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原生态宠物号 2025-01-04 16:37 12
真正意义上的笼养应该是猫咪的吃喝拉撒睡全部都在笼子中完成,笼子长期关闭,猫咪无法自由进出和自由活动,只有铲屎官打开笼门的时候,才能短暂外出。
① 那毕竟也是家养在公寓或者不大的出租房里的猫算不算笼养?
不算,因为,这个空间足够大,能满足猫咪自由活动、跳跃、攀爬、走动跑动的需求。
② 那猫咪晚上睡觉的时候关笼子,白天自由活动算不算笼养?
不算,因为,猫咪只有晚上睡觉的时候呆在笼子中,平时是自由活动的,自由活动的时间长于被禁闭的时间,猫咪身心需求还是得到满足的。也就是说,短暂呆在笼子中,或者笼子始终开放,猫咪能自由进出的情况都不是笼养。
③ 给猫咪很大的别墅,算不算笼养?
如果空间足够大,能满足猫咪在笼子中走动跑动,跳跃,玩耍,攀爬、抓挠等天性行为,就不算笼养,但是上图中,尽管看起来空间足够大,但是当猫咪长大了,这个空间其实算很小的,对小猫来说,依然算笼养,只是把笼养的危害尽量降低了。
笼养有什么好处
别想了,笼养对猫没有好处,对懒惰自私不负责任的主人有好处。建议不要养了。
但短暂的“关笼子”并非百害而无一利,有时候,笼子非常好用。这几种情况之下,暂时的使用猫笼对猫咪反而是有益的。
① 新猫进家:
当猫刚到新家的时候,笼子其实会让猫咪感觉更有安全感。能让猫咪隔着笼子熟悉环境,最好在笼子中放一个躺着的纸箱,或者在笼子外蒙上一层布,营造黑暗的环境。
如果家中有原住民,笼子能起到一个隔离的作用,除了起到一个疾病隔离的作用之外,还能让两只猫隔着笼子这个安全距离进行相互认识,慢慢熟悉后,以后就不会剑拔弩张的。
② 猫生病需要静养或者限制行动的情况:
例如猫咪刚做完手术,或者骨折摔伤需要静养的时侯,笼子可以限制猫咪的活动,免得猫咪动作大使得伤口撕裂。
如果家里有其他猫,也避免了玩闹再次受伤。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即便是在养病期间,如果猫咪有精神且有意愿想要出来活动。 可以每天让猫咪出来活动2-3个小时,期间注意别让健康猫同病猫玩耍打闹,同时时刻注意病猫的活动去向。
③ 母猫临盆或者照顾小猫的时候:
对于即将生产的母猫,我们最好能够给母猫提供一个安全且环境舒适的笼子,这不仅能让猫咪有安全感,也能防止母猫到犄角旮旯的地方生产,方便我们自己接生。
建议使用宽敞的单层笼子而并非多层猫笼,因为这个不仅是产房,还是以后幼猫的育猫房,如果使用多层猫笼,小猫可能会摔伤。
④ 猫咪发生冲突的时候:
多猫家庭中,难免会发生冲突,如果猫咪打架了,则需要笼子进行隔离,防止发生事故。
⑤ 防止发情乱伦:
如果你家猫有公有母,如果母猫发情了,最好进行暂时隔离,不然也容易发生意外。
⑥ 笼子可以作为养猫工具,可以经过改造后,成为猫咪的玩乐休息区,例如增加和攀爬的空间,放置猫咪喜欢的玩具,一个舒适的猫窝等等
坏处就多了,想想你被关进一个很小的房间里,吃喝拉撒全在里面,没有任何娱乐项目和可供消遣的物品,你只能吃了睡睡了吃,甚至都不能在里面跑步锻炼......
