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地区宠物行业TOP12 “猫奴”速进!跟着日本文豪一起领略不同国家猫咪的奇幻故事
亚太地区宠物行业TOP12
日本US$783,930,000尤妮佳的宠物护理子公司长期以来一直主导着日本市场。自2011年收购Hatz的多数股权以来,这家全球性律所继续在亚洲、美国和新兴市场拓展业务。
亚太地区宠物行业TOP12
日本
US$783,930,000
尤妮佳的宠物护理子公司长期以来一直主导着日本市场。自2011年收购Hatz的多数股权以来,这家全球性律所继续在亚洲、美国和新兴市场拓展业务。尤妮佳的宠物护理产品线专门生产宠物食品、粪便清理片、系统厕所和一次性尿布等产品。在国内,Unicharm已经开发了针对老龄宠物的新食品配方和产品。在北美市场,该公司正准备部署新的猫砂和狗零食产品。近年来,线上、线下销售有了显著的增长。母公司Unicharm还拥有全球性的家庭和个人护理产品系列。
2. i-Tail Corporation
泰国
US$618,250,000
Thai Union Group Public Company Limited 是一家全球性的海产品生产商,在宠物食品方面有额外的业务。子公司i-Tall生产和出口金枪鱼罐头和宠物食品,子公司U.Ss.Pet NutritionLLC生产和分销优质宠物食品。泰联集团还持有幸运联盟食品有限公司25%的所有权。
3. Perfect Companion Group Co.
泰国
US$606,000,000
Perfect Companion是泰国Charoen Pokphand集团拥有的唯一的宠物食品公司。该公司称,这是泰国第一家获得IS09002认证的宠物食品制治商。 该公司还是第一家获得国际认证的公司,获得了来自SGS的LS0 9001: Version 2000认证,以及泰国农业和合作部畜牧发展部的良好生产实践(GMP)和危害分析及关键控制点系统(HACCP)认证。
4. Jeil Feed
韩国
US$535,000,000
Jeil Feed 每年生产140万公吨的动物饲料,主要生产犬宠物食品。该公司隶属于韩国家禽生产商Harim集团。
5. Real Pet Food Company
澳大利亚
US$418,500,000
Real Pet Food Company前身是V.I.P. Petfoods,是一家生产冷冻和新鲜宠物食品的公司。品牌包括Nature’s Gift, Nature’s Goodness, Dr B’s BARF, Billy + Margot, Ivory Coat, Fussy Cat等。该公司还拥有综合制造企业有限公司(CME),在澳大利亚的Inverell工厂,以及在新西兰的Jimbo公司的业务。该公司在世界各地经营着九家生产工厂。产品销往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和美国等。
6. Inaba Petfood
日本
US$248,000,000
Inaba Petfood是一家生产企业,在国内设有自己的工厂(Qingdao Food)。
7. Petline Ltd.
日本
US$190,000,000
是日本第一家生产猫粮的公司,始于1972年,ptline产品涵盖了标准的宠物合品,兽医饲料的猫和狗。
8. MG Group
日本
US$187,000,000
MG Group,拥有两大宠物食品部门,Marukan和Sunrise。其中Marukan负责生产各种宠物用品,包括一系列的狗食品和猫食品以及小型哺乳动物。
9. DoggyMan H.A. Co., Ltd.
日本
US$169,650,000
DoggyMan是一家日本的宠物食品和用品制造商。DoggyMan拥有DoggyFoods,该公司在日本拥有两家生产工厂,专门生产人类级狗粮。在日本、国内、越南、韩国和孟加拉国设有子公司。
10. Nippon Pet Food Co.
日本
US$105,000,000
Nippon Pet Food Co.是一家私企,总部设在东京,目前集中在日本,亚洲和东南亚市场。公司主要业务是鱼类产品,其次是狗、猫、鸟和小动物的食品领域。
11. Natural Petfood Group
新西兰
US$25,000,000
Natural Petfood Group 致力于提供高端的富含营养的高肉高蛋白宠物食品,集团旗下包括K9 Natural、Feline Natural和Meat Mates等宠物食品品牌。
12. ZIWI Limited
新西兰
US$21,100,000
Originating in New Zealand, ZIWI sells its air-dried raw pet food, wet pet food and treats for dogs and cats in more than 25 countries. All meat and seafood is sourced in New Zealand and all ZIWI products are manufactured in New Zealand.
