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百科

宠物百科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宠物百科 >

乱象丛生的宠物医院 狗狗买回家非病即死

原生态宠物号 2025-01-04 16:42 33


乱象丛生的宠物院医物宠医院

随着城市养宠物的市民越来越多,宠物医院也在飞速增长,但由于缺乏有效监管,宠物医院变得鱼龙混杂,宠物生病的治疗费,成了一笔算不清的乱账。

●人药畜用 价格翻了几十倍

作为一名资深的宠物饲养员,刘东(化名)先后在市区多家宠物店或宠物医院工作过。对于这个行业,他直言“水很深”。

“高额的利润几乎是普遍的,一个萝卜一个坑,到底要多坑,还要看店里的老板是否有良心。”刘东说,在他所工作过的宠物店或宠物医院里,除了驱虫药、疫苗以及麻醉一些专业的畜用类药品之外,一般用于止血、退烧的药物基本上都是人用抗生素,这些药物价格低廉,可一旦变成了“畜用药”,价格便水涨船高,有的翻了几十倍。

“很多都是从社区医院或者熟人那边进货。进货价只要三元钱的抗生素,给宠物打一针就要15到20元,检测试纸也是这样,成本只要几元,但用于宠物检测后,一次性收费高达50元。”小东说,人用药品比兽药来路更广、价格更低、效果更好,只要剂量控制合适就行,所以很多宠物医院都喜欢使用。

由于兽药通常是针对猪、牛等体形较大动物,单支剂量较大,所以价格也更贵。不少大剂量的兽药用于宠物狗、猫则容易造成浪费,这是造成不少宠物医院爱用人药的原因之一。

“大部分顾客不知道药物的成分,也不会去追问,而且药物的价格都是医生自定的,并没有统一价格,也没有物价部门监管,所以药价可以抬得很高。”刘东说,由于帮宠物治疗的利润很高,所以很多宠物医院都倾向于帮宠物进行简单的皮下注射。

随着市民养宠物的热情不断高涨,宠物医院也随之增多。

●健康的小狗被诊断“有病”

为了证实刘东反映的情况,6月3日,九江晨报记者带着一条小狗去了几家宠物医院进行检查。

上午9时许,九江晨报记者来到了人民路附近的一家爱心宠物医院,在医院的墙上贴了一份“就诊须知”,里面详细列出了医院对任何疾病都不能包治包好、无论宠物疾病治愈与否诊疗费均不退回等免责条款。

刚走进医院,一位自称在这行做了五十多年的宠物医生直接对小狗进行了检查,他先查看了一下小狗的眼睛,然后拿出一根体温计帮小狗量体温。

“这只小狗的体温有39.7度,轻微发烧,而且从粘在体温计上的大便来看,小狗还有些拉肚子。”宠物医生说,小狗的情况有些糟糕,必须要先做一个化验,检测具体病因。如果没事,打几针小狗就能康复,而一旦化验出问题来,小狗就必须马上接受治疗。

在九江晨报记者的询问下,这位医生说出了治疗费用,化验需要100元,打针需要60元。“ 你们不化验也可以,直接给小狗打几针,这样就 60元。”

九江晨报记者以价格太高为由离开了医院,然后又到了位于莲花池附近的一家宠物医院,一位年轻的医生也对小狗进行了量体温等检查,但得出了结果却与前一位完全不同,“这只小狗很健康,基本上没有毛病,只是在喂食时要定量,再观察几天,如果小狗不正常,你再带过来。”

随后,在环城路上的宠物医院与一家宠物乐园,得出的结果都是非常健康。在九龙街的一家宠物店,九江晨报记者还在其隔间里发现了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注射用氨苄西林钠等人用注射液。

●利益诱惑 宠物店也进行宠物治疗

宠物医院也只是整个行业混乱的冰山一角,受利益的诱惑,很多宠物店也会做一些简单的宠物治疗。

王医生是一名资格非常老的宠物医生,他在九龙街开宠物医院已经很多年,对于九江市宠物医疗市场的情况,他用了一个“乱”字来形容。

“目前几乎一半以上的宠物店都在进行宠物治疗,而且医疗水平和器械也比较简陋,他们都没有医疗资质。”王医生说,一般的宠物店 在工商局注册就可以了,但是宠物医院则必须持有相关的从业证书,去畜牧局登记办理职业兽医资格证,然后凭借此证才能去工商局办理营业执照。

