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原生态宠物号 2025-01-04 16:19 33
宠物的丢失、遗弃和管理一直是难以解决的问题。
近日,南美国家智利宠。案备记登成完狗猫物宠物登记处公布数据显示,已有超过93万只宠物猫狗完成登记备案。
从今年2月起。片芯微,智利开始实施“宠物所有权责任法”,要求宠物主为自己的宠物进行登记备案,并向它们皮下注射米粒大小的微芯片。
“宠物所有权责任法”实施后,我们在捡到狗和猫时,可以带它们找兽医检测身上是否带有微芯片,以确认它们是否有主人。
微芯片植入及登记也有助于主人在宠物丢失或被盗的情况下将其找回。
从今年2月至今,智利圣地亚哥的圣乔昆区已通过这套微芯片登记管理系统为500多只宠物找到了主人。
宠物芯片普及现状
为宠物植入芯片,其实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早已普及。
今年六月份日本众议院也通过了一项动物保护法修正案,规定宠物猫狗需义务植入芯片。
扫描芯片可显示宠物的编号,记录有饲主的姓名、住址、联系方式,宠物的名字、种类、性别、毛色、出生年月,以及兽医的名字和地址等信息。
香港、上海、广州等国内城市近年来相继推广了宠物芯片。今年7月18日,杭州市区也推出了宠物狗芯片植入免费服务。
宠物芯片是什么
视频加载中...
宠物芯片仅米粒大小,注射在宠物的背部皮下组织,可大幅度降低芯片的掉落率。
注射体内后无副作用,芯片无需电池,有效期超过宠物的寿命。
宠物芯片的技术被称为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即射频识别,俗称电子标签。
识别芯片靠扫描仪发出的信号产生感应电流,靠这些能量,将存储在芯片中的信息发送出去,并被扫描仪接收和识别。
芯片对宠物有危害吗
目前芯片技术以及安全性、稳定性已非常成熟,其外层采用的是生物玻璃,具有抗压、防游离、抗排异等优点,对宠物的健康无任何影响。
即使个别宠物局部有红肿等现象,也无需担心,一般24-48小时左右即会自行恢复。
从目前已实施的植入案例来看,未出现由于芯片本身导致的伤害问题。
如何植入宠物芯片
国内比较普及的是给狗狗植入芯片。可以在政务公众号上查找有没有宠物植入芯片的相关信息,也可以直接去派出所询问。
给猫咪植入芯片尚未普及,目前多用于动物保险领域,一般由宠物主自行购买芯片,再让宠物医生注射植入。
有意向的铲屎官,可以去附近宠物医院咨询。
整个过程和打疫苗一样,将注射器扎进皮下轻轻一推,不到10秒钟就完成植入,之后宠物的相关信息和主人的联系方式就可以通过读取器查到了。
关于宠物植入芯片,目前存在大量争议。有人认为是好事,可以帮助主人找到丢失的宠物,也有助于减少流浪猫狗的数量。
但也有人觉得无论如何,是对宠物的一种伤害。而且芯片没有定位功能,如果宠物落入贩子手里还是找不回来。
对于宠物植入芯片,你有什么看法?
会考虑给自己家宠物植入芯片吗?
老规矩,评论区见!
6月1日起,日本开始实行一项新规,要求宠物店和相关从业人员必须给宠物猫和宠物狗植入芯片后才能出售。芯片记录着宠物和饲养者的信息,相当于宠物的“身份证”。
对宠物主人来说,植入芯片能帮助走失的宠物重新回到主人身边。 植入芯片还可以防止宠物被弃养。在日本,被遗弃的宠物有哪些归宿?植入芯片是否会给宠物带来健康安全隐患?
