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百科

宠物百科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宠物百科 >

宠物医院凭什么这么贵 进门一趟花1000元买益生菌

原生态宠物号 2025-01-04 16:48 23


宠物医院凭什么这么贵

1

前段时间,我家的猫。院医物宠了喝水总是打嗝,送去了宠物医院。

1天1200,送了一个礼拜,中间各种检查也都上了。

最后啥事儿没有,就是猫吃撑了。

最后结账,花了2W多。

有一说一,给宠物看病是真的贵。

像什么给猫咪绝育350,术前检查500,猫咪全仪器体检1500,帮猫咪导尿花了1000多,给猫咪拔蛀牙花了3000多。

甚至于很多宠物明明只是感冒这样的小毛病,但是一个治疗流程走下来,加上管理、看护的服务费七七八八算下来,少则几百上千,多则上万。

大家都是给老板打工换工资,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

大风不能把钱刮来,但大风可以把大家的钱刮走。

宠物的爱情走得太快就像龙卷风。

任何一个暴利行业诞生的背后,必定有一片需求的汪洋大海。

这在各行各业中都很常见,只是这次的行业变成了具体的给宠物看病。

宠物看病比人贵确实不合情,但它合理。

至于合的是不是阳间的理,那就只能看爱了。

2

医疗本身是一种资源。

资源,天然就存在竞争。

只是因为我们有各种渠道,和有各种解决的措施和方案,甚至还有国家整个医疗系统的基础建设在中间进行斡旋调节,所以人在看病这件事上,感觉没那么艰难。

但一旦看病对象变成宠物,事情就变味了。

第一,宠物是最近这些年刚刚兴起来的概念。

过去,动物们更多是作为生产资料存在。

我们养猫狗,在饲养上,大多数时候也是随意放养。

随着城市化社区化建设的推进,猫狗变成了宠物,伴随着我们精神文明需求的多样化,还诞生了猪、蜘蛛、蜥蜴这些异宠的流行。

对人来说,现在养宠物更多是为了陪伴,宠物主们愿意为了它们的寿命健康掏钱,由此诞生了对宠物医疗的需求。

说到底,宠物医疗资源之争,是一种对应私人服务需求之上的资源竞争。

在这种难以量化的私人服务面前,宠物看病贵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

第二,看病本身就是很贵的一件事。

很多人在思考人看病便宜的时候,容易过滤掉国家给我们背的医疗成本。

医保,新农合,这些都是我们一个普通人能够享受的国家给到的医疗普惠。

在医药价格方面,医保局专家和药品厂家更是常常为了4分钱,在线激情砍价。我们在用药买药的时候享受到的便宜实惠,都经过了无数人的努力。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都是因为有人负重前行。

