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原生态宠物号 2025-01-04 16:29 32
在“Gogo宠物”美。好备准没团店铺的评论区,可以感受到年青“铲屎官”们的手忙脚乱——白天挣扎在工作里,到家发现没能伺候好“主子们”:狗粮不够了、牵引绳断了还没买新的、该给小猫吃化毛膏了……还有人发现猫咪临产,连产房都没准备好。
眼下,这些“求救信号”都被转化为一张张外卖订单,由外卖小哥将急需的宠物用品送到“铲屎官”手里。热爱猫猫狗狗的年轻人在用外卖平台填饱自己胃的也在用同样的方式满足爱宠方方面面的需求。
对于经营Gogo。手妙招一宠物的两个90后女孩来说,一脚踏入宠物用品即时零售,还是重启自己职业生涯的一招妙手。
从“差点关店”到“全年无休”
2017年,喜欢猫猫狗狗的小叶离开了行政岗,开了“Gogo宠物”门店,主营宠物的洗浴美容。之后的两三年,生意不温不火,勉强能挣到辛苦钱。2020年初,因疫情关停了一阵子后,宠物店的生意急转直下。“店铺是重新开业了,但是客流量一直没有恢复,配套产品也很难卖得动。”叶舒倩回忆,生意最差的一天,营业额只有30元。这让她非常焦虑,甚至考虑关掉这家店。
和她一样迷茫发愁的还有陈珊,也就是现在Gogo的另一位老板,当时她还是一名出境游领队,正面临事业的全面停摆。“我们一直在商量还能做些什么。正好有个客人说起,能不能找个快送服务把东西送到她家。这不就是外卖吗?”陈珊说。
两个姑娘在各大平台搜索了一圈,发现当时整个钱塘区做宠物品类的外卖店只有一家。从那以后,她们就开启了全年无休的模式,从选品、采购到搬货、销售,每个环节都亲力亲为。
Gogo宠物已经是圈里有名的宠物用品即时零售店。80平的门店变成堆货的大仓库,角落里时不时响起外卖订单的提示音。陈珊和小叶拿着商品清单和塑料袋熟练地游走在巨型货架前,配货、打包一气呵成。
配货间隙,门口有卡车停下,她俩又要赶着去卸货,一个人轻松接过40斤的大纸箱,“像这样的箱子,最多的时候要接一百多个。两吨的猫砂都是我俩自己搬的,搬了三四个小时。”
整个下午,她俩都没有时间坐下来歇歇,“现在我们每天能稳定在120到150单,均价在50多元。营业额没有具体算过,但比起前些年单纯做线下,翻几番是有的。”陈珊透露,现在最好卖的是猫窝、小毛毯之类的御寒物品,天气一冷,需求就高起来,一个冬天可以卖出上千件。
美团外卖的数据显示,今年1-10月,浙江省的宠物用品即时零售消费中,销量排行Top10商品分别为猫砂、宠物鸡胸肉、猫罐头、宠物布丁、猫粮、宠物酸奶、猫条、猫玩具、逗猫棒、宠物感冒药。
深夜订单背后都是心急如焚的“家长”
上线外卖后,Gogo宠物的营业时间就延长到了夜里10:30左右,赶上大批货物入仓就得开到凌晨。此时陈珊她们的工作一般是坐下来清点库存、做售后或准备选品。“半夜订单很少,如果接到顾客的电话,多半是发生紧急情况。”
最让陈珊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夜里11点,她们正准备下班,突然接到一个单子。过了一两分钟,顾客的电话就追过来了,说家里猫突然要生了,要赶紧布置产房,还缺很多急用的东西。“他的收货地址在萧山区,送过去最快也要1个多小时,我们也很急,生怕耽误事。”
还有一种紧急情况是宠物出现了不舒服的症状,夜里不方便送去宠物医院,只能先买点常规的药品或者保健品缓解一下。“比较常见的是碰到小猫呕吐,可能是要给它吃点化毛膏,不然它舔下来的毛就堆积在胃里,或者看它的排便情况,可以吃点益生菌调节一下肠胃。”做多了售前咨询,她们也算得上宠物“专家”,会在纸条上写明服用剂量、注意事项,一起送到顾客手里。
碰到这种急单,送达范围和速度就显得至关重要。“只要接了单,我们的宗旨就是能送尽量送,能快尽量快。”陈珊表示,一般在3公里内,外卖在半个小时内都能送达。“ 我们外卖配送范围已经到了萧山区,20多公里外都能送到。”
她们计划开出更多家分店,在平台上申请成立自己的品牌。“短期计划是明年招到合适的人,开个新店。再想得长远一点,希望Gogo宠物的门店可以覆盖到杭州的每个区,甚至是5到8公里就能有一个点位。”如果实现的话,不但配送时间会大大缩短,Gogo宠物还可以和厂家进一步合作,生产自己品牌的宠物用品。
“最终目的是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降低产品价格。如果能降到淘宝的同等价位,即时零售随时下单,最快半小时送货上门的优势就会非常明显。”陈珊说。
文 储帆 编导 熊文媛 摄像 肖宽
(都市快报)
双11娃的东西一样没买 猫的东西买了一大堆
直到这几天,杭州的Echo才陆陆续续把双11期间买的东西都收齐了。都买了些啥?“除了一些家里的日常用品,剩下的基本上都是家里两只猫主子的东西。”Echo说,“比如,pidan的猫砂,10包,冻干猫粮,4包,湿粮包,10包;伊纳宝的猫条,差不多买了200条,猫罐头24罐;大英博物馆安德森猫猫抓板,1个;大宠爱猫咪体内外驱虫剂,3盒……还有一些零零碎碎的,什么猫草啊,逗猫棒啊,猫玩具之类的。
对了,这次双11我买的最大件就是一台石头的扫地机器人了,讲真,这也可以算是给猫主子们买的,因为家里到处都是它们俩的毛啊!有了这个扫地机器人,我可算是解放了。”
扳着手指数完了给猫主子买的一大堆东西之后,Echo忽然笑说:“家里还有俩孩子呢,我好像一样东西都没给他们买呀!”
