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秘密销售野生动物 审核不严、促销诱导购买

App秘密销售野生动物
线上线下联动斩断野生动物交易链3月30日,市场监管总局公布了一批野生动物违规交易典型案例,这也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市场监管总局公布的第9批“联合双打行动”典型案例。《法制日

App秘密销售野生动物

线上线下联动斩断野生动物交易链

3月30日,市场监管总局公布了一批野生动物违规交易典型案例,这也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市场监管总局公布的第9批“联合双打行动”典型案例。

《法制日报》记者注意到,市场监管总局对外通报了一起借快手短视频销售野生动物的案例,这是目前市场监管总局曝光的首起短视频销售野生动物案例。

App秘密销售野生动物

网络成非法交易重灾区

2月28日,河北省唐山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局接到群众举报称,有人在快手短视频上销售野生动物。唐山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局立即协调路北区公安分局网安大队对举报者提供的快手直播号所有人地址进行核实。3月2日,路北区韩城镇宋二村村西林地养殖场被现场查获疑似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红腹锦鸡12只、白腹锦鸡1只。

经查,当事人谷某在没有办理营业资质、驯养繁殖许可证的情况下,承包土地开办养殖场,由于疫情原因无法销售,便在快手平台进行宣传销售。唐山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局依据野生动物保护法等相关规定,扣押上述涉案锦鸡13只交由相关部门鉴定,并进行立案调查。 案件正在调查处理中。

随着网络形态日益丰富,短视频、直播、微信朋友圈、手机App等平台上陆续出现为涉嫌非法捕猎行为或非法售卖提供便利的内容。并且,传统的网络交易平台上始终不乏野生动物违规交易。

《法制日报》记者梳理了自今年2月初以来市场监管总局披露的9批野生动物违规交易典型案例,发现网络黑市正在成为非法野生动物便利交易渠道。网络野生动物贩卖以其“高利润、低风险”的特点被一些不法分子所利用,正在变得越来越猖獗。

在网络黑市野生动物交易中,只要购买者知道确切的地点和方式,无论是象牙、北极熊毛皮、穿山甲,还是犀牛角、活老虎,都可以在网上买到。由于网络黑市“范围广、隐藏深”,打击网络非法野生动物贩运并非一日之功,却迫在眉睫。

网络成为非法野生动物交易的重灾区已成为业内的共识。其实早在2016年,非法野生动物交易的线上比例就已经超过了线下比例。根据民间研究机构发布的《国内野生违禁品网络交易趋势研究报告》,从公开报道的野生违禁品交易案件来看,2015年1月至5月,有30.6%的案件涉及线上环节。2016年1月至5月,这一比例提高到了46.3%,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

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公开报道的野生违禁品交易案件中,象牙交易中采用网络平台出售的比例达到48%。通过互联网渠道售卖陆龟、蟒类、犀牛角的案件数量甚至超过了单纯依靠线下销售的案件数量,陆龟100%通过互联网贩卖。

“近几年,随着线下治理的推进,线上交易的比例可能还在继续上升。”国内人民公安大学教授赵辉分析称。

值得注意的是,《法制日报》记者发现,除了网络交易平台以外,宠物店也成了非法交易销售野生动物的另一个“秘密渠道”。

此次市场监管总局公布的典型案例中有两起涉及宠物店。其中一起是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一宠物店被查获桃脸牡丹鹦鹉1只、玄凤鹦鹉2只、文鸟2只及鹩哥1只,当事人无法提供交易记录及驯养、狩猎、进出口等合法来源证明,且无法与购买人取得联系。长春市市场监管局宽城分局依据野生动物保护法等相关规定,没收涉案野生动物并处罚款。

另外一起是长春市南关区一宠物用品店被现场查获蜥蜴(豹纹守宫)8只、乌龟1只、蜘蛛7只。当事人无法提供合法来源证明。长春市市场监管局南关分局依据野生动物保护法等相关规定,当场扣押上述涉案野生动物送交鉴定,并进行立案调查。 案件正在调查处理中。

