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百科

宠物百科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宠物百科 >

给宠物上保险现实吗 宠物店主人爱上相互保险

原生态宠物号 2025-01-04 16:27 22


给宠物上保险吗实现险现实吗

宠物保险也不算是一个新鲜的东西,我们带自。担负济经的己家宠物去宠物店或者宠物医院,可能会听到宠物医生的各种推销,给狗狗或者喵喵上个宠物保险,花费不多但是却可以免除很多铲屎官的后顾之忧。其实对于铲屎官来说对宠物保险的接受率并不高,条款着实诱人但是抵不住现实的骨干,赔付期间的问题和麻烦可能不会少,如果说给自己家的主子买保险是为了安心,不如说我们看重的是给保险公司能给主子们提供的医疗条件,顺带着可以减少一些自己的经济负担。

我们先来对比一下中外宠物保险的发展史

外国宠物保险的发展史:

  • 第一份宠物保险是在1890年制定的,成了宠物保险的开端,但是严格来说不能算是宠物保险只能算是牲畜类保险,因为制定此保险的外国人专注的是马匹和其他牲畜,之后慢慢进行了扩充保险领域扩充到了猫狗这类的家庭宠物
  • 在1924年 –第一只狗在瑞典获得了保险补偿。
  • 在1947年,英国出售了第一份宠物保险,这份保险成了宠物领域保险的开端。

国内宠物保险的发展:

  • 首例宠物保险是2004年某保险公司在“小康之家”家庭综合保险中,以附加险的形式推出的。
  • 2005年另一家保险公司推出了以主险形式出现的宠物保险。
  • 2008年其他公司推出了一份宠物第三方责任险,算是宠物保险的初步模型

我们不难看出国外宠物保险已经推出了有一百多年的时间,随着时间的演变和保险业的不断人性化升级,外国宠物保险已经形成规模,逐渐被很多铲屎官所接受,但是反观国内宠物保险行业,在2004年才有些端倪,那时候宠物普及率不高很多家庭都以养宠物为负担,自然没有人会注意到宠物保险这一附加险种,在2008年终于有了款正式宠物保险,也标志着宠物保险正式走向舞台。

在美国大约有68%的人拥有宠物,在这里宠物不止包括狗和猫,还会包括马匹、兔子、飞鸟、仓鼠等一系列被定义为宠物的动物,而在国内宠物的拥有率也从10%陡升至17%的水平,而80、90后是绝对的主力军,但是宠物保险的发展一直都处于原地踏步之中,涉及范围也仅仅只限于猫狗这类的常见宠物,保费高理赔困难依旧是难题。

我们来看看不同公司的宠物保险来具体做出一分析:

其实我们网站上搜索宠物保险的时候,显示出来的页面并不多,关联宠物保险的险种也不多,所以我找了几个最有代表性的。

保险A第一档为398一年保障额度10000元,598一年保障额度15000元,1798一年保障额度20000元,我们可以看出保费价格并不低,而保障额度可以说是少之又少了,此保险的定点医院多数是连锁的大型宠物医院,即使是感冒腹泻一类的小病,如果想治疗好大概都在要千元以上,如果情况严重手术住院的话,最低保额可以说完全不过宠物看一次病,即使最高保额在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来说,都不是一个很高的报销比例。其中还有一些花销是不在保障范围之内的,下面有图示大家可以具体查看。

保险B我并没有找到他的宠物医疗保险,只找到了宠物责任保险,最便宜的只有42元保额10万,20万保额对应80元,30万保额115元,当宠物损坏了物品或者自身出现伤亡的时候,可以得到相应的理赔,不过整体而言有些敷衍。

保险C同样是宠物责任保险但是其中包含了医疗,但是相比于B保险收费更低,从30-90元一年不等,保险金额在2万-10万元,包含人身伤亡、医疗费用。

以上三种宠物保险可以说是国内宠物保险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从网上能查询到的保险只有这么多,从这看出来宠物保险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铲屎官们也在逐渐接受当中。

给宠物们上保险的好处我们不用多说,缓解铲屎官的经济压力和给主子们提供更好的治疗资源,劣势我们也有目共睹理赔繁琐条列不透明,毕竟宠物不能说话表达不清,在理赔的界定上会有很多的差入点,双方都不能赞同造成了理赔的困难。但是对于铲屎官和宠物保险行业来说是一个机遇,在美国和欧美地区给宠物办理保险的比例在45%左右,而在国内这个数量不足1%,今后肯定会有大幅度的发展。但是也不代表不存在挑战,既有机遇存在的同时一样存在挑战,新事业的发展是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

