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百科

猫咪百科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猫咪百科 >

回归理性!另类的宠物 调查|异宠似成孩子们心头好

原生态宠物号 2025-01-04 16:21 31


回归理性!另类的宠物

一、被宠物蟒蛇杀害的:

31岁。体尸的尔的英国男子丹尼尔·布兰登喜欢饲养蟒蛇作为自己的宠物,他一共饲养了十条蛇。直至2019年5月20日,我们在他的屋中找到了丹尼尔的尸体。

法医经过尸检后,确认死者是“扼勒造成的严重窒息”。现场并没有发现其他人员出入的痕迹。警方判断是丹尼尔的宠物蛇发起的致命攻击,此时3米多长的“杀人凶手”,正盘缩在丹尼尔的床底下。

丹尼尔与自己的宠物蛇

无独有偶,印尼也曾发生过类似的案件。

2019年6月28,印尼西爪哇首府万隆希贴鲁村,42岁村民查纳在家中为宠物蟒蛇洗澡。这条蟒蛇身长3米、体重17公斤,不知受到了什么刺激,突然紧紧缠住了查纳的脖子,并令主人窒息而死。蟒蛇勒死主人,通过管道逃出了房子。附近的村民,为了安全,成功这条蟒蛇抓到。

查纳与自己的宠物蟒蛇

更令人毛骨悚然的还在后面,当村民商量如何处理这条弑主的宠物时,死者的妻子坚持要求,将蟒蛇处死。女主人说,丈夫生前极爱这种蟒蛇,于是将蟒蛇的尸体和丈夫葬在一起。

二、被巨型烈性犬杀害的:

狗是我们日常生活的好伴侣,但有些品种的大型烈犬,实际上并不适合饲养,比如斗牛犬。斗牛犬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具战斗力的犬种之一。

2020年5月,52岁的美国女子丽莎从斗狗场收养了一只白色的斗牛犬。通常斗狗场的犬只,具有更强的攻击性,但丽莎还是决定收养。直到有天,丽莎带着自己的宠物友出去散步,就再也没有回来,当她的朋友找到她时,丽莎早已遇害,胳臂和腿部,被严重咬伤,凶手正是她好心收养的那只斗牛犬。

丽莎与斗牛犬

三、被鳄鱼杀害的:

2019年1月16日,44岁的印尼女子迪希·图沃,在喂养鳄鱼时,鳄鱼突然跃起,并将迪希拖入鳄鱼池,周围的朋友发现情况后,试图救出迪希,但鳄鱼咬力太强。迪希最终被鳄鱼咬成了两半。

迪希生前照片

犯案的鳄鱼被抓捕

四、被巨蜥杀害的:

42岁的美国退伍军人赫夫,生前曾饲养过7只巨蜥。在2002年,邻居发现赫夫的房间,传来一股恶臭,随即就报了警。警察砸开赫夫的房门,发现他的尸体正倒在门口,尸体被啃食的厉害。几只巨蜥的嘴中还留有血迹。警方判断,是宠物巨蜥袭击了主人,因为巨蜥的唾液中含有毒素。谢尔盖丧失了自救能力,并最终被巨蜥杀害和啃食。

赫夫生前照

五、被宠物熊杀害的:

俄罗斯人经常被国内的网友称呼为“战斗民族”,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经常在各种视频中看到,俄罗斯人如何勇敢地与黑熊嬉戏,乃至与熊博斗。但 亚洲黑熊又叫狗熊、月熊,还有个俗称叫黑瞎子,是一种攻击性极强的动物,而且攻击力爆表,论博斗,人类根本不是其对手。

2018年12月26日,俄罗斯一名的叫谢尔盖·格里高利耶夫的猎人,在多年曾救治过一只小熊仔,并将其当宠物饲养。小黑熊似乎成了这个家庭的一份子。直到2018年,俄罗斯警方在谢尔盖的房间内发现一个头颅,经DNA鉴定,头颅正是谢尔盖本人的,而他所饲养的那头黑熊早已逃离了现场。

谢尔盖 收养的黑熊

谢尔盖的生前照

事发现场的雪地上,残留有很多血迹,证明当时谢尔盖与宠物熊,曾进行过激烈地博斗。警方通过谢尔盖骸骨上的咬痕和抓痕,最终认定宠物黑熊,就是杀害谢尔盖的凶手。没过多久,警方在附近的林中找到了这台黑熊,并将其击毙。

