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原生态宠物号 2025-01-04 16:38 7
消费者在接受宠物店和宠物医院服务前,通常都不会签署书面协议,即使签署也是流于形式,殊不知风险就在消费者不重视协议的情形下悄然由消费者承担了。
就消费者与宠物店或宠物医院签订的服务协议而言,消费者往往处于不利地位,如果双方产生纠纷,消费者受损失的几率要大得多。协议的风险往往来源于协议的约定,协议约定的疏忽往往源自于协议订立时的粗心大意或者碍于面子的妥协,也包含部分懒惰心理以及对协议审核的不重视不严肃。
签署书面协议是对自身利益最切实有效的保障,签署之前仔细阅读协议条款内容。商家出具的协议,一般都是格式条款,即都是卖家自己拟定的内容。在法律上,协议就是合同,是双方都同意并达成一致的意见。商家拟定的格式条款,虽然表面上具备了合同的形式,约定了双方的权利义务,不过格式条款十有八九都是对商家有利的,加重了消费者的责任。但这并不是说,商家拿出的协议就不能签,只要注意关键内容就可以了,有约定的进行修改明确,没有约定的考虑是否需要补充约定。哪些内容需要重点关注呢?
01
审查合同主体
重点审查主体资格,宠物店亦或是宠物医院是否具备营业执照,宠物美容师是否拿到资格证,具备专业技能。
02
明确合同标的、服务期限、服务类型
特别注意期限问题,比如寄养宠物的时间,为宠物美容的频率,或者宠物接受治疗的周期等等,这些都会影响后期的责任分配。
03
重点约定合同价款及支付方式
合同价款本就是合同的核心条款,需要重点关注,尤其需要注意价款对应的服务及期限。约定价款之前最好对宠物服务收费标准有大体的了解,规避常见的价格风险。 还可以在合同中约定发票的提供,我国营业税全面改增值税之后,发票的提供成为了合同中一个重要的条款。
04
关注合同中各方当事人权利义务
比如商家承诺保证宠物存活期多久,宠物在销售时是健康、合格的,宠物的来源是合法无争议的,宠物接受服务后出现什么问题商家要承担责任,寄养时间到期之后宠物主未领走宠物如何处理等,类似关于宠物服务过程中有可能产生的权利义务,尽可能提前在合同中约定,避免日后由此产生争议。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不要相信口头承诺,商家的承诺都应写在合同里。
05
约定违约责任和终止解除条款
这个条款也是合同中很重要的条款,违约和终止解除条款约定明确清楚的,有利于当事人在发生纠纷后主动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违约金是最为常见的违约条款,违约金条款的本质不是为了追求额外的利益,而是为了给对方施加压力促使其按约定履行合同,从而实现合同目的。过重的惩罚实质为居心不良,过轻的惩罚又达不到想要的效果,最好是恰到好处。 有违约补救措施的约定好过进行违约金惩罚的约定。合同终止解除条款是一项较为自由的约定,能预见约定解除的条件或情形尽可能书写周全,以便日后只能通过法定解除权的行使来打破僵局。
06
尝试约定解决争议的管辖条款
管辖条款直接关系到今后纠纷解决的方式和地点,通过约定仲裁或诉讼,以及管辖法院,尽量约定对自己有利的条款。
接受宠物店和宠物医院的服务前必不可忘签署书面协议,这是对双方利益的保障,也是避免日后颇多争议的有效措施。可约定的协议内容包含但不限于以上条款,若有其他特殊的要求或者商家有其他承诺,都应当写在协议里面,坚信白纸黑字是规避风险最有效的保障,口头约定终是一场空话。
在德国各大城市的街头走一走,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极少会见到流浪动物。凡在大街上看到的动物,都有主人陪伴。而且,宠物们大多装备齐全、自由自在,主我们则尽显温柔体贴,很少有拉扯、呵斥等场面出现,到处都是一副“小主吉祥”的模样。
动物们为何生活得如此幸福?
