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百科

宠物百科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宠物百科 >

“粉饰”标签 中国千亿宠物粮市场乱象调查 兽医做起狗粮生意

原生态宠物号 2025-01-04 16:43 39


“粉饰”标签 国内千亿宠物粮市场乱象调查

618。题问在存似来临,对于宠粮品牌来说,是一年两大关键窗口期之一,宠物品牌们正积极迎战。然而4月中旬爆发的信元发育宝的疑似“毒猫粮”事件使得消费者对于宠粮安全担忧的那根弦再度紧绷。近期有消费者反映,某些宠物粮品牌在产品标签、营养成分上的标注上疑似存在问题。

沿此方向,记者对当下宠粮品牌的标签、成分进行了调查梳理,发现颇多疑点,主要有同款产品成分不同、营养含量未按标准要求明确标注以及供应商并无相关产品生产资质、部分原料有偷换概念之嫌的表述等的乱象。

原料表述有偷换概念之嫌

近期,有消费者向本报反映,宠物食品品牌“wowo喔喔”猫粮产品成分表中标注含有脱水鸡肉、脱水鸭肉,但其脱水鸡肉、脱水鸭肉的两家供应商的饲料生产许可证上未见登记的有脱水肉产品。

记者通过电话咨询发现,喔喔的两家脱水鱼肉的供应商均表示没有脱水鱼肉的产品。

(截图来自wowo喔喔天猫店铺)

记者点进店铺内的一款“冻干猫粮蓝耳朵全价猫粮”产品的详情页面发现,脱水鸡肉的供应商是山东鼎旺生物,脱水鸭肉的供应商是烟台金润达。

调查发现,“山东鼎旺生物”系山东鼎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简称“鼎望生物”),其饲料生产许可证号是鲁饲证(2019)14116,登记的产品包括鸡肉粉、鸭肉粉、牛肉粉、羊肉粉、牛肉骨粉等。烟台金润达动物营养有限公司(下简称“烟台金润达”)的证书号是鲁饲证(2019)06070,登记的有鸡肉骨粉、鸭肉骨粉、鸡肝脏粉、鸡肉粉、鸭肉粉等。许可证上均为肉粉,未见脱水肉。

记者致电烟台金润达询问,公司销售人员表示,没有脱水鸭肉的产品。销售人员说到,“以前我们家做脱水鸡肉,鸭肉没做过。”

鼎望生物的销售人员则回电表示,目前公司有一款用整鸡制成的新品,采用脱水工艺,镜检下呈纤维状。据介绍,该脱水工艺是先将鸡肉搅碎,而后添油炒制,实现脱水,其后再通过挤压脱脂。在回答为何许可证上未见脱水鸡肉时,对方表示,“这个是新产品,正在走流程,大概一个月内会更新。”

上图显示,喔喔脱水鱼肉、脱水三文鱼的供应商分别是安徽安粮国际、上海美企进出口,记者分别致电了这两家公司。安徽安粮国际工作人员表示,没有脱水鱼肉,没有鱼片,有鱼粉。上海美企进出口工作人员也表示,没有脱水三文鱼,有鱼粉。

是否喔喔实际原料使用的是肉粉,但是在标签上却虚假标注为脱水肉?对此,记者联系喔喔方面,并发送采访提纲,公司工作人员表示,会转给相关部门,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具体回复。

关于脱水肉,记者在社交平台上检索发现,有诸多消费者对脱水肉表示疑惑,分不清究竟何为脱水肉以及脱水肉与冻干肉、肉粉的区别。

行业内曾出现过利用肉粉代替脱水肉被处罚的案例。天眼查信息显示,2021年2月,上海耐威克宠物用品有限公司被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处罚3.9万元,系该公司在全价无谷通用幼犬专用粮这款产品上利用肉骨粉替代脱水干燥牛肉, 鸡肉粉替代脱水干燥鸡肉,鱼粉替代脱水干燥鱼肉。