我们在对比了三种保险之后,相信各位铲屎官心中也有了自己的答案,如果价格不高赔付合理的话,还是可以给自己家的主子买一份保险尝试一下,但是理赔条理较为模糊而且极力推荐的话,我觉得还是要在心中画上一个问号的?等到宠物保险足够成熟的那一刻再做出选择,不过我们并不能把希望都觊觎于保险。

作为铲屎官我们在饲养宠物的阶段要做的科学合理,不暴饮暴食时刻注意宠物的一举一动,定期要做体检才能发现病症,很多宠物都是因为疏忽于平时的检查,最终形成了不可治疗的疾病,这是我们所有铲屎官应该做的。

宠物店主人爱上相互保险

特别的会员代表

乐倩自己本身就特别爱猫,在人生低谷的时候养了两只猫,对宠物行业有了初步接触,后来自己持续研究宠物商业模式,不断在这个方向上寻找创业点,就做了猫托托,而后就一直专心沉浸于“爱猫”事业中,目前猫托托已经开了4家店,服务内容也在不断地扩展。

而在创立猫托托之前,乐倩就已经在新闻业沉浸了14年,2012年互联网热潮爆发,O2O创业项目受到资本持续追捧,她偶得机会就踏上了创业这条路。

作为国内首家全国性相互保险组织,众惠相互率先搭建了以会员代表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三会”体系为特色的法人治理架构,群策群力、公开透明,充分体现了相互制的特色。会员代表大会作为最高权力机构,由全体发起会员选举出有能力、有意愿的会员代表组成,第一届董事会、监事会及会员代表中涵盖保险、财务、法律、审计、治理等专业人士,均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丰富的履职经验,而乐倩就是一个具有鲜明“特色”标签的会员代表。

遇见相互

相互保险以会员为中心,明确会员权益分配体系和实现路径,通过会员恳谈会、会员大会、会员代表大会、会员服务评价、意见征求等多种形式,围绕会员开展产品设计、运营服务及结余分配等,可以充分维护会员作为消费者和所有者的双重权益。

在参与相互保险经营管理的过程中,乐倩也经常会遇到寄养的猫咪生病、安全保护等很多难题,相关责任都很难划分,这无疑成为横在她事业发展道路上的一块拦路石。

面对宠物寄养产生的一些风险责任承担问题,乐倩很快想到了保险。“保险行业是抵御风险比较理想的选择,市场上保险公司类型多样,特点不同。一方面,传统的保险公司虽然也有‘宠物’险种,但是并没有作为主流业务进行深耕,特别是针对宠物的医疗险市场很大,但因理赔次数多、缺乏数据、不好定价、骗保风险高等难点无法解决,所以商业保险公司很难介入。”

早在4年前,乐倩第一次接触到相互保险时就找到了心中期盼已久的答案,“相互保险的会员机制非常鲜明,因为投保人和保险人身份的一致性,能够解决很多特定群体的保障需求。现在已经成规模的产品都很有特色,把保障内容发挥的比较好,真正接近‘保险’这个概念的本源,我非常期待以后有更多创新的产品出来,特别是早日发展到宠物行业中来,因为相互保险这种机制特别适合宠物医疗领域,我们大家创立一个团体,都是宠物主人,大家都有宠物,共担风险,真真切切地把养宠物这件事情做好,享受‘铲屎官’的幸福感,这样也更容易远离骗保的情况。”

而在谈到又是什么原因促使选择相互保险时,她说:“自己一直特别关注民生发展,喜欢普惠概念。恰好当时有机会了解到国家正在鼓励相互保险发展,开始有兴趣了解‘相互’到底是什么,后来发现这是不一样的保险形式,尤其是‘共建、共治、共享’的独特模式特别适合我们这种有着特殊需求的用户,所以我非常看好,就成为了发起会员。”

参与治理

乐倩全程参与了众惠相互的筹建,她感慨地说道:“相互保险是个新兴事物,所有的内容都是新的,注册时工商部门需要提供新的通道,非常不容易。”

会员“共建、共治、共享”是相互保险治理方面最大的亮点,乐倩作为会员代表积极履行“监督权”,行使会员权利,参与公司的治理工作,“虽然是一家初创组织,但在治理方面有条不紊、依照规则办事。作为会员代表,大家都按时参加会议,针对具体事项进行审议,每一次会议非常规范。特别是金融机构要求高,管理团队成员很专业,从流程、文本、产品设计上都很严谨,每次看报告,数据详实、逻辑清晰,信息的展现都很清晰明了,这让每位会员代表的参与感和主人翁意识都越来越强。”

乐倩用简要的话表达了对相互保险未来的期望,“期待相互保险这一国际主流、独特的保险组织形式在国内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枝繁叶茂,能够持续凭借其独特的优势,用更多创新优质的产品及服务更好地造福民众,极大地满足老百姓的风险保障需求。”

标签:

提交需求或反馈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