由于这几年九江的宠物市场急剧膨胀,而且缺乏相关监管,所以很多宠物店开始尝试进行宠物治疗,有的宠物店是一边做着医疗一边考取兽医资格证,有的店更是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些事情。

“举个例子,在北京就算是打狂犬疫苗,医生都必须有相关的证件。但在九江,宠物店都有打各种疫苗的服务,而且出现了一些医疗事故。”王医生说,相比于北京、上海这些对宠物医疗管理十分严格的大城市,九江的日常监管基本为零。

宠物店为什么会热衷于宠物治疗?王医生说,虽然宠物店和宠物医院都会做宠物美容和物品买卖,但是相对于其他服务,最赚钱的就是医药费。 很多宠物店并虽然没有医疗的资格,算不上是宠物医院,但是依然会对宠物进行注射、结扎等。

“洗一次澡也要几十元,但是花时间,打针吃药只要很短的时间,这样能得到的利润高太多。”王医生表示,以普通的疫苗为例,很多进口疫苗都是国外厂家投资,国内生产,利润非常高,10元进的货,完全可以卖到30元,甚至更高。

●缺乏监管部门

据了解,经营宠物医院或诊所,应当由工商部门核发经营许可证,由畜牧兽医局核发动物诊疗服务许可证,那么对于刘东与王医生反映的事情,那又归哪个部门管理?6月4日,记者先后联系了市工商局个体科与庐山区畜牧兽医局和浔阳区农林水务局等多家单位。

“我们只负责工商营业执照登记,一般来说宠物医院只要畜牧局核发的动物诊疗服务许可证,我们就会给予办理。而日常经营情况,我们没有办法进行监管,毕竟到底算不算误诊、乱诊,我们也无法判断,这必须要由畜牧局来判断。”市工商局个体科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如果确认了宠物医院存在消费欺诈等行为,可以拨打12315进行投诉。

作为动物诊疗服务许可证的核发单位,畜牧兽医局是否又能对宠物医院进行日常监管?记者通过了解得知,动物诊疗服务许可证已经归属区域管理,而据庐山区畜牧兽医局的一位黄姓局长介绍,在庐山区范围内,他们至今没有发出一张动物诊疗服务许可证。“如果市民发现无证经营的宠物医院,或者从事宠物治疗的宠物医院可以向我们投诉。”

随后,记者又联系了浔阳区农林水务局,工作人员表示,他们每年都会对宠物医院进行检查,但也只是检查“双证”,至于经营这一块,他们也没有权力进行监管。

“宠物医疗有其特殊性,哪里不舒服、有什么不正常,宠物自己无法表达,这既给医生诊断造成了难度,也让主人难以判断治疗效果。但从另外一个层面来看,客观上也给宠物医生乱诊断、乱用药提供了便利,哪怕发生了医疗纠纷或事故,往往难以获得维权证据。”王医生说,宠物医疗行业亟须走出混乱的泥潭,不但要加大监管力度,更要设立监管主体,他呼吁由畜牧兽医局牵头成立行业协会,借此加强对宠物医疗行业的管理。

(晨报暗访组)

狗狗买回家非病即死

萧君玮 董怡虹 戴天骄

所谓“星期狗”,也就是领(买)回家很短时间内发病甚至死亡的宠物犬。近期,上海浦东南码头地区浦东南路上的一家宠物店,被不少消费者集中投诉出售“星期狗”。

新民晚报新民网记者调查发现,这家开业五年以网络营销为主的宠物店,各项证照齐全,面对有关部门的突击检查也无猫腻查出,那么所谓“星期狗”到底从何而来?

投诉者“辛卡”购买的博美“星期狗”

投诉者:

买狗遇“套路” 被步步套钱

日前,新民晚报新民网记者被拉进了一个维权群,群名简单直接——“南码头浦东南路XXXX号受害者”。这里绝大多数都是在这家宠物店买过宠物的消费者,群成员达86人,大家以所购买的犬种、所患犬瘟和所花钱数作为自己的群名称。

粗略一看,“冠状”“细小”等常见犬瘟不在少数,还有很多人用“已经死亡”来表明所购宠物狗的最终状态。

投诉者“辛卡”买狗时签署的协议单

群成员“辛卡”告诉新民晚报新民网记者,今年6月3日,她在这家店花1000元买了一条博美,当天晚上就去宠物医院检查,发现有“细小”犬瘟病毒,寻求店家退款未果,当时她还报了警,并将维权画面拍下发到网上,目前已有超10万人次点击。