“猫奴”速进!跟着日本文豪一起领略不同国家猫咪的奇幻故事
辑一 假如世界上只剩下猫……
◎
一緒に猫訪ねに行く
流浪猫观察记
柳田国男
关于猫与人类之间最初的往来,以及这种动物的分布情况,至今仍有许多尚未阐明的历史渊源。 从猫的角度来看,基于某些无可奈何的偶然因素,它们的文化还处于巨大的变动中。
柳田国男
(1875—1962)
◎
民俗学家,日本民俗学创始人。出生于兵库县,原姓松冈。少年时期熟读诗文,倾心于自然主义文学,与国木田独步、岛崎藤村等作家深交。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政治系,随后于日本农商务省任职,并担任早稻田大学农政学客座讲师。1908年前往九州岛山区、岩手县远野地区进行田野调查,深受当地民间传说吸引,开始着手民俗学研究。1932年辞去工作后投身民俗学,不仅创立“日本民俗学会”,还确立民俗学为正式研究科目。1951年获日本文化勋章。出版有《远野物语》《桃太郎的诞生》《蜗牛考》等代表作。
一
朋友住在瑞士。有一天年迈的日语女教师一反常态地哭丧着脸来到他们家。当时市内的养狗税正准备要提高三成左右。“以我们的家境,实在付不起这次的税,之前也是勉强为之。今天一早我们就把它送去政府机关了。”女教师说着说着,眼泪又哗啦啦地往下落。
政府机关指的是扑杀犬只的机关。和东京等地不同,在瑞士没有饲主帮忙缴税的狗,就没有存在的余地,一条都不例外。如果不扑杀,免不了会在街头看到成堆饿死的流浪狗:想把“流浪狗”这个词解释清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时至 养狗的文明也在逐渐进步,即便如此,在日内瓦等城市里还是能看到很多狗在游荡。
养狗的人之中,有不少独居者,经常能见到和狗说话的老人。从三楼、五楼的窗户探出头来,也不吠叫,只是望着过路人的狗多得数不胜数。雨势暂歇时分,我们急急忙忙出门,只为带狗出去散步的情景也屡见不鲜。主人偶尔一个人外出时,常有狗不知所措地在门口等待,样子楚楚可怜。主人旅行或生病时,也有可以暂时安置狗的寄宿旅店,但由于价格高昂,加上主人放心不下,所以尽量会不去旅行。
猫咪的境况又是如何呢?仔细观察,就会注意到,首先是没有养猫税。即便如此,人类饲养的猫咪数量似乎也远少于狗。日本人的既定印象中,狗是人类的仆人,而猫则是真正的家畜,是住宅的附属物。如果需要锁上门外出,只把猫咪留在家中而主人一个人出门恐怕不行。而如今又有了驱赶老鼠的新方法,因此一般来说,我们会倾向于疏远猫。
三公主1与御猫命妇2这两个有名的逸闻,或许早已成为难以用三两句话解释清楚的古老故事了。在日本,有很多饲主认为如果太宠幸猫咪,它们就会不再抓老鼠,而是日复一日地吃着鲍鱼壳3里的食物虚度时日,因而打消了宠猫的念头。在丝毫不见老鹰与乌鸦到访的城市里,我们看到被碾碎的老鼠长时间横尸街头,又会发挥丰富的想象力,觉得到处都是猫咪的食物。就算没有我们的爱护,猫再怎么样也能生存。如此一来,人与猫之间的关系渐行渐远也是理所当然。
二
时隔许久,我再次来到水城威尼斯的达涅利饭店游玩。听到经理对某位老太太说,饭店的地下室因为生活着许多流浪猫而相当出名。有人把这个奇妙的事件当成卖点,饭店也把它当成趣闻,写在了派发的手册上,并表示如果想要前往探访,酒店还会代为安排。不难想象,位于威尼斯的地下室仓库会有多重的湿气,而在阴暗的角落,居住着不知道繁衍了多少代的野兽般的猫,其数量之多难以计算。而且据服务生说,饭店每天都会放一定量的食物在地下室入口处,所以它们也不全算是流浪猫,但是再怎么说也不是养在家中的宠物。
