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百科

宠物百科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宠物百科 >

从小饲养的宠物蛇 人们都说蛇记性不好

原生态宠物号 2025-01-04 16:30 25


从小饲养的宠物蛇

?吗性一些人却非常喜欢蛇,甚至将蛇当成宠物在饲养,那么问题来了,蛇能够被我们驯化吗?蛇能够改变伤害人类的天性吗?

蛇能被驯化吗?

蛇又分。”人蛇为毒蛇和无毒蛇,其中毒蛇体内有毒腺,毒腺可以通过毒牙将毒液注入到人体内。东南亚一些国家会饲养毒蛇,甚至有人会用笛声来指挥蛇扭动,他们就是“弄蛇人”。

按理说,弄蛇人是与蛇最为亲密的人,他们几乎每天都和毒蛇打交道,但可惜的是,即使如此,弄蛇人依旧会被毒蛇攻击。其中世界上最著名的弄蛇人布阿奇,人称“蛇王”,也没能躲过毒蛇的攻击,他一生中共被毒蛇咬伤400多次,最终也死于被毒蛇咬伤。

无毒蛇虽然没有伤人的能力,但是体型较大的无毒蛇,能够利用肌肉的力量绞杀人类。在上个世纪时,大型蟒蛇“缅甸蟒”被当作宠物在美国出售,由于当时我们对大型蛇类很感兴趣,因此很多人购买。但是我们很快就发现,缅甸蟒根本不适合做宠物,尤其是有小孩子的家庭,因为它们会绞杀人类婴儿。

美国曾经发生过一例缅甸蟒绞杀2岁小女孩的悲剧,由于缅甸蟒个头较大,虽然进食次数较少,但是每次进食量非常大,有时需要10只左右鸡才能够满足它们对食物的需求,而这就导致大量作为宠物饲养的缅甸蟒,因主人无力饲养而被遗弃在野外。

曾经有一条从佛罗里达州外逃的缅甸蟒,溜进了婴儿房,通过绞杀的方式,杀死一名正在睡觉的2岁小女孩,随后又将其吞食的悲剧故事。

从这些案例似乎可以看出,蛇无法被人类驯化,它们不会像狗狗一样有主人的概念,也不会像狗狗一样听话。

蛇真的被驯服了?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在我国就有一名小男孩,从小和大型蟒蛇长大,甚至同睡一张床,但多年来从未被蟒蛇攻击。

这个男孩叫做阿哲,早在他出生之前,阿哲的父亲就饲养了一条蟒蛇,阿哲出生时,蟒蛇已经6岁,体重20多公斤,阿哲9个月时,就经常和该大蟒蛇玩耍,嬉戏。

按理来说,体型较大的大蟒蛇对付9个月的婴儿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但奇怪的是,蟒蛇从未攻击他。就这样,一人一蛇同居12年(截至到2013年),甚至同睡一张床。在此期间,大蛇的体重也飙升到了200斤,已经具备吞噬人类的能力,但是它并未伤害阿哲。

那这是否说明蟒蛇真的能够被人类驯服呢?

其实,我们不能仅仅从一个案例来说明蟒蛇不攻击主人,这很容易陷入“幸存者偏差”。蟒蛇不攻击主人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是作为宠物饲养的蟒蛇,食物来源充足,几乎没有觅食的需求。

蟒蛇属于冷血动物,它们不用燃烧能量用于维持体温,因此对食物的需求量低,几乎每周 进食一次(单次进食量大),只要能满足蛇的需求,蛇就不太会主动觅食。

该蟒蛇是从蛇蛋开始就生活在人类环境中,从小比较熟悉主人的味道。

但这并不意味着,蟒蛇从小开始养就是安全的,要知道的是,蟒蛇绞杀力量非常强,一旦蟒蛇遇到威胁,或者是饥饿,就可能会攻击家里的宠物,甚至人类婴儿。

总结

近两年来,异宠之风兴起,很多人开始饲养小众宠物,其中就包括各种蛇类。这里要说的是,很多蛇类并没有人工繁殖种群,不适合作为宠物饲养,而且还有很多蛇类属于保护动物,个人随意饲养可能会触犯法律。

