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原生态宠物号 2025-01-04 16:30 25
黄缘属于盒龟属,区别于其他龟类最大的特点就是它可以把头部和四肢完完全全缩进壳内,并且紧紧合上缝隙,受到攻击时使得对方无从下手,相反利用这个功能还可以夹死或夹伤小的鼠类和蛇,所以才有的“克蛇龟”的叫法。黄缘的背甲较高,呈暗红色红棕红色,眼后有一条金黄色的“U”型花纹,很是漂亮。我们在挑选的时候可以精益求精的再去挑一些品象好的个体,比如背甲的颜色更红一些,头部的“U”型花纹明亮,有金属光泽,而且要连起来,有的喉部还会泛出桃红色,这些都需要我们仔细去观察。建议大家可以去饲养人工繁殖的个体,因为野生的胆小,平时总是缩在壳内,很难见其芳容。相反人工个体的胆子很大,互动性很强,背甲也很光亮,磨损少。 在自然界中,黄缘是栖息在丘陵山区的杂草,灌木中,属于半水栖的龟类,不能生活在深水里,所以我们在布置饲养环境的时候,可以安排水陆两岸的环境,可以用粗大的沙砾做底材,水不要过深,稍微没过背甲就可以,或者干脆就干养,但要准备个大的水盆,供它泡澡。黄缘食性比较杂,像鱼,虾,面包虫,蚯蚓,蝗虫等都可以接受,人工饲养的时候也可以喂一些西红柿,苹果,西瓜等水果,同时添加一些维生素钙粉,切记不要喂猪肉。每年11月温度开始下降,可以让它们自然冬眠,之前一定要用温水泡澡,把体内的粪便排出,然后准备厚一些的潮湿沙土,放在朝阳处。第二年三月,温度开始回升,此时龟的体质很弱,喂食要少,而且要保证温度保持在20度以上。 黄缘在我国南方分布较广,国外仅分布于日本,我们比较常见的品种有安徽黄缘和台湾黄缘之分,安徽黄缘因为背甲较高所以得到更多的人气,台湾种的背甲相对来说要平了许多。幼体的时候不太好分辨,但饲养方法上差别不大的。总之黄缘的体格强健,适应力强,是很好的宠物龟品种。
自然界中的它们,体表可以分泌毒素,再加上外表的警戒色,几乎所有的掠食动物都不会捕食箭毒蛙当晚餐。
一些研究表明,箭毒蛙体表的毒素几乎全部来自于他们在野外吃的食物,包括小型昆虫和蛛形纲截肢动物,但是当他们在人工环境下被饲养几个月之后,由于吃不到野外的食物,它们渐渐的就会失去毒性!(脱毒)。
即使拿在手上也不会对人有危害,倒是过高的人体温度会让箭毒蛙不太舒服,养箭毒蛙不要总上手玩它们害怕过高的手温!
我开始饲养箭毒蛙并尝试繁殖它们 是在2015年5月,箭毒蛙是最适合养在造景缸里的蛙,因为箭毒蛙可能是唯一一类日行性的蛙,其他蛙类蟾蜍,白天只会在角落里睡觉,很难被饲主看到,只有箭毒蛙会在白天上蹿下跳在缸里活动和进食就像小精灵一样给造景缸里增加了一股灵气!
起初我只有一对钴蓝箭毒蛙,我将他它们养在50cm的造景缸里接有自动喷淋系统,每天早晚各喷水一次以维持湿度在百分之七十到九十之间食物主要是果蝇和三元家的针头蟋蟀,还有一些跳虫作为零食每天喂食 1到2次,然后每周做一些果蝇繁殖杯。
至于箭毒蛙的粪便,几乎是不用清理的。靠喷淋的冲刷和造景缸内自身微生物 藻类即可分解,转化为肥料。
等于说饲养箭毒蛙,每天只用喷水、喂食,其他就是观察它们了,不用铲屎!
一边饲养一边查阅国内外的资料,我学会了分辨钴蓝箭毒蛙的性别 .每种箭毒蛙分辨性别的方法不太一样,这篇文章我只针对钴蓝箭毒蛙来介绍:
雌性体型一般略大于且强壮于雄性。 对比观察它们的前脚脚趾,雄性指头比雌性的指头大,如下图左雌右雄!