听闻这件事后,我想起了日本商家的习俗。他们会把猫的玩偶摆在坐垫上,称之为招财猫。我觉得很有趣。庄严气派的达涅利饭店以猫作为宣传手段不知从何时开始,不过在那些古旧的饭店中,又有多少间地下室仓库里没有猫呢?人类只是把食物丢在那里,却没有人照顾它们,最后猫除了躲进地下室不断繁殖,别无出路。毕竟没有猫咪会像深感世事无常而隐居山林的祇王、祇女4一样,无端地怨恨主人。
像古都罗马这种冬天很温暖的地方,不只是流浪者天然的藏身处,同时也是无家可归的猫咪的乐土。或许已经有人在游记里写过,从古罗马广场开始,市内毗邻的大小遗址,全都是它们的领土。无论什么时候前去,圣火神殿倾倒的石柱上面,刚挖出不久的旧王陵墓里面,必定会见到它们看到人类时仓皇窜逃的模样。像卡比托利欧山的北麓,罗马帝国皇帝的纪念碑旁,留有宏伟遗迹的图拉真广场那样的地方,周围都是难以攀爬的高耸石壁,数十只流浪猫经常在那里悠闲地玩耍。它们大概是以青蛙或蜥蜴为食吧。每只猫咪都不倚靠人类,看起来就像是自在地建构出了一个崭新的社会。由意大利的特殊环境所促成的猫族的共同生活,将来又会如何发展呢?未来想必会有人前来探访这座古老的城市,仅仅是为了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吧。
三
关于猫与人类之间最初的往来,以及这种动物的分布情况,至今仍有许多尚未阐明的历史渊源。 从猫的角度来看,基于某些无可奈何的偶然因素,它们的文化还处于巨大的变动中。而且在我看来,即使相隔千山万水,分布在世界各地,猫这个种族的每一个个体都会经历共同的变化。
回到东京后,我发现家中同往常一样,从以前就待在这里的流浪猫一家仍旧和我们一家子共同生活。它们的特征是拥有白底红褐色的斑纹,脸部相对扁平;这些猫咪一代接一代地传承下去,到了这一代,斑纹的位置也没有出现太多的变化。远在我们家大女儿出生前,它们就住在这里,而且应该不是从屋里移到户外的。我对一开始来我家缘廊5定居的第一代母猫隐约还有些印象。它应该是因为什么误会才离开了原本的饲主,来到我们家的。随着年纪的增长,它的脾气变得越发暴躁,一副不讲理的样子,经常完全无视我们,从庭院前走过。这副脾性导致我们只要看到它,便丝毫不敢怠慢。如此一来,它获得充足食物的技能,不知要比家猫好上多少倍。
到了春天,这只母猫出门玩耍时总会大声地叫唤。过了一阵子,不知道从哪里传来了小猫微弱的叫声,而躲避着人类的母猫,眼神变得更加狰狞。又过了几个月,可以看到两三只可爱的小猫四处玩耍,每一只都有十分相似的红褐色斑纹。仔细一看不难发现,其中有几只小猫十分害怕人类,充满了恐惧。也有些小猫比较大方,会留在原地观察人类,如果距离较远,就会蹲着观察,如果人类对它们说话,它们就会喵喵叫以示回应。如果家中的父母不是太讨厌猫,也可以慢慢和几只小猫拉近关系后,再带回家喂养。
它们很快就全都长大了,变成让人头痛的猫贼,接着又生下了新的小猫。因为毛色相似,很难计算出到底有几代,但想来想去也有十几代了。不可思议的是,老猫的数量并没有大幅地增加,不知道它们是如何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但小猫自不必说,即便是长大后它们的年龄大体也能够看得出来。总是年轻猫咪居多,多半是因为相较于家猫,它们的寿命要短得多吧。