的确,越来越多的人成为家有爱宠一族,而宠物对他们来说,就是实打实的家庭成员一枚。给宠物花起钱来,毫不心疼,吃穿用玩,样样都不能落下。
养宠的人越来越多,与宠物相关的行业也越来越细分、越来越壮大。根据《2021年国内宠物消费趋势白皮书》,2020年,我国宠物行业市场规模接近3000亿元,到2023年规模将达到4456亿元。
从吃的到用的到玩的 毛孩子的东西线上销售爆发
说到宠物用品,可能不少人首先想到的是“毛孩子”们的口粮,毕竟好营养很重要。
京东数据显示,这个双11,冻干猫粮销量同比增长486%,热卖猫粮中,top5品牌依次为皇家、网易严选、冠能、卫仕、麦富迪。 混合猫砂成交额同比增长256%,作为混合猫砂的开创者,pidan品牌成交额同比去年全时期增长235%。
当宠物变为家庭一分子,宠物消费市场表现越发亮眼。天猫国际数据显示,今年双11,在“铲屎官”当中颇具人气的宠物品牌AFP(all for paws),与去年双11相比,全渠道(包含传统线下宠物门店)增长率达65%。AFP天猫国际运营米卅表示:“我们旗下至少有39个系列,约700~800种SKU,目前引入国内市场的还不到一半,目前来看空间与潜力巨大。”
除了这些常规的宠物用品,从可以让猫咪“自嗨”的玩具、带着狗狗在家“动起来”的发球机,再到电子类智能互动静音系列,越来越多的品牌把目光聚焦在“毛孩子”的生活场景。与此改变生活场景的宠物商品还出现了更加智能化的趋势,譬如,在不少“铲屎官”的家里,出现了智能喂食器、宠物监测系统、智能宠物玩具、智能猫窝等。
京东数据显示,今年双11期间,宠物智能用品迎来了大爆发,宠物智能用品同比增长267%,再次刷新历史纪录。在未来,想必宠物智能用品还将迎来强势增长,成为下一个行业风口。
线下宠物店越来越多 宠物店社交属性瞩目
宠物用品线上销售红红火火,线下宠物店数量也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长着。
杭州的王女士说,自家小区楼下有一排店面,无论是餐饮店还是服装店,都是换来换去换了好多家,有些开不下去就直接空置了。“ 最近我发现,短短几百米距离,竟然开了三家宠物店,以前只有一家。这些店一般都是销售一些宠物的日常用品,也有宠物洗澡美容等服务。店面不大,但是经常有主人带着毛孩子进进出出的。”
不仅在小区,杭州不少商场里,宠物店也成了年轻人喜爱光顾的地方。和提供常规商品和基础服务的小宠物店不同,这类宠物店更强调宠物和人之间的互动。
在杭州湖滨银泰in77D区B2层,“未卡猫空间”和“小猪巴士”两家店并排开着。
“未卡猫空间”里有一个巨大的仙人掌形状的猫爬架,几只猫咪正慵懒地躺在地上翻滚。店里的“撸宠卡”工作日75元/次,225元/3次,周末及假期85元/次,255元/3次。
“小猪巴士”里有兔子和小香猪。可能是因为工作日上午的缘故,记者看到,兔子和小猪都在睡大觉,兔子睡在粉色的推车里,小猪则在一个窝里挤作一团。
记者从湖滨银泰in77了解到,目前商场里一共有4家宠物店,除了前面提到的两家,还有“逗柴屋”和“猫先生之家”。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宠物店都开在商场的B1~B2层,这些区域都是95后、00后人群最爱逛的。
记者从商场方面了解到,从去年底到今年6月,这几家宠物店陆续开门营业,但商场的招商洽谈工作其实早已开始。之所以要引进这些宠物店,商场方面表示,宠物是现在Z世代的消费趋势,是他们生活里面很重要的一部分,这跟in77的目标也是一致的,希望给年轻人创造一个喜欢的生活空间。
此前,in77还举办过宠物的线下派对,让爱宠和它们的主人面对面。
来自企查查的数据显示,在杭州市范围内,今年1月1日至11月23日期间注册成立的与宠物行业相关的企业达到5819家。(马焱 祝瑶 鲁佳)
编辑/田野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