最后也是最可靠的一个办法,听叫声,据我观察并查阅资料,只有雄性钴蓝箭毒蛙会鸣叫,雌性的是不会名叫的。
提一下钴蓝箭毒蛙的叫声:持续的 “嘤。。。。”好像插销坐漏电的声音 ,又像蚊子的叫声,声音也就比蚊子叫声大一点吧,这一点看 其实钴蓝极为适合养在办公室里,因为它们相当安静 。
随着饲养经验的积累,我渐渐对繁殖钴蓝箭毒蛙有了更大的自信,于是我想尽一切办法又得到了几只健康活泼的钴蓝箭毒蛙亚成体。
我将它们1公1母分组饲养在玻璃饲养箱中,每隔10天左右我会给它们互换伴侣,以便它们有机会找到自己的“真爱”繁殖的环境如下图:
日复一日每天喂箭毒蛙1到2餐果蝇,配合爬虫专用钙粉,维生素,每周做出来一批果蝇杯,转眼间 2016年已经到来。
在一些箭毒蛙饲养前辈的指点下,我决定每天增加喷水的频率来制造一个人为的雨季,喷水由1天2次改成了一天4次,并且加大了蛙缸排水的功能,这样可以刺激健康的箭毒蛙进入繁殖状态。
几天后,发现公蛙叫唤的频率增加了,一对看对眼的钴蓝开始有了爱的火花,母蛙总追着公蛙,并手推公蛙,好像在说:快点走我们入洞房”公蛙一次一次被母蛙逼进洞穴里。
钴蓝箭繁殖一般是母蛙主动出击去“掠夺“公蛙 和其他动物正好相反~
又过了几天当我打开钴蓝的躲避发现它们有了爱的结晶,7颗包裹在粘液中的蛙卵 。
在自然界,钴蓝箭毒蛙在产卵后,会照顾自己的卵,在自己的卵上“撒尿”以保证卵囊中的湿度恰到好处,等到卵孵化变成蝌蚪,钴蓝的父母会背着蝌蚪找一个小水塘,把蝌蚪放进去。
但是在人工环境下,由于一些局限性,繁殖像钴蓝这样的地栖箭毒蛙,一般采用人工孵化的方法。
我将钴蓝箭毒蛙的卵取出来之前,确实有点不知所措,蜥蜴和蛇的蛋我有十足把握,在我akaxi这“只要是健康的受精蛋,就没有孵不出来一说”但是对于孵化蛙卵这种不带壳的蛋,我还是没有把握。
书到用时方恨少,还好我在养箭毒蛙之前先买了下图这本外文书籍参考了书中的内容再加上请教北京一些玩蛙的前辈,我顺理成章的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
我将产卵的培养皿端出来,之后在上面扣个盖子,保持湿度 ,把培养皿方在24到27度的地方即可,每天开盖2次。
一方面是透气,一方面检查有没有不受精的死卵,有的话尽快剔除。
第二天,卵开始有了变化
接下来卵每天都有新的变化!
蛙卵的发育很快几乎一天一个样,大概八天左右,卵变成了小蝌蚪,这个时候那对产卵的种蛙又产了一窝卵...
重复的事情就不讲了
接着说第一窝,在自然界小蝌蚪由父母背着找水坑,在孵化盒里这个活就要我来 ,当然我不会背着蝌蚪 ,我用光滑不尖锐的小工具勺,将蝌蚪一个个挑出来 。放进它们各自的小水杯里,并放了一些moss。
一天后我给蝌蚪喂食进口牌子的观赏鱼饲料,小蝌蚪很快就开始吃了,渐渐的小蝌蚪慢慢长大,从绿豆那么大长到了水泡过的黄豆那么大!
突然一天后腿长出来了
接着是长前腿
接着尾巴组织被身体吸收,尾巴越来愈小,这个时候它们更像蛙了 随着腿发育健全 尾巴的消失 宝宝们的后背变成了金属蓝色,此时越来越像真正的钴蓝箭毒蛙啦!
我降低了水位 因为现在他们游泳技能减退 需要开始上岸了 ,如果水太深,有淹死的可能!
上岸一个月之后的钴蓝已经开始捕捉小果蝇吃了!
至此完成了一个世代的轮回,我的2016钴蓝箭毒蛙繁殖梦已经实现!
到了 2016年的十月份,所有幼蛙都已度过了危险期,并且找到了新的主人。
现在我把我所知道的 关于钴蓝箭毒饲养 繁殖的知识分享给广大爬友,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如果觉得我写的文章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指出,共同交流探讨!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