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下线上冷热不均 为宠物买单小心遇“坑”

线下线上冷热不均
“吸猫”“撸狗”……成为年轻人的日常表达。如今宠物消费已经成为铲屎官们消费里的重要组成部分,宠物身后的一条完整产业链也已逐渐形成。一路向好的宠物行业,疫情期间有何影响?复工后的宠物店

线下线上冷热不均

“吸猫”“撸狗”……成为年轻人的日常表达。如今宠物消费已经成为铲屎官们消费里的重要组成部分,宠物身后的一条完整产业链也已逐渐形成。一路向好的宠物行业,疫情期间有何影响?复工后的宠物店现状如何?未来趋势怎样?记者对此进行了走访调查。

线下线上冷热不均 为宠物买单小心遇“坑”

疫情期间有人一个月销售额达三十万 有人没收入还倒贴

闫先生在郑州做宠物店已有五年时间,目前有两家店,主要销售活体宠物和宠物用品。2月初,因疫情原因,他关闭了实体店,和员工各自回到家里。但是令他没想到的是,平时没什么生意的网店一时间订单量猛增,于是又安排员工返回仓库,并住在那里。“我们在线上主要卖猫粮和猫类用品。开网店有一年多的时间,平时网上订单很少,但在疫情期间,我们一个月的销售额就达到了三十万,是平时的两三倍。”闫先生介绍,疫情期间活体宠物几乎没有销售,主要依靠宠物用品销售。他们通过一些渠道,找到能正常发货的物流快递。同时他和两位店员每天在线上对接,各自分工,他负责接单,店员们负责发货。

线下线上冷热不均 为宠物买单小心遇“坑”

“疫情期间订单量突然增多有两个原因,其一是实体店关门,许多原来线下购买产品的人都转到了线上;其二是很多线上店没有营业,导致一些流量到我们这里了。”闫先生说,这两个月除去成本、房租和喂养宠物的支出费用,总体还是有盈利的。

在郑州陈砦花卉大学路店的纪先生情况却并没那么乐观,他坦言疫情期间处于亏损状态。他的宠物店同样也是销售活体宠物和宠物用品,此外他还经营的有狗厂。疫情期间花卉市场关门,他的店也随之关闭,同时将宠物放回狗厂。纪先生今年五十多岁,开店已有三四年时间。“暂停经营两个月,不挣一分钱,没有收入还要倒贴。”纪先生向记者分析道,宠物用品都在店里放着,因为疫情闭店所以就没有销售,也没有在线上卖产品。宠物放回狗厂 要喂养和照看,这需要一定的成本。同时还有房租,都要往里贴钱。如今已是四月,复工已有半月,但生意仍冷冷清清。

多数人将宠物视为“孩子”陪伴,平均每月消费几百到几千不等

在海外留学的纪同学养猫两年多,她认为宠物是一种陪伴,每个月为宠物平均消费在1000元左右,为宠物花钱是理所当然。同时她表示,为宠物花很多钱也是开心的,但是要量力而行,在自己的支付范围内。

八十多岁的李老太太正在宠物店里挑选猫粮,她介绍,自己收养了四只流浪猫,她认为养宠物是一种娱乐。平均每个月会花费四五百元,主要是买猫粮、零食和玩具。

据宠物店主介绍,他的顾客中年轻人较多,每个月的消费在三五百到三五千不等,一般消费在宠物食品、驱虫、免疫、洗澡美容和零食等,多数需求每月有固定次数。

线下线上冷热不均 为宠物买单小心遇“坑”

据《2019年国内宠物行业白皮书》显示,2019年国内城镇宠物犬猫数量为9915万只,比去年增加766万只;犬猫消费市场规模达到2024亿元,相较于2018年增长18.5%。在消费结构中,宠物食品消费是最大支出;零食、药品消费增速最快。在消费渗透率方面,商品消费渗透率超过服务消费;宠物零食和驱虫药的渗透率最高。商品购买相对刚需,其中宠物零食和驱虫药的渗透率均超过70%,而保健品的渗透率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服务类消费相对低频,宠物诊疗在服务类消费中渗透率最高,其次是洗澡美容,再次是寄养。宠物保险、殡葬等消费正处在市场“萌芽”阶段。

消费人群以女性为主,未来95后将承担消费主力。养宠人群向低线城市下沉,一线城市养宠人群年轻化。关于养宠态度,59.1%的宠物主把宠物视为自己的孩子,其次是亲人,占比达27.8%, 已婚人士更愿意把宠物当成孩子,占比为47.6%,单身群体更愿意将宠物视为自己的亲人,占比为50.1%。