对猫咪来说也是一样的:
① 长期精神紧张:
如果猫咪被长期笼养,它们的情绪波动会十分明显且频繁,变得易怒或者胆小易受惊吓。长期笼养的猫咪还会因为心理压力过大而乱拉乱尿,故意在水盆里面尿尿就是表现之一。
② 身体机能下降,寿命缩短:
因为长期笼养的猫咪没办法得到足够的运动,它们的身体状态会逐渐下降, 它们四肢的肌肉和支撑力将逐渐的减弱,关节受损,消化吸收能力会变差,猫咪会变肥胖,心脏功能退化、胰脏功能减弱等等
③ 容易生病:
例如消化道疾病:比如频繁呕吐、便秘等。皮肤疾病:真菌感染、耳螨感染等。长期笼养的猫咪基本4岁左右免疫力已经很弱了,许多到了这个年龄的笼养猫牙齿会提前掉落。它们的身体素质下降极快,消化能力减退,认知能力变弱,多数猫咪活不过6岁。
④ 变蠢变笨:
长期笼养的猫咪记忆力和认知力没有散养的高。因为猫长期被关在笼子里面,它们对于环境的认识和学习能力比较弱。而且因为很少和外界互动接触,所以它们很容易害怕笼子外面的世界。
长期被笼养的猫,即便被放出笼子,它们也更喜欢长时间趴着不动或找地方躲起来,不愿意主动接触新的事物。
⑤ 抑郁症:
长期笼养的猫极容易患上抑郁症。抑郁症的猫会有下面的行为:对玩乐没有兴趣、自残、过度舔舐毛发、精神不振、消瘦、睡眠时间加长且睡眠质量不好等等
⑥ 繁育能力下降:
也许是精神和身体双重原因,有一些长期笼养的猫繁育能力比较低下。
⑦ 性格变差:
长期笼养的猫由于很少和人接触互动,所以性格大多是胆小怕人的,甚至可能会有攻击性,他们没有得到良好的社会化,也不懂得怎么和人和其他猫相处,也很难适应新环境。
个体对于笼子的反应是不同的,总的来说幼猫对于笼子的反应比成猫要轻。
猫被长期笼养之后,如果想让他们做到散养猫一样,是很难的事情。
大部分的成年猫在笼子里面超过3天,它们的情绪会躁动不安,会出现扒拉啃咬笼子,大声嚎叫,甚至不吃不喝等行为。这时候其实猫咪已经出现了心理问题,一旦打开笼子,它们会因为害怕再次回到笼子而一直躲在隐蔽的地方。
如果猫咪在笼子里面的时间超过了15天,大部分猫咪会放弃挣扎,但是它们的性格会出现变化,比如从活泼变为消沉,从乖巧变得易怒等
如果笼养时间超过一年,猫咪的性格已经变得喜怒无常,就算被放出笼子,想要它们恢复健康的心理状态也是极难的一件事情
别说三天了,我家猫在笼子里呆一小时都不行,好像疯了一样,扒拉啃咬笼子。
所以,如果有特殊原因需要将猫咪暂时的关在笼子里面,建议尽量不要超过三天,如果要超过三天,我们要每天让猫咪走出笼子活动一下,这样能把伤害减少一点。
今天的内容就说到这里啦,说到底,不建议长期笼养,但是笼子本身没有错,关键在于我们怎么使用它。
但并不是在所有时候,一厢情愿的喜欢就一定能够有一个好结果,因为他的猫最后当着他的面,不屑看了一眼这个世界,然后从大厦的十七楼窗户上一跃而下。
他很久没有从这里面走出来,见到他的时候,他只是说了一句:我再也不养猫了......
而事情的根源其实源于他养猫的理念,他养猫从一而终永远是笼养的,因为以前有人对他讲过,猫咪散养会出现很多的弊端,特别是会导致猫咪离家出走或者是遭遇不测,只有笼养才是对猫咪最大的负责,那么多猫咪不都是笼养的吗?
