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原生态宠物号 2025-01-04 16:22 32
本铲屎官观察诺诺的饮食多了生骨肉后,产生了明显的变化:毛毛手感软滑、毛色有光泽度、肌肉结实、便便臭味减少很多、牙龈上火红肿问题改善、口腔气味改善等等。
有很 。的多人主要担心生骨肉里面的细菌、寄生虫等等造成宠物生病,甚至我身边有不养宠物的人第一次听说喂猫吃生骨肉的时候,一脸惊吓的问我:给猫开血腥后不会咬人么?我听完后心里无数个喵喵喵。 猫咪本来就是食肉性动物,你看汤姆还天天捉杰瑞呢~我外婆之前养的猫还捉了蛇回来放在厨房。所以生骨肉,猫咪是可以吃的。
1.食物来源健康(菜市场或者超市里新鲜的肉、网络超市里的品牌冻肉)
2.冷冻时间48小时以上(冷冻室温度需要-18度以下)
3.冷冻储存不超过2个月
4.从冷冻室拿出一餐的肉量,解冻至常温后,一个小时内宠物没有食用完请倒掉、切忌放置时间过长滋生细菌。
5.定期内驱虫或者粪便检查。若去宠物医院方便,可以把宠物的粪便在半个小时内拿到宠物医院做粪检,粪检结果没问题就不需要内驱虫了。我去宠物医院并不方便,所以是每三个月给诺诺做一次内驱虫,每年打疫苗的时候大检查一次。
布偶猫诺大宝
白肉类:鸡肉、鸭肉、鹌鹑、鸽子等
红肉类:牛肉、羊肉、鹿肉、兔肉等
骨头类:鹌鹑骨头、鸡骨头、兔骨头等
我不建议喂生的鱼虾类,如三文鱼、基围虾等,建议此类蒸熟喂宠物。
看过一些辟谣文章,猪肉也可以作为生骨肉喂养,但是我认为猪肉脂肪量高些,所以我家并没有给宠物食用过。
内脏类:每餐的百分之5,动物的心肝肾脏,可用内脏冻干补给,如Fresh Is Best肝脏。
血液类:生骨肉里血液也是必不可少的,可用血豆腐或者Alnutrin生骨肉均衡营养预拌粉补给。
添加营养类:钙粉(蛋壳粉)、牛磺酸、赖氨酸、鱼油、维生素等(具体添加比例多少可以看购买的店家商品页面详情,一般会配个小量勺)
另外补充:鹌鹑蛋、鸡蛋等。
1.牛肉70%+鸡胸肉30%+鸡心肝(总肉量的5%)
2.羊肉70%+鸡胸肉30%+鸡心肝(总肉量的5%)
3.牛肉70%+鸭肉30%+鸡心肝(总肉量的5%)
4.鹿肉70%+鸡胸肉30%+鸡心肝(总肉量的5%)
5. 鹌鹑整只全骨和心肝
6.鸡琵琶腿整只
1.生骨肉每天的食用量为宠物体重的百分之三,切忌多喂,量多会软便拉稀。
2.处理后可用袋或盒分装放入冷冻室,冷冻48个小时以上。
3. 取出一餐所需的量解冻。切忌热水解冻,会把生骨肉烫熟的。可以隔袋冷水解冻,或者提前放置冷藏室解冻(冬季的时候上班族早晚喂生骨肉可以早晚各放一餐量在冷藏室化冻,这样晚上下班和隔天早上就可以拿出放置一会喂宠物,节省化冻时间)。
4. 宠物一个小时里没有吃完生骨肉,请倒掉。
5.切忌同一份肉进行冷冻化冻反复行为。
6.生熟勿要混喂,会引起软便拉稀甚至呕吐。
7. 刚开始喂生骨肉时,要少量,当宠物适应后慢慢增加量。若宠物刚开始不吃生骨肉,可拌在罐头中喂,然后慢慢减少罐头量、增加生骨肉量。
8. 根据宠物的喜好增减肉类品种和补充营养品。
9. 若宠物吃生骨肉长期软便,说明宠物肠胃对生食不耐受,请放弃生骨肉。
小馋猫诺大宝
算起来,诺诺吃生骨肉大概2年半的时间了,本铲屎官大圣从刚开始猫粮牌子都不清楚的小白到 诺诺表示甚是欣慰。
宠物的喂和养是需要长期学习的,不要听信谣传盲目站队~
~感谢你的观看~
无论是半野生状态的流浪猫、农村用来抓老鼠的工作猫,还是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宠物猫,它们一生中最敏感最谨小慎微的时间一定是带宝宝的这段时间,这是母性的本能,如果它不打起十二分精神警惕四周,就无法保护好幼崽,毕竟野外生活危机四伏,而家里也有可能暗藏各种危险:沙发和床底的有害垃圾、突然响起的门铃电话、来访的陌生人、无脑打扰的铲屎官等。
有些铲屎官可能会发现自己家的猫咪生完宝宝以后不会带,自己该吃吃该喝喝,完全不管小奶猫。这种情况算是比较少的个例了,是因为猫咪初次当妈妈没有相关经验,也有可能是小时候过早离开妈妈,也有可能是单纯嫌麻烦。但这种情况还是少数,绝大部分猫妈妈就算是新手,也还是会有保护幼崽和带孩子的举动。
在生宝宝以前,猫妈妈会先找到一个自己相对较满意的地方当作产房和最初的育幼房。如果是家里的宠物猫,这个产房就应该由铲屎官来进行布置。首先这个位置尽量要隐蔽一些,温度和湿度要尽量温暖舒适,而且要有相对封闭的阴暗小空间,用纸箱、半封闭型猫窝铺上质地柔软的垫子,准备一些宠物尿垫就可以了。
为什么说这是猫妈妈最初的育幼房呢?因为会有许多原因导致猫妈妈更换育幼房。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猫妈妈自认为这个小窝已经不再安全,有可能是铲屎官总是来打扰,有可能是这个位置猫妈妈不喜欢,也有可能是经常有不熟悉的人进进出出。
所以可能会有没经验的铲屎官看到自己家刚生完娃不久的猫咪,会总是叼着自己的宝宝到处跑,把小奶猫藏起来。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猫妈妈已经有了戒备之心,对原本的育幼房失去了安全感。
其实这样还蛮危险的,因为猫妈妈自己找的犄角旮旯不一定安全,有可能会有不干净的杂物和灰尘,或者插头插座、散落的毛发皮屑等。小奶猫的抵抗力很差,所以尽量要保持猫妈妈和宝宝们始终维持在一个经过铲屎官布置的、固定的位置。
可能铲屎官平时已经跟猫咪的关系和感情已经相当不错了,但猫咪生了娃以后可能还是会频繁更换育幼地点。这不代表猫咪已经丧失了对铲屎官的信任,而是这个时期的猫咪真的很谨慎,不想让自己的宝宝们身处险境。所以想让猫妈妈感到安心,在选择好产房以后,除非必要的情况,否则不要过于打扰,也避免家里其他成员或来串门儿的朋友进行探视,以免引起猫妈妈的警觉。
在野外,如果动物的幼崽沾染了其他不属于原本物种的气味,很有可能会导致雌性动物弃养,因为其他气味有可能会把天敌或对手招惹过来。比较极端的个体还会将幼崽给吃掉,一方面避免天敌追踪,另一方面是可以补充自身能量从而将剩余幼崽养育得更好。这样的情况会出现在许多动物身上,猫咪也会,所以铲屎官不要掉以轻心。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