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原生态宠物号 2025-01-04 16:45 25
外貌特征。棱无滑平:翠青蛇身体细长,体型中等成蛇体长为80-110厘米,身体绿色,头呈椭圆形,吻端窄圆,鼻孔卵圆形,瞳孔圆形,背平滑无棱。
习性和行为:翠青蛇的性格非常温顺,甚至可以用性格“内向"来形容,看到人类甚至会躲避,不攻击人也不咬人,夜伏昼出,主要于白天活动,夜晚则在树上睡觉。
栖息地和分布:翠青蛇属于干游蛇科、翠青蛇属,主要分布于国内华东、华中、华南及台湾等地区,生活在森林边缘、草地、灌丛、竹林、果园、花园等多种环境中。
保护状况:翠青蛇属于无毒蛇类,受到较少的威胁,但在一些地区仍面临人类捕杀的威胁。
02 冈氏竹叶青:
外貌特征:冈氏竹叶青身体呈亮绿色,腹部黄绿色,眼深红色,身体两侧有深红色加白色的条纹,能够长到130cm,尾部具有缠绕性,鳞片具强棱。
习性和行为:冈氏竹叶青蛇有毒,攀爬能力非常强,极适应树栖生活,多于阴雨天昼夜活动,以小型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为食。
栖息地和分布:冈氏竹叶青蛇分布于泰国、老挝中央、国内云南等地,生活在山区、丛林、灌丛、竹林等环境中。
保护状况:由于冈氏竹叶青蛇分布范围较小,加上其栖息地受到森林砍伐、人类活动等威胁,目前已被列为国内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03 绿曼巴蛇:
外貌特征:绿曼巴蛇全身绿色,头和身子都很细长,一般体长2米,为非洲东部和南部的森林地区的一种蛇类。
习性和行为:绿曼巴蛇被认为是目前爬行速度最快的蛇之一,其时速超过每小时11公里,是一种树栖蛇,绿色的外形有利于它们伪装,更好地躲避天敌,更好地狩猎等。
栖息地和分布:绿曼巴蛇主要分布于非洲东部和南部的森林地区,生活在树上、草丛、灌木丛等环境中。
保护状况:绿曼巴蛇目前被评估为无危物种,但其栖息地面临森林砍伐、人类活动等威胁,需要加强保护。
04 绿树蟒:
外貌特征:绿树蟒是一种大型蛇类,身体粗壮,通常可以长到3-6米,体色主要为绿色或黄绿色,身体上有不规则的黑色斑点或条纹。
习性和行为:绿树蟒是一种非常强壮的蛇类,主要以哺乳动物、鸟类和爬行动物为食,喜欢在树上活动和休息,夜行性,白天通常躲在树洞或树叶下面。
栖息地和分布:绿树蟒主要分布于南美洲的热带雨林和沼泽地带,生活在树上和地面上,也可以在水中活动。
保护状况:绿树蟒目前被评估为无危物种,但在一些地区仍面临人类捕杀和栖息地破坏的威胁,需要加强保护。
05 赤尾竹叶青:
外貌特征:赤尾竹叶青头部呈三角形,颈细,形似烙铁。体背鲜绿色,有不明显的黑横带;腹部黄白色;体最外侧自颈达尾部有一条白纹。
习性和行为:赤尾竹叶青是一种毒性蛇,毒性为血循毒。喜欢在竹丛等地方活动,有袭击性。咬伤后患者疼痛难忍,全身症状较轻。
栖息地和分布:赤尾竹叶青分布在国内南方地区,主要栖息在竹林、森林、山区等地。
保护状况:赤尾竹叶青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06 绿瘦蛇:
外貌特征:绿瘦蛇体型极细而长,头呈六棱形状,眼大,瞳孔呈一横缝。背面鲜绿色,腹面淡绿色。
习性和行为:绿瘦蛇是一种轻毒性后沟牙毒蛇,喜欢攀援在树枝上进行捕猎,主要猎物有蜥蜴、鸟类和一些其他的小型啮齿类小动物。
栖息地和分布:绿瘦蛇分布在国内南方地区,主要栖息在森林、山区等地。