“辛卡”的维权视频已有超10万人次点击

另一位李先生的经历也类似,他告诉新民晚报新民网记者,自己第一次买的狗生病后,他去店里花钱换了狗,但再次生病……就这样一步一步被套,花了不少钱,最终狗还是死了。

“对陌生买家戒心重”、“去之前不给真实地址”、“网上中介层层转包”、“宠物狗发病不退只换”、“换狗需要加钱”、“以幼犬不能换口粮的名义捆绑销售劣质狗粮”……这些关键词,在维权群里频繁出现。

维权群中投诉者贴出的狗狗治疗单据

店家:

活体买卖情况很复杂

根据维权群的描述,网络营销是该店的一大客源,网上诸如“艾尚犬舍”、“爱宠生活会所”等网店最终都指向浦东南路上的实体店。

通过一家名为“天宠宠物会所”的网店,新民晚报新民网记者获得了这家店的联系方式,当得知记者在上海后,浦东南路实体店的地址被发了过来。第一次上门,对于记者这样的生面孔,店家警惕性很高,反复确认是通过何种渠道来的。

新民晚报新民网记者 董怡虹/摄(下同)

在宠物店现场,新民晚报新民网记者看到,整个店铺占据沿街2个门牌号,一楼开店,二楼应该是饲养场所,不时有狗叫声传来,而在店铺进门处,贴着醒目的免责声明:活体买卖售出不退

表面看不出问题,记者亮明身份后找到了该店店长白先生,他对于网上的诸多非议,似乎不以为然。

记者:有人投诉你们卖“星期狗”?

白店长:投诉蛮多,不单是你(媒体),工商、公安、消协(消保委)都去举报过。第一,我这家店开着,执照都有,不然工商要取缔我的。第二,我进货都有检验检疫证明。第三,任何买狗的人都要签合同,也就是“购买协议”,双方都是认可同意才能拿回去。“三包法”里也没有纳入“鲜活易腐”,你可以查。狗在运输过程中有颠簸啊、晕车啊、不适应啊,我进货以后养在店里,别说狗,就算是人也可能生病。工人照料不好,买狗的人买回去照料不好?都有可能。

有的人买回去有问题不肯换一条,一定要退钱,我们这里不能退。我们卖给你一条狗,工人等各方面都有提成的。有些人养了两天就不喜欢了,要退钱,理由五花八门,你说我能接受吗?每一个来的顾客我都说的,一经出售我们不包退。

我们行业内部都没有规范,一条狗生病了每个医生给的原因都不一样。说白了,每个顾客情况都不一样,我每个月要卖好几百条狗,要是卖出去的狗都有问题,店也开不下去了。

在店家同意下新民晚报新民网记者拍摄的店内各项证照

记者:你的意思是,生病的狗占少数?

白店长:不能说我卖出去的狗都是好的,毕竟是活体的,有生命的东西都会死。有些狗就像我刚才说的,运途当中感冒了拉肚子了,我们后来养好了,卖给别人,但可能饲养过程中又反复了,没有好透。还有一点,我卖给人家好的,或许吃油腻的东西,没有按要求喂狗粮,各种原因病了,就像买手机一样,你不能说每个手机质量都过关吧。

记者:狗生病要换怎么换?换回的狗如何处理?

白店长:比如一条狗500元,有的人养的时间比较短,可以原价换一个;如果要换其他价位的,那你要贴钱。有些客户客客气气,给你换一条就换一条,有的蛮横无理,人都有脾气的。狗换回来,我退回狗场帮我们调养,或者直接给我换一条。

记者:为什么网上给的地址每次都不一样?门牌号码也和实际的不一样?

白店长:我们基本上像房产中介一样,有的帮我们介绍生意,有的打广告,工人也要做业绩,电话号码什么的错开是方便统计。

记者:有关部门对店的规模有没有要求,店里可以随便养多少条狗吗?

白店长:工商只管开营业执照,只要合法就可以。有房产证复印件,人是自然人,规定年龄范围内就可以。目前来说,宠物行业没有(店铺大小、饲养规模方面的)考核。

监管部门:

数次检查均无问题

新民晚报新民网记者查询后获悉,在上海开设一家宠物店,需要工商部门发证,同时要在农委下设的专业管理部门备案。那这样的双管齐下,所谓的“星期狗”到底是否存在?

