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百科

宠物百科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宠物百科 >

青蛙人偶如何“卖崽”才合法合规 宠物盲盒背后乱象

原生态宠物号 2025-01-04 16:47 9


青蛙人偶如何“卖崽”才规合法合才”崽合法合规

最近,“网红卖崽青蛙上海。”皮蛙“了去褪落网”在网上引起热议。在上海街头,一只“卖崽青蛙”被城管拦截,还无奈当场褪去了“蛙皮”。

随着地摊经济越来越热,如何“卖崽”才合法合规?越来越多的“卖崽青蛙”们该怎么管?

“卖崽青蛙”违法吗?

近日,上海市城管执法局局长徐志虎在《民生一网通》节目中回应,“卖崽青蛙”实际还是在兜售玩具。

他表示:“根据去年12月1日实施的《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第21条规定,个人和单位禁止擅自在公共场所设摊经营、兜售物品。但是允许区政府、乡镇人民政府,划定特定区域,在这里规定业态、规定时段,从事一些设摊经营的活动。像这种行为,就属于擅自兜售物品的行为。所以显然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实际上对行人、对环境也是种干扰。”

记者注意到,此前,上海对于设摊经营、占道经营是全面禁止。去年《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修订后,对“设摊经营” 作了优化,允许符合限定条件的设摊经营。

而具体的方案由区人民政府和乡镇人民政府制定,《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提到,区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制定具体方案,明确允许设摊经营、超出门窗和外墙经营等经营活动的区域范围、时段、业态以及市容环境卫生责任主体及管理要求等,并向社会公布。

对于“卖崽青蛙”这样的情况,上述负责人回应,“这些新业态对社会影响比较小的这种违法行为,我们一般还是提倡采取教育、约谈警告的这种办法来解决。如果前期整改了,没有造成很坏的后果,那么基本我们还是提倡免于处罚。”

国内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马亮认为,从执法角度来讲,相关部门并没有用特别强制粗暴的方式执法,而是以一种劝服、协商的方式来引导其规范地摆地摊,这种柔性执法的方式应该值得鼓励。与此对于一些执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也应及时反馈,用于规则的调整和修订,不断改进地摊管理的方法。

青蛙人偶如何“卖崽”才合法合规?

怎么摆地摊才合规合法?

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律师张中辉表示,根据2017年国务院制定的《无证无照经营查处办法》规定,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指定的场所和时间,销售农副产品、日常生活用品,或者个人利用自己的技能从事依法无须取得许可的便民劳务活动,不属于无证无照经营。

“这类一般简称‘两指’经营活动,不要求经营者办理工商登记,虽然没有营业执照,但属于合法经营,不受查处。”张中辉表示,需要说明的是,如何指定时间、如何指定场所、如何把握“技能”及“便民劳务服务”。

时间上,一般从居民日常生活角度考虑,指定“早市”和“晚市”即早上、傍晚两个时间段,通常包括卖早点和卖菜等。场所上,一般从既方便居民生活又不影响交通,不影响城市管理等方面考虑进行指定,通常包括社区、超市附近。

“技能”及“便民劳务服务”上,一般是个人利用自己具有的某方面特殊专长,如修理、缝补等方面技能,为居民提供便捷的劳务服务,具体包括:修理自行车、修鞋、修拉链、补衣服、补袜子等等。

张中辉表示,政府支持发展“两指”经营活动,为摊贩提供规范性的经营场所,既有效化解了城市管理难题,而且还解决了老百姓生计问题。

张中辉也提到“两指”经营活动的注意事项,即不得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超出查处办法允许无证无照经营的规定范围,则需要办理相关的证照手续;不得未经许可占用道路和公共场地进行经营活动。

对于第三项,各地政府一般有更具体的规定。

记者注意到,近日修订通过的《深圳经济特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规定,除划定的摊贩经营场所外,禁止占用城市道路和公共场所堆放物品、摆摊设点、销售商品。

也就是说,对于经营者来说,仍需遵守各地关于地摊管理的具体规定,在规定场所和时间内摆摊。

“卖崽青蛙”们怎么管?

对于“卖崽青蛙”被罚,网友们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蛙蛙”被罚让人觉得心疼又好笑,但城市管理也有法规。有网友表示,天气越来越热了,人家只是想卖个青蛙,我们的城市应该多些包容。

随着各地松绑“地摊经济”,对于越来越多的“卖崽青蛙”们来说,究竟该怎么管?