熟悉饲料标签规定的资深宠粮专家告诉记者,如果品牌使用的是鱼粉,而在原料里写是脱水鱼肉,是不合规的。我国《饲料原料目录》中规定,“_肉”指的是“食用动物的鲜肉或带骨肉、带皮肉。可以鲜用或对其进行冷藏、冷冻、蒸煮、干燥或烟熏处理”,需要标明加工和保鲜方式,如鲜鸡肉、冻鸡肉、烟熏鸡肉、脱水鸡肉。“肉粉”指的是“以分割可食用鲜肉过程中余下的部分为原料,经高温蒸煮、灭菌、脱脂、干燥、粉碎获得的产品。”脱水肉更多的是代表一种加工工艺,比如通过干燥技术实现脱水,像烟熏、冻干也是一种加工工艺。企业这么表述,更多是一种吸引消费者的噱头。

另一宠物资深营养师则指出,脱水肉是一个“装杯”的表述,在原料呈现上要么是肉,要么是肉粉。

成分含量未按标准标记

在粗灰分的指标标注上,国家标准上有要求需要标注干物质下的计算结果,但是多数品牌并不按此执行。

粗灰分是饲料、动物组织等在550-600℃高温炉中将所有有机物质全部氧化后剩余的残渣。根据国家GB/T31217-2014全价宠物食品-猫粮标准,其中粗灰分的指标≤10.0%,这一指标是“以干物质计”。

比瑞吉高级技术总监洪新荣告诉记者,“以干物质计”是需要计算干物质下的粗灰分比例,比如,整体的粗灰分含量如果是3%,水分含量是78%,干物质=样品-水分,那么“以干物质计”的粗灰分含量则是3%/(1-78%)≈13.6%。洪新荣表示,13.6%的粗灰分是不符合GB/T31217-2014标准的。

(来自天猫ziwi旗舰店截图)

记者在淘宝平台上进行搜索,以进口品牌ZIWI巅峰的一款85g牛肉味的猫罐头为例,客服发送的营养表显示,该款牛肉味产品灰分(最多)含量为4.0%,水分(最多)含量78.0%。记者向客服询问,“灰分这一指标是否是以干物质作为计算?”,客服表示,“是湿计”。

按照上述“以干物质计”的计算方式,灰分含量则为4%/(1-78%)≈18.2%。18.2%显然不符合标准,对此客服回应,“具体的计算情况这边不清楚”。

在淘宝、天猫等线上平台进行检索,发现有品牌会标准“干物质下的计算成果”,但诸多品牌并不标注。

真实成分“罗生门”

记者还发现同一款产品在同一品牌的不同店铺内的原料标注和成分含量显示不同的现象。

记者在进口品牌“Petcurean旗舰店”与“Petcurean海外旗舰店”中看到,同一款无谷小型犬犬粮产品,在“Petcurean旗舰店”上显示的原料组成是:冻去骨火鸡肉、马铃薯干、蛋粉等,同时显示粗蛋白质≥27%,粗脂肪≥17%,粗纤维≤4.9%等,而“Petcurean海外旗舰店”则显示,该款产品食材配方为:去骨火鸡肉、马铃薯、整个干蛋等,同时显示粗蛋白含量≥28.5%,粗脂肪≥17.8%,粗纤维≤3.8%等。

(截图来自品牌方天猫国际、天猫店铺)

记者向“Petcurean海外旗舰店”的客服询问这两家店铺的关系。对方表示,是“同一个公司不同的店铺”。同时客服也确认了两家店铺内的系同一款产品。

当记者询问为什么同一款产品配料和成分含量不一样时,客服表示,“你可以购买价格优惠的即可。”紧接着,记者询问哪一种是与报关单上相一致,是否可以提供报关单,客服未予说明。

记者联系Petcurean品牌方面,对方表示,原因系天猫Petcurean旗舰店基于天猫大贸模式,中文产品信息与进口登记证信息一致。按照我国农业农村部《进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办法》中进口登记证的要求,营养成分应标示最低保证值。而Petcurean海外旗舰店是基于天猫国际的跨境电商模式,产品信息为原装进口包装上产品介绍内容的英文直译。而原装进口包装上产品介绍的英文内容是按照欧盟要求需标示平均值。