在记者联系了浦东新区动物卫生监督所,对方表示确实接到过很多这家店的投诉。6月12日,他们再次携专业兽医上门检查,“专业兽医去看过,没有临床症状(拉稀+红眼)。清点犬只,有334条。最新一批的100条狗来自河南开封,店家拿出了相关的检疫报告。”

而在此前的监督抽查中,他们就发现这家店的养狗数量太大,最多时达到了517条。最近一次在接到投诉后再去检查时,也有300多条狗。尽管该店每次进来狗都有备案,但无法一一对应,也就是说,备案可以知道同一批进来多少笼狗,但无法细化到每条狗。而这样的饲养密集下,交叉传染的可能性很大。

在店家同意下新民晚报新民网记者拍摄的店内照片

这名负责人也坦言,目前国家没有对宠物店检查频率有要求,他们一般都是接到投诉去检查,查到问题会有处罚,而店家的经营行为的监管权则在工商。

新民晚报新民网记者从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获悉,宠物销售行为需取得农委下设专业管理部门审核。消费者在购买宠物时如发生消费纠纷,则由相关消费者权益保护部门受理。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市范围内相关投诉为14起。

正是由于活体交易的特殊性,此前有消费者走过司法途径,新民晚报新民网记者从公开信息发现,共有五位消费者曾起诉过该宠物店,其中有两人获法院支持,要求宠物店退还购置钱款,另有三人因“未在规定期限内缴纳案件受理费,又未提出司法救助之申请”,已按撤诉处理。

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局还两次对该店在格式条款中免除自己对提供商品或服务依法应当承担的保证责任做出过行政处罚,罚金数千元。

业内:

更专业的细分市场已出现

带芯片带保险是未来趋势

如此看来,一方声称该店有意出售问题狗,另一方则经得起有关部门检查,但也承认在运输等多环节可能出现病狗。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其实不仅是这家宠物店,本月初有媒体报道,消费者与上海市虹口区密云路上一家宠物店也发生过极其类似的纠纷。

为此,新民晚报新民网记者采访了宠物保障平台淘宠宝的负责人许小姐。近年来养宠物的需求井喷,相关的制度却还很落后。作为业内人士她认为,宠物交易被归于农业、养殖业就不合理,可以完善和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

IC资料图 图文无关

消费者如何买到优质的宠物犬?业内人士支招了几个判断标准:

便宜无好货在这一行业十分适用。专业犬舍需要投入硬件设施、人力物力来经营,种种成本叠加,导致一条健康的宠物犬不会太便宜。许小姐说,一条狗几百元或者千把块,属于难以想象的低价。

假如一些宠物店声称自己什么种类的狗都有,需要多一个心眼了。科学养殖需要品质把控,目前的市场上,正规犬舍一般专精于一两个犬种已经很耗费精力。

而网络上一些不法商贩将正规犬舍的照片盗下,借由网络平台的隐蔽性,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做生意的情况也很多见。

不管是犬舍还是家庭饲养,业内人士认为,质量保证的基础是科学养殖,不能无序繁殖。母狗假如没有合适的照顾,还会造成下一代的疾病。一些狗场无法控制品质,近亲繁殖,或者混种,是市场上劣质犬的主要来源。再到下游的宠物店,狗贩也会尽量压缩卖出时间,这背后的逻辑则是少打疫苗,少吃口粮,少人照顾,以减少成本,赚取利润。 正是因为市场上低价狗的存在,获得一只宠物狗的成本太低,遗弃也变得随意,流浪狗越来越多也以此有关。

市场上的鱼龙混杂,很多是因为信息不对称所致。“星期狗”的存在并非伪命题,而是市场上真实存在的一种现象。业内认为,这并不是说店家故意要养病狗卖病狗,而是他的行为导致了“星期狗”的存在。假如想杜绝这一现象,他的成本就要上升,就赚不到想要赚到的利润,这就是一个闭环。

许小姐介绍,目前业界已经注意到这一现象,关注细分市场的平台正在出现。除了证书、疫苗和芯片,还引入了宠物保险概念。虽然活体买卖纠纷有时说不清道不明,但保险可以在制度未完善的当下,给消费者一道保护,这也是未来的一种发展趋势。

标签:

提交需求或反馈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