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原生态宠物号 2025-01-04 16:41 41
感谢小黑盒提供的测评机会
本文作者#星游社#茗零
前言
在经典的《宇宙巨人希曼》和充满《怪奇物语》味道的新闻后,桌子上的散落的牛奶和燕麦圈、庭院里巨大的棒球以及池塘中张牙舞爪的塑料恐龙玩具也逐渐出现在了玩家眼前......
初次看到庭院中神似望远镜的科学仪器和巨大的昆虫,可能你第一个想到的电影就是《亚瑟和他的迷你王国》。
然而上文提到的这些元素,无一不是在对另一部经典迪士尼儿童科幻片的致敬——《亲爱的,我把孩子缩小了》。
“亲爱的,我把孩子缩小了。”
科学家发明缩小激光,竟意外将自己与邻居的孩子变成了拇指大小。于是四个孩子不得不在后花园展开了一场关乎生死存亡的大冒险......谁能想到,一款EA了两年,直到2022年才正式发售的游戏,竟将一代人的童年回忆挖了出来。
没有这部游戏,我也永远不会知道,这部经典电影的背后,还有一部名为《我把孩子放大了》的续集以及一整部电视剧。
不管怎样,《禁闭求生》依然为我们展现了它绝佳的游戏表现。
建造游戏需不需要剧情?
《禁闭求生》是一款可以切换成第三人称的第一人称冒险生存建造游戏,玩家需要一边对抗各种有害或者无害的巨型虫子,一边在庞大到像多半个罪恶都市一样大的后花园中收集物资、打造家园。
在游戏中,玩家的设定是一名(多人模式最多四名)被温德尔·塔利博士用SPAC.R平台缩小的儿童。而博士的成果又隶属于神秘的奥美能公司。
因此与电影中 想尽办法赶到家中并引起自己科学家父亲的注意就能复原的条件不同,游戏中的玩家除了顶着缩小后的身体在布满危险巨型虫子的后花园艰难求生外, 要借助花园中各种由于缺乏引导因此很难寻找的科学仪器探寻缩小技术背后的秘密与将自己放大的方法。
作为一款基于电影改编、同时游玩模式又类似于《森林》和《绿色地狱》的拟真生存建造游戏,《禁闭求生》像二者那样为游戏加入了一条与设定息息相关的剧情路线。
剧情的存在使得玩家可以自由选择究竟是单纯的建造求生,还是跟随剧情的脚步逐渐探寻如何将自己放大的秘密。
在此前,生存游戏究竟是否需要剧情是一大问题。
在玩家仅仅可以作为其他玩家的子女存活最多一个小时并“生下”其他玩家的《一小时人生》中,由于游戏节奏的快速性,所以作品中并没有内置可以安排主线任务的剧情,玩家体验到的所有事件都只是角色背后由真人扮演的玩家做出的主观行为。
而在魔晶工作室最经典的《我的世界》中,游戏唯一与剧情沾边的内容只存在于玩家击杀末影龙后出现的“终末之诗”里,传统意义上的剧情在这部作品中依然没有出现。
在《星露谷物语》中,玩家可以与星露谷的村民们培养好感度,发生各种故事。这一设计有了在生存模拟游戏中引入剧情的雏形,然而由于自由度依旧很高,所以与后来生存建造游戏中的线性剧情依旧有所不同,
随后,虽然不是首次,但作为写实画风的生存建造游戏,《森林》与《绿色地狱》两部作品开始出现了围绕游戏设定展开的固定剧情路线。
前者玩家可以专心生存,也可以跟随剧情找到主角的儿子,并在两种固定结局中做出选择。后者的剧情虽然遭到不少玩家的诟病,但也的确存在于游戏中。
生存建造游戏是否需要剧情的问题虽然依旧流传于玩家之间,但这个问题的本质也变成了“生存建造游戏需不需要线性剧情”。
对于《我的世界》和《泰拉瑞亚》这种沙盒类游戏的爱好者来说,没有剧情限制的游戏更能为他们提供广阔的探索天地,但对于厌倦了开放世界的线性爱好者来说,任务剧情的存在可以为玩家提供更多的指向性。