保护状况:绿瘦蛇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07 东非绿曼巴:
外貌特征:东非绿曼巴是一种大型毒蛇,体型细长,身体呈鲜绿色。头部较小,眼睛较大,瞳孔呈圆形。
习性和行为:东非绿曼巴是一种树栖蛇,行动非常迅速,毒性极强,捕食鸟类及小型哺乳动物。
栖息地和分布:东非绿曼巴生活在非洲,分布范围广泛,包括肯尼亚、坦桑尼亚、乌干达等地。
保护状况:东非绿曼巴属于非洲野生动物保护组织(CITES)附录II物种,目前未被列入国内的保护动物名录。
08 莽山烙铁头:
外貌特征:莽山烙铁头是一种国内特有的巨型责蛇种,头部为略大的三角形,有颊窝,看上去像是一块烙铁。全身通体黑褐色,其中间杂着极小黄绿色或铁锈色点,构成细的网纹印象。
习性和行为:莽山烙铁头蛇是一种具有管牙的毒蛇,它喜欢在山林中活动,主要以啮齿类为食,行动较缓慢,但攻击性强。
栖息地和分布:莽山烙铁头蛇分布在国内南方地区,主要栖息在山区、石缝等地。
保护状况:莽山烙铁头蛇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入红色名录中的“濒危”级物种,属于国内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09 铠甲蝮:
外貌特征:铠甲蝮是一种小型毒蛇,体型较短小,体色呈浅灰色,背部有许多不规则的黑色斑点,外形像一件铠甲。
习性和行为:铠甲蝮蛇是一种水陆并行的蝮蛇,常栖息于平原、丘陵、低山区或田野溪沟有乱石堆下或草丛中。除了食用外,铠甲蝮蛇还有很高的医药价值。
栖息地和分布:铠甲蝮蛇分布于国内南方地区,包括广东、广西、福建、江西、湖南、贵州、云南等地。
保护状况:铠甲蝮蛇属于国内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因其养殖方法不难,是群众致富的一项新型养殖业。
莽山原矛头蝮蛇,又被叫做罕蛇、莽山烙铁头蛇。是我国独有,且最为珍稀的蛇种,野外数量仅500条左右。
只分布于我国的湖南莽山自然保护区一带,生性较为平和,基本不会主动攻击人类。本身有着追踪猎物的习性,是众多蝰蛇科蛇类中较为少见的存在。
莽山原矛头蝮蛇的主要捕食对象,就是林间的各种小型哺乳动物。毒液是一种血液毒,半数致死量LD50为:4.3mg/kg。
人一旦被其咬伤,伤口处就会出现剧痛,以及流血不止的症状。如果治疗不及时,被咬者常常会因为全身广泛出血,而死亡。
翠青蛇,又被叫做青蛇、青竹刁。因为翠绿色的身子,常常被我们误会成剧毒的竹叶青蛇。
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广东、广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等地区。生性较为胆小,遇到危险时会拉屎逃跑,捕食对象也较为奇葩。
翠青蛇的主要捕食对象,并不是老鼠等小型哺乳动物,而是像昆虫、蚯蚓等小虫子。其属于一种无毒蛇,常被我们饲养在家中观赏,但不怎么好养。
因为其生性胆小的原因,常常一受到惊吓,就会变得不吃不喝,而死亡。在众多宠物蛇中,有着“暴毙王”的称号。
绿树蟒,是一种树栖性极强的蟒蛇。其虽然是蟒蛇,但是体型却十分小巧。成年后,最大的也只有2米多。
主要分布于新几内亚,印度尼西亚及澳大利亚北部,主要捕食对象,也是十分的奇葩。
绿树蟒的捕食对象,一般都是一些小体型的动物,比如老鼠等。在食物匮乏时,其甚至还会捕食昆虫。