一般而言,大贸模式是指涉及进口商的B2B模式下的海外大宗贸易进口,跨境模式则是一种消费者产生订单的B2C模式。

从消费者角度而言,看到同一款产品的蛋白含量存在差异,难免会起疑蛋白含量在线上的展示是否动动手指便可更改。品牌方表示,原装进口包装上的英文与同款产品进口登记证上的成分翻译和含量数值有部分内容不同,并不是因为产品有变化或企业随意更改产品信息,而是因为企业参考的国内与欧盟对于相关产品标示的标准与要求不同所致。

从详情页来看, 上述两家店铺内的同一款产品的标签已经更改一致。

当标签这一重要的“窗口”出现“粉饰”

产品标签是消费者判断一款宠粮是否合适、是否优质的重要途径。

派读宠物大数据在6月6日发布的《2022年国内宠物食品消费报告》显示,宠物健康已成宠物主挑选主粮背后的最大决策因素,其中55.1%的宠物主关注营养配比,46.5%的关注配料。

宠物食品的服务对象归根结底是不会讲话的宠物们,产品的口味、口感等的食用体验,“毛孩子”们无法用脚投票,这就需要宠物主们在产品的原料、成分、营养含量上做足功课,然而“标签”这一重要的观察窗口、决策依据,在商家处存在标签模糊、同款产品不同营养成分,以及成分含量标注不明确的情况。消费者始终处在信息不透明之中。

葛冰倩、李俊等人今年3月发表在北大核心期刊《国内饲料》上的论文《基于营养成分分析评价猫粮质量安全现状》显示,参与研究的29款电商热销低价猫粮的营养成分含量均不符合饲料标签上的营养成分的分析保证值,且97%的全期猫粮中营养成分不能满足成年猫的营养需要,对猫的健康有潜在的危害。

上海爱侣宠物医院院长、上海市宠物行业协会会长杨其清表示,病从口入,现在宠物的很多疾病,如肥胖症、糖尿病、胰腺炎、泌尿系统的综合征等,都跟宠物入口的食品息息相关。怎么样去选择合适的宠粮,对宠物主来说,对动物的健康来说都非常重要。

上述熟悉饲料标签规定的资深宠粮专家则向记者表示,就其观察,目前行业内在标签上存在盲目追求鲜肉和高蛋白、声称的卖点无支撑材料、原料组成未按照配方原始形态的加入重量做降序排列、利用医疗术语违法宣传、通过标大英文字体强调舶来品等等多个方面的乱象。

消费者需求导向

宠物主在宠粮上的需求,与品牌方的市场风向教育息息相关, 有些需求正在被品牌方宣传、推动到变形。

当下,行业正掀起一场鲜肉的推崇热潮。

京东超市发布的《2022京东宠物消费趋势报告》,烘培粮、生骨肉、冻干类口粮成最受欢迎的宠物粮品类,其中生骨肉1-5月购买量同比增长超184倍。

基于消费者对于鲜肉的喜好,在膨化粮中,品牌方也喜欢将食材标注为“新鲜”食材。以渴望的宠物粮为例,其标注“新鲜鸡肉”“新鲜火鸡肉”“新鲜完整太平洋沙丁鱼”“新鲜完整太平洋鲱鱼”等。再以麦富迪旗下的弗列加特猫粮为例,其原料显示,新鲜鸡肉高达70%。

根据饲料原料目录,鲜肉是未经冷冻的肉。据向多位业内人士了解,在膨化粮上,现有的技术,鲜肉的比例最多达到50%。并且,鲜肉的成本和定价明显高出很多。据悉,鲜肉食品的出成率非常低,一般一斤鲜肉只能出2两成品。

杨其清表示,鲜肉在大规模的饲料工业市场上还存有诸多挑战。在冷链运输、加工环节,鲜肉容易产生污染和变质,引起食物中毒的风险就较大。 对于市面上含有鲜肉的产品,要特别注意产地和保质期,尤其是强调来自远洋的新鲜鱼类,但是加工生产却在国内的这类品牌。