复工后宠物店生意尚未恢复正常,店老板心态各有不同

在郑州陈寨花卉市场宠物区,8家销售活体宠物的宠物店在正常营业。询问后,一半以上的宠物店销售人员表示虽复工但生意并不好,还没有恢复到正常水平,其中最主要原因是人少。一家店主哀叹,年前一批宠物没卖完,受疫情影响不得不免费送养,这导致店内直接亏损五六万元。同时自己也经营着繁殖场,两个月没有开工,如今复工生意也显冷清,他觉得生意快做不下去了。

同时记者观察到,在几家宠物店中,有一家宠物店老板在一直忙活着。店主小毛开店时间有十几年,他表示目前已复工半个月,生意是之前的一半好。一只宠物的价格根据品种来定,几百到几千以及上万都有,他不仅在线下销售宠物,同时也在线上卖。每天在店里除了照顾生意和发货外,还在手机上接单,此外店内还有一部手机专门用于直播。在年前店内宠物全部卖完,所以亏损相对较少。他认为这些损失可以接受,做生意有赚有赔很正常。

线下线上冷热不均 为宠物买单小心遇“坑”

何先生从事宠物行业有8年,是郑州第一个做省内连锁宠物店的店主。他的宠物店主要做洗护美容等服务,同时也卖产品和宠物。他介绍,疫情期间在线上卖猫粮狗粮,房东免了一个月的房租,所以基本上没有亏损。复工之后宠物店恢复正常,进店顾客相对平常有所减少,但他的收入渠道相对多元。

资深人士:转变经营思路,行业发展还不够成熟

“疫情是挑战也是机会,对于那些经营不好、思想不变通、资金链不充足的商家来说,稍有风险就很难维持下去。”因疫情而网店生意极好的闫先生说,以后自己也将往线上倾斜。

在省内开创连锁品牌加盟店的何先生通过自己的开店经验总结,做宠物服务专业度很重要,不仅要对宠物美容、医疗护理等营业项目有很好的专业度,而且要对所销售的产品有一定的认知了解。他认为目前河南的宠物行业发展较慢,随着社会发展趋势,宠物行业也会像其他行业一样,出现很多连锁店。连锁店的优势在于一方面规范市场,另一方面给人感觉更正规和专业。同时疫情也会将一些不专业经营不好的宠物店提前淘汰。

“国产的宠物产品会越来越好,很多人觉得国外的东西好,其实国内制造业也越来越发达,发展起来很快,很多好产品都已经出口到全世界了。宠物店主直接向厂家订货,因此中间环节批发商的位置会越来越弱化,会慢慢转化为渠道、文化传播,而不只是简单的进货卖东西。目前国内各方面的养殖经验很欠缺,存在很多恶性繁殖的情况,流浪犬越来越多。在饲养方面,城市的管理和要求更多的是针对文明养犬,而对养殖的相关规定和措施很少。由于资本进入,投资行业进入宠物行业,处于白热化的竞争状态。因为价格等方面的竞争,私营的中小经营者可能就会扛不住。”拥有10年开店经验的资深宠物店主史帅说。

为宠物买单小心遇“坑”

□ 实习生 王意天

由于自己养的宠物狗生病需要治疗,天津市民李寒前后去了4次宠物医院,花了1万多元为狗做了4次手术。后来他得知,被宠物医院坑了。

李寒的遭遇不是个例。《2020年国内宠物行业白皮书(消费报告)》显示,食品和医疗是宠物消费纠纷的高发领域;实体店是消费纠纷的高发区;质量问题是引发消费纠纷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随着拥有量的增加、宠物主对宠物关爱程度及消费品质的提高,宠物周边服务行业日益发展。 《法治日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宠物服务机构各种乱象频发,不少宠物店或宠物医院存在各式各样的“坑”。

自行定价缺乏标准

宠物医院收黑心钱

从2021年10月开始,李寒养的宠物狗出现不适,需要导尿,他便带着狗去了位于天津市津南区的一家宠物医院就诊。

李寒回忆,医生检查完狗的情况后,说了很多专业术语,而后告诉他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才能确定狗的具体情况。

经过一上午折腾,李寒带着满满一袋药品和长长的账单,抱回了自己的狗。可就在他迈出宠物医院大门时,医生又叫住了他:“你家狗的情况比较特殊,一次肯定不能完全治愈,你下周再来一次。”

就这样,李寒带着狗前后在该宠物医院经历了4次手术,没想到回到家后不久,狗的病情再次发作。无奈之下,李寒换了一家宠物医院治疗。这家宠物医院的医生告诉他,本来一次手术就能解决的问题,被硬生生拆分成4次,这种痛苦对于宠物狗来说是难以承受的。

