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到的动物能否饲养 领养宠物后玩“失联”信任如何寻

捡到的动物能否饲养
近年来,随着“宠物热”不断升温,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与宠物建立起情感联系,对街边流浪的动物也关爱有加,有不少人出于爱心选择直接将街边流浪动物抱回家中饲养,但由于无法确认流浪动物的具体来

捡到的动物能否饲养

近年来,随着“宠物热”不断升温,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与宠物建立起情感联系,对街边流浪的动物也关爱有加,有不少人出于爱心选择直接将街边流浪动物抱回家中饲养,但由于无法确认流浪动物的具体来源,这些动物既有可能是无主动物或被他人弃养的动物,也有可能是他人走失的宠物,甚至有可能是国家保护动物,抱回饲养的行为很容易给自己带来法律风险。

捡到流浪宠物不等于成为新主人

家养宠物走失或被遗弃的事件时有发生。如果像前述事例中的博主一样,在路边捡到流浪宠物,能否将之带回家,成为它的新主人呢?四川省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秘书长、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印通表示,流浪宠物既可能是无主物,也可能是遗失物,捡到无主物和遗失物所产生的法律关系有很大不同。如果流浪宠物是被原主人抛弃的无主物,捡到流浪宠物并带回家中饲养就构成民法上的“先占”; 如果流浪宠物是他人走失的宠物,则捡到宠物的行为就属于民法上的“拾得遗失物”。

印通解释说,“先占”是指以所有的意思,先于他人占有无主的动产,而取得其所有权的法律事实。尽管民法典对先占制度没有作出直接规定,但该法第十条规定,“处理民事纠纷,应当依照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捡到宠物的“先占人”可以成为宠物的新主人。

针对遗失物,《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一十四条规定:“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根据这一规定,捡到他人遗失的宠物要及时归还给主人,如果拾得人捡到后拒不归还,宠物主人可以根据上述条款请求拾得人返还。印通表示,如果拾得人拒不返还,试图侵占他人遗失的宠物,则要承担更多不利的法律后果,比如拾得人将无权请求主人赔付在保管期间支出的饲养费用。如果主人发布悬赏广告承诺向拾得人支付经济来源,主人也可以拾得人的行为构成侵占为由拒绝支付。当拒不归还的宠物价值较大或者情节严重时,拾得人的行为可能涉嫌侵占罪等刑事犯罪,将面临刑事责任风险。

《民法典》第三百一十六条规定,“拾得人在遗失物送交有关部门前,应当妥善保管遗失物。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使遗失物毁损、灭失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印通表示,如果明知宠物是遗失物,拾得人捡到后仍然转卖或者转送给第三人,则拾得人的行为构成侵权,宠物的主人可以请求拾得人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野生动物不能随意带回家中

2019年8月,云南人王某某在山林内采菌子时发现草丛内有四只动物疑似野生白腹锦鸡幼鸟,随后徒手将它们抓获后带回家中与家养的鸡一起饲养。2020年3月18日,当地森林公安局民警在开展“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违法犯罪专项行动”中,在王某某家中发现其饲养的四只动物疑似野生白腹锦鸡。

经鉴定,王某某抓捕的四只鸟确定为鸡形目雉科锦鸡属白腹锦鸡,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经济价值为2万元。最终,王某某因犯非法猎捕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并处罚金人民币4000元。

印通表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二条以及第三条的规定,珍贵、濒危的陆生、水生野生动物以及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属于国家所有。 以饲养为目的,在野外随意“拾捡”野生动物可能涉嫌违法猎捕。

《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第九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受伤、病弱、饥饿、受困、迷途的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时,应当及时报告当地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由其采取救护措施;也可以就近送至具备救护条件的单位救护。 《野生动物收容救护管理办法》中也有类似规定。

“如果捡到野生动物,无法确认是不是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动物,应当及时报告或者送往当地林业主管部门或野生动物收容救护机构等有关单位,不要擅自带回家中饲养。如有必要暂时将野生动物带回家中救治看管,也应当妥善管理野生动物,避免因管理不善导致野生动物受到伤害。”印通说,如果拾捡人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使野生动物遭受损害的,可以类推适用民法典第三百一十六条的规定,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饲养野生动物应合法合规

2021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农业农村部联合公布了新调整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共列入野生动物980种和8类,其国内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234种和1类、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746种和7类。印通表示,我国法律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驯养设置了严格的限制条件,驯养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应当持有驯养繁殖许可证。

