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原生态宠物号 2025-01-04 16:32 23
钻地。疲不此乐道,爬天井,去废弃房屋等的犄角旮旯,寻找走失的猫猫狗狗的蛛丝马迹,在许多人眼里,他的这份工作并不体面,甚至连家人都认为不务正业,但闫志勇一直乐此不疲。
“又来‘绑架’小猫了。”在B站上,以一句极富山东口音的口头禅出了圈的百大UP主“本喵叫兔兔”,几乎每天都会接到求助信息。团队几个人拿着钓猫杆、诱捕笼、网兜等工具,四处救助小猫。
他把救助过程用视频记录下来,吸引了200多万名粉丝,每年都会帮200多只流浪猫找到家。去年,他还与合伙人在山东济南开办了猫徳动物医院。
近年来,我国。探侦物宠、师养宠人群不断增多。《国内宠物行业白皮书——2022年国内宠物消费报告》显示,2022年城镇犬猫数量为11655万只,较2021年增长3.7%。许多养宠家庭将宠物视为“家庭成员”,也越来越重视宠物走失问题,小众职业宠物搜救日渐兴起,从事这一行的年轻人被称为寻宠师、宠物侦探。
寻宠师的十八般“武艺”
宠物搜救也有“黄金救援期”,72小时内找到宠物的概率高达90%。闫志勇在河南郑州组建了爱宠救助队,把主要接单范围定在了所在地方圆500公里内,“这样才能保证尽快赶到现场”。
每次接单后,闫志勇会根据需要安排两三个队员,备好头灯、强光手电、荧光粉、红外夜视仪、猫笼网兜等工具,迅速出发。他告诉记者:“宠物搜救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现场推断能力很重要,寻找方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一次,他们接到求助,一栋公寓楼8楼的住户家走失了一只宠物猫。团队成员到达后,需要第一时间判断宠物猫是否跑出家门,或是藏在了家里的角落。
“根据猫走出来后的一些踪迹,比如楼道里可能会留下脚印,有些拐角的地方和一些高高低低的地方,它会留下毛发,通过细致的观察基本上可以判断出走的范围。”他们在现场观察后,判断这只宠物猫并没有走出这栋楼,“当时判断猫就在8~12楼,最终果然在9楼找到了”。
去年8月,团队接到任务,一只小猫被困在了通风井里。他们在现场发现,通风井连着地下室和人防工程,要穿过好几个大铁门才能到达,并且里面光线昏暗。怎么办?经过评估,最后他们用绳索把救援队员降下去,钻过两个直径50厘米的洞,救出了一只3个月大的小猫。
实际上,闫志勇的前三单“生意”都是寻找自己家的猫。家住一楼,猫经常跑出去,他找着找着就“找出了经验”。因为开了一家宠物店,他也会在有需要时热心地帮客人寻找,不断有年轻人甚至宠物主人加入他的团队,后来,他成了大家信任的“闫队”。
在他看来,寻宠的过程非常有趣,“就像一个侦探,要找到很多被忽略的细节,也是在这一过程中,找到了自己的寻宠方式”。
登高爬梯、钻地道、下天井……武立雷创办北京极致寻宠科技有限公司后,这些成了他们这些寻宠师的日常,工作环境也多以野外、高空、夜间为主。
在北京一个老旧小区的半地下暖气井前,武立雷和队员们商量着用诱捕笼把躲在里面的宠物猫救上来,但猫似乎并“不吃这一套”。多次尝试后,他们决定和宠物主人一同下去接,又矮又狭窄的空间让参与搜救的人直不起身来,经过48小时的搜寻和抓捕才成功用网抄扣住小猫。
为了保证救援任务的顺利开展,每一次出动,他们都要随身携带热成像仪、生命探测仪、夜视仪、生命探测雷达、无人机、强光手电、声波设备、驱逐器等高科技寻宠工具。公司成立至今的4年间,他们的寻宠足迹遍布了北京、上海、武汉等一二线城市,共寻回宠物5000多只。
之所以成为寻宠师,武立雷坦言,2016年他家的一只金毛犬在搬家途中走丢,等再找到的时候只剩一张狗皮了,“这件事给我很大打击,当时就想,要是懂一些专业知识,早一点找到它,就能避免这样的悲剧了”。
