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百科

猫咪百科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猫咪百科 >

女巨贪倒下!揭秘湘西监委查办的首起职务犯罪案件…… 散文 | 长歌《锦鸡》半边月

原生态宠物号 2025-01-04 16:18 15


女巨贪……件案倒下!揭秘湘西监委查办的首起职务犯罪案件……

随着一声清脆的法槌落桌声,被告席上瞿艳琳悬了10年的心,终于落了地。

庭审现场

2018年4 ”……缴月11日上午11时,湘西自治州首例由监委查办并移送审查起诉的职务犯罪案宣判,“被告人瞿艳琳犯挪用公款罪,依法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六个月,挪用公款所得1125万余元及孳息予以追缴……”

从纪委监委合力保持反腐高压态势,到嫌疑人主动自首,再到监察委办案法院宣判一锤定音,不到100天时间,彰显的是纪委监委融合后能力的突破、机制的创新和势能的积聚。

形势变了

伴随监委成立,瞿艳琳急了。

瞿艳琳曾是湖南有线湘西自治州网络有限公司的出纳。2018年1月,湘西州州县两级监察委员会陆续挂牌,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恰在此前,瞿艳琳接到了岗位调动通知,并要求立即交接。这些,都让瞿艳琳忐忑不安。

1月9日,湘西州纪委监委在全州发布《关于敦促行使公权力违纪违法的公职人员限期主动交代问题的通告》,犹如一股无形的网,撒向了违纪违法者。

高压态势和政策感召“双管齐下”,坐立不安的瞿艳琳终于想通了:自首才是最好的出路。

瞿艳琳来吉首市纪委监委投案自首

1月9日上午10时56分,瞿艳琳拨通了吉首市监委的电话,并在其家人陪同下,主动来到该委投案自首。

进门第一句话,瞿艳琳就承认,自己的涉案金额上千万。“我曾侥幸,纪委管不到我,但监察委成立后,‘形势’一下子变了。”瞿艳琳说,“这些天我担惊受怕,每天都饭吃不下,觉睡不着,觉得该‘解脱’了。”

对于首起投案,吉首市监委高度重视,立即进行初核,及时向州纪委监委汇报。当晚23点,该市召开市监委委务会,决定成立专案组,对瞿艳琳涉嫌挪用公款问题进行立案调查。

监委“首战”自此打响。

思路宽了

虽是嫌疑人自首,但“首仗”并不好打:

嫌疑人挪用公款的时间跨度长达10年,这期间网络公司性质多次变更,给案件调查工作增加难度;时间紧而取证工作量大,改革初期工作程序没有可借鉴模式,后续的移送审查起诉等各种问题也接踵而至……

专案组“摸着石头过河”,在州纪委监委指导下,一边摸索,一边汇报,并就调查取证、案件衔接等各个环节制定详细方案。

专案组讨论案情

吴振华从检察院转隶到纪委监委,作为该案主办人员,吴振华和自己的同事“先行先试”,想了许多办法。因客观条件限制,市监委第一时间与公安部门沟通协调,由公安部门以涉嫌伪造印章罪对瞿艳琳进行刑事拘留,为市监委后期的调查取证提供保障。

根据案情需要,市监委探索使用了讯问、询问、搜查、谈话、查询、扣押、调取等调查措施,制定严密的安全预案,在讯问过程中,进行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及时固定审讯成果和证据。专案组争分夺秒、昼夜兼程,先后2次前往深圳调取证据,农历腊月二十四还在长沙调取有关证据。

专案组进行调查取证

“坚持依纪依法,强化程序意识,及时向上级纪委监委请示报告,严格相应的报批程序、流程管控,严防权力被滥用。”吉首市纪委常委、监委委员彭利晖说。

效率高了

面对数量庞大的账目,清帐组3名同志连续奋战半个多月,在数万笔流水中仔细核对,坚持将每一个账目明细与银行、公司等进行对账审核……最终查清了所有账目的来龙去脉,形成18本案卷。