杨其清指出,鲜肉、鲜粮的概念走热以后,鲜肉从活杀到饲料加工厂,这中间的空间距离、时间距离多少可以称之为新鲜,需要什么样的温度储存条件,以及如何防止腐烂,这中间还牵扯诸多问题,我国虽然已经于2013年制定了相关标准NY/T 2534-2013《生鲜畜禽肉冷链物流技术规范》,但能完全按照此标准进行操作的企业有待考究。鲜肉和之前的无谷粮、天然粮一样,只是市场上一个营销手段、营销噱头。

除了鲜肉之外,整个市场还充斥着对于高蛋白的追求,品牌方陷入蛋白含量一山高过一山的竞争之中。在淘宝、京东等线上平台进行检索,随处可见宠粮品牌标注“高蛋白”的介绍。

CBNData发布的《2021宠物食品行业消费洞察报告》亦显示,受访者中有74%的消费者看重营养成分和食材,其中蛋白质是宠物主最在意的营养成分。

消费者的追求使得品牌方的动作逐渐变形。

上述资深宠粮专家表示,当前市场陷入了追求高蛋白的“内卷”。实际上,高蛋白对于宠物、宠物主以及行业发展来言,都存在危害。一方面,超过宠物营养需要的高蛋白产品长期食用,会增加宠物肾脏疾病的风险。另一方面,为更高价格的高蛋白产品买单的始终还是消费者。 本身畜牧业是耗能产业,高蛋白与节能减排的倡导相违背。再者,从本质上,我国是缺少蛋白的国家,高蛋白实际上增加了进口依赖程度。

该专家指出,这当中暴露出我们在基础研发上的薄弱。当下,很多品牌采用贴牌生产模式,品牌商只负责销售,生产企业只负责生产产品,在工艺上、产品配方上的研发投入少,所以品牌方大多通过在原料上寻找卖点。

其表示,目前国产宠粮市场表现为善于营销的公司生存空间更大,踏实发展起来有研发基础的老牌公司不及新锐品牌。但有些新锐品牌销量虽高,并不代表公司有可持续的盈利能力,后续资本退出,无研发、技术实力打底,很快会被市场淘汰,好好做产品才是最关键的。

良币生存探讨

前不久,伴随“近百只猫咪疑似因食用某品牌猫粮后死亡”“曝信元发育宝猫粮致230只猫中毒”等话题登上热搜,涉事宠物品牌信元发育宝深陷消费者质疑。

随之而起的,是关于国产宠粮与进口宠粮之争的又一次大讨论。在心智占领上,进口品牌一直排在前列。根据《2022年国内宠物食品消费报告》,犬主粮品牌使用率前十的品牌,进口品牌包揽前三位,并且总共占据七席。猫主粮品牌使用率上,进口品牌占据四位。根据《2021年国内宠物行业白皮书》(消费报告),有 40.5%的猫主人只买国外品牌的猫主粮。

近年来,业内关于国产宠粮的分析探讨主要集中在,由于起步相较国外市场晚、标准及监管的建立也相对较晚,早年间国内市场被外资品牌占领,国产品牌只能从低端线撕开市场渗透的口子,使得国产宠粮的低端印象在消费者心智中留存。

从上文中对于标签的探讨可以发现,这一市场,并非一分为二,而是哪怕是进口品牌,也存在诸多疑窦,乱象暗涌。在大量的不确定性之下,消费者的信任如同寻不到栖身之木的飞鸟。

与之相伴随的,则是行业处在高速前进当中。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21年国内宠物食品行业研究报告》,宠物食品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人民币1337亿元,预计2025年宠物食品市场规模有望达到约人民币2417亿元。

但行业一半海水,一半火焰,一面是千亿级别的市场,一面是细分标准的缺位。

2018年,我国农业农村部颁布了首部针对宠物饲料的管理的专门性规定《宠物饲料管理办法》,开启了宠物食品管理专门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管理进程。

此后,行业内仍在呼吁更为细化的标准以及更为严格的监管。艾瑞咨询的报告指出,目前国内犬粮和猫粮的标准是推荐性标准,企业可以不采用。虽然国内外存在行业标准、体系认证,但非强制,难以有效打击不良行为。