监管联合平台共同行动

力图斩断野味产业链条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为了斩断“野味产业”的黑色链条,国内各级政府和立法机关迅速行动。

市场监管总局、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联合发布公告,决定至全国疫情解除期间,严禁任何形式的野生动物交易活动。随后,国家卫生健康委出台工作方案,全面禁止野生动物交易;公安部下发紧急通知,严厉打击涉及野生动物的违法犯罪活动。

2月8日,市场监管总局制定《关于依法从重从快严厉打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期间违法行为的意见》,明确对野生动物及其制品非法交易、口罩等防护用品制假售假等违法行为,在依法可以选择的处罚种类和处罚幅度内顶格处罚。

2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其中明确全面禁止食用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以及其他陆生野生动物,包括人工繁育、人工饲养的陆生野生动物。

淘宝、京东、苏宁、拼多多、微信、微博、百度、抖音、快手和小红书……这些网络平台近日也已经向数家电商和社交平台发函,要求其下架违规的野生动物商品。原先出现的野生动物制品链接,目前绝大部分已经失效。

坚持线上线下一体治理

做好机制对接配套支持

赵辉分析称,网络交易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违法犯罪行为,具有隐蔽性强、操作简单、违法成本低等特点。除此以外,交通运输方式多样化也为查处野生动物网络交易增添难度。据调查统计,大多数网络非法野生动物交易案件中,犯罪分子都会选择用快递的方式进行运输、销售。全国快递货物数不胜数,安全检验和交通运输部门的检查工作不能做到无一缺漏。快递方式隐蔽性强而且费用低廉,成为网络非法交易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首选方式。 有的不法分子还找长途车司机带送货物,很多“有经验”的长途车司机会选择偏僻小路行驶,躲避关口检查。

在赵辉看来,打击网络非法销售野生动物行为,必须保证线上线下一体治理,做好机制对接和配套支持。 互联网平台的责任需要在法律上予以明确; 邮政快递、交通运输、检验检疫、市场监管、公安等多个部门应该紧密配合、实行联动。

“打击网络非法野生动物交易,技术层面的问题从来不是关键,关键是重视程度问题。”赵辉认为,不能仅仅依靠市场监管部门、公安部门、林草部门等政府机构,平台企业也要积极行动起来,承担相应的责任。 社会公众也要积极举报。

据北京市法学会电子商务法治研究会会长邱宝昌介绍,电子商务法明确,电子商务经营者不得销售或者提供法律、行政法规禁止交易的商品或者服务。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发现平台内的商品或者服务信息存在违反规定情形的,应当依法采取必要的处置措施,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根据此规定,平台有责任对平台内经营者是否有主体资格,销售商品是否合法进行审核。对于一些国家明令禁止销售的商品,或者经过许可才能销售的商品,平台若不屏蔽、断开链接,就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记者 万静)

App秘密销售野生动物 审核不严、促销诱导购买

审核不严、促销诱导购买

网售处方药如何摆脱“盲”买“盲”卖

本报记者 柳姗姗 彭冰

《工人日报》(2022年09月19日 03版)

阅读提示

药品网售方便了我们买药,但存在销售网络禁售药品、处方审理不严、促销处方药等乱象。业内人士认为,将于12月1日施行的《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将有助于遏制这些乱象,同时患者也应该对自己的健康负起责任,慎重网购处方药。

在网购平台搜索“草木犀流浸液片”,点击开方购买,选择相关病症后,问诊开方秒开秒付。日前,因父亲患肩周炎,长春市民张女士在某网购平台购买了这款处方药。“不仅方便,网上还能货比三家,回农村老家后如果父亲 要吃这个药,我也可以直接网上下单,免得再到医院折腾了。”

近年来,网购平台为患者购买药品提供了诸多便利,但也暗藏风险,例如处方审核不严、通过促销诱导购买等。为规范药品网售,近期,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药品网络销售管理、平台责任履行、监督检查措施及法律责任等作出明确规定。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药学部主任柴劲在接受《工人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新规出台将进一步规范网售处方药行为,为老百姓购药用药提供更多安全保障,“政策监管很重要,患者自身也要提高对处方药潜在副作用和毒性的认识,谨遵医嘱使用。只有患者对自己的健康负起责任,才能真正守好安全用药的最终防线。”