饲养宠物是为了调节紧张枯燥的生活,而不是为了在自己和家人的身边,埋下一个定时炸弹,所以饲养宠物应该谨慎,选择什么样的宠物更应慎之又慎。

调查|异宠似成孩子们心头好

软萌可爱的大眼蜜袋鼯、会吐口水的羊驼、生人勿近的蜥蜴和守宫……近年来,一群“神奇宝贝”走进我们的生活。原本鲜有人知的另类宠物,打破了猫、狗、鸟、观赏鱼等传统宠物格局,成为越来越多青少年的心头爱。

异宠市场火热的也伴随着不少吐槽和质疑声:“小孩养宠物真是越来越怪了!”“买的时候挺喜欢,等新鲜劲儿过去了,都是家长在养。”“这些宠物一看就是冷血动物,养不熟,还容易挨咬受伤”……到底实际情况如何呢?记者走访多家宠物市场,采访数位小主人,探究青少年热衷饲养异宠背后的故事。

现象

异宠“俘获”青少年 开明爸妈越来越多

在13岁的杨濯瑄家里,除了爸爸妈妈和妹妹,还有13位特殊的家庭成员——两只守宫、七只龟、三只甲虫和一只螳螂。“我从一年级开始养甲虫,陆陆续续添了很多新品种,它们都是我的朋友。”杨濯瑄笑着说,有时候走到饲养盒旁,会看到宠物们探着脑袋向外张望,“我总觉得它们认识我!”

养异宠六年多来,杨濯瑄逐渐从中找到了独特的乐趣。“小时候爸妈带我去野营,我在一片树林里发现了两只独角仙,当时觉得特别新奇,就把它们带回了家。”杨濯瑄边说,边从手机中翻出一张照片。照片上,他手捧着两只头上扬着角的甲虫,咧着嘴笑。这是他第一次养宠物,在随后的日子里,他学着自己繁殖甲虫,观察它们从毛毛虫化成蛹,再破茧成甲虫的过程,“像开盲盒一样,每一只都是独一无二的。”

饲养宠物,父母算是杨濯瑄的启蒙老师。昆虫讲座、自然博物馆、森林公园……一家人是常客。“爸爸是医生,他总陪我蹲在草地上观察昆虫,给我讲它们的自然习性、生长环境。”杨濯瑄说,第一次接触守宫这个新鲜的品种前,父母陪他查了很多资料:守宫喜欢在什么环境里、怎么喂养、能长多大……“他们从不觉得这是个奇怪的爱好,反而很支持我。”

当下,像杨濯瑄父母一样的开明家长越来越多。周末,位于海淀区的新官园花鸟鱼虫市场,约七成左右的顾客是年轻家长和青少年,他们有的在玻璃柜前挑选家庭新成员,有的一起抚摸着毛茸茸的小宠物,有的则硬着头皮完成学校留的“作业”。

“别给我,给你爸拿着!”在一家售卖昆虫的店铺门口,一位母亲抗拒地连连后退,在她面前,五只西瓜虫正在一个透明塑料盒里四处乱窜。孩子解释道,自己刚上初一,生物课老师让每位学生抓五只甲虫观察,全家上阵都没捉够,只能到市场买回家完成作业。“我们做家长的,支持孩子多接触自然、认识生物,就是我有点怕虫,只能让他爸能陪着一起观察了。”孩子的妈妈说。

探因

私人定制“神奇宝贝”满足情感需求

异宠为何能“俘获”众多青少年的心?记者采访了多位小主人,发现种类繁多的异宠不仅能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求异心理,还适合不同性格的青少年,让他们体会私人定制般养宠的快乐。

“孩子性格相对内向,喜欢安安静静的事物,这群不粘人的小家伙最适合饲养。”6岁的怡心是个文静腼腆的小姑娘,家里养着两只守宫和三只龟。父亲刘先生说,相比于猫狗鸟类等好动的宠物,守宫和乌龟一般不会发出响动,每天只需喂食一次,安静又省心。

活泼好动的青少年,则更喜欢蜜袋鼯、仓鼠、龙猫等互动性强的宠物。举起手臂,张开五指,手心面向高处,就会有一只蜜袋鼯展开如降落伞一般的翼膜,飞向手心。小俊杰每天放学回到家,宠物蜜袋鼯都会以这种“仪式”迎接小主人。“太好玩了!养宠物可比玩游戏有意思多了。”小俊杰说,这只宠物已经成了同学们心中的“明星”,都想来家里和它玩耍嬉戏。

“异宠的流行反映出青少年的交往需求和好奇心。”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上官芳芳分析,在这个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城市化导致人与人之间的联结逐渐疏远,青少年在性格养成阶段,尤其渴望同伴和家长的认可和陪伴,异宠则作为一种沟通交流的媒介,满足青少年个性化的交往需求,寄托情感,缓解孤独。

