狂犬病的真相

全球仍有大约150个国家或地区中有狂犬病流行,有30余个国家和地区消除了由犬类传播给人类的狂犬病。但在国内,狂 。胁威生卫共公个一的犬病仍是困扰公众的一个公共卫生威胁。

偶尔有媒体报道有个别患者注射了疫苗仍发作狂犬病,造成了一定范围的恐慌。这种恐慌部分源于公众对狂犬病认识的误区,消除这些误区、正确认识狂犬病有助于控制狂犬病的传播。

宠物不小。虑疑的你心挠到你了,或者咬到你了,这时候该怎么办呢?如果没有出血,要不要去打狂犬疫苗呢? 一张长图解答你的疑虑。

狂犬病疫苗必须按时打吗?具体接种流程是什么?

狂犬病疫苗接种应当按时完成全程免疫,按照程序正确接种对机体产生抗狂犬病的免疫力非常关键。我国批准上市的狂犬病疫苗的暴露后免疫程序包括“5 针法”和“2-1-1”程序两种,两种免疫程序同等推荐,但使用“2-1-1”程序须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批准,具体以疫苗使用说明书为准。

5 针法程序:第0、3、7、14 和28 天各接种1 剂,共接种5 剂;

“2-1-1”程序:第0 天接种2 剂(左右上臂三角肌各接种1 剂),第7 天和第21 天各接种1 剂,共接种4 剂(此程序只适用于我国已批准可以使用“2-1-1”程序的狂犬病疫苗产品)。

没有按时接种疫苗 要重新从第一针打吗?

不需要。当某一针次出现延迟一天或者数天注射,其后续针次接种时间按延迟后的原免疫程序间隔时间相应顺延。

被狂犬病患者咬伤之后会感染狂犬病毒吗?

狂犬病患者咬人而使他人感染,理论上是可能的。但这种案例极其罕见,以致全世界尚无人与人之间因为“咬”而被传染狂犬病的病例。

狂犬病发作有什么症状?

狂犬病发作的标志性症状,其实就是“恐水”——甚至听到水声,听见“水”字都可能出现咽喉肌严重痉挛,进而导致窒息——而并不是“发狂”。那为什么犬只感染狂犬病时会表现出发狂咬人、变成“疯狗”呢?这是疼痛引起的,所以狗会四处咬东西,而且犬只平时就习惯“咬”这个动作。但人跟犬只不同,即便感到疼痛缓解的办法也不是四处咬东西,而且人作为直立行走的动物,以及人类面部、牙齿的构造,也不适应四处去“咬”这个行为。因此如果人类狂犬病发作,是不会到处去咬人的。

什么是狂犬病免疫球蛋白?被狗咬伤后一定要联合疫苗使用吗?

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属于被动免疫制剂,是外源性抗体。对于首次暴露的患者,如被确定为Ⅲ级暴露者,或者Ⅱ级者中严重免疫低下者或伤口位于头面部的,应该使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进行预防。

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为什么重要?

被动免疫制剂的正确使用十分重要,基本原则是首先在受伤部位局部进行浸润注射,可直接中和刚进入体内的病毒,从而降低伤口内病毒的含量,构建阻遏病毒从伤口向周边神经组织蔓延的第一道屏障,而降低发病率。

宠物狗的狂犬病疫苗接种计划是什么?

小狗如果是从可靠的犬饲养者那里获得,可以确保母犬都按时接种了合格的狂犬病疫苗,那么小狗出生的最初3个月里,已经从母体获得狂犬病抗体。 可以在小狗3个月大的时候接种疫苗,9个月大的时候再接种一次,此后每年重新进行一次接种即可。如果收养的是流浪小狗,接种也应该是同样的顺序。如果收养的是成年的流浪狗,那么应尽快给予第一次疫苗接种,并咨询兽医。

如果被猫咬伤或者抓伤呢?

处理原则和方法跟被狗咬伤和抓伤一致。

母狗患有狂犬病,在发病死亡前生下的小狗会携带狂犬病病毒吗?

不会。

狗会无缘无故得狂犬病吗?

不会。简而言之,狗不会天生体内就有狂犬病病毒,狂犬病病毒也不会从天而降。狂犬病一定是由其他患病的野生动物或者病犬传播而来。

目前我国的狂犬病发病人数有什么特点?

据《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6 版)》,我国狂犬病病例呈现“三多”的特征:农村地区病例较多,农民一般占病例总数的65%以上;男性病例数约为女性的2 倍;15岁以下儿童和50 岁以上人群发病较多,1996-2008 年近25%的病例为15 岁以下儿童。

为了预防狂犬病而集中打狗,有用吗?