它也能让这些玩家体验到生存建造游戏的乐趣,很好地中和了一些玩家对游戏自由度过高以至于失去方向感的厌恶。
由此可见,线性剧情并没有破坏建造游戏的开放性,毕竟除了《环世界》与《剑士》这样以随机剧情为卖点的游戏,市面上几乎所有开放世界游戏的剧情线本质上还都是线性的。
对于操作比《我的世界》复杂,又没有《我的世界》自由度高的游戏来说,没有剧情或者是剧情没有指定一条固定路线而是完全非线性的设计只会让玩家失去方向感。
毕竟不是所有玩家都喜欢自由度过高的游戏,因此对于这些作品来说,没有线性剧情反而才会降低玩家的游戏体验。
艰难的战斗体验
虽然《禁闭求生》在场景中设计了许多充满科技感的实验设施,并且采用了牵扯到某个“大公司”为背景的科幻故事,但比起《森林》与《蚁人》这样的“写实”科幻,本作的整体故事基调依旧更像是一部面向儿童的科学创想节目。
《禁闭求生》并不像《我的世界》一样,可以根据玩家手中拥有的道具种类不限任务进度地随意建造各种武器工具。
在游戏中,玩家除了要通过相应的武器工具来对抗敌人并收集物资外, 要扫描新物品并收集散落在地图中的“原始科学”与“乳牙”等能量。
只有玩家在利用有限(消耗次数需要等待几分钟充能)的扫描次数扫描新物资或是通过“原始科学”点数解锁相应的科技树之后,才能够制作相应物品。这无疑大大增加了游戏的难度,但同时也在游戏中明确了玩家的任务。
在游戏后期,玩家甚至能够将庭院内的虫子驯化为宠物,并搭建属于自己的房子作为据点。不得不承认的是,这样一步一步达成条件完成目标的成就感要比游戏一开始就解锁所有图纸再游玩的成就感要大上许多。
而抛开游戏有关建造的内容,尤其对于单人玩家来说,《禁闭求生》的战斗难度比预想中的要大上许多。
虽然游戏在不同地形才能收集到特定物资的收集系统与食物会变质等设计充满了拟真的意味,但在战斗系统上,《禁闭求生》还是采用了一套独特的RPG系统。
而制作组在游戏难度的设计上比较简单粗暴,除了可以选择取消或保留虫子的创造模式外,仅仅通过“友军误伤”与耐力值等系统的开关来区分正常模式的难度。由于这是一款最多四人联机的多人游戏,这样导致了《禁闭求生》的战斗设计对于单人玩家来说十分的不合理。
敌人的高血量,玩家的低伤害与不明朗的盾反机制使得《禁闭求生》的战斗系统夸张到有了《艾尔登法环》级别的难度。至少在游戏前期,玩家绝对不敢随意去招惹任何大型虫子。
就连体型娇小的螨虫、小蜘蛛和看似瘦弱的蚊子在这款游戏里,都有可能成为玩家的催命符。
后记
比起现实中一眨眼就会消失不见的真虫子来说,《禁闭求生》中某些放大并且减小了数量的虫子为玩家凸显出了它们原本的可爱感。
即便如此,《禁闭求生》依旧包含了微软游戏一直以来的人文关怀。为了照顾“蜘蛛恐惧症”患者,你甚至可以在设置中关掉游戏内蜘蛛的建模。
虽然本作在难度设计上有着一定缺陷,并不适合单人直接游玩普通模式,并且创造模式会急剧降低游戏的寿命,但作为一款生存建造游戏,《禁闭求生》优秀的联机性与直播节目效果都为这部作品创造了无限的可能。
也许这部灵感出自儿童电影的游戏,在结束EA以后,依旧能给玩家们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相信在各位孩提时期,应该都和我一样拥有着相同的兴趣爱好——观察蚂蚁。蹲在路边凝视着它们搭建的小土丘,看着这些小生物进进出出,这么一待往往便是一个下午。 偶尔我也会玩性大发,为这些辛勤工作的小东西们加点“生存难度”,扮演耶和华来场“大地震”或是“大洪水”之类的灾难。 有时我也难免会突发奇想:如果缩小了钻进去看看它们的世界,会是怎样新奇的体验呢?
