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原生态宠物号 2025-01-04 16:23 34
河南商报首席记者 高云/文 首席记者 杨东华 见习记者 赵墨波 实习生 杨琨 图/视频
中医看病,讲究望闻问切。可如?呢狗猫是”人病果“病人”是猫狗呢?
41岁的银岭常被问到这。题问个这个问题。
他是科班出身的宠物医生。与众不同的是,他常用中医理论给猫狗看病。
想当中医的他,阴差阳错当了兽医
门诊部
身着白大褂,说话慢悠悠,不急不躁,还写得一手出彩的毛笔字……银岭颇有些“中医先生”的范儿。而他的“病人”们,则是小猫小狗们。
他是河南农业职业学院的老师,也是一家宠物医院的坐诊医生。
本科念的畜牧兽医专业,研究生读的临床兽医专业。受了7年西医兽医理论教育的银岭,还是喜欢用中医的法子给猫狗们治病。
对他来说,中医理论是“祖传”的思维模式,早已深入他的头脑。
“我家是祖传中医,我爷爷甚至更早的祖辈就是村里的中医。”他说。
上小学就在家里的诊所抓中药,小小的他,在心里埋下了“悬壶济世”的种子。
“我父亲开诊所,条件差的病人可以赊账,没几年,诊所就支撑不下去了。”受家庭条件所限,多次休学的他,想考个中医专业,梦想有些遥远。
“人医不好考,就考个农业院校吧。”回忆起自己的高考经历,他笑着说。想不到阴差阳错,他被调剂到了畜牧兽医专业。
像是命运的安排,他终究要继承长辈们的“衣钵”从医。
而命运又和他开了个玩笑,让他把仁心仁术,用在动物们的身上。
思维的惯性,难以打破。
望、闻、问、切
当对象是一只狗狗……
望闻问切,医生给小狗做检查
可中医理论,在猫狗身上行得通吗?
当了10年的宠物医生,他的答案是肯定的。
在兽医专业领域,早已有了“中兽医”这个分支,理论也日趋完善。
中兽医多是用中医手段为牲畜治病。而他,更喜欢别人把他定位为宠物中医。
在郑州市一家宠物医院的中兽医教学诊室里,他是“特约医生”。他每周来这里坐班一两次。
面对一位狗瘟患者——泰迪犬巴比,他开始“望闻问切”。
中医的望,是指观气色。满脸毛发的动物们怎么“望”?
他用手轻轻拨了它的下眼睑,“看眼结膜颜色,有没有脱水、水肿,”他解释着。
“闻”,是要听声息。等它情绪稳定后,他留意细听了一下,它是否气息平稳。
“问”,向病患“家属”询问病情发展,这个环节也必不可少。
“切”,中医是要摸脉象。
可给动物的脉搏在哪里?怎么把?
这也难不住银岭。
他说,每种动物都有着最适合的把脉位置,这是中兽医学中就有研究的。
“给狗把脉,位置选在它的后腿根部。”银岭说,猫狗心跳会比人快不少,脉搏快慢强弱能反映心脏、血管状态,也为判断病情提供了参考。
给宠物看病,“病号”难免抗拒不配合。
诊疗过程中,银岭时不时和狗狗套近乎。
比如,握握手,以示友好。“这小家伙\'手凉\',末梢循环有点差,在中医上算是虚症。”他说。
他又用手点点它的鼻子,小家伙条件反射性地伸出舌头舔了两下。“舌质色淡、发暗,狗瘟是温热性的病,它阴虚,晚上容易咳嗽。”他分析着病情。
再结合着各项指标的检查单,他就能断症,出治疗方案,开药方了。
灌中药
宠物宝宝能买账?