这就要从德国严格的法律法规和配套的动物救助机构说起了。
和人一样,在德国,动物们的权利也是有法律保障的。
德国现行的《动物福利法》经多次修订、扩充而成。该法包括13章22个大条款,被公认为世界上最严格的动物保护法。
德国《民法典》规定,动物的所有人在行使其权限时,应遵从关于动物保护的特别规定。动物的范围既包括野生动物,也包括家养动物。
在德国《联邦自然保护法》里也有13条涉及动物保护的法条。
2002年5月17日,德国联邦议会以压倒性的多数票,将动物保护纳入《基本法》,即德国的宪法。这一修订的重要改变之一是在“人”的后面加上了“和动物”3个字。由此,德国成为欧盟第一个将动物权益保护写入宪法的国家。联邦法院在此后的动物案件判决中,也明显体现出更多的动物保护意识。
2007年,德国联邦议院再次修订《动物福利法》,新增的规定包括禁止将宠物出售给不满16周岁的人,养主必须保证饲养的宠物在心理上不受外来的扭曲和伤害等。
仅有法律还不够,还得有动物救助机构兜底。
1881年,德国多个动物保护组织和庇护所合并成立德国动物保护协会。该协会致力于有效阻止虐待动物,总部位于波恩。 它已成长为包含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个组织的巨型机构,而且建立起500多个动物庇护所和急诊室,每年救助约30万只动物。
在德国,弃养宠物是违法的。但在现实生活中,仍有宠物因各种主观或客观原因遭弃养。如果我们在街上看到流浪动物,会报警或通知动物救援人员。通常状况下,曾经当过宠物的动物体内都被植入了芯片,工作人员可以根据芯片信息找到主人,送返主人家中即可。如果主人因为不可抗力,如被捕、生病入院,甚至死亡等,无法继续照顾宠物,则会由收容中心负责它们接下来的生活。
德国的动物收容所由动物保护协会运营,是非营利机构。在这里,走失或被弃养的动物都能得到照顾。没有植入芯片的动物会在这里接受专业的健康检查,完成驱虫、接种疫苗及植入芯片等程序,等待认养;已有芯片的动物若等不来主人,将被公开认养。
作为非营利机构,动物收容所的收入从哪里来呢?其中一条重要途径就是认养费用。
一名女子和她的宠物狗坐在德国首都柏林的一处草地上。斯特凡·蔡茨摄(新华社)
德国宠物商店禁止出售宠物,只有持资格认证的繁殖业主才可以出售。 购买宠物价格昂贵,比如一只幼年拉布拉多犬的售价高达2000欧元。而认养宠物则非常便宜,通常只需约十分之一的费用。这些费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分担收容中心的运营开销。
据德国动物保护协会统计,德国的宠物认养率高达90%。收容中心里80%的动物都能在6周内找到新主人。即便是一直无人认养的“小可怜”,也能在收容中心健康地生活。
在德国,认养宠物和领养小孩一样严肃。想认养动物的人需要参加专门的学习培训并通过考试,取得资格认证。如果想要认养大型犬或特殊犬类,认养人 要进行额外学习并取得专门资格。认养后,主人要与宠物一起参加为期3个月的专业训练,如建立搭乘公交车、地铁等行为规范。动物协会还会对认养者的经济条件、认养动机、家庭环境等各方面进行严格审查。认养成功后,会有动物协会工作人员定期上门回访,了解宠物的生活状态,评估认养人的家庭条件是否能够继续满足宠物成长的需要。
对于“小主”们来说,这些问题都是主人需要操心的,真正值得它们自己关心的是如何更好地吃喝玩乐。这也同样不用担心。在德国城市的公共活动空间里,设有像儿童游乐场一样的独立空间,供宠物活动。虽然德国的超市分为综合、日化、食品等不同种类,但在任何一家超市都能买到宠物食物及用品。
也难怪,德国“小主”们的幸福感如此爆棚!
转自:经济日报(作者谢飞),原标题《动物权益同样需要保护》
来源: 经济日报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