这时候,再回头看宠物看病比人贵,逻辑上完全说得通。

或者说,不是宠物看病贵。

是因为我们的努力,导致人看病太便宜了。

3

第三,资源存在一个覆盖率的问题。

人比宠物多,那相应地,人对医疗的需求必然大于宠物对医疗的需求。

退一万步讲,人病了不给人看病,会被骂,病人会死。

但给不给宠物看病,则完全取决于饲主个人的价值判断。

哪怕因为没看病,导致宠物的死亡,社会舆论也不会对饲主进行道德谴责。

所以,这就需要重新考虑宠物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

一,看病的人多,可以形成集中管理,很多费用可以进行有计划的分摊。

对人来说,有些医疗仪器从早开到晚,来往医院的病人络绎不绝,根本不会存在医疗器械的浪费使用。

这对宠物来说,就不一定了,可能好几天都不会有一个病例。所以,机器开一次机的费用,就要转嫁到单个病例的宠物主人身上。

二,人看病是民生问题。

每个社区也都会配备一定的诊所、医疗机构,方便人就医。

但是宠物医院的配备,更多是跟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和商业相关。

有时候并不是主人舍不得给宠物看病,而是大部分的宠物资源根本覆盖不到他们生活的社区。

这时候偶尔出现一家可以提供宠物医疗服务的机构,收费必然是昂贵的,人家赚的就是这种独一份。

再加上,人类之间的同理心,那种疾病面前大家所展示出的亲情、友情、爱情的力量,往往具有非常强大的感染力。

人看病如果经济上有困难,还可以对外求助,可以众筹捐款。

但是宠物病了,如果没有钱看,这种对宠物的同理心往往很难得到大规模地回应。

因而绝大多数的社会援助的资源并不会考虑覆盖到宠物医疗领域。

4

从治疗难度水平上说,宠物比人难治。

这种难不是技术上的,而是实际操作中的麻烦。

人生病或者哪里不舒服,可以能跟医生可以进行沟通问诊。

作为同类,人也一定是更加了解人。

但宠物不一样,我们跟它们无法直接沟通,对它们诊断完全依赖于检测手段和宠物医生的经验判断。

这时候,如何给宠物进行治疗的话语权,就掌控在宠物医生以及宠物医院身上。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说人看病,对医生的诊断有疑意,对治疗方案切不准,你还能去别的医院再查一下,或者去找专门领域的权威专家确认。

再 你还能依靠强大的互联网科技,在网上发个帖子询问网友,群策群力。

给宠物看病就不一样了,可能你换几家医院,接收到的诊断和治疗方案都不一样。这就非常魔幻,至于这些医生讲的那一套,有没有可能是一套东西,只是描述不用,你也不能确定。

甚至有时候跑不同的店并没有意义,同一个城市或者区域内的宠物医院,背后的老板没准是同一个人。

这种信息的不对称和不透明,为行业乱象提供了发生条件。

这时候宠物看病比人贵不但合理,你还不得不接受,因为他们吃准了你就是舍不得宠物。

举个例子,前段时间我朋友的猫拉肚子,去了一家宠物医院看病。

即使是做好了挨宰的心理建设,也没扛得动宠物医院的大刀。

医生一上来,不关心猫咪拉不拉肚子,先问猫有没有蛀牙,要不要搞个洁齿包年。

到了具体治疗阶段,医生也是不慌不忙,什么血常规,血液生化、胸部X-线检查、腹部超声,全套体检来一套。

关键是医院检查完给报告也相当朋克,说是打印机出了问题,用手机把检测结果拍出来看吧。

朋友说他一个见到数字就晕的人,哪里看得懂那些报告。

更别说这份报告究竟是不是猫的,都不好说。

好在医生说话够直接。

医生说,猫粮不能上网买,网商渠道的粮都是毒粮,一定要在线下买。如果有需求可以看看宠物医院的猫粮。

这只猫咪可能患有某种先天性的疑难杂症,肾脏数据表现异常,可以先服用一个疗程的特效药,看看是否能够恢复。拉肚子是小毛病,建议自己上网买一点白陶土。

朋友表示那款一颗几十块的特效药真不是吹的,果然有特效。只要猫碰到特效药,嘴里就开始疯狂吐泡泡,折腾了半天根本吃不进去。

离奇的是,在吃了两次白陶土之后,猫不拉稀也不软便了,生龙活虎非常健康。这时候,他才意识到几千块的医疗费全部打了水漂。

5

很多人说,这样不就更能说明宠物看病比人贵是不合理的吗?

其实不然,因为我们 要再讨论一个点——人和宠物的关系。

对宠物观点薄弱的人来说,根本不用上升不到宠物看病跟人比的价值上。对这种人来说,给宠物看病本身就是很离谱的一件事,动物就是动物,比不比都是不合理。

反之,对合格负责任甚至把宠物看作是家人的宠物主来说,宠物的陪伴是无价的。

它们的价值早就已经超过了金钱的价值,跟什么品种、花多少钱购买、日常开销是多少这些因素无关。

尤其是很多年轻人在外乡奋斗,天天被社会毒打,感觉自己是个废物。

这时候,有一只宠物和自己相依为命,依赖你,这种羁绊的价值,非常难以计算。

很多人真是自己点个外卖扣扣索索,但是给自家宝贝花钱真的是大户人家。

很多东西一旦涉及到爱这个东西,价格就开始玄幻。

这是无奈,也是现实。

6

宠物看病贵这个问题是不是一定就无解了呢?