专案组到湘西州某网络公司取证

经查明,瞿艳琳在被委派至湘西州某网络公司担任出纳的10年间(2008年1月至2017年11月),涉嫌利用职务便利,通过现金支票取现、U盾转账、ATM机取现三种方式,先后挪用单位公款共计1200万余元,期间归还70余万元,连续挪用时间之长、次数之多、金额之大,实乃罕见。

在案件事实基本查清,证据收集基本到位的情况下,市纪委监委案件审理部门提前介入,为保证案件“移的出、诉的起、判的下”,市监委及时向检察机关发出《提前熟悉案情通知书》,积极邀请检察院派员提前熟悉案情,协商案件移送事宜,有效推动了监察程序和司法程序的无缝对接。

瞿艳琳在讯问笔录上签字

“监委按照法定程序收集固定的证据,客观全面且证据间相互关联,全部符合刑事审判标准,为我们出庭公诉打下了坚实基础。”吉首市人民检察院公诉科科员范中元说,体制改革后既保证了质量,又提升了效率。

1+1>2

从1月9日自首,到4月11日宣判,不到100天。“过去,侦查一起挪用公款犯罪案件,一般都要半年左右的时间,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检察机关进行立案再侦查。”吴振华说,监委调查收集相关证据,可以直接作为定案证据,大大提高了办案效率。

在瞿艳琳办公室搜查出的账本

新变化决不仅仅这么些。在瞿艳琳案中,监委还留意到:瞿艳琳在出纳岗位上一干就是10年之久,期间公司的4枚财务印章中有3枚是由她一人长期负责保管。公司财务制度和内部审计更是形同虚设,监督的缺失为其违法犯罪提供了环境和土壤。

2018年3月28日,在该案移送检察机关后,吉首市监委就职务犯罪预防问题向该公司发放了全州第一份职务犯罪预防监察建议书。

“除了办案,我们还关注制度的漏洞,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吉首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刘鸿宾说,体制改革,真正达到1+1>2的效果。

(吉首市纪委监委 徐亮 田文伟 陈东)

散文 | 长歌《锦鸡》半边月

每个城市都不缺晚归的人。

癸卯年四月初八,月出东山,应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第七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文学长诗《锦鸡》传承人彭图湘老师邀约,到保靖县城犄角的一家小酒馆吃酒赏月,论道《锦鸡》。直到月华铺满山河,有好事者写下“识得琴中趣,摇醒酉溪水,待她水袖御风,长歌《锦鸡》半边月”的句子,几个倮巴爹(土家爷们儿)才兴致缺缺地回家睡了去。

彭图湘老师是我父亲的朋友,今年83岁。在生活中,他是我的伯伯。而在《锦鸡》这部土家族叙事长歌里,他又是我的师父,是这部长歌承上启下的中流砥柱。

长歌是篇幅较长的诗歌,也有放声高歌之意。土家族有语言无文字,长歌《锦鸡》广泛流传,很长一段时间得益于我们的口口相授。

这令我想起多年前,祖母在昏暗如豆的油灯下吟唱《锦鸡》,摩挲般的叹息和倾诉,陪伴了我整个童年。至今,我仍惊叹祖母的记忆力,她一字不识,却分毫不差地将这千字长歌唱成了摇篮曲哄我入眠。

祖母以及和祖母一样能唱《锦鸡》的歌者多不在人世,而这口口相授的传歌方式,终究因时代进步而被淘汰。

时间必须回到1958年,湖南人民出版社《新苗》杂志第4期《兄弟民族专号》上,保靖县土家族叙事长歌《锦鸡》的刊登,开创土家族叙事长歌文字版之先河。是年7月,湖南人民出版社印发《锦鸡》单行本。1959年再次印发,同时作为新国内成立10周年献礼作品,入选《国内少数民族长诗集》。不难想象,最初《锦鸡》的收集者,他们的内心在做何揣测,才把这每行七字、四行一节共181首724行的长歌整理成束,以铅字的神圣方式赋予了它新的生命力。