马亮认为,这其中要把握好度的问题,要柔性执法,也要精细执法、合理引导。一方面不能完全禁止,这跟当下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的导向以及优化营商环境的趋势背道而驰。另一方面,完全放开又可能出现一哄而上甚至无序竞争的现象,导致对交通、环境、卫生,乃至整个城市形象产生负面影响。

随着北京、深圳等多个一线城市出台相关规定,放开商业外摆、允许有序设摊,马亮认为,现在是修订和完善相关规定很重要的契机,让城管在执法时不至于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有些政策可能是过时或不合理的,有些规定可能更多是从监管的便利性去考虑的,摊贩没办法遵守。另一方面现在又鼓励第三产业发展,让城管部门或者执法人员难以平衡。”

“摊贩往往是流动、非正式、非正规的,很难按照对正式商铺的方式去监管,监管不过来,效率也很差。为了适应现在发展的需要,应该有一些相对灵活简便易行的程序,让摊贩也比较容易遵守,这样才能更好推进地摊经济发展。”

马亮认为,地方政府可以在出台相关政策之前尽可能多地征求社会的意见和建议,包括摊贩、市民和专家对政策是怎么看待的,怎样去调整,是审批制还是备案制,还是说有些区域就是“法无禁止即可为”,等等。

立法并不是城市管理的最后一步。在马亮看来,立法之后怎么落地的问题也需要关注。“比如,立法很多时候是一些原则性的规定, 要出台实施细则。如果实施细则跟立法精神相违背的话,看似在鼓励地摊经济的发展,实际上最后可能扼杀了地摊经济。”

他认为,在此过程中,打破“地摊经济”最后一公里的隐形壁垒至关重要。

宠物盲盒背后乱象

南都记者了解到,根据有关规定,活体动物应有专门的运输渠道。国家邮政局也曾发出通知,要求规范活体动物寄递、严厉打击非法寄递野生动物及其制品行为。 近年来,通过快递运输宠物等活物已是常态。5月6日,南都记者发现,宠物等活物仍通过电商平台上售卖,且多通过普通快递运输。在某电商平台,猫、狗等宠物价格低至十余元,其中不少通过中通快递发货。

有专家告诉南都记者,网购活体动物若通过普通快递运送,可能带来动物死亡或逃逸、动物伤人、传染性疾病的传播等多重风险。对此,其建议主流快递企业要走在法规前面,对活体运输要完全执行“专输”运作体系。

事件:一快递点寄递“宠物盲盒”,猫狗奄奄一息

“盲盒”,原本是指具有随机属性的玩具盒,深受消费者喜爱。一些商家却以此为噱头兜售活体宠物,并将它们装在快递盒里发往各地。

近日,有网友反映,四川成都一快递点出现“宠物盲盒”。志愿者到场拦截时,看到不少动物奄奄一息,或已死亡被丢弃。“货箱里全是小猫小狗的惨叫声,若是货箱门关闭,只有被活活憋死。” 参与救助的“成都爱之家动物救助中心”在其官微中写道。

据上述救助中心介绍,5月4日凌晨,志愿者将猫狗转移,等待相关部门处理。当日上午,经过12个小时的“连续奋战”,动检部门对所有猫狗依法暂扣,将暂扣全部猫狗转移到石板滩宠物城临时安置、留检。

5月4日晚,中通快递发布情况情报,为相关网店违规揽收致歉,表示该站点会暂停业务配合调查,中通快递四川省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接受停职调查。

当地邮政管理部门也展开调查。5月6日,成都市邮政管理局办公室工作人员向南都记者表示,对于该快递网点涉嫌违规收寄活体动物的行为,正立案处理,后期会正式公开处理结果。

“宠物盲盒是对人性的背离。”5月4日,央视评论称,用盲盒装动物,将一些人的快乐建立在动物痛苦甚至失去生命的基础上,不仅是对人性的背离,也是娱乐的异化。相关法律禁止寄递活体动物,商家必须遵守,快递公司也不应明知故犯。

类似的事件并非首次。南都此前报道,2020年9月底,河南省漯河市一物流园内滞留大量活体宠物,部分已经死亡。事件曝光后,引发广泛关注。

当时,漯河当地一民间动物救助协会的志愿者获悉,当地物流园发现一批动物被丢弃在空地,且很多动物已经死亡。经该民间动物救助协会及各界爱心人士的接力救助,存活动物被全部救出。其中包括兔子1000余只,荷兰猪99只,猫狗共计200余只等。

该动物救助协会介绍称,该次事件是因买卖双方及运输存在问题,导致该批动物自发出后一直无人接收。“未经允许,运输方私自存放漯河市东兴物流园,导致动物因缺水、缺粮、缺氧大批量死亡。”

背后:活体动物在电商平台有售,价格低至十余

寄递“宠物盲盒”、活体宠物滞留物流园死亡背后,通过快递运输宠物等活物已不罕见。

2020年10月,南都记者曾调查发现,各种活物通过电商平台上售卖,且多通过普通快递进行运输。可快递的活物除兔子、鹦鹉、鸭子等常见的宠物外,也包括蛇、蝎子、蜘蛛、蜥蜴等较为冷门的动物。