但散养和笼养之间到底哪个才是真的对猫咪有利,这需要我们今天好好来探究一下,因为各有分说,且彼此争论并未出现最终结果。
笼养是将猫咪饲养在铁笼中,能够最大限度控制好猫咪的饮食与活动范围,避免猫咪接触不当的物品,也能够杜绝走失等风险。
这在很多人看来是非常好的一种饲养方式,同时很多人批判猫咪散养,说那是不负责任的养猫方式,猫咪在外界会遇到很多危险,并且会导致流浪猫数量增加,同时大量野生动物的生存受到影响,并且还会增加猫咪患病的风险,所以散养是必须要禁止的一种行为。
没错,网友的说法很有道理,但是在这里他们混淆了散养的概念,国外很多猫咪是不被限制在一个家里的,他们的散养是户外型散养,猫咪是能够去到距离家里很远的地方,但是这种散养和我们平时说的室内型散养也有区别。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区别?关键在于不同国度对于宠物的不同认知态度,能够做到任意散养猫咪的国家,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在于宠物芯片的普及,他们在养猫最初就需要花费巨额(数百至数千美金)的猫咪培训费用,在这个过程中,铲屎官能够学到正确喂养和照顾宠物的方式,同时宠物体内会被植入芯片,哪怕宠物走失,通过普及的芯片也能够快速找回。
其次就在于宠物立法,相关规定的出台使得很少会对别人家的陌生宠物进行伤害,而且除大都会外的其他居民区往往是地广人稀的,交通密集程度也很低,具备攻击性的野生动物数量也不多,所以猫咪才能够这样散养。
换句话来说,现在很多民风淳朴的农村,很多田园犬和猫咪不也都是散养的吗?很多也都能够活到十多岁寿终正寝。
把一种适合郊区或者人口密集度低区域的养猫方式代入到高密度的城市空间,这本身就是一种错误。
我们说的散养是以家庭为单位,并不包括外界空间的散养,因为猫咪是一种领地性很强的动物,它们虽然宅,但是不代表它们不需要足够的活动空间,相反,猫咪对于活动空间的需求是很高的。
这时候就不得不提到猫咪的行为逻辑,据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实验室的研究发现,猫咪的领地极为广阔,最远能够达到30公里以上,而趋势猫咪远行的因素包括发情、食物、天敌、人为干预等等,所以在户外型散养的国度,我们经常能够看到走失数年以上的宠物在距离很远的城市被动物救助站的工作人员发现并通知主人前来接回的消息,可想而知其中有多少的宠物是回不来的!
但是笼养会怎么样呢?笼养的铲屎官大多数时间都是将猫咪禁锢在一个不大的猫笼里面,虽然有些人表示:我可是买了很舒服的猫别墅给我家的猫咪住哦,才不是那种狭小蔽塞的小铁笼呢!
可实际上,这对于猫咪来说并没有什么区别,讲一下猫咪笼养的坏处,大家可能不知道,猫咪的很多问题都是由笼养造成的!
1.肥胖引起的多种并发症。
笼养的猫咪缺少足够的活动空间,且铲屎官多数忙于工作无暇关照小猫的日常活动,所以很多时候都是采用自助餐式的投喂方式,这就导致了很多猫咪因此吃得多但是动得少,想要管住嘴、迈开腿,但是条件不允许哇!
猫咪:在无奈中被催肥,一不小心就成了一只二十斤的幼猫,而且还容易变成一只要“挂掉”的猫咪!
为什么呢?因为肥胖会引起多种并发症,而且还都是极度影响猫咪健康的问题!
①猫糖尿病:现代社会猫咪中患有猫Ⅰ型糖尿病(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和Ⅱ型糖尿病(胰岛素非依赖性糖尿病)各占约50%,据统计,欧洲猫咪中患有猫Ⅱ型糖尿病占80%,而患有Ⅰ型糖尿病只占20%,因为欧洲很多猫咪都是被过度喂食,大部分都存在肥胖问题,是由肥胖造成胰岛素分泌失调,从而引发的糖尿病。
②猫心脏病:猫咪肥胖特别容易导致肥厚性心肌病,再加上其他的心血管疾病,这简直就是夺走猫咪性命的魔鬼!同时心脏病会引发猫咪的心肺功能紊乱,严重时还会导致肺水肿!