《锦鸡》是一个始于初见、止于终老的爱情神话,一度流传于保靖酉水河畔的土家族村庄。故事中的男主角春哥是个孤儿,为安葬自幼抚养他的邻居婆婆,卖身土司府。一日上山打柴,春哥听到女主角锦鸡呼救,奋不顾身挥斧斩杀捕食锦鸡的恶蟒。锦鸡原为天上仙女,获救后赠春哥如意铃法宝致谢,又赠一根羽毛为信物。春哥用如意铃变成金银为长工们和自己赎身,动手创建了新家园。土司忌恨下令管家黑夜纵火,如意铃飞身而出帮助大家逃出火海,烧死了管家。春哥思念锦鸡姑娘,拿出羽毛,锦鸡姑娘便来到他身边,二人互定终身。新婚之夜,土司闹婚要行“初夜权”,被锦鸡姑娘施法变成床前踏板,废除了土司“初夜权”,有情人终成眷属。

与沉闷压抑的白描手法相较,《锦鸡》的不同在于,我们在多重啮合的困境中游走,却又无时无刻发挥想象力和幻想力,一边对美好生活无限向往,一边对黑暗世界声讨挞伐,严酷的现实写意与浪漫的神话故事水乳交融,彰显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

这也是《锦鸡》存在的意义。

在时间的水里,我仍然想起小酒馆的时光,以及半边月下和《锦鸡》攸关的种种传唱。彭图湘老师说,一座城因长歌而独具魅力,较之“白蛇传”与杭州、“孔雀东南飞”与怀宁,《锦鸡》同样以她鞭辟入里的土家族民粹展现了保靖的非遗之美。

那时车马慢,叙事长歌成了乡村最好的补药。而在快节奏生活里,我们需要一种情感归属,更需要一种来自民族记忆深处的文化认同,去对千年烟波历史浮沉的追溯。

无论多么美丽动人的故事,都需要“传”和“唱”,这才是文化传承的另一种生命抵达。《锦鸡》浮出水面,其大背景源自1956年10月,国务院认定土家族为单一民族。保靖县文化馆、县教育局多次组织专人同民间文学爱好者,搭乘“民族认定”的春风,走到群众中去,采集了大量生动鲜活的歌谣、传说和故事,《锦鸡》的雪泥鸿爪渐渐清晰。这些业余的民间文学爱好者当中,有后来成为国内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土家族歌王”田茂忠和“土家族民间文学掘宝人”张如飞。还有冠名农民的《锦鸡》搜集整理者罗辑。

从无字到有字,《锦鸡》集合众人智慧,提炼热门话题,进行具有互动体验效果的二次创作。其雏形有变成姑娘嫁给穷困土家后生的锦鸡故事;有土司行使“初夜权”被法术变为床前踏板的传说;也有听见女人啼哭,土司以为是哭嫁,匆匆寻找新娘却误入丧堂的笑话……1957年,张如飞、田茂忠将以上故事和大量情歌悉数交给迁陵镇一个叫做罗辑的辍学中学生,罗辑大胆的想象与行动,让作品的线条充满了向往和优美。但罗辑的文化底子无疑成了这支长歌的束缚。

一对有情人携手终老,不管是宏大叙事,还是细腻铺陈,都能激发我们心中的共情。所幸,第一个读到罗辑手稿的人是时任省刊《新苗》杂志的编辑宋梧刚。宋梧刚不是湘西人,但在吉首工作过,心中满满盛放着所有对湘西民间文学的美好想象。初见《锦鸡》,如同捡到了月光宝盒,宋梧刚兴奋不已!他夙夜不懈沉浸在冗长的文字当中,将七个部分的内容刀削斧斫,增加小标题,使之脉络分明,《锦鸡》终得跻身文化艺术的殿堂,这辆载着土家族长歌华彩的列车,向着更远的远方驶去。

继《国内少数民族长诗集》后,1980年《锦鸡》入选上海人民出版社的《国内民间长诗选》,1983年入选保靖《文化艺术志》,1987年入选湖南省民间文学三套集成《保靖民间歌谣资料本》,1990年入选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湘西歌谣大观》。