《禁闭求生》(Grounded),可以说是完美满足了我全部的幻想。
毫无疑问,这是一款基本功相当扎实的四人合作生存游戏。它有着完整的生存玩法循环,有着轻度的RPG元素,有着卡通式的、充满美式儿童漫画风格的美术设计。 还有最让人期待的——微型世界生存大作战。
玩家将会扮演被卷入神秘事件的青少年之一,从失忆中醒来。他们惊讶地发现,平时眼中微不可见的蚂蚁,现在竟变成了同等体格的巨物。为了在这个被放大了无数倍的家宅后院里存活下去,为了找回自己的记忆,重回正常体型,玩家需要建立庇护所、搜集食物与资源、追寻奇怪博士留下的设施与线索,揭开一切的谜团,重返正常生活。
《禁闭求生》最大的亮点,在于“新奇”和“反差”。
独特的游戏舞台设定,让玩家既不用面对狼、巨熊的常规的野生动物,也无需与外星异形生物殊死搏斗,更不会面临沙暴、寒霜等自然环境的挑战。相反,无论是极富攻击性的敌对目标,还是玩家们获取生存物资的狩猎目标,这些被设计者们释放出来并挑战玩家生存技能的,是平日里随处可见,但却并无太多存在感的虫子。
例如象鼻虫。这种身长不过十数毫米的小型虫类,成为了游戏里求生者们最常见,也最主要的食物来源。而它独具特点的“长鼻子”,也会成为制作一些道具的关键材料。
值得一提的还有我童年的最佳“玩伴”——蚂蚁。
这些可爱的小东西虽然不会主动进攻玩家,但他们掉落的材料,却可以在玩家手中,变成无坚不摧的利器和各式防御装备。所以,难免会发生一些“亲者恨,仇者快”的手足相残事件。
除了这些相对温和的“老面孔”,其余的一些就不是那么友好了。比如,对不少玩家来说,物理杀伤与精神杀伤双高的节肢动物门高徒——蜘蛛。
虽然在游戏卡通画风的加持下,这家伙不仅不算凶恶,看起来还丑萌丑萌的。但这依旧改变不了,其在同体型生物中顶级掠食者的生态链地位。对于被缩小了的玩家们而言,这家伙就是个十足的大BOSS。
还有些在平日里毫不起眼的“小东西们”,现如今都成为玩家不得不提起精神,小心应对的“BOSS们”。即使是看起来和蔼可亲的瓢虫先生,也会在被激怒之后,亮出六段血条,把试图狩猎它的玩家们吓得屁滚尿流。
可以说,这种“反差”为玩家带来了难以想象的新奇感。被缩小了在后院生存的独特设定,也绝对会满足不少人的童年幻想。这样独树一帜的奇特体验,是现有的不少“生存类”大作所无法提供的,这也是《禁闭求生》引以为傲的亮点。
新奇感可以说是吸引玩家入坑的“招牌”。但如果没有足够坚实、可以深度挖掘的生存游玩体验,显然也是留不住玩家的。而在这一点上,《禁闭求生》虽然没有再度拓出新意,但也可以说是做得足够出色。
野外求生的基本三要素是什么?是水、食物与庇护所。由此拓宽而出的其他生存的“必需品”,包括工具、武器、材料等有助于求生进展的“常规元素”,以及舒适的生活环境、生活条件等等满足心理需求的“奢侈元素”。这些现实中荒野求生所需要“逐级解锁”的各类需求,任何一款立志于提供优秀游戏体验的生存类游戏,都必须有所涉猎。
而在《禁闭求生》中,这些需求都得到了足够多的展现。
玩家扮演的角色,有着最基本的食物和水资源需求。在单人游戏正常难度之下,可以轻松通过狩猎象鼻虫与寻找露水来满足。而在一些特殊的场景与地形,还会解锁“苏打水滴”与“果汁滴”等特殊饮品。这些固定刷新的饮料水滴,并不会提供什么增益Buff,它们更像是设计者为玩家提供的“水资源保底”。如果实在是“老眼昏花”到找不着草丛叶尖的露珠,这些饮品就可以成为玩家救急保命的良药。