李寒说,他在前一家宠物医院前后共花费1万多元,包括办一次充值卡、一次会员卡,手术一共花了6000多元。第二家宠物医院的医生告诉他,他花了很多冤枉钱。

遭遇类似情况的还有重庆的刘琳。2021年8月,刘琳带着家里的猫前往一家宠物洗护医院做宠物绝育,被医院告知有10项指标不合格,不能进行手术。为了让猫咪指标恢复正常,刘琳前后花了近2000元买药,但仍被医生反复告知不达标。

之后,刘琳换到另一家宠物医院给猫做了一次全身检查,检查结果显示,猫没有任何问题,符合绝育手术的所有条件。这家医院的医生告诉刘琳,上一家医院的医生提到的多个指标对手术没有任何影响,只是为了多开些药挣钱罢了。

记者调查发现,宠物医院的乱收费问题一直是被广大宠物主吐槽“掉进坑里”最多的话题之一。

在广西某家宠物医院工作的黄成告诉记者,宠物店和宠物医院中的各种食品、药品以及周边物品的价格千差万别,缺乏统一定价,基本是靠宠物医院自行定价。

“像‘妙三多疫苗’,每家店的价格都不一样,多数在160元至180元这个价格区间,但我之前工作的宠物医院就把这款疫苗的价格卖到200多元。”黄成说。

故意售卖病猫病狗

疲劳战术拖垮买家

河北沧州的宠物爱好者张汉在一年前购买了一只狸花猫,结账时被宠物店要求签署购买协议。爱猫心切的张汉没顾上仔细阅读协议便草草签了名,等到小猫抱回家几天后,问题就来了。

“刚抱回家还没觉得有什么,结果过了3天还是不愿意吃东西,病恹恹的。我就带着猫去宠物医院做了检查,化验单上全是不合格的指标,医生说店家卖给我的是病猫。”张汉说。

那时他才拿出购买协议仔细看内容,发现其中明文规定,宠物在一天之内出现问题可以无条件退换,而如果超过一天则商家没有义务对买家的损失进行赔偿。

据记者了解,“星期狗”“后院猫”等称呼经常被宠物主用来形容从宠物店中购买到的自带疾病的宠物。购买心爱的宠物抱回家,以为它能陪伴自己十几年,但往往事与愿违,这些病猫、病狗只能陪伴主人一个星期。商家利用大多数宠物主对小动物健康状态缺乏判断,从而“偷工减料”,不给宠物注射疫苗,故意售卖病猫、病狗等。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有一家“穆某宠物”的宠物用品店,从2021年4月开始,就有大批宠物主投诉该店在售卖宠物的时候,要求买家签署购买协议,协议上面虽然写着“有问题包换不包退”,看似很体贴买家,实则暗含套路。

据一位宠物主透露,这家店所销售的动物都没有疫苗证书,几乎所有猫狗都是病恹恹的。该店常用的套路就是给买家不停地换猫,但每一只都是病猫,企图用疲劳战术将买家拖垮。

对于宠物店的类似行为,相关部门已经有所关注。2021年10月,广州荔湾区市场监管局对穆某宠物店销售的宠物猫、狗存在欺诈消费者行为作出罚款51.5万元并吊销营业执照的行政处罚。

捆绑销售虚假宣传

销售套路“编出花”

“品种宠物价格高,本店办卡满两万元即送纯种布偶猫一只。”这是广西一家宠物店在其开业时打出的广告,吸引了大批爱猫人士前来消费。

李晓就是参与领养的宠物主之一。据他介绍,纯种布偶猫在猫类中属于贵价品种,所以看到活动消息时,他觉得自己“赚了”,于是办卡领养了一只“纯种布偶猫”,结果养了一段时间发现,猫咪不但没有任何疫苗记录,而且压根不是布偶猫。

“这只小猫长得越来越不周正,等到小猫4个月的时候,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根本不是布偶猫,就是一只普通白猫。我还要带它打疫苗、驱虫,前前后后花的钱快赶上买一只真正的布偶猫了。”李晓抱怨道。

在宠物店工作的黄成向记者透露,其所在的宠物店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销售套路。

“入职的时候,宠物店老板就告诉我,进店的客人只要是没有经验的,能卖多少东西就给他推荐多少,不要管他用不用得上。”黄成说。

黄成注意到,其所在店铺有大量无牌的宠物用品,很多都是老板从不知名地方进的货。

当他问起这些用品的用途时,老板是这样回答他的:“客人来了需要什么,你就把这个东西往他们的需求上使劲套,问起价格来先往高了报。如果客人接受不了,你再以给他们优惠价的名义把价格往下调。”

黄成对此深感无奈:“很多宠物主是带着爱走进我们店的,他们一定想不到等着他们的可能是一个个‘坑’。”

(文中李寒 刘琳 黄成 张汉 李晓均为化名)

来源: 法治日报——法治网

原创文章,作者:时光~编织者,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stcw.com/y/118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