且从国外品牌在产品原料的标注来看,有些品牌将原料、含量的外文直译过来,未严格按照国内宠粮标准执行。

杨其清则表示,30年前,在国内市场是没有宠物食品概念的,后来是海外品牌,比如皇家、玛氏进入到国内,慢慢市场内需增加,国内企业涌入。但总体而言,我国在动物食品营养的研究、动物食品的加工工艺和创新技术等方面的人才相对缺乏。 人才培养将是接下来的重点方向。 当前,国内的宠物市场需要在非常开放、自由的基础上与更加有力、严格的监管结合起来。

上述宠粮食品专家则指出,上述其总结的品牌在标签、宣称上的乱象以及宠物饲料质量安全将是接下来监管会加强、细化的方向。 正确的养宠理念的市场教育,以及养宠科学的知识普及,也会是未来的重要方向之一。

兽医做起狗粮生意

纵览全球商业史,单纯营销可能是决定一家公司短期爆发的关键。但如果我们将时间拉长,那些市面上长久且存续坚挺的知名品牌,大多是靠品牌文化、研发能力和销售渠道的共同作用。

作者|实习记者 汪田

编辑|黄晓军

“抵抗得了衣服鞋子包包数码家电,抵抗不了宠粮小鱼干。”

这是许多“打工人”的养宠现状。他们给自家猫猫狗狗囤货,就像给孩子囤奶粉纸尿裤一样,是一件比自己消费更重要的事。

主人对毛孩子的爱,加速了宠物行业的发展。华经情报网数据显示:2019年国内宠物市场规模突破2000亿的关卡,整体消费规模达到2024亿元,比2018年增长18.5%。

值得注意的是,国产宠物品牌在行业的井喷中加速崛起。在天猫刚公布的2020双十一热销榜单上,排名前10的宠物品牌中,有一半是国产品牌。

这 一个叫做“疯狂小狗”的品牌引发外界关注。数据显示,这个品牌双十一期间竟然卖出的狗粮就超过了1600吨。

疯狂小狗算得上国产宠物品牌中的一枚新锐。2014年成立,2015年营收破千万,2016年营收破亿,2017年营收翻3番,这个品牌正在大众不经意间飞速增长。

而其总裁尚耀庭还宣称,疯狂小狗在2019年营收突破10亿,成为了互联网宠物品牌TOP1。

如此跨越式的增长何以实现?这个品牌背后,又潜藏着新消费领域哪些普适性的运营逻辑?

01

一只绕开洋品牌的小狗崽

宠物,是一个让国内消费者猝不及防的井喷行业。

在上世纪90年代,国家的养犬政策还是“禁养”,直到21世纪到来,国内才逐渐通过“限养”政策打开宠物产业链的上下游服务。

直到2010年,国内宠物行业还不足140亿的规模。

这个时候的国内宠物行业,大多充当上游代工厂的角色。老牌的中宠股份、佩蒂股份、路斯股份、依依股份等,最开始就是宠物产品国际品牌代工。

国内老板那个时候始终无法相信,谁会每天打工挣钱养狗?养父母和自己留着养老,才是这个社会的主流。

这给了国际品牌巨大的市场空间。1935年就进入宠物市场的美国公司玛氏(MARS),早在1995年就将猫粮狗粮带到了国内,甚至在北京自建工厂;拥有120多年历史的普瑞纳(PURINA),2003年在天津投建工厂,2007年在北京设立研发中心。

这个行业一开始就被国际品牌所占领。2014年,兽医专业的崔佳成立了疯狂小狗,并迈着活泼的小步子进入宠物食品行业,首先要面对的就是这些来自海外的“大狗”们。

宠物产品国际品牌在国内的布局,其实大致相似:

① 品牌:走高端路线。

根据国内产业信息网数据分析,以皇家等品牌为代表的国际宠物食品,价格中枢基本处于40元/斤以上。

这个价格带,主要聚焦在一线城市市场的70年前后出生人群中。2018年CBNData数据,他们每个月为自家猫咪的花费,仅在主粮方面就接近460元。

② 产品:聚焦配方粮。

贵,并非没有道理。除了进口产品的品牌溢价,皇家等国际宠物品牌主要销售的是营养配方粮。

由于国内品牌研发能力不够,最多只能在原材料和加工工艺加以凸显。所以当时的配方粮,几乎只有国外品牌可以提供。

③ 渠道:倚重线下渠道。

倚重线下渠道,这几乎是所有行业的国际品牌共性。由于对国内不够熟悉,以及难以预料网络在2012年之后的爆发式发展,诸多品牌都分布在线下渠道。

作为一个新创国产品牌,该如何应对这样的市场格局?这也是疯狂小狗成立伊始所需要考虑的经营战略。

这里必须要提到日本战略研究的领军人物大前研一(Kenichi Ohmae)的3C战略三角模型。大前研一曾强调,在制定任何经营战略时,都必须考虑三个因素:

▍公司自身(Corporation)

▍公司顾客(Customer)

▍竞争对手(Competitor)

顾客是所有战略的基础。2014年前后的市场,国内宠物食品行业的顾客迎来了一批新鲜血液。

是的,第一批90后人群,已经大学毕业走进社会了。这群人充满了消费活力,但又裹带着不一样的消费特征:

① 消费能力欠佳,性价比成为主流。

尽管到了2018年,CBNData数据也显示,在猫主粮的平均月花费上,90后为339.4元,远低于80后和70后等上一辈人群。

② 购物渠道转移到线上。

199IT在2013年初发布报告就显示,包括90后在内年轻人成为了网购主力,这促使2012年上半年的网络消费总量就达到了5734亿元,成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的增长点。

国内新一代养宠消费人群的购物习惯线上化,是国内宠物行业不同于全世界最大的区别,也是跨国企业巨头们所忽略的关键一环。

紧跟消费趋势,错位竞争对手,疯狂小狗创业初期就决定要绕开国际品牌,要做一个迎合90后消费者的线上中低端品牌。

这也决定了疯狂小狗产品端的几大特点:

▍适合全犬期狗粮,不分成犬幼犬,降低用户选择时间成本;

▍小包装小规格,单价低,降低用户尝试成本;

▍主打高性价比,比如狗狗主粮平均价格可以低至10-15元/公斤。

2014年7月,疯狂小狗在天猫上线,次年销售额就达到了1800万元;到2016年,疯狂小狗销售额更是突破了1亿元。

一连串的业绩增长,只能说明一件事:疯狂小狗3C战略三角模型下的经营战略,已然被大批的消费者埋单所验证。

02

第一批玩微信流量的淘品牌

依托天猫电商,将“疯狂小狗”品牌IP化……这个品牌崛起,像极了休闲零食行业的三只松鼠。

但疯狂小狗和三只松鼠面临同样的问题,流量成本逐渐提升。

2014年算是综合电商平台生意的转折点。当时成交额超过1000万的商家,至少要付出15%-20%的流量费用;成交量超过1亿的商家,则要付出30%-40%的流量费用。

有业内人士表示,从这一年开始,电商平台日流量超过2亿后,便没有实现真正的用户增长了。

从这样的现实状况来看,疯狂小狗并没有像三只松鼠那样,提早2年抢得淘宝、天猫系的高效率的渠道红利。

一场线上多矩阵的渠道拓展就此开始。

在品牌营销初期,正是微信公众平台的红利时期。疯狂小狗将微信公众平台作为主要的沟通方式,以趣味生活和犬宠的科普知识为主题的养狗人群,话题趣味性较强,与粉丝互动频繁。

通过公众号推文向天猫店铺引流,与天猫平台的引流相结合,形成流量的良性循环,最后实现爆款的打造。

长江证券在之后的分析就表示,疯狂小狗的崛起,离不开线上粉丝社群的运营,以及品牌网红形象的打造。

在2018年的母亲节期间,疯狂小狗将这一互联网品牌优势展现得淋漓尽致。

当时,这个品牌借势母亲节制作了海报、微电影等物料,在微博、抖音、朋友圈等多个平台刷屏。梳理大致的执行为:

