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味难当!桂林一村的自来水竟散发猪屎味 走进养猪场,不见一头猪

臭味难当!桂林一村的自来水竟散发猪屎味
自来水发黑发臭,养猪场成祸首12月14日上午,记者来到灌阳县水车镇官庄村上村屯,报料人何女士介绍了事情经过。12月8日晚上,何女士打开水龙头取水漱口,刚把水倒进

臭味难当!桂林一村的自来水竟散发猪屎味

自来水发黑发臭,养猪场成祸首

12月14日上午,记者来到灌阳县水车镇官庄村上村屯,报料人何女士介绍了事情经过。

12月8日晚上,何女士打开水龙头取水漱口,刚把水倒进嘴里便立即吐了出来,一股异味直让她感到恶心想吐。她定睛一看水杯里的水,发现水质带黑色,有明显的臭味。她再次打开水龙头,确认是自来水脏,而不是杯子脏。她以为把自来水排放一段时间过后情况会变好,可接下来水质一直没有变好。

臭味难当!桂林一村的自来水竟散发猪屎味 走进养猪场,不见一头猪

12月9日大清早,何女士在微信朋友圈见到自来水发黑发臭的原因。原来,有村民见自家自来水发黑发臭之后,大清早跑去自来水取水口查看,发现取水口的水也是发黑发臭的,水面上还漂浮一片白色水泡,便录视频发在微信群和朋友圈,结果引发更多村民跑去取水口查看。

臭味难当!桂林一村的自来水竟散发猪屎味 走进养猪场,不见一头猪

△水源处飘着白沫

村民非常肯定自来水发出来的臭味是猪屎臭,进而认为自来水取水口被养猪场的污水给污染了。官庄村周围有大大小小养猪场10多家。关于这一点,村民都知道 。

12月10日,接到村民反映后,灌阳县环保部门和水车镇的领导都赶来上村屯了解情况,他们一行人去看自来水取水口,还去附近的养猪场检查 了一番。村民得知,他们那一行人在检查中发现有一家养猪场直接往岩洞里排污。为此,那家养猪场成了村民嘴里的“罪魁祸首”。

臭味难当!桂林一村的自来水竟散发猪屎味 走进养猪场,不见一头猪

△往岩洞排污被抓现行的那家养猪场。

村里老人多,挑水过日子不方便

在何女士指引下,记者来到上村屯自来水取水口,那是一个岩洞,当地人称“庵门前”岩洞,岩洞里有大量水沿沟渠流出,在沟渠底部,有一根直径近10厘米的水管,这水管从岩洞深处取水,然后把水送到上村屯各村民家中。

旁边一块牌匾介绍,上村屯这套自来水设施建于2013年,是“ 国家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总投资28.53万元,其国内家补助18.5万元,供水规模55吨/天。

臭味难当!桂林一村的自来水竟散发猪屎味 走进养猪场,不见一头猪

记者看到,水质没有发黑现象,也没有闻到臭味,但还是比较浑浊。附近村民告诉记者,这两天水质变好一点了,但12月9日那天,距离“ 庵门前”百把米都能闻到臭味。

臭味难当!桂林一村的自来水竟散发猪屎味 走进养猪场,不见一头猪

△取水口仍然浑浊的水质

村民还告诉记者,灌阳县环保部门委托了一家检测机构对这里水取样检测,但检测结果没有给村民看。村民跑去问村干部,村干部说他们也没看到检测结果,县环保部门的领导只让他们通知村民:“自来水严重超标 ,大家千万不要饮用。”

12月8日、9日,以及10日的白天,好在村里还有部分村民家有压水井 ,其他村民都区那些人家里取水。

12月10日傍晚,一辆消防车到村里给村民送水,村干部通知村民过去取水。消防车接连送了三天水,有时一天送两车过来。

12月13日,在政府部门的协调下,一根1000多米长的水管把隔壁文市镇的自来水接了过来,临时供水点位于官庄村委办公楼前。记者在那里看到,陆续有村民提或挑着水桶冒着小雨过来取水。

接受记者采访的村民均表示,这样挑水回家非常不方便,也很辛苦。村民何先生说:“虽然这个临时供水点刚好处在上村屯中间位置,但距离这里最远的村民家有一公里远。 上村屯有村民500多人,村里年轻人基本都外出打工了,留在家里的都是老人和小孩,村里70岁以上的老人就有50多个,你说他们过来取水容易吗?”