③猫骨骼病:超过限度的体重会对猫咪的骨骼造成不可逆的影响,这会使得猫咪出现举步维艰的情况,但是除了遗传的软骨病外,更多还是由肥胖引起的骨骼病。
除了这三种疾病外,肥胖还会导致其他诸如胰腺炎、肾脏衰竭、肝脏衰竭等情况,所以避免猫咪肥胖,这是对猫咪最大的照顾。
2.长期笼养会使猫咪出现不良的心理疾病。
心理疾病是一种很难调节的疾病,人类有心理医生依旧很难避免这类疾病对我们身心的伤害,那么猫咪连心理医生都没有,这自然是更加难受的一件事情了。
需知狭小的笼子对于猫咪来说就像是一个监狱,特别是一天中有16个小时以上都是独自度过的,而且没有其他任何互动,这种孤独远比一个人吃火锅、一个人看电影来得孤独的多,而在这种情况下,很多猫咪就会出现抑郁症,严重时会导致猫咪轻生,就像朋友家猫咪直接从楼上跳了下去一样!
3.长期笼养会导致猫咪发育不良。
猫咪的生长发育除了有足够的食物与水外,其实还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了运动,生命在于运动,失去了运动的猫咪骨骼密度比经常运动的猫咪低,而且肌肉密度也不及正常运动的猫咪,这样的情况下,猫咪体质自然更差,如果出现一点意外,那么猫咪生病也很容易发生。
另外猫咪除了运动之外也需要阳光,一方面是阳光下猫咪的皮肤能够生成维生素D,这能够避免猫咪钙质的流失,然后也能够起到杀菌和提高猫咪体质的作用。
所以说,把猫咪关在一个笼子里面,这本质上只会使得猫咪更脆弱!
换而言之,就像有些家长什么事情都不让自己的孩子做,一心想要孩子好好上学,但是这样的孩子最后哪怕读书很好,他在其他领域就像是一个低能儿,温室的花朵,这是受不了风吹雨打的!
永远把猫咪关在笼子里,用爱的名义做着自私的事情,这本身就是一种错误。
可别让猫咪永远都只能停留在一个固定的狭小范围,一直用着自己渴望眼神的眼睛看着这个不大的空间,最后在绝望中离开了这个世界,这是对猫咪最大的伤害!
不过上文也说明了户外型散养的坏处,而这也是真实存在的问题,所以说最好的方式就是给猫咪足够的空间,但是却不是一直把猫咪禁锢在那,还一直说着我爱它!
参考资料:[1]孟凤霞,吴丹丹,杨庭祥, 等.我国不同地区猫和犬饲养及猫栉首蚤感染调查[J].国内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2,23(3):212-215.[2]玉田县遵泰宠物用品有限公司.多层爬梯立式猫笼:CN201630594800.0[P].2017-12-05.[3]詹红微,王爱国,王福金, 等.浅谈实验猫的一些饲养与管理体会[J].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2012,32(6):541-543. DOI:10.3969/j.issn.1674-5817.2012.06.019.[4]翟晓虎,曹盼盼,王锦锋, 等.一例美国短毛猫肥厚性心肌病的诊断与治疗[J].畜牧与兽医,2018,50(4):124-127.[5]贺卫华,翟晓虎,李玲, 等.1例猫糖尿病并发急性肾脏功能损伤的治疗[J].黑龙江畜牧兽医(下半月),2019,(3):154-155,158. DOI:10.13881/j.cnki.hljxmsy.2018.04.0346.[6]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治疗猫、犬关节病症的外用膏剂及其制备方法:CN201610172401.4[P].2016-07-06.
#猫咪大明星##北京宠物文化节##秋日好时光#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