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百科

宠物百科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宠物百科 >

为宠物买保险 是保障还是“智商税” 盘一盘国内市场上的宠物保险

原生态宠物号 2025-01-04 16:32 27


为宠物买保险 ”税商智“是还障是保障还是“智商税”

小猫刀刀的主人小程考虑到猫咪已经快6岁,选择为其买了宠物保险。

一位宠物主在自己的小狗Bingo刚领回来三个月时便选择了为其投保。

随着宠物数量越来越多,宠物保健、宠物医疗服务的需求也在增大。 宠物医疗可谓占据了宠物主支出的“大头”——动辄数千元的医疗费、检查费等,让一些宠物主感叹“病不起”,宠物保险应运而生。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宠物保险目前覆盖率不到1%;而据记者了解,目前国内多家大型保险企业陆续涉足宠物保险领域,主要包括宠物医疗险、第三方责任险等。这些保险通过“互联网+”模式,在支付宝、微信等平台上销售,引来不少宠物主购买。我国宠物保险仍处于发展初期,虽给宠物主带来“安心”,也同时存在一些不足。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程依伦

“毛孩子”也要看病: 宠物保险受热捧

养一只“毛孩子”要多少钱?宠物主小程算了一笔账:从2018年8月至今,她所养的宠物猫刀刀已经花了将近4万元,其中除去日常消费外,宠物医疗、手术方面的费用就高达2万元。“每年的疫苗费用和驱虫费用大约1500元,做一次绝育800元,两次因为猫咪不慎吞食异物做胃镜和开刀,手术费10500元,住院费将近1500元,还有其他因皮肤护理等产生的费用。”

与小程的猫咪相同,宠物主小安的猫咪也同样存在“异食癖”。从2022年7月至今,这只猫分别因吃掉游泳耳塞、逗猫棒、快递塑料袋等物品进过宠物医院四次,医院为其进行催吐、内窥镜、喂食益生菌等,不到一年间就花费了小安超过2万元。“感觉自己养猫都快要养出焦虑了。”小安说。

即便是生活习惯良好、照看得当的“毛孩子”,也依然绕不开就医问题。宠物主李玉养了一只布偶猫,今年只有6岁的它却存在先天性消化系统问题,曾多次因膀胱炎、先天性多囊性肾病前往医院治疗。“每次看病都是一千元打底,光是打个肠胃针可能就得花两千多元。”李玉说。

因为宠物看病花费高,不少人便开始想着给宠物买医疗健康保险。记者搜索时发现,以某平台销售的宠物险为例,在医疗保障计划中,基础版24元/月起,保障期限为一年,医疗报销额为12000元/年,单次事故最高保险金额为1000元;升级版52.5元/月起,医疗报销额为2万元/年,单次事故最高保险金额为2000元。而在另一平台上,由两家保险企业推出的宠物医疗险保费均分为基础版、升级版、尊享版三个等级,并提出保障范围是除先天性、遗传病等之外全病种保障,报销比例都是定点医院70%、非定点医院40%。

2022年起,小程和小安就通过支付宝平台购买了14.08元/月的基础宠物医疗保险,小程说:“我家猫咪已经快6岁,虽然现在不怎么生病,但之前的手术多少让我有点心理阴影,所以便购买保险以防万一。”去年,李玉也给他家的布偶猫购入了33.25元/月的升级版宠物险,且顺利报销了70%的手术费,“我在2022年2月买的为期一年的宠物医疗保险,价格总计399元/年,保险金额为15000元,想着很快会用上。”李玉说,“之后一年都在用,比如猫咪得了口角炎、皮肤猫癣、尿闭等。去的是定点医院,几乎每次都可以报销,陆陆续续也省了好几千元。”

申诉时间长、赔偿有门槛

宠物保险是否划算?