购买过程像患者自己开药方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一些网上药店不仅存在销售精神药品等网络禁售处方药品的违法行为,还存在违规开展互联网首诊、电子处方不真实不规范、“药师审核”形同虚设、把处方药标记为非处方药售卖、促销处方药等诸多网售乱象。

王先生经常在网购平台给母亲买钙片,两年前,他购买钙片时看到系统推荐的肾骨片,点开药品详细说明后发现,该药很符合母亲的症状,随即买了10盒。“多买有优惠,而且购买流程简单方便,稀里糊涂就下单了。”王先生说,后来才知道这是处方药,不能随便吃,现在想想真有点后怕。

近日,记者尝试在某网购平台搜索“头孢克洛”,进入店铺后看到商品页面药品包装、适应症状等信息一应俱全,一次性买5盒还有优惠。记者点击开方购买,问诊信息中罗列了几个相关病症,选择确诊疾病后便可进入开方购药页面,整个流程像是患者自己给自己开药方。记者分别点击了几家不同的店铺,搜索不同的处方药药名,基本是相同的流程。

柴劲说,根据《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不同于非处方药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处方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如果滥用、过量服用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

新规将有助遏制网售处方药乱象

“网售处方药品类较齐全,成本相对较低,购买方式便捷,特别是疫情期间,确实方便了很多患者尤其是长期服用固定药品的慢性病患者。”柴劲说,但前提是一定要对处方药的网售渠道做好相关监管,安全是不可逾越的底线。

根据之前的报道,网购处方药的乱象屡见不鲜,有的甚至危害生命。由于缺乏严格审核,有人用宠物狗照片网购处方药竟然成功,有人服用网购处方药后出现不良反应,医生检查后认为可能药物有问题,但网售平台、配送快递、药品生产商均表示不承担责任。

记者发现,网购药物时,有的患者用几个月甚至是一两年前的处方到网上购买处方药,有的患者甚至病急乱买药,不良商家借此宣传药品可治愈癌症、高血压、慢性病等难以治愈的疾病,或是夸大疗效,包治百病。

互联网介入药品销售初期,国家明确禁止医药电商销售处方药,新出台的《办法》意味着网售处方药已被许可,但同时新规对药品网络销售管理、第三方平台管理以及各方责任义务等都作了明确规定。这些规定将有助于遏制网售处方药无处方、假处方、处方重复使用,购药者根据说明书自行用药、滥用处方药等问题。

网购处方药应仔细辨别售药资质

柴劲介绍说,医院开具的处方一般是当日有效,特殊情况下需延长有效期的,由开具处方的医师注明有效期限,但有效期最长不得超过3天,而且医生会严格按照疗程针对患者病情开具药量,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慢性病的处方药会适当延长,但会要求患者定期复查,由医生根据检查结果判断是否有必要调整用药种类或剂量,同时检测相关指标的变化等。

从患者角度看,柴劲认为,网购处方药不应单凭经验或感觉,也不能因为图方便随意在网上下单,要注意分辨网店的相关资质,核对药品的名称、生产批号、产地、剂量等信息,收到药品后要注意查看真假和是否变质等问题,每个环节都要仔细辨别。

网购处方药最怕买到假药,一些浑水摸鱼的商家会利用购药者懒得查询药监局备案信息的心理,伪造相关售药资质。“买药不要怕麻烦!”柴劲提醒说,消费者在选择一家网上药店时,首先要去国家药监局网站认真查询证书的真伪,确定其是否为国家药监部门批准的正规网上药房。

鉴别药品真伪最简单的方法也是登录国家药监局官网,核对药品名称、批准文号、生产企业、生产日期、有效期等信息,辅助方法是观察药品包装、外表、颜色、气味等。她强调:“一旦买到假药,一定要通过向药监局举报等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

来源: 工人日报

原创文章,作者:星空漫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stcw.com/y/106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