开中药方子
银岭说,给宠物开中药,理论和人是相通的。
对症下药,按方抓药,用量则要视乎动物体型,比人的药量少很多。
9岁的吉娃娃“跑跑”是银岭的“老病号”了。
“家属”孙女士说,三年前,“跑跑”得了脑梗,走着路就会摔倒,到后来就瘫痪了。
别家宠物医院说没法治,她辗转求医,连省中医院的老中医都找了。
最终,用中医疗法,病情有了明显改善。
“现在跑跑已经能跑能走了。”孙女士说, 每年春夏换季和秋冬换季时,她都带着跑跑来开中药调理。
“跟人一样,脑梗的狗狗也怕换季。”她说。
良药苦口利于病,可让任性的猫猫狗狗喝中药,听起来就难上加难。
“我把中药粉裹进罐头里给跑跑吃。”孙女士说。
银岭说,给猫猫狗狗们配药,也是有技巧的。
治急性病,用汤剂;治慢性病,用丸剂或打成粉。
从方便喂药的角度看,一般来说,狗更适合药丸,猫则适合膏剂。
“往猫嘴里塞药丸,它们不给面子,用膏抹鼻子上,一舔就进嘴了。”他说。
好在,就像儿科用药一样,现在宠物也有了专属中成药。口感调配好些,宠物们就不会太抗拒。
“这反映了中兽医的发展进步,但毕竟药品种类还少,大多数还靠自己来配。”他说。
针灸、艾灸、推拿
猫狗也能用得上
给小狗做艾灸
给小狗做针灸
针灸、艾灸、推拿,这些中医辅助治疗的法子,在宠物们身上也行得通。
“猫狗也有对应的穴位。”银岭说。动物们的穴位和人区别很大,但也是有章法可循,并有依据的。
比如,狗的足三里穴,在前外侧胫骨凸起下方的窝里。“按压这里,养胃、养肾,这是保养穴。”他边讲边演示。后百会穴在狗的腰荐部,推拿这个穴位,则对腰椎障碍类疾病有好处。
一位女士收养的流浪狗躺在布带编制的治疗床上,它后半身瘫痪,大小便也偶尔失禁。
它的四肢从治疗床镂空的位置垂下。它正在针灸,脊椎上插着4根针。银岭时不时,轻捻针灸针。
之后,他弯下腰,对着小狗的脚心,用艾条熏蒸,进行艾灸,双管齐下。
银岭说,从中医角度,针刺是以“泄”为主,艾灸和推拿则是以“补”为主。
针灸、艾灸、推拿等辅助治疗,对缓解关节疼痛、活血化瘀等效果明显。
“这些辅助治疗要看宠物们的接受程度。猫狗也和小孩一样,见到穿白大褂的医生就紧张。”
他说,相对于娇气的猫来说,憨厚的狗更容易配合治疗。
猫狗也有富贵病
给小狗做治疗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宠物们待遇也提高了。
但银岭发现,因为养育方式不当,宠物的“富贵病”也多了起来。比如,吃肉太多,运动少,身体肥胖,导致猫狗血脂高、心脏病、脑梗、肾衰等慢性病增多。
“特别是有的老人养宠物,真的当小辈来养,大鱼大肉反而给宠物健康留下隐患。”他提醒,家养宠物最好按规律喂养。比如,吃盐很容易超标,所以我们的餐饮并不适合它们。
“家养宠物还容易缺乏锻炼,体质弱。有些纯种的猫狗,反而先天体质差。“他说。
管住嘴、迈开腿,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动物同等重要。
宠物中医郑州少见 上海已有宠物中医诊所
“有些医院会转诊来一些不适合西医疗法的动物,银医生也经常去外地,做宠物中医诊疗的知识培训。”银岭的助手说。
据了解,像银岭这样,采用中医疗法给宠物治病的医生,在郑州并不多见。
在银岭看来,给宠物用中医疗法,在郑州的普及度和接受度还不算高。所以大多数时间,他都是中西医疗法结合,给动物们看病。
“实际总体来看,中医疗法比西医治疗省钱。”他说,一般半小时的针灸,收费五六十元。以狗的常见病——腰椎间盘突出为例,西医手术治疗要花费七八千元,而中医一般7——10次的针灸治疗,一般就会有明显改善。
专程找他给宠物看病的“家属”,大体分两类。
一类是相信中医、中药,宠物有病时也愿意选择中医疗法。而有些人,则是宠物被西医疗法“判了死刑”,无奈之下的尝试。
而在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已经出现了专门的宠物中医诊所。
据媒体报道,上海一家宠物中医诊所的康复中心超负荷运作,每天接诊约20只宠物。
而新加坡动物园过去十多年来运用“针灸中药联合疗法”给包括长颈鹿、大象、马、蟒蛇和海狮等动物进行治疗。
(河南商报编辑 戴晨曦 张曙辉)
无论是学校还是专业,都是王一楠自己选的。王一楠说,内科、外科、临床诊断、中兽医等特色课程都很有趣,她最喜欢上兽医外科学的实操课程,在课上她了解到手术的基本流程,认识了各种手术器械,“我们还自己动手做了眼睑内外翻治疗手术。”
王一楠未来想从事与宠物行业有关的职业,比如先当宠物医生,再开一家有自己特色的宠物店。有类似想法的年轻人现在越来越多。这背后是宠物经济的兴起、宠物行业人才的缺乏。
艾媒咨询最新发布的《2022-2023年我国宠物产业发展及消费者调研研究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宠物经济产业规模将达4936亿元,同比增长25.2%,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达8114亿元。宠物经济快速增长,宠物行业整体人才需求量也随之攀升。该研究报告测算,该行业需要约36.8万专业人才。 截止到2020年,全国仅有142910人获得执业兽医资格证书,其中执业兽医师89758人,执业助理兽医师53152人。
趁此,国内多所高校开设了动物医学、宠物医疗等相关专业,并与机构、企业开展合作,提升宠物行业人才培养水平。近日,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多所高校宠物相关专业负责人、学生、毕业生,听他们谈谈这个专业学什么?就业前景如何?
