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原生态宠物号 2025-01-04 16:23 33
原标题:“吸猫族”注意了!被猫抓后出现这病抓猫是能可状症些些症状可能是猫抓病
养猫成时尚,“吸猫”成日常。和猫亲密接触,被抓伤有可能感染“猫抓病”!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感染科主任黄琴表示,暑假来临,学生一族是感染猫抓病的高危人群。约40%的猫身上都会携带一种名为“汉塞巴尔通体”的病原体,通常通过跳蚤在猫中传播,具有广泛的致病性。当人被这样的猫抓伤、咬伤后,这种病原体就会感染人体,从而患上巴尔通氏体病,俗称猫抓病。
对于猫抓病,黄琴表。病此略忽示不必恐慌,该疾病由猫与人直接接触而传播,人与人之间不传染,但是临床上容易出现误诊和漏诊。该病潜伏期一般为3-10天,少数病例可长达数月甚至超过1年,所以很多病人往往不会把发病原因和猫咬或抓伤联系起来。再加上对此病缺乏诊治经验的医生,也容易忽略此病。
黄琴指出,通常抓伤处皮肤出现丘疹、。等症合综利巴林格水疱或脓疱,局部有淋巴结肿大,主要见于头颈部及四肢,为伤口引流区域淋巴结肿大,可累及单个或多个淋巴结,部分病例伴有全身不适、乏力、低热等症状。肿大的淋巴结一般1-6个月内自行消退,但也有持续2-3年的。部分病例有内脏损害表现,主要累及人体肝脾,造成肝脾坏死性肉芽肿,严重者可出现脑炎、心内膜炎、格林巴利综合症等。
猫抓病目前没有特效药,也没有相关疫苗,该病多为良性自限性疾病,绝大多数预后良好,只有某些免疫功能低下者才可能发生心、脑等严重并发症,极个别会发生死亡。由于大多数是轻症,能自愈,重症及时确诊后,通过对症治疗,也会很快治愈。治疗主要以预防继发感染,对症处理减少并发症为主。治疗首先以药物治疗为主,若疗效欠佳,后期可对肿大淋巴结行手术切除。
黄琴提醒,若被猫咬抓伤后,应及时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并请专业医生评估,必要时及时注射狂犬病疫苗(猫也可能携带狂犬病病毒)。 日常要注意饲养宠物的卫生,要做到预防消毒,消灭其身上跳蚤和扁蚤等传播巴尔通体的媒介;鉴于猫抓病可对免疫功能低下者造成严重后果,慢性病、免疫功能低下者及有幼儿的家庭最好不要养宠物;不要和宠物过分亲密接触,尽量不要刺激猫狗等动物以免被咬伤或抓伤,尤其在春季动物发情期和夏天气温高又闷热时,宠物更容易抓狂;另外建议不要与陌生或不熟悉的猫狗接触,尤其是儿童不要随意与猫狗耍逗。被猫咬抓伤后如果出现淋巴结肿大、畏寒发热等症状时,一定要将被猫咬抓伤的病史告诉医生,以利于正确诊断,及时治疗。
近年来,我国狂犬病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对群众造成较大危害,尤其是在农村,养犬家庭众多,狂犬病疫苗接种很难保证,致使狂犬病波及范围不断扩大。
对于消除狂犬病,疾控专家认为,加强犬、猫等宿主动物的管理,尤其是提高对有主犬、猫狂犬病疫苗的接种覆盖率,把预防的关卡提前,最大限度地阻断动物间狂犬病的传播,从而减少人感染狂犬病的可能性。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人兽共患的一种传染病。人狂犬病通常由感染狂犬病毒的动物以咬伤方式传给人,在我国以狗猫为主,在西方国家主要是野生动物,如狐狸、狼、蝙蝠等传染。
我国是狂犬病的高发地区。据2020第八期《畜牧兽医科技信息》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 年我国因患狂犬病致死案例就有 90 例。近几年来,我国农村更是狂犬病的高发区。
对农村来说,不仅养犬户多,而且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以散养为主,规范化管理和疫苗接种难度较大,难以有效进行防疫。他们与城市我们养犬的初衷不同,城市养犬多当宠物养,卫生维持和疫苗接种较为普遍。
由于犬只增多,犬伤人数呈现逐年上升趋势。重庆市开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开发布的信息显示,2016-2018年重庆市开州区共报告狂犬病暴露者22692例,年均暴露率为643.58/10万,暴露人数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暴露高峰在6-8月,城区暴露率大于乡镇,10岁以下儿童暴露人数最多。
暴露者分级中Ⅱ级和Ⅲ级暴露占主要,Ⅲ级暴露(伤及真皮层导致出血)中只有19.64%注射被动免疫制剂。伤人动物中以犬类的伤害为主,其次为猫。
记者查阅广东省卫健委网站公布的信息发现,2019年广东省狂犬病发病数为8例,2020年截至9月报告的数据显示,全省狂犬病发病数为7例。
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犬伤科门诊主任医师余卫华介绍,“市八医院每年收治因为犬猫等动物伤人的病例超过2万,疫苗单日平均接种针次约400。有的是被咬伤,有的是被抓伤,Ⅲ级暴露即出血的也十分常见。”
被猫咬伤之后,患者在犬伤门诊清洗伤口 图/张华