何先生还很悲观地告诉记者,官庄村周围有10多家养猪场,政府部门现在连污染自来水取水口是哪家养猪场都没有搞清楚,要从源头上解决问题估计还要“蛮长时间”,挑水过日估计要蛮久。

政府部门建议接镇上自来水进村

12月14日下午,记者来到那家直接排污被查的那家养猪场,看场的是一名青年男子,他告诉记者,他是免费来打工的,养猪场老板是残疾人,是贫困户,这个养猪场还是用那5万元贴息贷款建起来的。

“为什么要直接往岩洞里排污水?”对于这个问题,青年男子解释, 这个养猪场今年11月份建了一个化粪池,化粪池满了之后,粪水没有及时处理,他便用一根管子把粪水直接排进岩洞里。

记者询问他往岩洞里排污水排了多久,他说自己记不太清楚了,但至少有10天。直到12月10日,那根排污管道被县环保部门和水车镇的领导发现,他才停止往岩洞里排污。

养猪场的排污怎么解决?对此,青年男子指路边一个大塑料桶告诉记者,粪水导进这个桶里,满了之后就用三轮车拉出去浇灌果地。他还告诉记者,养猪场养的猪不多,就4头母猪,以及40多头刚出生没多久的猪仔。

青年男子否认上村屯自来水被污染跟他这个养猪场有关,他说:“这周围养猪场至少10家,怎么能说就是我这家造成的。”

12月14日上午,在记者采访过程中,恰好见到灌阳县分管环保的杨小龙副县长带领县政府办、生态环境局、新圩镇政府、水车镇政府一行人过来调查,他们检查了周边部分养猪场,还查看了上村屯自来水取水口,最后还召集村民代表座谈。座谈会上,各领导都有发言。

臭味难当!桂林一村的自来水竟散发猪屎味 走进养猪场,不见一头猪

△实地调查

从他们发言来看, 上村屯自来水取水口确实是被养猪场的污水给污染了,但具体是哪一家养猪场还确定不了。为此,他们把寻找污染源作为当前的一个重要工作,他们也鼓励村民主动提供线索。 杨小龙提出,考虑到岩洞水易受污染,他建议村民从水车镇接自来水进村使用。

12月15日下午,记者采访了水车镇政府唐副镇长,唐副镇长介绍,12月15日,水车镇政府邀请县消防队过来帮忙冲洗上村屯自来水取水口,并对那里的水进行消毒。

关于村民关心的村里的自来水什么时候才能恢复正常的问题,唐副镇长表示,最妥善的方案是接水车镇里的自来水进村,这样最安全,但考虑 到用水的成本,部分村民代表不同意。为此,政府部门在做两手准备,一 是对自来水取水口进行消毒,待检测合格之后恢复供水。二是积极去做村 民的思想工作,争取早日把水车镇的自来水引进村。

如何防止自来水污染的情况再次发生?对此,唐副镇长表示,政府部门会加强检查力度,要求周边的养猪场完善排污设施。

走进养猪场,不见一头猪

地处钱塘江源头的衢州市是浙江省养猪大市,养猪业曾一度占到当地农业总产值三分之一。 养猪带来的污染也一度让钱塘江源头拉响生态警报。2014年,浙江全面实施“五水共治”,衢州瞄准首要污染源,治水先治猪。 衢州仍是养猪大市,只是养法大不一样了。

