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百科

宠物百科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宠物百科 >

看病动辄几千元?宠物界的"看病难看病贵"也须引起重视 看一次动辄上千元

原生态宠物号 2025-01-04 16:35 32


看病动辄几千元?宠物界的"看病难看病贵"也须引起重视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 苑广阔 文 朱慧卿

越来越多家庭饲 。病看物宠给养宠物。研究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宠物数量达2.5亿只。与此宠物医疗需求快速增长,在一些大中城市,给宠物看病甚至需要提前半个月预约。“新华视点”记者近期调查发现,一些地方宠物看病动辄花费几千元,不同医院收费差异大,还有无从业资格的人员在给宠物看病。

宠物看病动辄几千甚至上元万上至甚万元

近日,济南市民卢女士花费3000元从宠物市场购买一只幼犬,买回家不到两周,幼犬出现呕吐、便血的情况。卢女士把狗带到一家宠物医院治疗,经医生诊断幼犬患了犬瘟。

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卢女士的宠物狗康复,但医院给出的账单却让她傻了眼——检查、治疗、住院等费用加起来近万元。

有业内人士透露, 宠物医院化验用的试纸收费普遍在20元到150元之间,但其实一般试纸进价一张仅几元钱,即便进口、敏感度高的试纸也就10元左右。

在济南华龙路一家宠物医院内,记者以宠物狗拉肚子为由咨询治疗费用,这家宠物医院负责人表示,宠物血常规检查、传染病检查、便解、拍片、化验等项目要分开收费。记者计算后发现,仅前期检查费用就已接近500元。

一些宠物主人告诉记者,前期检查费用只是“小数目”,一旦进入治疗环节,用药、设备使用、住院等项目收费动辄几千元,甚至上万元。

标准缺失致价格差异过大

不同医院收费差异较大。山东威海市民李先生告诉记者,他养的狗前不久患上了大叶性肺炎,一家宠物医院表示治疗费用需要2000元左右。而在另外一家宠物医院,仅验血、检查费用就要800元,治疗费和医药费加起来 要3000多元。还有几家宠物医院工作人员表示,只要带狗来治疗,价格可以再商量。

记者近期走访发现,以宠物血常规检查为例,有的小型医院收费为30元,一些大型医院则为100元,但检查内容都一样。

山东省畜牧协会宠物分会秘书长苏平告诉记者, 国内宠物医疗行业还没有专门的定价标准,行业自身的指导性标准也尚未出台,这导致一些宠物医院“乱定价”现象频出。

记者采访了解到,以宠物接种疫苗为例,同样疫苗价格最大相差上百元。例如常见的英特威疫苗,不同宠物医院报价在50元到120元一针不等,而据业内人士介绍,此类疫苗进价在20到30元一针。

看病贵加剧宠物遗弃行业急需规范管理

一方面,宠物医院收费高,另一方面则是医疗资质缺乏监管。记者采访发现,有少部分宠物美容机构打擦边球,私自从事宠物医疗。在济南山大路,一家宠物美容机构设立在居民楼内,不少宠物主人带患病的宠物前来咨询就诊。

济南市畜牧局动物卫生监督所所长薄茂生告诉记者,根据动物诊疗机构管理办法,宠物医院的出入口不得设在居民住宅楼内或者院内。还有部分不具备从医资格的机构以宠物服务中心、宠物美容院的名义从事宠物医疗工作,这些都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

看病难、看病贵以及医疗质量的良莠不齐,客观上加剧了宠物遗弃现象。在济南从事动物保护工作多年的志愿者李正达告诉记者,仅2017年,他所在的志愿者组织发现并救助的病犬、病猫就有近百只,其中绝大多数是患病后被主人遗弃。

国内宠物产业联盟2017年发布的《国内宠物行业白皮书》中提到,近年来,我国宠物医院数量大幅增加,目前国内宠物医疗机构约1万家,过去五年复合增速13.2%。但业内具有一定专业化水准,且为连锁经营的宠物医院数量占比不足10%。

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教师张风荣说,随着市场逐渐扩大,未来宠物医疗市场发展方向就是专业化、品牌化,包括从业资质、医疗价格、收费名目类别,都应该有明确的标准参照。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应加速推进标准的制定,促进宠物医疗行业专业化。 还要加强对宠物医疗行业的准入审核,并加大对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

李正达建议,物价部门应规范定价标准,将宠物医院收费限定在合理区间内。

苏平、张风荣等专家还建议,针对市场出现的问题,畜牧部门应有针对性地定期开展宠物医疗行业专项调查和规范整顿,对于发现的宠物医疗机构违规行为,视情节轻重程度给予处罚,严重者可以收回或注销执业证书。(据新华社)