▍预热期:微博矩阵传播,选取微博单个KOL投放。

▍爆发期:与7个微信KOL与20个微博KOL合作联推。

▍微电影视频渠道上刊

▍论坛铺稿:15家论坛,加精置顶一天。

▍抖音账号分发:4个抖音达人账号分发,覆盖量超3万。

据悉,这场活动累计覆盖曝光量高达1.7亿,微博话题阅读量高达2112万;微电影累计观看量达647万,行业人群覆盖达10万。

微信、贴吧、抖音等其他渠道获得了数十万的曝光,甚至帮助疯狂小狗官微引导了1.3万粉丝加入。

如果把这些套路放在小红书,疯狂小狗可能成为下一个完美日记。

03

爆品的狂欢还是要品牌的胜利

疯狂小狗和完美日记的发展速度其实类似,两三年时间登上国产品牌NO.1,甚至让不少国际品牌为之侧目。

但虎嗅Pro就曾提到,这种依靠单一平台迅速爆红的过程,预期说是打造了一个品牌出来,不如说是造了一款爆品。

他们绝大部分以某款爆红产品为主,品牌一直站在产品背后。当平台商业化成熟,越来越多的品牌涌入,他的优势就会迅速消失;当用户对这款爆品新鲜感一过,品牌就会陷入颓势走向下坡。

OIB.CHINA总经理吴志刚甚至点评道,这不是品牌的胜利,而是爆品的狂欢。

为此,我们也能看到完美日记的一些改变,比如请代言人为品牌赋予内涵;打造多品牌矩阵;自建生产基地以及线下布局。

疯狂小狗依旧面临同样的问题。

尚耀庭曾在演讲中表示,疯狂小狗制定了三个五年计划:

5年成为互联网宠物食品第一品牌;然后,5年成为国内本土最具竞争力的宠物食品集团; 5年成为以用户为导向至少服务1000万宠物主的爱宠生活,实现500亿的收入规模。

这不是一个爆品能够实现的目标,而是一个品牌。

沿着完美日记的品牌化路径,我们看到了疯狂小狗相似的操作。

① 品牌文化:多品牌矩阵

2016年前后,疯狂小狗开始品类延伸,从国民狗粮发展到美人喵功能性猫粮等品类。

2017年推出犬厂经济型品牌凡可奇;2018年推出国民猫粮派涂,以及收购了高端品牌蓝氏、2019年与IP宠粮宫粮御宠合作......

2019年5月,疯狂小狗5周年之际,其更是发布了集团品牌JIA PETS(吉家宠物集团)。通过集团品牌囊括多品类、多价格带的产品品牌,疯狂小狗的版图格局凸显。

② 销售渠道:多渠道矩阵

2018年11月,首家疯狂小狗旗舰店也在江苏省开业。店内不仅拥有宠物用品、洗护服务等基础功能,还加入了宠物养成、游乐、互动等一站式服务体验。

这不是一家普通的宠物用品店,疯狂小狗将互联网运营套路也搬到了线下。

比如配置人流采集摄像头,可以分析人流动线,优化商品陈列。

比如门店SKU采用电子价签,优化用户体验,提高价签修改及库存管理效率。

比如采用MDATA后台数据分析,通过人流及客层采集,生成用户画像,配合千人千面技术,为用户提供了个性化服务。

这些在线上监控鼠标轨迹的用户行为大数据采集,被一家线下宠物店用上了。

③ 研发能力:建立自有研发基地和生产基地。

2017年,疯狂小狗就建立了12000平米的标准化生产基地。

次年,这个品牌又斥巨资在美国休斯顿设立全球宠物营养研发中心。其中“国内宠物营养第一人”王天飞,担任研发中心首席科学家。

据悉,这也是国内宠物品牌在海外设立的首个研发中心。

纵览全球商业史,单纯营销可能是决定一家公司短期爆发的关键。但如果我们将时间拉长,那些市面上长久且存续坚挺的知名品牌,大多是靠品牌文化、研发能力和销售渠道的共同作用。

疯狂小狗会否成为一个国内本土最具竞争力的宠物品牌?这 要时间的验证。

但我们起码清楚,这只小狗正在往这个方向狂奔。

标签:

提交需求或反馈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