看上去平价且有保障的宠物保险,让不少年轻人选择购买。但宠物险到底好不好却颇有争议,特别是随着其热销,关于宠物险的投诉也逐渐增多。前不久某网络投诉平台整理的2022年十大消费乱象中,宠物医疗赫然在列。消费者们对宠物险的意见主要在于申诉时间长、赔偿门槛高、赔偿限额少等。

今年3月底,宠物主月月就通过给客服打电话申请了退保:“主要是觉得理赔的门槛太高,保障计划中写的超过200元就能理赔,但实际上符合理赔条件的条条框框挺多。”月月养了一只1岁的柯基犬,不久前因为小狗得了皮肤病,她便决定用上买了3个月的宠物险,而理赔结果却让她失望:“每个月33.25元,算起来也交了将近一百多元,但报销时把发票发过去才知道,必须是兽药字号的用药才能理赔,还要扣除200元的起始赔付价格,最终给小狗洗药浴的200多元不能报销,实际只理赔了9元。”

有类似遭遇的还有李女士。李女士告诉记者,她于2021年时就为家中的猫咪购入了一年488元的宠物医疗险,按照合同规定,赔付比例是定点医院60%。到了今年年初,因为猫咪患上轻微尿闭,李女士来来回回带它进医院三次,每次都花了两三千元。“报销的时候我们才发现,原来对于同一病症或意外伤害,需要进行长时间、多次就诊治疗的,保险客服会认定为属同一事故。前两次我们花了两千多元,但最后赔付只有几十元;最后一次生病住院花了1300元,理应给的赔付对方一直找各种理由拖着,将近两个月保险公司那边才到账。”最终李女士得到了474元的赔付,但这段经历还是让她感到郁闷。“水太深,也不划算,买了就是交智商税。”

完善宠物保险产业链

消费者应理性“买单”

相比其他退保的宠物主,小鹅却有些后悔自己出现了“过度医疗”的心理。小鹅家一共养了三只猫咪,其中两只6岁,一只4岁。为了“公平起见”,她给三只猫咪都购买了保险。两年前,其中一只猫咪检查出肿瘤,计划今年切除,于是她便提前给三只猫都购买了33.25元/月的保险,相当于每个月在保险上就要花费将近100元。“想着要尽可能‘回本’,所以趁我家猫咪做手术时,我顺便就让它做了很多检查,把抗体、CT、生化甚至洗牙也一并做了,一共花了4000元。因为报销金额最高一次只能1500元,所以我分开两次报销了2000元;但后来我自己算了一下,其实如果只做一次这个肿瘤切除手术,也就只花一千多元而已。”

像小鹅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有一些业内人士认为,“过度诊治”情况是影响整个产业链、包括宠物保险赔付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市面上每家宠物医院的收费标准和治疗方案都不统一,因此宠物保险产生的前提还是与过度诊治、高收费有关。”一位宠物医院的医生告诉记者,“检查费是整个宠物医疗中最花钱的部分,一次基本的检查就要上千元,而爱宠心切的主人也会甘愿为之‘买单’。”

而对保险公司来说,这种过度诊治也让他们颇为苦恼。“一些养宠人士认为宠物保险设置较高的免赔额性价比不高,但其实宠物保险之所以设置每次的报销金额上限为1500元也是有原因的。比如有的主人会因为猫得了口角炎带去医院看病,各项检查下来花费3000多元,即便不是定点医院,最终也可以给他们赔付1000多元,但实际上,像口角炎这种疾病买一支红霉素软膏就可以解决。”养了两只猫的保险业工作人员陈薏米告诉记者,“并且确实有人会借着宠物保险的漏洞来操作,比如几只宠物‘共享’一份保险,或者同一个疾病多次去医院进行医治等;我也留意到现在购买宠物保险时一些平台会让你填写宠物信息以及录取宠物鼻纹,但其中一些操作也还不太规范。消费者买宠物险也是为了给宠物买一份保障,只有未来宠物医疗和宠物保险都越来越规范,这个产业才能健康良性发展。”

盘一盘国内市场上的宠物保险

2020年鼻纹识别技术的普及,也为沉寂已久的国内宠物保险市场打开了关键缺口。

近两年来,宠物保险市场动态频频,主流险企也基本全部入局。 国内宠物保险市场到了爆发的时候吗?

