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原生态宠物号 2025-01-04 16:48 7
做体检,就是为了得知自己身体的真实数据反馈,但北京市民王女士在瑞慈体检之后发现,血液检查的多个项目数据完全一致,因此怀疑数据造假。对此,瑞慈体检的工作人员回应称数据差错是系统漏洞及工作人员粗心导致的,已经向当事人赔偿部分损失,其他正在交涉中。
“我每年都要体检,今年买了优生优孕的套餐,没想到北京三里屯瑞慈体检出具假的验血报告,有条件的话还是去三甲医院的体检中心吧……”
日前,市民王女士向《北京青年报》记者爆料,她从网上购买了一家名为“瑞慈体检”的体检项目,于2018年11月23日和12月28日分两次到位于北京三里屯的瑞慈体检中心进行体检。
“第一次检查完之后,医生告诉我验血项目最好在来例假之后的第三天检查,这样比较准确,事后我自行到网站上查询体检结果,发现他们提供的数据明显存在问题。”
王女士说,虽然普通人看不懂那些检验结果,但是她发现验血之后的“免疫发光项目”检验中,“血清促卵泡刺激素”、“血清促黄体生成素”“雌二醇测定”“孕酮测定”结果一栏全部是1000,“凭直觉我就觉得有问题,向医院的妇科医生咨询,医生也认为不可能是来例假时的数据,体检报告肯定有误,我这才来到体检中心讨要说法。”
王女士称,2019年1月7日来到瑞慈体检现场让工作人员查询后发现,体检中心将验血项目外包给了一家公司,“他们解释说外包机构所传数据有误,要对我的数据进行更新,我当时就对他们产生怀疑,因为不敢确定重新传过来的是不是我的数据,就要求将损失退赔给我,到下一家体检机构重新体检。”
对于王女士的爆料,记者电话联系上瑞慈体检中心负责处理此事的郝女士,她回应称,王女士所爆料的验血项目“激素四项”数据有误以及体检中心将验血项目外包给专业机构的情况确实存在,“2018年6月国家卫健委发文,公立包括三甲医院跟第三方合作机构去查询病理检验等,国家是支持的,一些有名气的医院也是将验血项目外包给这家机构的,对方完全有相关资质,可以随便查询。”
郝女士说,当时进行体检后当事人王女士拿着那份检验报告,工作人员与验血机构核实,发现出错的不止王女士一个,是系统漏洞导致,那几个项目全是1000为系统默认的数据,目前已经更正,“我们是后来发现这个问题的,验血机构也发现了,但是后期核对的时候没有核对好,导致数据上传网络被客户看到。”
郝女士说,她理解客户的心情和感受,体检中心愿意就此问题承担责任,对客户的损失进行补偿。“我们将购买体检的费用和打车费共2000余元全都退赔了。”但因为误工费需要王女士的收入证明、银行流水、纳税证明等其他辅助文件才能确定,暂时未赔付。体检中心愿意对合理费用进行赔偿并已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这个行业确实有不正规的东西,但是我们并非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小机构,有错不能推脱,此事发生后,也对客户说一声抱歉。”
● 截至2021年底,我国城镇犬猫市场消费规模达2490亿元。与此相伴而生的是宠物食品安全问题。中消协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受理宠物类投诉6617件
● 近年来,“毒狗(猫)粮”问题时有发生,让把宠物视为亲人的宠物主担忧不已。网上售卖的很多宠物粮配料组成模糊,有散装宠物粮包装上只有产品名称和生产厂商,甚至有不良商家把掺有土和锯末的宠物粮加入大量诱食剂卖给消费者
● 宠物粮市场乱象背后,主要是宠物粮领域法律依据不足、执法不严,宠物粮市场无序发展所致。有必要从生产、加工、质量检测等方面形成具有强制力的国家标准或行业规范,既为监管部门提供监管依据,也为企业划定生产经营红线
□ 本报记者 张守坤
今年2月以来,天津市民李兰(化名)一直在为自己的宠物犬奔波于家和动物医院之间。2月3日,她发现自家的博美犬变得无精打采,送进动物医院初步诊断为犬肚子疼,没什么大事儿,宠物医生给开了点药吃。
次日,李兰发现犬拉稀拉血,赶紧又将它送进动物医院。经过做B超、验血等全面检查,宠物医生发现犬得了胰腺炎。在详细询问李兰最近犬都吃过什么东西并得知吃了某牌子的狗粮后,医生直接说这款是“毒狗粮”,近期已接诊多只吃了该狗粮生病的宠物。