因为没有饲主,这些猫咪看起来一副悠闲的模样。透过玻璃窗观察,它们一天里会在庭院来来去去无数次。有时它们会走近地上稀疏的树枝或草叶堆,独自玩耍。没有人在的时候,这些小家伙不但会跳到缘廊上午睡,有时还会悄悄地溜进客厅来。我只要一发出声音,它们就会立刻躲起来,但下雨天之类的日子似乎又很不甘寂寞,会跑过来好几次。如果拉门开着,它们还会往门里偷看,看到有人就喵喵叫。实在难以相信猫和老虎是同科的生物。
有只小猫在还没长大时,个性出奇温和且亲近人。家中的孩子为它取名为小玉,喂它吃东西,走出庭院时它还会走过来让我们抱,关系十分亲密。看起来似乎只有这只猫混入了其他族群的血缘,但是观察它的毛色,就会发现和其他猫极为相似的红褐色斑纹。即便遗传的过程会发生各种变化,它也是这个族群的一分子。又过了一段时间,它和人类的关系开始疏远,最后便和其他同类没什么区别了。
四
猫会逐渐离弃人类,其实早就能看出端倪。大致来说,人类与猫之间的联系,不如与牛、马、鸡、狗之间的联系那么紧密。从人的角度来看,猫咪的眼睛让我们不敢放下戒备,对它们完全放心。就像梅特林克在《青鸟》中所描写的一样,猫咪的举动难免让人怀疑它们心存愤恨,想要报仇。面对自私自利的人类,要说猫的奉献,也就只有抓老鼠而已,而且哪怕对待这项唯一的任务,它们也是一副懒洋洋的样子。
无论何时,猫的死亡都在我们的视野之外。有人说,养猫时,最好先对它宣告收养年限,如此一来,时间一到它就会自己搬走,而且只需对猫这么做,养狗就不需要。因此我们开始流传,老猫会幻化成妖,也有人相信它们会以深山为集合地,例如阿苏山的猫岳6。我曾听祖母提过,信州有个人长期卧病在床,便有猫来到病床旁,久久不愿离开。“猫真是讨人厌,让人感到不舒服。真想赶快好起来,把你丢掉。”那个人总是把这些话挂在嘴边。后来他终于完全康复,便用包袱皮包住那只猫,走出家门,准备把它丢掉。但从此以后,那个人也再没有回家。
也有很多传说中提到猫会说话。下面这个故事也是祖母说给我听的。有一个山国内度,每到春天,门外的路上就会有卖小鱼干的小贩边走边吆喝。某个静谧的日子,拉门外传来“小鱼干!小鱼干!”的叫卖声,和一般商贩的兜售声相比,声音又小又低沉。屋里的人感到不可思议,打开拉门一看,街道寂静无声,只有缘廊上有猫。大概是每次鱼干小贩来时就会喂猫吃些小鱼干,猫也学会了那叫卖声,模仿起来吧。
《新著闻集》7里也收集了几则猫说人话的故事。有只猫追老鼠时,从梁上失足摔下。掉到榻榻米上时,口中喃喃地念着南无阿弥陀佛。还真是一只老派的猫咪。另一个故事中,有个僧人患了感冒卧床睡觉,半夜有人进入隔壁房间,并传来打招呼的声音。于是,睡在被子一角的猫便悄悄起身走出去,小声说:“方丈生病,今晚我不能和你一起出去了。”装睡的僧人听到它们的对话,隔天早上便平静地对那只猫说:“不用在意我,去你想去的地方吧。”猫咪听了,便立马跑了出去,从此再也没有回来。
另有一个传说。有个人的手巾8时常被盗,仔细留意后,有次终于亲眼看见猫咪正叼着手巾,偷偷地溜走。惊慌之下他大叫一声,猫闻声冲了出去,再也没有回来。如果猫能够开口说话,它们或许会说,自己只是在模仿人类,披上手巾想要跳舞吧。“如果擅自把猫抓回家和其他家畜一起养,最后它的尾巴应该会分裂成两条吧?”“尾巴那么长,感觉好诡异。”我们总有这样的想法,和猫相处时经常心有顾虑,因此最后猫咪总是疏远人类,又无法离开人类世界,便驻足在我们四周,形成小小的威胁。这样的状况,和北美以往遭受奴役的奴隶成长后,逐渐成为白人社会的难解问题,两者之间倒是有几分相似。