根据《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管理办法》第三条的规定,申请驯养繁殖许可证必须满足三个条件:有适宜驯养繁殖野生动物的固定场所和必需的设施;具备与驯养繁殖野生动物种类、数量相适应的人员和技术;驯养繁殖野生动物的饲料来源有保证。 该管理办法第五条还规定,驯养繁殖野生动物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向所在地县级政府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并填写《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申请表》。凡驯养繁殖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报林业部审批;凡驯养繁殖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饲养“异宠”逐渐流行,一些人出于自己的喜好选择购买或通过其他途径获得“不常见的”动物来进行饲养,这其中不乏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新闻中也常常见到因违法饲养而受到处罚的报道。有人认为,自己并不知道所养的动物是国家重点保护动物,仅仅是出于喜爱和保护之心进行饲养,这种情况下,是否属于“不知者不罪”?

对此,《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第三十八条规定,“违反野生动物保护法规,未取得驯养繁殖许可证或者超越驯养繁殖许可证规定范围驯养繁殖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由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处3000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没收野生动物、吊销驯养繁殖许可证。”

“这一规定并不考虑行为人的主观心理状态,即使行为人不知道所饲养的动物是国家重点保护动物,也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印通表示。

来源:民主与法制时报

领养宠物后玩“失联”信任如何寻

双方曾约定定期发视频,但领养者“失联”,原宠物主担心对方转卖、遗弃有关人士建议提前了解对方情况,签订领养协议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聂映荣

近日,市民张女士通过长沙晚报帮帮团“有事你找我”板块反映,自己养的宠物猫生了多只幼猫。饲养一段时间后,她在网上发布领养信息,一名男子前来领养了两只。因担心对方事后乱养或弃养,她和对方约定,每隔一段时间给她发一段猫的视频。 对方不到半月就将她拉黑。张女士不仅觉得被骗了,还担心猫的安全。在领养宠物方面,原宠物主是否有权向领养者提出要求?双方应注意些什么?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

领养者 不到半月就“失联”

家住雨花区的张女士原本养了两只猫。今年,其中一只猫生了3只幼猫,张女士决定送给有领养意愿的人。

4月6日,她在闲鱼平台上发布免费领养信息,先后有两人和她联系,表明领养意愿。张女士希望给幼猫找到负责任的新主人,为防止对方随意乱养、弃养甚至虐猫,她提出了一项规则——领养之后,隔十天半个月给她发一段猫的视频。

两名领养者在领养前都同意了这项规则,并于7日领走了幼猫。 一名25岁左右的男子领走了两只幼猫,并和张女士互加了微信。

9日,张女士在微信上询问该男子幼猫情况,该男子次日回复并发来了猫的照片。19日,张女士再请对方发视频时,发现已被拉黑。她通过闲鱼平台与对方联系,未获回应。

原猫主 担心猫被转卖或遗弃

事后张女士发现,该男子在领养前曾先后通过两个闲鱼账号与她联系,其中一个账号还是领养当天新注册,且芝麻信用均未授权。

张女士担心对方领走猫之后进行转卖,更怕对方存在遗弃、虐猫等情况。相比之下,另一名领养了猫的女子,则定期给张女士发来视频。

记者查询发现,全国多地都发生过此类领养者在领养宠物后迅速“失联”的事情。其中有网友爆料称,有人长期在领养聊天群、闲鱼等平台搜集领养信息,领养后“失联”并进行转卖,甚至存在虐猫等现象。

20日,记者试图添加该男子微信,并在留言中表明了事由。直至记者发稿,对方一直无回应。

协会 提前了解申领者

长沙市小动物保护协会理事罗格表示,该协会平时收留猫狗,也会面向社会开展无偿领养。负责任的饲养行为需要固定场所及花销,该协会会对申请领养者进行资格初审,要求对方具有固定住处及收入。领养者 要签订承诺书,承诺尊重动物福利,做好喂养、打疫苗等事项,饲养犬只还要遵守《长沙市养犬管理条例》等相关规定,领养后不能遗弃、虐待。

罗格建议,作为个人的宠物主也可借鉴该协会的做法,提前了解领养者情况,判断对方是否适合领养。

罗格提醒领养者,领养宠物前一定要仔细考虑自身需求、能力、精力,同时还要征得家庭其他成员的同意,不能因为好奇或一时兴起便选择领养。

湖南天地人律师事务所律师杨林表示,原宠物主可与领养者签订《宠物领养协议》,若领养者未履行协议约定内容,原宠物主可采取相应法律措施。

原创文章,作者:暮色苍茫,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stcw.com/y/111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