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百科

宠物百科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宠物百科 >

收费差异大、误诊维权难 宠物医疗行业亟待规范化

原生态宠物号 2025-01-04 16:43 11


收费差异大难权维诊误、误诊维权难

近日,有家中养猫的市。员人作工民反映,一旦猫生病了,很害怕去宠物医院,因为一点小病动辄花费几百、上千,而且还存在误诊、错诊的情况,询问宠物医院的诊疗流程和收费是否有相关的规范、标准,如果宠物被错诊或误诊了可以上哪投诉维权?12月26日至29日,记者走访市区的多家宠物医院,采访了多位饲养宠物的市民和动物卫生监督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

部分宠物医生或因水费收单开乱平有限误诊,或乱开单收费

“我之前捡过一只三个月大的小猫,养了一段时间,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有一天突然发热、呕吐,然后不吃东西了,结果送去一家宠物医院,在做了病毒检测后打了干扰素和两小针,回家不到两天就死了。”市民苗先生说。他质疑该宠物医院的医生误诊,因为后来他找另一位有经验的医生上门看诊时,另一位医生说,小猫并不是因为病毒感染而死,而是电解质脱水而死的,“应该第一时间给给小猫补水,而不是打干扰素,这么小的猫发热打干扰素身体是扛不住的。”

另一位常年养猫的程女士也认为目前一些宠物医院的医生素质参差不齐,有的欺负一些猫主人不懂医疗常识,乱开单收费,有的因为诊疗水平有限而误诊,“我送出去的一只猫呼吸有问题,领养人在一家宠物医院花三千元都没治好,我介绍了一个医生,开了两百多元的药吃了就好了。”

宠物诊疗项目存在收费不透明、价格差异较大的现象

通过线下走访和电话、线上查询多家市区宠物医院,记者发现不同的医院在诊疗收费上存在价格含混、不透明的情况。比如记者咨询公猫的绝育手术的价格,一家大型连锁宠物医院的工作人员说,一般来说,如果包含术前检查、手术费和术后用药,费用在800至1000多元不等。另一家医院内的宣传招贴上标示:公猫绝育套餐则为388元,手术项目包括呼吸麻醉、进口消炎针、止痛针和止血针。 还有的医院有368元和668元两个套餐价,经询问才知,前一个套餐不包含术前检查和术后用药。

虽然绝育价格会因为具体所涉项目多少的不同带来价格差异,但记者通过对比美团上两家宠物医院的优惠套餐发现在一些相同项目上也有价格不一的情况,比如同样标注的常规体格检查,一家是50元,另一家是200元;血常规一家为65元,另一家为80元;手术费一家为200元,另一家是300元。

“对于一般市民,特别是初次养宠物的人,是不了解这些具体项目价格不同的,希望相关部门或行业协会能够加强监管,拟定一个合理的价格区间,而不至于价格差异太大。”有市民建议。

带宠物就医如何避免被坑?遇到纠纷时又该如何维权?

“首先选择正规的宠物医院或诊所时,注意察看店内有没有营业执照、宠物医生资格证书。”深圳猫网的一名资深人士建议,另外平时自己也应掌握、积累一些养宠知识,“比如有的猫呕吐并不是因为生病,有的因为吃得太多,减少喂食就好,有的则是猫粮受潮。”

“遇到诊疗纠纷,市民可拨打12315投诉,我们工作人员会核查。”深圳市场监督管理局福田局农业畜牧兽医科的工作人员说,市民需保留相关单据和医生的诊疗处方,“我们会核查医院有没有诊疗许可证,医生是不是执业兽医,查看诊疗处方是否有问题。”据介绍,国家的《动物防疫法》、广东省的相关管理条例对医生的诊疗规范都有相应的规定。“目前深圳还没有针对宠物诊疗纠纷的医疗鉴定机构,这给监管带来很大困扰,不过我们会依据现有的法律法规和专业知识去做一个相对公平的判断。”