五
人类世界里,公的三花猫也很引人注目。除了因为稀有而珍贵以外,不知从何时开始,传说当海上波涛汹涌时,必须献上公的三毛猫给龙神,以破除这难解的灾厄。 即使要付出大笔金钱,船长仍会想办法买三花猫到手。以猫作为供品的古老传说,在其他民族也会不时听到,如果这就是我们一开始从深山里把这种动物带回住处的动机,那么它们幻化成妖怪也不是什么不可思议的事,会背叛人类也很正常。换句话说,人类和猫之间的交易已经结束,现在只是按古老的习俗行事,遇到的问题也是一些从古至今都未解决的问题而已。
至于没有尾巴的猫,在日本的文化史中似乎也是颇为重要的一项历史遗迹。9它们没有尾巴,是像猴子等动物那样天生的呢,还是像现在的拉车的马或某个品种的狗一样,是出于人类的喜好而“改良”的呢?动物学家的说法有待证实,但就我而言,我比较倾向于后者。即使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如此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便会成为固有的特质并且遗传给下一代。这样的例子在人类身上最常见到。在我们这一代人之中,耳垂上有孔的仍然很多。日本人废除戴耳环的习俗距今至少也有上千年,却唯有那道痕迹一代一代地遗传了下去。对外国人来说,日本的猫没有尾巴,这件事相当不可思议。“就像猫尾巴一样可有可无。”听到这句俚语,没有几个外国人不会感到讶异。看到外国人的反应,又换我们日本人感到愕然了。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好好地思考一下吗?
说了这么多,其实是想讨论猫咪的尾巴。猫尾巴似乎可有可无,似乎又让人觉得理应要有。我们的祖先既然身为人类,做任何事都有其目的,这一点无须赘言。而他们把猫咪改造成没有尾巴的三花猫后,再把它们放逐到荒野,这到底有何用意?确实是没有任何误解,也并非出于自私,只是因为有先见之明,考虑到猫的幸福才这么做吗?忙碌的绅士们,恐怕永远也不会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
就我所知,《太阳》杂志的记者滨田德太郎是第一流的“猫学家”。他的研究是以猫自身的心理为出发点,不知道在他看来,日本猫咪大国的文化,其未来会是怎样,他的态度是乐观还是悲观。我希望以此为开端向他请教。目前我已将各项疑问都写清楚了,最后还想顺带聊聊日本各地方言中难以理解的差异与共性。在日本,有些县会称猫为“yomo”,也有些县会称狐狸为“yomo”。之所以会以“yomegakimi”10来称呼老鼠,或许是“yomo”的误传也说不定。日本有些地方也会把麻雀叫作“yomu”鸟。在南方诸岛,特别是冲绳,“yo-mo”指的是猴子。这些词给人的感觉都像是灵物或魔物,实际上却并非如此。对了,琉球已经没有那种名为“yo-mo”的猴子了。
原创文章,作者:星空漫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stcw.com/y/100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