宠物界的“看病难看病贵”首先是加重了宠物饲养者的经济负担,尤其是一些宠物医院漫天要价,欺客宰客的现象,损害了宠物饲养者的合法权益,也容易引发各种纠纷和矛盾。

人类的“看病难看病贵”,主要与优质医疗资源供应不足,医疗保障体系有待完善有关,而宠物界的“看病难看病贵”,更多的则是因为国内宠物医疗行业还没有专门的定价标准,行业自身的指导性标准也尚未出台,各家宠物医院各自为政,想怎么定价就怎么定价,最终导致一些宠物医院“乱定价”现象频出。以宠物接种疫苗为例,同样疫苗价格最大相差上百元。

宠物界的“看病难看病贵”既和宠物饲养者的利益息息相关,也和公众利益密切相连,因此需要尽快给予重视才行。随着市场逐渐扩大,未来宠物医疗市场发展方向就是专业化、品牌化,因此包括从业资质、医疗价格、收费名目类别,都应该有明确的标准参照。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应加速推进标准的制定,促进宠物医疗行业专业化。同时还要对宠物医疗的市场秩序给予必要的规范整顿,保证其健康发展。

来源:大河客户端

看一次动辄上千元

难躲的宠物看病“刺客”

“现在给猫狗看病比给人看病贵多了。”北京张先生家1岁多的柴犬名叫斯诺,前段时间突然呕吐、便血不止,因为着急,他带着小狗前往家附近的连锁宠物医院就医,挂号、抽血、留便、PCR,一通检查下来花费1100元,确诊“细小”。

检查费只是“冰山一角”。医生介绍,“细小”全称犬细小病毒,是犬类主要烈性传染病之一,“你不管它肯定就死,救了也不一定能活”。检查后,张先生的狗需要住院输液,每天具体用药花费在1000元至2000元。最终,小狗住院五天治疗超6000元,虽然保住了性命,但高昂的治疗价格和密密麻麻的收费清单让张先生疲于核对。权威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正常情况下,成年柴犬治疗用较好的药,每天住院花费也不超千元。

记者在黑猫投诉平台以“宠物医院”为关键词进行查询,截至发稿,相关投诉已多达1484件,宠物医疗费用不合理、过度医疗及误诊、到店虚加价格等成为消费者投诉的主要问题。国联证券统计显示,给宠物看一次病,手术费平均在5000元以上。

记者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发现,在网友晒出的看病“刺客”清单中,“‘毛孩子’看病1000元起”“一开刀就要5000元”等分享,刺痛宠物主的神经。

带着种种疑问,记者以猫主的身份走访多家连锁宠物医院。在北京市西城区广外街道一家连锁宠物医院,服务人员向带猫来洗澡的记者推销体检服务,记者随即询价发现,该宠物医院价目表“未更新”,许多项目标价与实际不符。面对价格不透明的质疑,服务人员甩锅“问医生”,并表示药品需要随时更新,“价格公示做不到”。

在与多家宠物医院医生沟通时,记者发现“因宠物不会说话”,几乎所有医生都主动提出要先做全身体检,就诊流程不透明、诊疗收费不透明、用药价格不透明等现象较为普遍。以猫咪骨折“内固定”手术为例,有的医院报价8000元,有的报价3000元,差距很大。 给宠物拍个CT也动辄收费上千元。

诸多不透明给本就不对等的宠物就医环节埋下安全隐患。北京市民陈女士告诉记者,她家猫生病,医生说需要吃动物消炎药“速诺”,“吃两周才会痊愈”,就给开了28颗,共420元。“药贵、检查贵,医生一股脑开检查,可是有什么办法,还是要去。”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多数宠物主抱着“为了看好病”的心态,为宠物看病买单,部分宠物医院甚至拿看病做筹码以此敛财。“90后”刘女士告诉记者,她家猫咪因尿闭在亦庄某宠物医院治疗,第一天就被签免责协议,每天输液近千元,花光所有积蓄后她拒绝再续费,医院要求她签署弃养协议,“钱也花了,猫也没了”。

部分宠物主告诉记者,部分宠物殡葬公司与宠物医院强绑定,也存在价格乱象。记者随即联系一家宠物殡葬公司,5千克的宠物单炉火化标价800元,而相同类型的宠物火化在另一家公司标价299元。该宠物火化殡葬服务中心店主介绍,因为缺乏统一标准、价格不透明,各家价格比较混乱。

井喷增长下发展“阵痛”显现

中商产业研究院预计,2023年我国城镇犬猫数量将达12307万只。《2022年国内宠物医疗行业白皮书》显示,2022年全国宠物诊疗机构数量达19930家,宠物医疗市场规模约675亿元,并呈现出持续上升趋势。一边是“它经济”欣欣向荣,一边却是宠物看病难、看病贵。