“任何传染病都可以通过防疫来进行有效控制,我国的相关部门也需要对现阶段狂犬病构建针对性防疫机制,政府牵头,多部门协作,保证防疫机制能够长效运行下去。”
广东省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副所长彭志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为了控制狂犬病,除了加强动物管理,也要提高动物免疫的覆盖率,目前动物防疫中心已经在省内农村地区为群众的犬、猫提供免费的狂犬病疫苗注射服务,有望进一步提升疫苗的接种率和防疫效果。”
给犬猫等注射狂犬疫苗是很多国家控制狂犬病的主要手段。“狂犬病的防疫,仅靠政府部门的宣传、约束难以满足实际的防疫需求,因此要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彭志强说。
据记者了解,广东省于1992年9月1日执行《广东省犬类管理规定》,至今已经有28年时间。彭志强认为,“城市里饲养宠物的人群越来越多,我们也迫切希望尽快修订新的条例规定出台,加强对犬类管理尤其是农村地区。现在城市里的犬只注射疫苗的比例还算比较高,我们比较担心的是农村,农村养犬多数是看家护院,处于散养状态,狂犬病疫苗接种率较低,还有不少流浪犬,这些犬只携带狂犬病毒的几率比较高。”
为什么要重视狂犬病,一方面是因为我国是狂犬病的高发地区,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狂犬病的病死率几乎100%,目前尚无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
“我在十多年前接诊过狂犬病的发病患者,发病时恐水、怕风、吞咽困难、阵发性抽搐等兴奋状态,最后进入瘫痪期,病人昏迷,因呼吸、循环衰竭死亡。整个病程一般不超过6天。我接诊的小患者来到医院3天就死亡了。值得注意的是,这个病的潜伏期一般1~3个月,也有的长达一年。”
正是认识到这个病无药可救,于是被犬和猫(家养或流浪) 或野生动物比如狐狸、狼、豹、浣熊、臭鼬、蝙蝠等动物咬伤要尽快接种人狂犬病疫苗。记者在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犬伤门诊看到,不少市民因为被犬猫咬伤、抓伤后到医院就诊。
“我是猫咬伤的。”刘小姐是一名网球教练,会员带猫到会所,刘小姐帮忙照顾,结果猫突然咬伤了她的腿,四五条血痕,痛得她直飚眼泪。另一名小朋友则是拍打自家的狗,不料狗突然发怒,咬伤了孩子的胳膊。
在犬伤门诊可以遇到各种各样被猫狗致伤的故事,余卫华主任医师说,“猫狗在下列三种情况易伤人:犬猫进食时;母狗母猫怀孕分娩后保护幼崽;被人玩弄过度时。一般来说,体积越小的猫狗,自我保护的意识更为强烈,最容易咬人,所以千万别以为小的猫狗就不会伤人。”
被猫狗咬伤后,第一时间要处理伤口,然后视情况注射人狂犬病疫苗以及免疫球蛋白。据记者了解,现在市面上的狂犬疫苗种类有地鼠肾细胞、vero细胞、人二倍体细胞供群众选择,其中人二倍体细胞狂苗的细胞基质来自人源,其他是来自动物,这是细胞基质的差异化,人二倍体狂犬病疫苗的安全性好,不良反应低。
这些疫苗都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合格疫苗,目前广东省许多犬伤处置门诊、医院储备有不同种类的狂犬病疫苗,市民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医生建议选择接种。
“有出血的伤口,在注射疫苗的一定要在伤口周围注射免疫球蛋白 ,这样能最大限度地把病毒消灭在伤口局部,阻止病毒的进一步侵入。注射疫苗后需要1周左右的时间才能产生抗体,在抗体产生前免疫球蛋白能提供最安全的保护。”余卫华主任医师提醒。
“一些患者对狂犬病十分恐惧,被咬伤后,即便注射了疫苗或免疫球蛋白,依旧惶恐不得终日,我们疾控经常接听这类患者的三番五次的咨询电话。”彭志强说。实际上,只要完成伤口规范处理并全程疫苗接种,一般都能够产生保护水平的中和抗体, 这类患者可以去正规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一下狂犬病中和抗体水平,这样就会更加放心了。
在犬伤门诊,每天几百人来注射疫苗 图/张华
“给人注射狂犬病疫苗,最终也是事后补救的措施,如果要消除狂犬病,还是提高对有主犬、猫狂犬病疫苗的接种覆盖率,接种率达到70%以上,就能消灭犬间狂犬病,所以要消灭人狂犬病,关键是要给猫狗打疫苗,要把预防的关卡提前。”余卫华主任医师说。
专家表示,凡是有接触狂犬病病毒的危险人员,比如兽医、动物饲养员、林业从业人员、屠宰场工人、狂犬病实验人员都应该接种狂犬病疫苗,接种疫苗后可刺激机体产生狂犬病病毒的免疫力,预防狂犬病的发生。
“给犬、猫等接种狂犬病疫苗,阻断动物间狂犬病传播,这是最根本有效的狂犬病控制措施。”彭志强指出,“因为农村散养和流浪的犬数量庞大,需要制定有效的防疫策略,提高犬类狂犬病疫苗的接种率。
广大市民还要提高自我防护意识,人被可疑动物咬伤后及时到就近犬伤处置门诊就诊,包括伤口冲洗消毒、按规范接种狂犬病疫苗和被动免疫制剂,为人体提供最快速安全的保护。”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