01 养宠大国
穿着精致的服装,乘坐漂亮的车子,甚至还有潮酷的“发型”——不是明星出街,而是宠物出行。走在日本街头,经常可以看到推着婴儿车散步的“父母”,只是婴儿车里经常坐着的不是宝宝,而是打扮或前卫或优雅或可爱的宠物。
很多日本人视宠物为自己的孩子,日本也是世界上少有的宠物数量超过儿童数量的国家。根据日本总务省数据,截至2021年4月1日,日本未满15岁的儿童人数为1493万。根据日本宠物食品协会数据,2021年,日本宠物猫和宠物狗合计超过1600万只,其中宠物狗约711万只,宠物猫约895万只。
随着宠物人性化趋势不断增强,宠物主人对宠物时尚、美容、食品和医疗保险等的需求随之增长,推动了日本宠物相关产业稳健增长。
对于生活压力较大的日本人来说,宠物是心灵疗愈的“良药”,也是生活中的重要陪伴。日本家庭需要宠物的观念,始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这一时期,日本国民度很高的狗,比如秋田犬和柴犬,成为不少家庭的新成员。但该时期日本人的养宠观念还处于萌芽阶段,“潮流养宠”概念正式出现是在1983年。
那一年,电影《南极物语》的上映,在日本引起极大轰动,该片当年创下的59亿日元(1日元约合0.05元人民币)的票房纪录保持了15年之久。影片里面的哈士奇聪明又可爱,机警又热情,成了日本人的“心头好”。
再之后是日本人对吉娃娃的热衷,对斑点狗、贵宾犬的痴迷…… 再痴迷,日本人对每种宠物也都是图一时新鲜,喜欢并不能长久保持。有数据显示,在日本,养同一只狗的时间一般不会超过两年。
02 弃宠大国
日本是宠物饲养和消费大国,但同时也是弃养大国。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许多民众为疗愈生活开始饲养宠物,需求增加令宠物交易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
很多人饲养后才发现,宠物虽萌,但照顾起来并没有那么容易,继而会嫌弃宠物“没那么乖”“身上有臭味”等。不少宠物饲养没多久就被送到非营利组织“孤儿猫犬救助队转让中心”。也有养宠人因为疫情影响收入,导致无法负担宠物花费而弃养。
根据日本环境省公布的数据,2020年,有约7.2万只宠物猫狗因走失或被遗弃而被收容,其中约2.4万只没能回到原主人那里或找到新的主人。按照法规,在收容期满后,这些宠物猫狗将被执行安乐死。这样的处理方式听起来有些残忍,但流浪的动物一旦泛滥,情况会更糟糕。
日本的宠物相关法律强调宠物主人的照料责任,虐待或遗弃宠物都属于犯罪行为。2017年,日本奈良县一名宠物主人因反复将宠物猫摔打在地,致其脑出血并多处外伤后死亡,又将尸体随意遗弃,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
2020年6月起,日本的《动物保护法》进一步规定:无故杀害动物的最高刑期从2年提高至5年,罚款从200万日元提高至500万日元。对虐待和遗弃动物的行为,原本处以最高100万日元的罚款,新法律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最高1年的刑期。
即便如此,近几年日本的虐宠、弃宠案件数量仍有增无减。根据日本警视厅公布的数据,与2020年相比,2021年的宠物虐待案件增加了68件,达170件;涉案相关人数也从117人增加至199人,创下2010年实施调查以来的最高值。
日本还有很多“猫岛”,那里居住着稀少的人口和几十或数百只猫。这些猫咪有很多就是被主人遗弃的,此后通过不断的繁衍才形成了现在的“猫岛”。日本有一个非常有名的“猫岛”,名为青岛,这里猫的数量已达到人类数量的6倍,它们居住在废弃的房屋里,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赏。
03 宠物“身份证”启用
为防止宠物走失、抑制宠物遗弃,从今年6月1日起,日本开始实施修正后的动物保护管理法。宠物繁殖相关从业者及宠物店等均有义务为出售的猫狗植入一块直径约2毫米、长度约1厘米的微型芯片,费用为3000~1万日元。
新规规定,宠物一旦售出,必须在30天内登录宠物的出生日期、性别、品种和饲养者的姓名、地址、电话等。如果宠物走失,会通过专用设备读取芯片数据,查询宠物主人的信息。
据日本兽医协会介绍,植入芯片的过程不会给宠物带来多大疼痛,植入后也不会对动物的健康造成影响,目前还没有接到植入后产生副作用的报告。
对于新规定,日本的宠物主人各有看法。2021年12月到今年1月的一项线上调查显示,在340名还未给宠物植入芯片的宠物主人中,56%不支持给宠物植入芯片,只有18%表示支持,另外有27%态度摇摆。
来自千叶县的纪子说,很后悔之前没有为自己的狗植入芯片。两年前因为家里门栓松动,她家的柴犬走丢,她到处寻找也未找到,在网络上张贴了寻狗启事,也没有得到任何有用的线索。“我劝大家赶快给宠物植入芯片,不希望再有人跟我一样体验类似的伤心经历。”
还有一些宠物主人不愿意给宠物植入芯片,理由是不想让爱宠承受任何痛苦,在一个小生命体内植入芯片“太不道德”。
帝京科学大学副教授加隈良枝说,植入芯片可以帮助寻找因为自然灾害、突发灾难而失联的宠物。关于植入芯片是否会给宠物带来疼痛和安全问题,她认为“需要政府及时公布相关数据”,以打消宠物主人的疑虑。她还希望芯片能变得更加微小,也希望有其他更方便更智能的生物检测手段可以被研发出来,比如宠物脸识别等。
虽然“宠物芯片”现在听起来也仍显新奇,但实际上它的应用已超过20年,早已得到广泛的推广。
1999年,法国规定对大于4个月的狗体内植入微型芯片(或以纹身的方式提供标识)。此后,宠物芯片逐渐在全球多个国家得到普及。
植入芯片时,不需要麻醉和开刀, 像打疫苗一样,用注射器扎进皮肤轻轻一推就能搞定。植入宠物身体后,芯片就像是“长”在了皮肤下,不会发生游离,宠物身体也不会有任何排异反应。 这些芯片的寿命可达18~20年,意味着宠物猫狗只要植入一次就能使用一生。
未来,宠物芯片或许还会在更大范围内被广泛应用。一枚电子芯片,不仅是技术上的迭代,也可能打开城市治理的未来图景。
栏目主编:顾万全 文字编辑:宋彦霖 题图来源:IC photo 资料图 图片编辑:项建英
来源:作者:《环球》杂志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