多个网店卖家曾向南都记者表示,通过中通快递发货。 一家售卖宠物小黄鸭的卖家表示,通过“中通直达车”发货,问及和普通快递的区别,其表示“更快”;几家售卖宠物兔的卖家也表示“发中通快递”。还有卖家表示,“只有中通收活体”。

南都记者咨询的多个卖家中,除中通快递外,还有卖家通过顺丰快递邮寄活体蚯蚓,有卖家通过韵达快递邮寄活体蜥蜴、蜘蛛。

如果收到的动物不幸死亡怎么办?多个卖家表示,“运输包活”,若动物出现死亡情况,可退款或者补发,不少人称,“这种情况极少发生”。

南都记者注意到,普通快递运输多集中于兔子、宠物鸭以及其他价格低廉的动物,售价更高的猫、狗等动物则通常通过活体托运的方式运输,可选择航运或者陆运。“活体托运不是快递。(活体托运)中途有人照看,也有空调,都是很透气的。”一名出售宠物猫的商家表示。

2021年5月6日,南都记者检索发现,兔子、鹦鹉、仓鼠、蜥蜴、蝎子等动物在电商平台仍然有售。根据多名卖家介绍,运输方式包括韵达快递、中通快递或顺丰快递,发普通快递。 还有商家以“盲盒”的名义售卖活体乌龟、猫等动物。

有商家似乎已受到此次“宠物盲盒”事件的影响。一名售卖宠物兔的商家表示,“今天快递公司发了通知,明天开始禁发活物。之后我们用客车发货,只发距离近的省份,费用自理”。

在另一电商平台,猫、狗等宠物低价出售,其中不少通过中通快递发货。南都记者看到,有小狗的售价低至十余元,销量过千。 不少买家在收到货后发现并不符合预期。在评论区,有不少人差评称“货不对板”,还有人称“发过来的是病狗”,“收到货几天后就死了”。

一名购买了价值58元的“黑色博美”的买家评价称,小狗在他拿到之后就快不行了,被送到医院后就只剩下一口气。医生告诉他,小狗身上还有传染病。“希望爱狗人士不要再网购小生命了,真的好生气。”这名买家说。

专家:活体动物需走专运通道,建议从源头规范

包括宠物在内的活体动物是否可以寄递?

南都记者了解到,邮政法实施细则第三十三条规定,禁止寄递或者在邮件内夹带各种活的动物。

2020年3月19日,国家邮政局向全行业发出通知,要求规范活体动物寄递、严厉打击非法寄递野生动物及其制品行为。对于可以寄递的活体动物,企业应当要求寄件人进行安全妥善包装。在运输、分拣、投递环节,要将内件为活体动物的邮件快件进行有效物理隔离,还应告知收件人邮件快件的内件属于活体动物。

“运输活体不走特殊通道肯定是违规的。”快递行业专家赵小敏向南都记者表示,根据邮政法的规定,活物属于禁止寄递的物品,但是相关细则在执行过程中存在漏洞。实际中,活体的种类、范围以及邮寄方式并不明确,这让不少商家和企业有了可乘之机。

赵小敏表示,活体动物“不是不可以运”,但一定要走专运通道。一些宠物医院和机构以及部分快递公司已推出了宠物的专运通道。价格偏高,但可以保障安全。

南都记者了解到,网购活体动物若通过普通快递运送,可能带来动物死亡或逃逸、动物伤人、传染性疾病的传播等多重风险,相关事故率不鲜见。还有消费者通过网络购物的方式购买活体动物,但却收到带病的动物,并因此陷进了维权难的困境。

有媒体曾曝光,2020年6月,湖北省一消费者通过网络直播平台网购了一只黑狼犬,当晚,该黑狼犬被韵达快递揽收。收到黑狼犬后,该消费者将其送到了当地医院检验,结果显示该犬感染了犬冠状病毒。收到黑狼犬不到3天,该犬就死亡了。

对此,该消费者联系商家和韵达快递,但商家未提供狗的检疫报告,韵达快递表示运输过程中狗是活的,狗的死亡与他们无关。随后,该消费者向国家邮政局申诉中心投诉举报涉事公司。

有学者认为,对于活体动物的运输应该有堵有疏,明确不能邮寄的动物种类,并对可以寄的活物建议特别的卫生检疫措施,以及动物和其他快件的隔离措施等等。

赵小敏建议从源头规范活物寄送,“寄递企业要严格规范寄递分类管理,相关手续要齐全,包括商家提供的检疫证明等等,自身也要建立特殊的运输机制;主流快递企业要走在法规前面,对活体运输要完全执行‘专输’运作体系,这样既能够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也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体现。”

出品:南都即时

采写:南都记者 吴佳灵

标签:

提交需求或反馈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