集中打狗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控制疫情时清除病犬、收容检疫流浪犬是消除疫源地的重要措施。犬的免疫,达到70%的免疫覆盖率,是控制狂犬病经济、有效、持久的策略。

了解狂犬病是怎么得的

2008年9月29日,美国蒙大拿州卫生与公共服务部接到来自拉瓦利县公共卫生局的报告,说当地一所初级学校中有很多小学生暴露于一只死蝙蝠。10月1日,这只蝙蝠的狂犬病毒检测阳性。蒙大拿州卫生与公共服务部要求美国疾控中心(CDC)协助对小学生进行狂犬病暴露风险的评估

事情有起因一位家长向学生展示了一只死蝙蝠,一开始有107名儿童接受评估,最终只有一名学生推荐注射狂犬疫苗,因为他把手指放进了死蝙蝠的口中。

尽管如此,很多家长仍然不放心,最终有74人要求给孩子注射狂犬疫苗。

从这个事件中,可以看出,尽管有一定的狂犬疫苗注射原则,但还是有很多人进行无意义和不恰当的暴露后预防,目的可能是“以求心安”和缓解恐惧。

狂犬病是经某些特定哺乳动物(如猫、狗等)的唾液传播的一种病毒性脑炎。这些有传染性的哺乳动物,绝大多数本身也是有狂犬病毒感染的(也是生病的动物),罕见感染了狂犬病毒不生病、死亡,而只携带狂犬病毒的动物。

蝙蝠感染了狂犬病毒,同样会得病死亡。

狂犬病的可怕之处在于其病死率

在我们的印象中,狂犬病是非常可怕的。 对于发病者来说,也的确是这样。

狂犬病本身的发现历史是非常悠久的,很早以前我们就认识到这个疾病。这是人类所有的感染性疾病中病死率最高的,病死率几乎百分之百。

侥幸存活下来的非常罕见,自1972年以来,有明确记载存活的狂犬病人只有20余位,存活的原因目前还无法解释,他们通常伴有严重的后遗症。

正因为这个几乎百分之百的病死率,有关狂犬病的一些信息,很容易造成我们的恐慌。所以,有必要对这个疾病是怎么感染的,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认识这个疾病重要的目的,是正确的处理被动物所伤之后的伤口,以及注射狂犬疫苗,或同时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从而得知这个疾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减少恐慌情绪。

可传播狂犬病的动物

可传播狂犬病的动物,主要是猫、狗,包括家养、野生和宠物品种等等哺乳动物

在美国,由于这些动物多年以来严格推广注射狂犬疫苗,美国国内本土的狂犬病已减少到每年少于6例。蝙蝠和一些受感染的浣熊、黄鼠狼和狐狸,偶尔也能传播此病。

狂犬病的发病跟病毒性脑炎有直接的相关性,这个病毒属于嗜神经组织的病毒。病毒是沿着外周神经上行,逐渐到达中枢神经系统,也就是大脑的。

患有狂犬病的动物,通过唾液传播病毒,因此被这些动物咬伤以后更容易得病,偶尔也可以通过破损皮肤或眼部、鼻部和口腔黏膜传播。

狂犬病毒的感染之旅

狂犬病毒先是在皮肤局部由破损处进入人体,然后在附近的肌细胞内增殖,再进入局部的运动和感觉神经细胞内。

病毒进入神经细胞内之后,会沿着神经末梢逐渐向上到达脊髓;如果是面部的话,可以直接到达脑干。所以,头面部的咬伤发病更迅速,要引起注意;小孩发病也迅速,因为小孩的个体更小,病毒能更快到达大脑。

病毒到达大脑后,会大量复制,然后再从大脑通过周围神经到达身体的其他部位。

如果病毒是在手足等部位侵入的话,病毒由外周神经向中枢神经系统迁移的过程,是非常缓慢的,大约每天会以50~100mm的速度,在外周神经轴浆内逆行至脑部。

狂犬病的发病机制还不明确

在大脑里面,大量繁殖的狂犬病毒,会沿着周围神经向全身广泛播散。因此像唾液腺等神经支配丰富的器官,就会有大量的病毒存在。

受狂犬病毒感染的动物的唾液里面,含有的病毒量是最丰富的,这就是为什么狂犬病是通过唾液传播的道理。

受狂犬病毒感染的脑实质,会出现脑水肿和血管充血, 按理说这也不至于直接导致死亡。所以,目前还不清楚这个病毒是如何导致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并因此引发死亡的

什么样的暴露有风险

被受感染的动物咬伤导致唾液暴露,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极少数的病例可能会由黏膜暴露引起。

更少数的病例,是人进入蝙蝠洞穴内,由于吸入蝙蝠洞内的含有狂犬病毒气溶胶引发的狂犬病,这多发生一些在野外工作或探险的人员。

  • 被有狂犬病的动物咬伤和抓伤;
  • 开放性的伤口或黏膜,暴露于狂犬病动物的唾液、脑脊液或脑组织。

至于我们担心的、通过间接传染的方式,这个还没有依据。比如:

正常角化的皮肤,暴露于有潜在感染性的物质,如唾液、神经组织等,或狂犬病动物的血液、尿液、粪便,都不构成狂犬病暴露。

目前还没有发现得狂犬病的人,传染给医护人员或者家庭成员,或者通过污染日常生活的用品和环境表面而传播的情况。

狂犬病毒在体外不易存活,易受干燥、阳光、pH 和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说,如果怀疑有病毒的物体表面是干燥的,则可以认为不具有传染性。

龙医生的温馨提醒

了解狂犬病是怎么感染的,我们就能够从中知道,预防最关键的是要让自己有足够的狂犬病抗体。

获得抗体可以通过两种方式:一种是被咬之前注射疫苗的方式,叫做暴露前预防;另一种事被咬之后注射狂犬疫苗,或者同时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和狂犬疫苗的方式,叫做暴露后预防

具体要如何评估和注射,得根据暴露的程度而定。

我是热爱科普的龙医生,想了解更多的感染科和肝病知识,请关注我!

欢迎评论、点赞、转发、赞赏!

#健康科普排位赛#

@健康真相官

标签:

提交需求或反馈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