毒蛇和大型无毒蛇对人类有威胁,请务必不要饲养。如果真的喜欢蛇,可以饲养法律允许的宠物蛇,而不是喜欢什么品种买什么品种。

#蛇##毒蛇#

我们都说蛇记性不好

一代代的经验教训使我们厌恶、恐惧蛇,可是世间还是有少数人喜欢猎奇,于是饲养蛇、蜘蛛等作为宠物,不过一般都是选的无毒的类型,有毒的可太艹蛋了,被咬了还是很麻烦的。在蛇类的饲养中,黄金蟒、森蚺等都可以成为训练的对象,实际上蛇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冰冷,它们的皮肤摸起来也是有些温温的感觉,蛇只是不能自主控制体温,不代表它们的细胞组织不能产生热量。

我们常说蛇是一种靠本能捕猎的物种,在它们眼里基本就是能吃的和有威胁的,只要是这两类它们都很可能发起攻击。 在养蛇的人中,被咬的似乎也不是很多,尤其是被蛇咬死的新闻更是少见。难道蛇真的可以驯化,以至于可以看家护院、亲近主人、不攻击人?这里很可能就有幸存者偏差,不是所有养蛇人都被咬过,但是被咬过的也不是少数。

蛇这种物种其实没有多少智力,它们出色的捕猎和伪装技巧是漫长的演化中掌握的,蛇的体型并不利于追逐猎物,所以它们主要靠潜行捕猎,也因此捕猎技能不足的个体逐渐被淘汰,于是蛇整体上都向着能增进捕猎技能的方向演化。可是蛇的脑子很小,它们不是靠记忆掌握各类技能,而是直接固定在脑干等较为低级的中枢,而蛇的脑子本身就比较简陋,没有大脑皮层,相似的是人类的脑干中也存留了不少原始的行为,但我们自身却无所察觉。

蛇脑子结构简单,确实很难被驯养,它们的记忆力不出色远期记忆很差,记不住谁对自己好谁对自己坏。人类驯化的动物都是有些智商还可以,有奶便是娘的动物,人类给它们提供优良的生存环境和充足的食物,吃饱喝足的家畜也接受人类在它们周围活动。可是蛇的脑子本身就结构简单,记不住人类的驯化,养蛇人被攻击的新闻也不少,有的人在喂蛇的时候,蛇错误地判断了猎物的位置,本身应该攻击钳子夹着的老鼠,不小心就咬到了人。

在印度等国家还有传统的驯蛇人,可以较为随意地摆弄眼镜蛇等危险的蛇类而不被咬,甚至还向着蛇吹笛子,蛇不仅不攻击,反而还会顺应笛声摇摆。这真的是驯化了蛇吗?当然也不是。蛇虽然主要靠本能活动,可是生物的本能活动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趋利避害,绝大多数蛇,包括蟒蛇、森蚺,在面对人类的时候整体体型都不如人类,它们也知道自己难以迅速杀死人,反而可能因为贸然的攻击而送了命。

印度驯蛇人的技能其实也有诀窍,就是通过各种方式干扰蛇的注意力,通过巧妙的方式接近。蛇靠气味、红外等识别猎物的位置,视力很不发达,这导致它们的感知中猎物就是一团红外信号,而不是光学视觉这样清晰的形象,攻击的范围也是从近到远。驯蛇人在驯蛇的时候,会采取较为有利的姿态,上边给蛇一个佯攻的信号(也就是距离更近)吸引蛇的注意力,然后另一边就可以抚摸蛇的下颌或者其它部位。

在曾经的农村,不少农户家里都有所谓的家蛇,它们一般不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也从不咬人,而且还会捕猎房屋中的老鼠。这也不是蛇认识到了人,而是它们本身的体型就导致它们不敢随意攻击人,感知到人类体型这么大的东西,它们第一反应就是远离,所以我们难以见到家蛇。而所谓的蟒蛇看家护院、帮助带孩子,都是幸存者偏差,可能主要是习惯了周围人的气味,而且人不在它们的食谱之内。

曾经在网上看到一些视频,任由一两岁的小孩和蟒蛇玩闹、趴在蟒蛇身上,看到就觉得太冒险,相比成年人婴幼儿体型小力气也小,如果真的遭受蟒蛇攻击,还真不是蟒蛇的对手,就算吞下去也可能看不到蟒蛇腹部明显的变化。蛇这种东西就是没办法驯化,驯化是让牲畜产生一些条件反射,而这是大脑高级中枢才能产生的,蛇连闹脑皮层都没有,哪里能掌握这类高级的反射呢?

标签:

提交需求或反馈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