“宠物品种不一样,年龄不一样,寻找的方向也不一样。”在闫志勇看来,寻宠不仅要靠自身经验,最重要的是要熟悉宠物习性来进行推理和判断,工具只是辅助。“比如无人机只能在野外使用,勘探范围大,寻找目标较大的狗更合适一些;热成像设备在白天使用的效果不好,晚上效果更好,但前提是先判断出宠物丢失的具体方向,然后用工具去完成人力无法完成的情况。”
宠物搜救日趋职业化、专业化,但争议也多
社交平台上,寻宠师的形象多是翻墙穿洞、机智果敢、拿着高科技设备四处搜寻,惊险刺激。但为公司培养合格的寻宠师,武立雷有自己的考量。
在他看来,一名专业寻宠师需要过硬的体能、必备的专业知识。他谈道,“我们聘用寻宠师的第一要求就是性别和年龄,一般是20~30岁的男生,因为我们的工作不光辛苦、睡眠不规律, 要上天入地,钻管道、爬电梯井,很多地方都有想象不到的困难”。
团队还会定期组织专业知识培训,要求寻宠师阅读相关书籍,不仅涉及动物心理、动物行为,还包括刑侦和侦探类等。不仅如此,新入职的寻宠师都会在北京接受为期3个月的“老带新”实践培训后再派到各地合作公司。
即便如此,也无法保证每一单求助都能完成。武立雷坦言,丢失时间是影响成功的最重要因素,时间越长,成功率越低。“一般丢失10天以上的单子我们就不接了,还有一些人为丢失的单子我们也不会接,毕竟不是执法部门。”
武立雷还记得自己接到的第一单——寻找一只巨贵犬。他们到达满是荒地杂草的野外现场后,通过查找监控、无人机探测和走访询问的方式不断追寻,但线索断在了一个路口处。本以为第一单生意就这样失败了,他却意外地在3个月之后接到了线索电话,“其实这只巨贵犬被人自行收养了,但这个人只是一时兴起,一段时间养不好后又看到了悬赏金,才决定归还”。
宠物搜救变得越来越职业化、专业化,社交平台、购物平台上输入关键词“寻宠”,不少团队打出了“专业团队”“专业设备”“找不到不收服务费”等的“硬核”广告语。在评论区,一些下单的宠物主留言称,“自己找了很久没找到,团队来了两个多小时就找到了”“价格虽然贵,但毛孩子找回来的时候还是心甘情愿”。
作为新兴行业,没有行业标准,宠物搜救也常陷入“天价收费”的争议中,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付费寻找宠物。闫志勇和武立雷制订的收费标准,一般为“找到宠物收全款,找不到只收基础劳务费”。
武立雷将公司寻宠定价定在了3000~30000元,“具体价格要根据客户要求的寻宠师人数决定。现在市面上的寻宠价格已经远远超过宠物本身的价值了,下单客户更看重的是与宠物之间的感情”。
闫志勇告诉记者,郑州的寻宠团队并不多,很多寻宠团队选择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工作,“这些城市很早接受了寻宠行业市场化。但二三线城市的收入不理想,接受度也达不到预期,之前有个团队在郑州待了几个月就走了”。
有时候闫志勇也会遇到学生求助,就算没有支付服务费的能力,他们也会帮忙找回。他希望,“宠物不只是动物,也是家庭的一员,更是情感的寄托,宠物丢失不要因为寻宠的价格高望而却步,我们爱宠救援队愿意提供力所能及的所有帮助”。
武立雷的公司在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和杭州、重庆等城市均设了分驻点,根据客户的位置派出不同城市的分驻点队员完成任务。未来,武立雷想继续把这项寻宠服务工作推广到全国,覆盖二三线省会城市。
宠物丢失成为城市流浪猫狗的主要来源,也为城市管理带来了难题,伤人事件时有发生。闫志勇在寻宠路上也会关注流浪猫狗,除了随身带猫粮狗粮喂养,还会拍照片和视频,为它们寻找领养。
在寻宠路上,武立雷和团队成员见证了很多人与动物之间令人动容的故事。“为此,我们在社交平台上不断为大家做防止宠物丢失的宣传和科普,尽管宠物丢失依旧不断发生,但希望每一位宠物主人都能认真照顾好自己的宠物,毕竟这也是鲜活的生命,也是‘家人’。”
(国内青年报)
刘伟(左一)和他的队员们
“宠物侦探”一词源于国外,就是采用专业的方法帮助那些丢失宠物的主人寻找宠物的人。在国内,专业从事这一行业的人尚属少数。本周二,本报记者电话连线位于上海,对话国内最大的专业宠物救援队创立者、宠物侦探刘伟,听他讲述这个看似简单的职业背后不为人知的人情冷暖。