因为喜欢,所以选择
今年18岁的王丹,家里养了一只小猫,品种是银渐层。王丹说,“我特别爱我的猫,每天“撸”好多遍都觉得“撸”不够。”今年7月,王丹在报考大学时,选择了宠物医疗技术专业,“当时我的父母想让我学人医,我特别喜欢小动物,很想学这个专业,父母也就尊重了我的意见。”
王丹说,自己是在带猫去看病的时候,萌发了想要学宠物医学专业的想法。就这样,王丹报考了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今年也是这所学校第一年招收宠物医疗技术专业的学生。王丹说,“同学们都是因为喜欢小猫小狗才学这个专业的。”
一组数据也印证了王丹的说法。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技术系副主任郭志凯介绍,宠物医疗技术专业计划招生25人,“全部第一志愿录取”。开设这个新专业,是因为学校所在地内蒙古包头市的宠物市场在逐步扩大,今年包头市还启动了宠物行业三年规划,“既迎合市场需求,也在为地区经济发展作贡献。”
早在20多年前报考兽医专业的王希春却只是因为机缘巧合。1998年来到安徽农业大学兽医专业读本科时,王希春一度以为自己毕业后要回到农村当兽医,过上背着药箱给家禽打针、量体温的日子。他回忆,那时,很多学生和家长都不清楚兽医专业到底教什么。
“通俗地说,动物医学专业主要围绕猪、牛羊、家禽等经济动物和宠物(伴侣动物)展开教学和科研。要学动物解剖学、动物生理学、动物药理学、动物病理学、临床诊断学等专业基础课,掌握疾病的发生规律,进而学习内科、外科、产科、传染病和寄生虫5大类专业课。”现任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动物医学系主任的王希春介绍。
王希春见证了就业趋势的变化。20年前,毕业生大多去养殖企业、饲料厂、生物制剂、检验防疫等单位,只有个别学生从事宠物行业,他们会被当作“不务正业”。2005年开始,随着养宠人数增多,越来越多毕业生投身宠物行业。“动物医学每年招收3个班,但是大一结束后,会有约两个班学生从别的专业转过来。”
因为选择,所以美好
这个学期王丹要学宠物解剖生理等课程,后期还会学习宠物药理、病理、微生物免疫防护、外科临床、影像产科等课程。“这些知识都很实用。”王丹说,她计划,在校努力学习理论知识,假期抓紧机会去宠物医院实习,日后要参加专升本考试,到内蒙古农业大学读动物医学专业,“我梦想今后有能力开一家具有个人风格的宠物医院,当一名有爱心、有能力的宠物医生,把热爱的事情发展成职业”。
1986年出生的陈建亮上学的时候,还没有宠物医学专业,他毕业于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动物防疫检疫班,“班里大多数同学毕业后都去了养殖场、饲料厂,留在了农村。”一心想去大城市的陈建亮,毕业后到北京在一家宠物医院实习。
学习到一些宠物医疗知识后,陈建亮自己开了一个宠物店,由于缺乏专业的宠物美容师,他又到机构学习了宠物美容护理。从卖活体贵宾狗,给宠物美容护理,再到开宠物医院、卖宠物用品、开驯犬学校,陈建亮建立了自己的“宠物王国”,成立了北京恩宠商贸有限公司。
随着产业链的全面铺开,陈建亮对相关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他便想:“为什么不能到高校招学生?”2015年,陈建亮的公司第一次面向高校正式招聘,当时实习工资1300元,管吃管住。陈建亮记得,“宾馆楼道里站满了来面试的学生,100多个学生应聘这30个岗位,当时有3个小女生特别向往这个职业,我就破格多要了3个人。”
“宠物行业可能就是一个通道,让来自偏远地区的孩子,能跟大城市慢慢地接轨。”让陈建亮感触特别深的是,来自家乡甘肃省的学生都特别能吃苦,迫切地想学到东西,“深夜两三点还在画动物的身体结构。”带着情怀,陈建亮把自己摸爬滚打多年学到的本领教给学弟学妹,“那一批33个学生,20多个人都留在宠物行业,有的开了宠物医院,还有的在北京买了房。”
从业多年,陈建亮发觉爱宠人士早已把宠物当作家人,也毫不吝啬在宠物上花钱。有一位山西的宠物主说自家的金毛得了癌症,想要到北京找一家权威的机构给金毛治病。陈建亮介绍了国内农业大学附属动物医院,“有专业的团队研究癌细胞。”后来,这位爱宠人士带着金毛到北京看病,做了一系列的检查,“进行靶向药治疗。”
“宠物医疗是一个门槛高,并且需要信任的行业。”陈建亮说,当前,网络媒体兴起,一些宠物主人,因为爱他的宠物,怕被骗、被伤害,服务不到位,会自己先去网上查找宠物诊疗的相关知识, 在接受服务时,他们也会做监督,要求也会更高,“这些都要求我们专业人士在精进技术的不断提高职业素养,更多地流露出耐心与爱心”。
兼具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
涉足宠物行业多年,陈建亮发觉宠物行业的从业者,“不是在跟动物打交道,而是在跟人打交道,做的是一门与人性相关的生意。”如何能把学生培养成专业技能强、又有爱心与责任感的从业者,也成了各学校积极探索的方向。