从发展脉络分析,一位从事动物医学30多年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我国动物医学经历20世纪80年代“机械替代牲畜”低潮期,20世纪90年代“城市限养”动荡期,尤其是2013年资本进入后连锁经营飞速扩张,一改以前“夫妻店”模式,大大小小的宠物医院像雨后春笋一样出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逐渐形成新瑞派、瑞鹏、瑞辰三足鼎立。

资本的扩张发展,也给兽医行业带来利好。国内农业大学教学动物医院副院长李格宾介绍,行业高素质人才缺口非常大,毕业生现“抢人潮”,许多同学还没毕业就已被预订;招生端同样火热,五年制本科近年来的招生分数逐年升高,大学二年级转专业招录比达到10选1。

资本是把“双刃剑”,带来行业变革的也导致了盈利优先、兽药滞后、兽医培养“揠苗助长”等发展阵痛。

业内人士介绍,培养一名高素质的兽医人才,需要本科五年、临床三年,倘若出国深造, 三至五年时间,而目前我国执业兽医缺口在30万人,故两年临床的执照医生就上手术台、刚入职的实习医生就代开处方的问题时有发生。江苏省消保委调查显示,12.27%的消费者称遇到过医生缺乏资质的问题,部分诊所还存在医生无证的情况。

盈利重压也导致“快消理念”风靡。一位连锁医院医生告诉记者,他们每天早会都要汇报营业额,门店间每月都有评比,医生薪水计算方式也有完整的KPI,手术开单、药物金额、邀约客户、检查比例等都在细化考核明目内;有的医院扩张过快,高薪挖人后付不起医生工资,造成过度竞争;而以快速盈利为目标的“快消理念”,逐渐背离“医者仁心”的初心,导致许多优秀临床人才平均待两年受不了就会离职。

业绩要求下,行业“院快药慢”矛盾突出。在宠物医院,检查费用往往比治疗费用高。业内人士坦言,宠物医疗设备价格高、使用率低且没有医保支持,导致分摊成本较大,而近年来随着宠物医院迅速扩张,门店“跟风式”添置医疗设备,带来资源浪费,最终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近年来,宠物医院频频因“人药兽用”被监管部门处罚。以北京市西城区卫健委公布的行政处罚公示为例,仅2023年1月至今就已有12起,萌兽天桥、美联众、博望、宠爱等宠物医院均在近年被行政处罚。市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表示,“人药兽用”价格低、利润可观,部分宠物诊疗机构将人用药用于动物诊疗活动,违反《兽药管理条例》禁止将人用药品用于动物的规定。部分兽医告诉记者,抛开价格因素外,我国兽药发展缓慢,难以满足实际需要,以宠物肿瘤治疗为例,目前仍有许多临床急需药物缺失,医生时常面临“治与不治”的考验。

业内建议加大宠物医疗政策监管力度

针对宠物医院乱象,早在2022年10月,农业农村部、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在北京等全国20个城市开展规范宠物诊疗秩序专项整治行动。

2023年上半年,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农业农村局集中开展规范宠物诊疗秩序专项整治行动,累计检查宠物诊疗机构672家,执法人员发现存在诊疗项目及价格公示位置不明显、漏标个别宠物用品价格等情况,并对构成违反明码标价规定、价格欺诈等价格违法行为依法立案查处,累计查处价格违法案件25件,罚没退金额29615元。

记者了解到,由于宠物医疗收费未纳入政府定价范围,即收费标准实行市场调节价管理,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也 尊重市场定价,寄希望于通过供求关系等市场化手段来实现自发调节。

国内农业大学教学动物医院副院长孙艳争认为,面对消费者质疑频发的宠物诊疗市场,加强宠物医疗市场监管是大势所趋。一方面,市场自发调节要严格遵守《动物诊疗结构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从业人员要树牢依法守法从事宠物诊疗的意识;另一方面,行政监管与行业自律要跟上,加大宠物诊疗全环节透明度和公开性,杜绝诱导消费,让医生在手术、检查、用药时,回归医者初心。

国内消费者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宠物服务纠纷消费者举证难是主要问题,涉及繁育、清洁、医疗、寄养等内容。中消协公开呼吁,有关部门应尽快出台宠物服务、售后等相关规定,加强对相关市场的规范和引导,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受访专家及业内人士建议,应区分伴侣宠物和畜禽经济动物,推动伴侣宠物保护立法;相关部门应探索用制度规范动物诊疗项目定价标准;建立红黑榜制度,由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发布动物诊疗机构红黑榜,促进宠物医疗行业长期健康发展。

(记者 陈旭 王艳刚 北京报道 参与采写:刘珺菲)

标签:

提交需求或反馈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