不是一概不能养,关键看怎么养

“如果不说,你们肯定猜不到这是年出栏量10多万头的猪舍。”站在一片金灿灿的油菜花田前,衢州江山市畜牧兽医局局长毛杨仓指着不远处一栋9层高的灰楼说,“以往这种距离早就臭气熏天了,现在要不是刚出栏一批猪,你很难闻到一点猪舍的味道。”

这和几年前半月谈记者采访时的场景形成鲜明对比,当时每天早上都是被猪叫醒的,有些养猪户家里苍蝇多得跟养蜜蜂似的。养几头母猪,生几窝小猪,猪尿猪粪大多直排。这是昔日衢州大部分养猪户的状态。那时,衢州全市有31条垃圾河、52条黑臭河,21个省控断面中,Ⅲ类以下水质近半。

臭味难当!桂林一村的自来水竟散发猪屎味 走进养猪场,不见一头猪

天蓬集团的自动巡检机器人在巡查记录猪生长状况

2014年,衢州实施生猪养殖转型提升计划,强力推进禁养限养区养殖场(户)关停退养。“下游要喝水,上游也要吃饭。”毛杨仓说,猪不是一概不能养,关键要看怎么养。

“这是我们公司一期养殖楼,可以做到4万多头存栏量,外排气体不臭。”天蓬集团总经理王利通说,楼房外层进行了保温、防尘、除臭、消音等多重处理,顶层专门用于废气处理及能源回收利用。栏舍中产生的废气分层分区集中流向顶层废气处理区,经三层除尘、除臭后达标排放。

高楼猪场,外人“难见一头猪”

采访中,半月谈记者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细节:在一间存栏量4万多头的猪场,采访了3个多小时,一头猪没见到。工作人员说,如果要进入猪场采访,要先隔离一天,并进行两次检测,通过后正式进入前还要洗澡并蒸半小时桑拿。

衢江区农业农村局畜牧兽医站站长童纲立说,传统猪场与外界接触较多,不能很好阻断疫病传播。“高楼猪场”不一样,人、猪、物、料等均有专用通道,每层楼实行全封闭网格化管理,一个楼层相当于一个独立猪场。管理人员进入时都要经过严格洗浴、消杀,去除身上可能携带的病毒。

“猪场选址也在防疫上进行了充分考量,公司的母猪区三面环山、四面环水,形成一个天然的防疫屏障。”衢州市三易易美丽生态农牧有限公司工作人员管宇说,从育肥区到母猪区要通过两片水域交接的位置,单独铺了一条路,基本做到跟外界环境不接触,外面还有松树林和山体作为屏障。

大美山生猪养殖场总经理董洪明养了30多年猪。“如今猪场对生物安全的要求高得多。”董洪明说,“你们现在走过的地方,一会儿都要全部消毒。”

机器人巡查,自动化喂养

过去依靠饲养员养猪,如今也大不一样了。搭载着感应器和摄像头的自动巡检机器人在不同楼层间穿梭忙碌,巡查记录猪生长环境和生长状况。楼内的温湿度控制、喂料喂水、猪体测温等环节也实现了自动化。

数字化赋能生猪养殖,让董洪明的儿子决心大学毕业后返乡管理家庭养猪场。国内农业大学动物医学专业毕业的董振远现在负责农场的生产管理、数据统计。“以前母猪生小猪家人就要熬夜,现在都是数字化管理,既节省了一半人工,安全系数也更高。”他说。

无菌的环境,精准调控的温度、湿度,科学设置的喂料喂水……一系列智能化精准控制为猪生长提供了最优环境。“现在是靠设备去养猪,人管设备,我们需要更多的是设备工程师、软件工程师,来提升整个猪场的运营,让设备真正满足猪的需要,使效率最大化,效益最大化。”毛杨仓说。

(刊于《半月谈》2023年第9期)

来源: 新华社

原创文章,作者:无悔青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stcw.com/y/112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