它也和众多蟒蛇一样,是一种无毒蛇。常常会用将猎物活活勒死的方式,进行捕猎。
绿曼巴蛇,是众多蛇类中,速度最快的蛇,并且其还可以灵活地在树枝间跳跃。
主要分布于非洲,生性较为暴躁。但相对于它的远房亲戚黑曼巴蛇,攻击性稍弱,毒液毒性也偏低。
绿曼巴蛇的毒液,主要以神经毒为主,半数致死量LD50为:0.3mg/kg左右。
人一旦被咬伤,就会出现呼吸困难,以及肌肉麻痹等症状。如果治疗不及时,很可能就会因为心脏衰竭而死亡。
绿林蛇,属于一种中体型的蛇类。全长在1500毫米到2000毫米之间,头部较大,形似三角形。
国内主要分布于云南,国外主要分布于中南半岛,泰国,缅甸等国。喜欢栖息于山区林中水源丰富地方,以蜥蜴、其它蛇类及小型哺乳动物为食。
绿林蛇是一种沟牙毒蛇,毒液毒性很弱,基本不会对人体造成多大伤害。
人一旦被咬伤,就会出现轻微的肿胀和流血。但一般10天后即可痊愈,并不会造成什么生命危险。
虎斑颈槽蛇,又被叫做野鸡脖子蛇,野鸡项等。是我国众多毒蛇中,最为特殊的一种毒蛇。
主要分布于我国安徽、云南、广西、广东、吉林等地区。生性较为胆小,但有时也会因为受到刺激,对人类发起主动进攻。
虎斑颈槽蛇的毒液,是一种血液毒。半数致死量LD50为:0.265mg/kg,远超一些蝰蛇科蛇类。
人一旦被其咬伤,并且毒液入侵了人体,就会出现急性的弥散性出血。如果治疗不及时,很有可能就会因为全身大出血而死亡。
菜花原矛头蝮蛇,又被叫做菜花烙铁头蛇、菜花蝮等。是众多蛇类中,较为美丽的存在。
主要分布于我国的重庆、甘肃、广西、贵州、河南、湖北、湖南、山西、陕西、四川、西藏、云南等地。喜欢栖息于草坪、树干之上,以山溪鲵、林蛙、鼠类及昆虫为食。
菜花原矛头蝮蛇的毒液,是一种血液毒加神经毒。半数致死量LD50为:0.52mg/kg,曾经被吹成我国最致命的毒蛇。
人一旦被咬伤,伤口处就会出现剧痛,以及严重的水肿。如果治疗不及时,常常会因为全身大出血,或脏器衰竭而死亡。
绿瘦蛇,又被叫做蓝鞭蛇、鹤蛇、瘦绿蛇等,是一种长相十分怪异的蛇类。身体极细而长,头较窄,与颈区分极明显。
国内主要分布于福建、广东、云南等地区,国外分布于锡金、印度、中南半岛等地区。喜欢栖息于草丛、密林之中,以晰蝎及蛙为食。
绿瘦蛇的毒液毒性一般,因此一般即使被其咬伤,也不会有着生命危险。
但是对于一些蛇毒严重过敏的患者来说,还是有着一定的致命性,这一点千万要注意。
竹叶青蛇,又被叫做竹叶青、青竹蛇、青竹彪。是众多毒蛇中,最容易辨识的毒蛇。
主要分布于我国的甘肃、广东、广西、贵州、海南、湖北、江苏等地区。喜欢栖息于草丛,竹林之中,以蛙类为食。
竹叶青蛇的毒液,是一种血液毒。半数致死量LD50为3.3mg/kg左右,排毒量大约在30毫克左右。
人一旦被其咬伤,伤口处就会出现严重的肿胀,以及强烈的灼伤感。如果治疗不及时,被咬者常会因为大出血,而死亡。
非洲树蛇,是众多游蛇科蛇类中,为数不多可以致人死亡的蛇类。
主要分布于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稀树乾草原。喜欢栖息于灌草丛中或树上,主要以各种鸟类为食。
非洲树蛇的毒液,是一种血液毒。半数致死量LD50为0.07mg/kg,致死率极高。
人一旦被咬伤,伤口处就会出现剧痛以及流血不止等症状。如果治疗不及时,常会因为全身大出血而死亡。
本期就给大家分享到这了,整理不易,希望大家可以多多点赞支持一下。也希望通过本期的分享,让大家对于自然界中的这些绿色蛇类,能够有所了解。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