宠物行业观察带大家盘一盘国内市场上的宠物保险产品,并试图找出答案。

01

宠物保险市场格局

从国内首个宠物险问世至今,已经18年了。但在这18年中,宠物保险市场一直未能打破困局,爆发出真正的潜力。

2004年,华泰保险推出国内首个“宠物险”:“小康之家”家庭综合保险,以附加险的形式,首次将宠物第三方责任纳入了保障范围;

2014年,PICC国内人保联合国内畜牧业协会、宠讯科技合作开发了“宠乐保”家庭宠物健康医疗保障计划。至此,我国首个全国性宠物医疗保险体系问世,开启了险企主流入局的大潮,宠物保险方才在国内逐步流行。

截止 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太平洋保险、阳光保险、大地保险等传统保险巨头,众安在线、泰康在线等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以及微保、蚂蚁保和京东等互联网平台均已入局宠物保险市场。

但相较于宠物保险最发达瑞典40%以上的投保率而言,我国目前宠物保险渗透率不足1%。且据第三方机构调研数据显示,有62.0%的宠物主表示不了解市场上的宠物保险产品,40.7%的宠物主不知如何挑选出合适的产品。这是养宠人在选购宠物保险时面临的两个最大问题,也是致使宠物保险渗透普及率无法进一步提升的核心因素之一。

02

当前市场上的险种有哪些

宠物行业观察梳理发现,目前市场上主流的宠物保险产品主要包括:

1、宠物医疗险,主要用于宠物受伤或者生病就医时报销医疗费用。

2、宠物第三方责任险,主要保障宠物伤人或者造成他人的财产损失给予赔付;

3、宠物死亡保险,主要负责当宠物因意外或疾病死亡时以及被盗或者走失予以赔付;

4、宠物综合保障险,综合保障医疗、第三方责任、盗失/死亡等全方面意外情况。

宠物医疗险和第三方责任险是目前宠物保险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两大险种

而除了这些主流险种之外,宠主个性化与多元化的需求,还催生了更细分的宠物保险产品。例如平安财险推出的爱宠·安心保宠物传染病险,众安在线推出的首个针对数十万宠物行业从业者的“宠星宝”宠物伤害险,以及多用于宠物托运时使用的宠物托运险,宠物意外医疗险等等。

相较于医疗、第三方责任以及综合保障等主流宠物保险产品,这些产品往往瞄准了更细分的需求,以期通过更高的契合度和更低的价格赢得用户的认可。

03

宠物保险市场即将爆发式增长 ?

据众安保险官方透露,截至2022年6月30日,众安保险宠物险年化保费突破人民币1亿元,同比增速近100%;另据支付宝平台统计,截至2022年9月30日,已累计有485.7万只宠物在支付宝平台获得了保障。

这些数据代表了宠物保险市场或许正于今年开始爆发式增长。但宠物行业观察认为,风控能力不足,服务模式不够清晰等问题依然困扰着宠物保险行业发展。

例如,不同类型、不同健康状况的宠物在投保宠物险时往往面临同样的保费,变相鼓励了部分高风险群体投保逆选择,且用户对宠物保险产品认知较少、风险控制难、产品吸引力不足等问题仍待解决。

用户对一些产品理赔流程繁琐、定点医院少、理赔审批不合格等“痛点”还具有很大意见,亟需险企拿出便捷化、规范化的处置流程。

宠物行业观察认为,这或许是掣肘宠物保险市场从阶段式爆发走向主流市场的关键因素。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真正爆发出宠物保险市场的潜力。

PS:更多关于宠物保险市场的动态,宠物行业观察将持续保持关注。感兴趣的小伙伴,欢迎下方评论区留言讨论。

标签:

提交需求或反馈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