李兰随即上网查询发现,有很多网友正投诉这款狗粮有问题。她立即联系网店客服,要求退款并赔偿犬去医院的所有治疗费用,但对方以无法证明犬生病和狗粮有关系为由不予退赔。
宠物粮安全问题,是千千万万把宠物当亲人的宠物主密切关注的话题。
多位受访专家近日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说,为确保宠物食品安全,相关部门有必要把宠物食品纳入日常监管,加大产品抽查和处罚力度,提高企业违法成本。建议提升宠物食品安全的立法位阶,依法对宠物食品安全进行明确规范与调整,相关行政机关应该引导行业协会制定强制性宠物食品安全标准。
宠物经济快速发展
宠物食品质量堪忧
根据《2021年国内宠物行业白皮书》披露的数据,截至2021年底,在国内城镇家庭中,宠物猫的数量是5806万只,犬的数量是5429万只,城镇犬猫市场的消费规模达2490亿元。
与此相伴而生的是宠物食品安全问题。根据国内消费者协会发布的数据,2022年上半年受理宠物类投诉6617件,同比大幅度增长,其中宠物食品安全成为消费者投诉的主要问题。
福建厦门的宠物主尹辰(化名)就有过类似的遭遇。
去年3月,尹辰在本地宠物交流群中说:“我家猫吃完××牌猫粮,立马上吐下泻。”群友立刻有反应,几位选择同样品牌猫粮的宠物主说,“我家猫也一样”“我家猫便血了”。
尹辰告诉记者,此后,他们多次和网店客服沟通,对方选择的是“拖”字诀,一年时间过去了,宠物主们都没有获得任何赔偿。
在受访宠物主们看来,“毒狗(猫)粮”问题并不少见。据媒体报道,2022年4月被指猫粮导致超百只猫死亡的一款知名猫粮,此前在电商平台上的人气和销量均表现不俗。一款高端进口猫粮在2021年也被曝有猫咪食用后中毒及死亡,一度引发网友热议。
记者在某第三方投诉平台看到,截至3月2日,涉及“猫粮”“狗粮”问题的投诉超过1万条,而以“毒狗(猫)粮”为关键词进行搜索,相关投诉近千条。
“毒狗(猫)粮”让宠物主们感到恐慌。每当家里囤的狗粮快用完时,北京市民王芸(化名)都会“忐忑不安”,花上好几天时间在多个社交平台查看关于各种宠物食品牌子的测评帖子,从中寻找适合自家“毛孩子”的口粮。
“狗粮市场很混乱,即便养犬8年,我至今不能确认哪款狗粮完全值得安心购买。”王芸坦言。
配料表上信息模糊
成分占比均不明确
除了“毒狗(猫)粮”问题外,王芸还因狗粮的产品成分问题陷入焦虑,她研究半天配料表,感觉她的犬什么都需要,又感觉什么都不需要,“狗粮中这么多的添加剂会不会害了它”?
记者调查发现,宠物粮配料存在不规范甚至混乱的问题。某平台一家拥有40多万粉丝的宠物食品旗舰店,售卖的猫粮成分与产品配料表不相符。比如一款鸡肉猫粮,配料表排第一位的却是小麦,之后才是鸡肉粉。客服表示对此并不了解,建议拨打公司总部电话咨询。
还有很多牌子的猫狗粮配料组成模糊,如某牌子的猫粮的原料组成,第一位是谷物及其制品,第二位是肉类及其制品,不但没有标明具体是什么谷物和肉类,也没有说明占比多少。
根据宠物食品相关国家推荐标准,宠物粮包装物上应附有标签,标明产品名称、原料组成、产品成分分析保证值、净重或者净含量、贮存条件、使用说明、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企业名称以及地址、许可证明文件编号和产品质量标准编号等。
业内人士林先生告诉记者,上述标准是推荐性标准而不是强制性标准,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偷工减料、成分虚标等情况并不少见,“毒宠物粮”识别起来更加困难,还有不良商家把掺有土和锯末的宠物粮加入大量诱食剂卖给消费者。
宠物粮配料表虚标可能给宠物带来哪些影响?国内兽医协会动物福利分会副秘书长贾开富介绍说,犬猫属于肉食动物,在自然界中,猫主要以捕食小动物为主,从小动物的内脏中获取营养,但现在是居家饲养,为了追求适口性,宠物食品中需要加入一定比例淀粉和肉粉,还会加入不标明含量的诱食剂,容易导致宠物肝肾功能受损并发病。
“宠物食品中,如果植物蛋白含量过高但不标出来,宠物食用后会造成营养代谢性疾病。而标明成分的全价粮(营养均衡全面的宠物粮)有些其实并不科学,其中所含的碳水过高的主要风险是牙齿问题、心血管问题和肝胆胰腺问题等。”贾开富说。