2012年,25岁的刘伟偶然间了解到国外存在着宠物侦探这种职业,喜欢尝试不同新鲜事物的他因此产生兴趣。他自己也不曾想到,这个没有经过太多深思熟虑的决定竟会让他撑过5年,还从单枪匹马发展到如今12人的专业团队,微博“寻狗侦探社”粉丝10万。
刘伟记得,他成功破获的第一起宠物走失案,是寻猫。一天晚上,猫主人打电话给他,说自家猫刚刚走失。熟悉猫狗习性的刘伟判断,这只猫不会像狗那样跑出去特别远,就在附近寻找。“那只猫就躲在草丛里,它受了惊吓,看到人又开始跑。我们八九个人围成圈,才把猫抓住。”那一次,猫主人付给刘伟1000元酬劳。
只 并非每个宠物主人都能对宠物侦探的付出感恩戴德,有些人觉得,只有找到宠物才应该收费;有些人认为,找猫找狗这样的事根本无需靠专业宠物侦探完成;有些人不相信专业判断,喜欢瞎指挥,最后错过寻找的最佳时机……“比如,有人的寻宠启事密密麻麻写一堆,根本没人看;有人专把启事往电线杆上贴,没等人看到就已经被环卫工人撕掉;调取监控时还要算好时间差,因为这一分钟你看到它走出小区,下一分钟可能会发现它自己又回来了……”
如果不是公司在同时做着教育、手机直播等其他行业,宠物侦探社的事业是根本无法为继的。在团队接到的外地求助中,也有来自哈尔滨,甚至是新疆、西藏地区的。“我们还是会理智地做出判断,对于一些丢失一两年的,或者距离太远的,我们也无能为力。”但凡尚存一丝希望,他们依然会义无反顾。
刘伟的团队,是国内同行中最早的一批“宠物侦探”。在此之后,陆续涌现出各种五花八门的团体,比如:算命找狗。相信算命寻宠的不在少数,最多的当属娱乐圈中的明星。某个女明星,丢失了自己的牛头梗,在“算命找狗”的人那里未能如愿,转而求助刘伟。团队派出去10个人,寻找足足两天,几乎将整个上海全覆盖,依旧未果。“我们队员刚到现场时,她情绪特别激动,冲我们大喊大叫,之后她又跟队员们道了歉。”
在接到求助之后,团队首先要做的,是初步判断宠物丢失的具体原因。“有的是自己走丢,有的是发情期出去找伴侣,有的是被人捡走,有的是被有目的性地抱走,比如:狗贩子。”为此,团队有时还要与狗贩子打交道。
有一件极为狗血的事,一次,他们跟踪到一只疑似失主的狗,而且发送了照片被对方确认无疑。第二天才发现是个乌龙,那只狗跟失主的狗长得几乎一模一样,但并不是。”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宠物侦探,要特别能吃苦。“我们每天要走上连续七八个小时,30几万步。”最近这次,队员们走了整整一夜。
在寻宠过程中,队员们时常会发现被遗弃和虐待的宠物。刘伟印象最深的,是一只比熊犬,在市场饿了3天,腿被车轧断。狗狗被救援队成员抱去医院检查,被发现盆骨骨裂,兽医诊断,即使做手术也未必能让它重新站起来。团队把狗带回去,悉心照料半个多月,它居然奇迹般站了起来!他们把照料狗的过程通过微博、微信平台发送出去,竟被狗主人发现,特地从外地赶回。“那天,它的主人还在我家楼下,那狗很有灵性,也或许是闻到主人的气味,我刚一推门,它就一下子冲下楼去。”
总结五年积累下来的经验,刘伟友情提示广大宠物主人:要经常多带狗狗熟悉周边环境,特别是搬到新小区的人家;遛狗时,一定要系好牵引绳;如果狗处在发情期,自己出去浪一个星期就会回来。 还应该对自家宠物的爱好有个充分了解。“比如,有的狗爱往天台跑,有的狗喜欢坐电梯。”最快的一次,刘伟在10分钟内就找到了狗。“它自己坐电梯跑出去了,我出去转一圈没找到,想返回狗主人家跟他再沟通时,发现它也跟着我们坐电梯回来了。”
之所以坚持这么久没放弃,除了强大的内心,终归还是有些让人温暖感动的瞬间,支撑着刘伟和团队成员们坚定前行。今年3月,他们帮助一对六旬老夫妻找回了他们养了6年的泰迪。两位老人感动的不得了。正如刘伟所说:“我们寻找的,不是宠物,而是家庭成员。”(陆隽哲)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