“专业技能过硬的还要具备宠物营养知识、品牌化营销思维等,成长为多面手。”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宠物科技学院教研室主任吴孝杰介绍,该校根据学生选择的就业方向调整授课侧重点。比如,以宠物养护和驯导为主攻方向的同学,要重点掌握宠物的饲养管理、美容护理、训练调教、疾病防治等技能,具有开展宠物的发情鉴定、配种、妊娠诊断、选种等工作的能力;以宠物医疗技术为主攻方向的同学,掌握宠物机体构造与生理功能、宠物常用药物的特性与应用、宠物常见病变的识别等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影像检查与诊断的能力。
学校也把工匠精神、职业素养作为课程思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融入教材开发、课程建设,通过理论讲述,实践操作,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问诊时,不能直接说你的这个狗怎么样,猫怎么样,必须热情询问和亲切称呼宠物的爱称。 我们还在做城市流浪动物治理的社会服务工作,包括收容,做绝育手术等,让学生理解,宠物医生跟人医一样,面对的是生命,要敬畏生命,要有仁爱之心。”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宠物科技学院副院长余彦国说。
地处中部的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也在做尝试。王希春介绍,2019年,该校在原有培养方案基础上划分复合型人才方向和小动物方向。 复合型人才偏向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科研教学;小动物方向则围绕猫狗、兔子、豚鼠、乌龟、鸟等宠物,增设小动物内科,小动物外科、小动物产科、小动物传染病、小动物寄生虫、小动物检验学等细化课程。
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还与大型宠物医院、诊疗机构合作,联合对本科新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和头部企业签订专业硕士联合培养协议,推荐5到10名的研究生去指定动物医院,针对疑难疾病开展科研;组织学生参与为期7-8周教学实习和10-12周的毕业实习,让学生把毕业论文写在临床一线。今年,学院又成立虚拟仿真实验室,学生通过头戴VR头盔操作软件进行解剖、手术等操作,观察动物内部脏器,加深对知识的直观感受。
2015年9月,有着扎实底蕴的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在浙江省内率先开设宠物养护与驯导专业,以宠物美容为专项技能,以宠物驯导、医疗护理、宠物饲养、宠物鉴赏、宠物营销为选择技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多元化的学习需求,培养新时代复合型技术技能型宠物行业人才。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动物科学学院坚持“驻场式技能强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学生第一学年在主校区开展基本理论与技能学习训练,第二学年入驻学院宠牧精品园开展综合技能强化,第三学年进入企业开始创新创业探索。教学中,还推行“小班式精英化”模式,该校动物科学学院院长潘杨福介绍,“每年报考200人,只录取45人,专业核心课程均由校内专任与校外兼职教师共同开展学徒制教学。”
2020年,该校成功申报宠物护理与美容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站点,现已培训并完成考核700余人,不仅实现本专业学生100%持证毕业,还推动了1+X证书在社会面的推广应用。
““它经济”的繁荣发展对我们而言是一次新的机遇,推动专业发展、人才培养立足企业用人的需求,立足行业发展动态与前沿技术,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性。”潘杨福举例说,比如扩建宠物驯导场使实操内容更加专业化、开设宠物营养学调配教室向高端宠物行业进军等,更多、更好地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高度匹配、契合国内经济社会转型发展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石佳 王海涵 王豪)
来源: 国内青年报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