记者还注意到,在电商平台上有大量的散装猫粮狗粮售卖,售价便宜且包装简单,只有写着产品名称和生产厂商的塑封袋,没有配料信息和其他信息,5千克宠物粮30元左右就能买到,是普通品牌宠物粮价格的三分之一左右。
但根据《宠物饲料管理办法》的规定,宠物饲料经营者不得对宠物饲料产品进行拆包、分装;禁止经营无产品标签、无产品质量标准、无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的宠物饲料。
记者注意到,这些店铺并未因违反《宠物饲料管理办法》而受到影响,有的店显示已开了很多年,有的销量达10万+。
庞大市场监管缺位
宠物粮安全须入法
辽宁瀛沈律师事务所律师刘国照代理过多起和宠物粮安全有关的案件。在他看来,宠物粮市场乱象背后,主要是宠物粮领域法律依据不足、执法不严,宠物粮市场无序发展所致。
“例如,在法律层面,我国没有将宠物食品安全纳入立法,虽然农业农村部发布了部门规章,但不足以使主管部门加大监管,导致出现一定的监管真空,宠物粮市场野蛮生长,宠物主维权无法可依。”刘国照说,宠物主在向相关监管部门投诉时,相关部门经常回复称,未将宠物食品列入相关监管抽查范围,无法约束相关生产者及销售者。
实践中,宠物主针对问题宠物粮的维权途径主要有:向消费者协会投诉、寻求监管部门处理、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但在受访宠物主看来,他们通过前两个途径基本无法解决问题,即使相关监管部门对生产经营不符合产品质量标准的宠物食品商家进行了相应处罚,但仍没有相关依据责令商家对他们进行赔偿。他们选择向法院提起诉讼,往往由于无法提供能够证明两者存在因果关系的证据而陷入维权困境。
刘国照还认为,在宠物食品检测数据方面,因为没有科学翔实的宠物营养数据系统和专业研究机构,导致我国宠物食品的检测数据无法得到扩充,致使宠物食品的标准过少过低。 我国宠物食品的相关标准仅20多项,一些问题没有标准可依;宠物饲料添加剂的内容过于宽泛,导致有毒有害添加剂未被完全禁止。
为规范宠物粮市场,让“毛孩子”吃得放心、宠物主安心,国内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提出,相关部门有必要把宠物食品纳入日常监管,考虑到我国目前发布的宠物食品标准主要是推荐性标准,所以有必要从生产、加工、质量检测等方面形成具有强制力的国家标准或行业规范,既为监管部门提供监管依据,也为企业划定生产经营红线。
“有关部门应当加大产品抽查和处罚力度,提高企业的违法成本,督促电商平台依法履行审核和日常管理义务,不给不良企业提供违法经营的空间。消费者也应该通过正规渠道向商家购买宠物食品,购买时要仔细查看生产企业、生产日期、有效期等产品信息,同时通过消费者评价、商家口碑等侧面了解商家的有关情况。”陈音江说。
国内政法大学副教授朱晓娟说,鉴于宠物具有财产与精神双重意义,因宠物食品不安全给宠物造成的伤害也会间接侵害宠物主的财产和精神利益。
她认为,加强宠物食品安全,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提升宠物食品安全的立法位阶,依法对宠物食品安全进行调整与规范,以保证其权威性与强制执行力;相关行政机关引导行业协会出台宠物食品安全标准,考量不同种类与科属宠物的特点及宠物食品的不同功能制定针对性的标准,且注意根据宠物食用情况进行更新,及时向社会公示;宠物食品生产企业应积极承担法律义务与社会责任,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生产宠物食品。
杭州全域动物医院院长朱国建议,宠物食品商家应建立食品研发团队,根据长期室内饲养实际出发研发宠物粮,从营养生理、食物多样性角度,根据宠物营养和生理特点及饲养环境等,为宠物生产安全粮。
“无论宠物食品生产企业还是政府监管部门,提高对宠物食品安全管理意识势在必行,未来可期。”国内质量检验协会宠物食品用品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王烁说。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