而生存三要素中最关键的庇护所需求,《禁闭求生》也算得上是该有的都有。从材料及其简单且基础的初始小窝棚,再到需要剧情和资源解锁的组合式房屋。无论只是单纯的满足“居住需求”,还是更高级的“奢侈需求”,《禁闭求生》都为生存挑战者们做好了准备。
你别说,烤象鼻虫肉看起来还挺诱人的
除了基本三元素外,《禁闭求生》的生存玩法重心,更多放在了后续的拓展元素上。这其中最值得说道的,是它的装备锻造与升级系统。这套系统让《禁闭求生》的沙盒生存体验中,既多出了一点轻度RPG式的风味,也让游戏的游玩循环拥有了一定的可挖掘度。
玩家需要在剧情流程中,搜集一些需求不可再生资源的特殊材料的蓝图。这些制造出的特殊物品,能够帮助玩家大幅度提升武器的伤害以及耐久。甚至在一定强化等级之后,玩家可以通过熔炼炉铸造宝石,为装备再度增加巨额属性,或者附加特殊能力。
而《禁闭求生》不少武器护甲都拥有着RPG风格的套装加成,以及一些特殊技能。玩家可以通过锻造与强化系统,为自己心仪的武器与护甲构建Build,帮助自己在这个充斥着“巨型”昆虫的世界里生存下去。
这样的设计算不上新颖,但也不能说无趣。对那些愿意在“后院”里挥洒汗水,享受狩猎昆虫与构筑爱巢的人来说,这套系统就是帮助延长游玩体验,持续正向循环的最好帮手。由于锻造台在主线第一章便可以解锁,这套系统同样也可以帮助初入微观世界的萌新们,更好地面对各种昆虫的袭击。
除了这些基础扎实,可以算得上出彩的生存玩法设计,作为一款四人联机合作生存游戏而言,《禁闭求生》也有着值得一提且相当优秀的多人模式设计——共享存档系统。
大多数多人沙盒生存游戏的玩家,往往会面临一个相当常见的问题——时间。由于游戏的数据记录在开服者,或者换句话说,主机的电脑里。如果大家不能找到可以一同游戏的时间,任何一人的缺位,尤其是主机的缺席,都会严重影响游戏的体验。
虽然,《禁闭求生》同样无法解决“鸽子精咕咕咕”和“我有点事”等常见问题,但至少,它可以让玩家无需担心主机的缺席。在共享存档系统的帮助下,多人游戏会被保存在Steam云端。即使开服的主机无法在后续游戏中现身,其他玩家可以直接通过云端存档进入游戏,让主机的身份在存档的玩家中轮流交替。这对于不少时间表紧迫,难以和朋友找到共同休息时间的上班族玩家来说,可以算得上是福音。
总体而言,《禁闭求生》算得上是一款玩法扎实,且游戏氛围新颖的沙盒类生存游戏。它为玩家们提供了一条完整的剧情线,以及一个“重返正常世界”的目标。玩家随时都可以用“打通剧情”的方式,结束这场后院旅途。
即使有人对怪异的虫类世界有着浓厚的兴趣,想要长时间生存下去,《禁闭求生》也提供了各式强悍且行动各异的昆虫对手,以及强化自身并提高游戏挖掘度的锻造强化系统。无论是轻度剧情党,还是重度求生党,都可以在《禁闭求生》中享受到不错的游玩体验。
这部作品也会毫无疑问地打破不少人的“童年幻想”。至少,我不再对微观昆虫世界,抱有任何美好的期待了。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