(原标题《给宠物看病收费差异大,误诊错诊维权难,市民该如何避坑、维权》)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小虎)

本文来自,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宠物医疗行业亟待规范化

随着国家经济不断增强,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各类宠物开始进入千家万户。宠物医疗机构与宠物医疗市场规模也在快速增长。根据《2021国内宠物医疗行业白皮书(行业研究报告)》披露,全国宠物诊疗机构数量超过18000家。

宠物医疗和宠物食品一样是刚性需求,并且专业性强、技术壁垒高,从市场需求和企业盈利情况来看,宠物医疗无疑是一条“热门赛道”,不过这也是一个亟需规范化服务的市场。记者查询到,截至目前在黑猫投诉平台涉及“宠物医疗”相关投诉累计超420件。宠物医疗费用不合理、过度医疗及误诊、医师资格资质等成为消费者投诉的主要问题。

行业发展迅速 投诉随之增长

随着养宠观念的变迁,宠物产业整体规模也快速扩张。《2021国内宠物医疗行业白皮书(行业研究报告)》指出,近五年,国内宠物医疗行业的市场规模随着宠物数量的不断攀升、宠物行业的市场细分、国内家庭结构的转变以及资本重仓布局等因素加速了行业发展和产业变革。宠物医疗行业作为除宠物食品外的第二大刚需市场,规模达到了600亿元,约占整个宠物产业的22%,且占比逐年提升。

随着宠物经济市场规模不断增长,宠物医院、宠物诊所等宠物医疗服务需求也日益增多,但与之伴随的质疑与投诉也不断增长。总体来看,我国的宠物医疗产业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存在着定价乱象和宠物医生技术参差不齐等问题。据公开资料显示,国内的宠物诊疗环节消费者存在的前三位“痛点”分别是:价格不透明(66.4%)、医生专业资质参差不齐(51.4%)和医生资质不透明(29.6%)。

行业乱象频发 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当下,宠物医疗市场不仅存在费用不合理问题,威胁到宠物安全的过度医疗也时有发生。

不少用户在黑猫平台投诉宠物医院存在硬性消费、过度医疗等问题。有用户质疑宠物医院存在夸大宠物病情,尝试过度治疗并诱导消费的情况。该用户表示宠物猫因误食异物不适,宠物医院要求宠物主人充值3000元该医院储蓄卡,并建议宠物猫进行手术后住院观察7天。但与这一诊疗结果不同的是,另一宠物医院出具的检查结果显示宠物猫多数指标仍在正常范围。

除过度医疗外,威胁宠物健康和影响宠物医疗行业健康发展的还有问诊人员无资质上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凡是从事动物诊疗工作,进行诊疗、开具兽药处方等活动的人员,必须具备执业兽医资格并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备案。

2005年5月14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我国将实行执业兽医制度。2010年,我国首次举行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对兽医从业人员实行行业准入。此后,宠物医师这一职业也逐渐迈入规范化管理的轨道。近年来,我国宠物医疗人才储备发展迅速,据《2021国内宠物医疗行业白皮书(行业研究报告)》,自2009年开始执业兽医资格考试试点以来,截至2020年,全国共有142910人获得执业兽医资格证书。但一方面是快速发展的从业人群,一方面是从业人员参差不齐的素质。

记者梳理黑猫平台的投诉信息发现,有用户投诉宠物医院医生无宠物医师资格证和助理证就从事宠物诊疗,并在诊疗中出现打点滴过量致宠物死亡情况。另一用户遭遇相似,宠物医院医生在医治其宠物猫的过程中未全面检查便开药,后致宠物猫死亡。该用户投诉医生无专业负责的态度,质疑其无执业资质。在我国,中级执业宠物医师才具有处方权,初级执业宠物医师主要从事宠物护理工作,例如验血、化验、打针、上药等。无宠物医师资格证的人员不可进行打针、上药等护理工作。

国内宠物医疗行业起步较晚,要实现标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行业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文来自,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标签:

提交需求或反馈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