《锦鸡》对答、合唱多用比兴,传情则多情含蓄,达意则意味深长。男方试探爱情弯弯绕绕,故有“好花长在对门山,看花容易摘花难”的兴叹;女方法身加持,有勇有谋,故谈及婚姻嫁娶,便有“落雨太阳是假睛,媒人讲话几句真”的感喟,说起今后二人过日子,又有“大船停在河当中,不怕东西南北风”的果敢。长歌很多地方细节浪漫大气,寓意深长。以郎、妹都是撑船手暗喻二人不畏恶势力的决心,以青藤缠石榴形容郎妹永结同心的长情,诸如此般,贴切传神的话语催生出了清新隽永的长歌气韵。

万物生长不问其由,一草一木、飞鸟游鱼都是歌。一条酉水河从十万青山穿开了去,滋养了多情善良的土家族人,保靖这一方水土最是适合山歌生长。《锦鸡》脱胎七言四句的山歌体,分盘歌、卖身、斩蛇、赎身、灭火、重逢、闹婚七部分,用的是“梅花韵”,其中不乏“顺韵”和“拗韵”的巧妙运用。

顺韵有两种形式,四句全押和只押一、二、四句:

高山竹子节节青,春哥成了大后生;

算盘珠子颗颗滚,管家叫他去打粉。

生不丢来死不丢,好比青藤緾石榴;

青藤緾了石榴树,花死藤干两不丢。

而歌中的“拗韵”则是一、三句不论,在二、四句上押韵:

春哥睁眼朝前看,锦鸡变成大姑娘;

姑娘不戴一朵花,身上放出百花香。

春去秋来,晨昏暮晓。《锦鸡》叙事长歌一经面世,保靖县文工团便一把将其抓进了1958年冬拟定献礼计划“创作土家族神话戏曲《春哥与锦鸡》”的笼子。戏曲参照《锦鸡》长诗主旋律,创作者拟定创作主题,展开故事人物、情节和细节,分好场次。经半年多时间完成初稿,又经过数次审查讨论,反复修改,定稿后加强戏曲音乐创编、组织排练,首演惊艳全场。1959年5月湘西州戏剧会演,《春哥与锦鸡》一炮走红,被选为优秀节目,同年10月赴长沙参加湖南省建国十周年文艺献礼会演,又被定为出席北京献礼的汇演节目。当年,《春哥与锦鸡》与名动三湘的《双送粮》《补锅》《还牛》三剧目同时跻身“湖南省1959年优秀剧本选”。1960年1月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湘西阳戏《春哥与锦鸡》单行本,前言中赫然写着“《春哥与锦鸡》根据土家族民间叙事诗《锦鸡》改编而成。”

而这种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然后通过作品把思想的火花和真挚的情感传递给万千观众,正是戏剧的灵魂所在。

艺术贵在创新,创新是艺术之魂。《锦鸡》仍以厚实积淀迸发艺术创造力与活力。1979年2月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由唐庚改编,陈白一、陈明大绘画的《锦鸡》连环画册,让《锦鸡》再次飞入“寻常百姓家”,以另一种视觉丰富了许许多多“80后”的垂髫生活。

《锦鸡》的再度升华,缘于2008年1月入选保靖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县级名录;2009年11月入选湘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州级名录;2018年11月,湘西州政府公布彭图湘老师为第七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文学长诗《锦鸡》的州级代表性传承人;2022年9月6日,我带着忐忑,走向“非遗”的门栏,有幸成为保靖县第六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文学长诗《锦鸡》的县级代表性传承人。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守望,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坚守。每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文学的背后,都有其值得传唱的历史文化故事,有其独有的内核气质。就像那天晚上的半边月下,我们殷切期望:这一部传承数百年的《锦鸡》长歌能制作出动画电影,让它生长在柴米油盐里,生长在烟火人间里。

引文见彭图湘老师“保靖《锦鸡》,赛凤凰”。

标签:

提交需求或反馈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