上官芳芳认为,家长要重视现象背后反映出的亲子沟通和陪伴不足的问题,“人作为一种社会性动物,需要建立融洽的交往陪伴关系,从中获得存在感。 有些家长过分重视学习成绩,忽略了对孩子的关心和陪伴,使得有些青少年将情感寄托在别的事物上,其中就包括饲养宠物。”上官芳芳提醒,家长要对青少年养宠进行适当且温和的引导,拒绝粗暴沟通,看到孩子养宠行为背后的情感渴望和需求。

问题

“撒泼打滚”带回家 饲养还得靠家长

“求求你了,给我买一只吧!”“我可以花压岁钱自己买。”“真的想要,我一定负责到底!”……宠物市场里,总能听到孩子们真诚地恳求。不论是撒泼打滚,还是软磨硬泡,多数家长最终还是选择妥协,让孩子如愿以偿将宠物带回家。 等新鲜劲儿过去,养活宠物的一系列“麻烦事”还是得靠家长完成。

允涵在他十岁生日这天,为自己挑选了一份特殊的生日礼物——一只无毛豚鼠。“孩子一直想养只宠物,本来想带他来宠物市场挑个小鱼小鸟,先养着试试,没想到孩子一眼就看中了这只无毛豚鼠,挪不动步子了。”允涵的母亲杨女士说。

允涵怀里的这只无毛豚鼠,像个缩小版的河马,全身无毛,体型圆润,呆萌的样子很招人喜欢。“这种无毛豚鼠也叫无毛荷兰猪,它们的老家在南美洲,因为性格温顺、容易照顾,被我们繁殖培育出不同毛色、形态各异的品种。”店铺老板介绍,它们吃青草和种子,不爱叫,好养活,是店里的“销冠”,深受小朋友的喜爱。

“我以后少玩电脑游戏,不管吃喝拉撒我都伺候它!”在允涵信誓旦旦的承诺下,杨女士最终花费1000元,为儿子买下了这份意料之外的生日礼物。当晚,杨女士就在朋友圈发了一段话:“小铲屎官,希望你坚持下去,好好照顾它,让它陪伴你到18岁。”配图中,允涵蹲在玻璃缸前,认真地用干草为自己的新宠物布置小窝。一月后,杨女士在朋友圈更新道:“儿子开学,伺候小家伙的重任交给我了,一天喂三顿,一周洗一次澡,闲着的时候还总想让人抱,感觉又多了一个‘儿子’……”

记者发现,类似这种“起初孩子想养,最后家长被迫养”的情况不在少数。多位异宠店铺老板表示,曾发生过宠物售出一段时间后,家长来退货的情况,原因无非是孩子新鲜劲儿过去,把宠物“扔”给家长养,但家长时间精力有限,最终无奈选择弃养。“这种事在异宠这行发生得尤其多,因为本来家长对异宠的接受度就较低,所以更容易出现弃养的行为。”

建议

青少年养宠从培养责任心开始

出于好奇、求异等心理,跟风饲养异宠,却不了解其习性,一旦后期出现“不亲人”“味大”“难养”等问题,青少年很容易因新鲜劲儿过去,出现弃养行为。“我们应抵制任何原因导致的弃养行为。”北京农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讲师杜孟泽表示,弃养造成的影响远比我们想象的大。

如果遭到弃养的是非本土物种,且适应我国的自然环境,就会造成外源物种入侵,严重破坏我国本土生态平衡。杜孟泽举例,我国早期为食用引进的红耳龟就曾大面积泛滥,挤对本土生物,威胁生态平衡。“ 有些异宠品种是专门作为宠物引入我国的,脱离人类庇护很难生存,弃养就等于给它们‘判了死刑’。”杜孟泽说,这类异宠虽对我国生态破坏较小,但其体内可能包含有害微生物,对生物安全造成威胁。“比如南美大型鹦鹉,几乎无法在我国野生环境下生存,但它们可能携带类似鹦鹉衣原体等多种人畜共患病病源,存在生物安全隐患。” 我国已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养宠行为。

对于青少年而言,如何做才是正确的养宠?国内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基础兽医系副教授刘天龙说,青少年养宠应从建立责任心开始。家长要正确引导孩子充分考虑,判断时间、精力是否适合养宠,并挑选适合自己的品种。养宠前要征得所有家庭成员的同意,学习饲养宠物所需的基础常识,保证可以提供相应的物质要求,选择合法合规的渠道购买。“一旦做出决定,就要把宠物当成家庭中的一员来看待,一切弃养行为都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标签:

提交需求或反馈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