倒也不见得。

数据显示,今年我国宠物市场的规模远超2400亿元,一线、二线城市是宠物消费的主力战场,非一线、二线城市宠物消费市场更是潜力巨大。宠物医疗仅次于宠物食品的第二大核心产业,这个年轻的市场还在扩张之中。

每一个行业都要经历野蛮的逐利阶段,都需要一定的时间走向规范和合格。

宠物医疗市场也一样,现在还只是开始。

随着市场的开放和商业越来越多的加入,各类关于宠物治疗的收费标准、准则,各种关于宠物保险理赔方案的制定也都在慢慢进行之中。最后这个问题一定会得到解决。

换个角度说,宠物看病比人贵,其实也是一种很好的养宠劝退方式。

大家疯狂地吐槽,以及一个又一个被坑的案例,其实也是一种互相提醒,千万不要因为一时的兴起去养宠物,更不要贪便宜去养后院宠物,个人也不要轻易去尝试家庭繁殖。

宠物不是物品,它是一个和我们一样也是活生生的生命。虽然就智力、能力而言,它们确实不能跟人比,但这并不是我们可以轻视或者觉得它们是无所谓的理由。

宠物的陪伴无价,但获得这种陪伴有代价。

跟人住在一起的时候,它们就是会乱拉、乱尿、乱叫,甚至还会有拆家等行为。

作为主人,被宠物气到血压飙到220是常有的事,并且我们和宠物是没有办法通过语言互相理解彼此的。

如果没有足够的财力、毅力和耐心,不如一开始就放弃养宠。

选择云吸猫、狗,也是一样的快乐。

即便是听得懂对方说了什么,互相理解依然是不存在的。

养宠物是这样,养孩子也是一样的道理。

进门一趟花1000元买益生菌

作者 | 鱼总

编辑 | 十四月

宠物生病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很多新手铲屎官看到家里主子身体不舒服时,下意识就是送到宠物医院治疗。宠物医院的治疗模式和常规医院无异,首先把宠物当成“病号”去进行一系列检查,然后通过化验报告定性疾病来源,最后出具药方和治疗手段,短短三个步骤,很快就能掏空铲屎官的钱袋。

难以承受的高消费

四月初,杭州的陈女士突然发现自家宠物猫有些拉稀的症状,她先在家给猫咪喂了两天益生菌,发现没有任何起色,于是她把猫咪送到宠物医院治疗。

治疗的流程比陈女士想象得复杂且昂贵,猫咪刚进医院后,挂号费、诊费和血常规三项就花掉了190元,随后的采血项目、血清淀粉样蛋白A检测和三联抗体检查花费超350元,医生告诉她,猫咪拉稀的原因多种多样,所以每项检测都得尝试,这是医院都会进行的常规操作。一个小时后,前期基础检查做完,这才轮到粪便常规检查、染色镜检、DR片拍摄几项重要检查,总花费达到860元。

陈女士表示,来来回回的检查费用基本花掉了预算的80%,她以为拉稀的症状不算严重,治疗应该不会超过1000元,可常规检查让她傻了眼,之前从未听闻过的检查名称让她属实头晕。医生最终开出的处方单里四类肠胃治疗修复药物又消耗掉400元。仅仅一个晚上,她花费了1260元。

当夜,陈女士把自己的消费账单分享在网上,她惊奇地发现自己价格并不是最离谱的,评论区的网友们纷纷讲述自己的惨痛经历,有人表示猫咪拉稀医院给开1000元的益生菌。

有网友认为市面上的宠物医院的各项收费都普遍较高,且标准不一。对此,消费实验室针对高收费问题随机抽选四家宠物医院(艾贝尔、睿朗、爱侣、阳光)的基础检查和某项手术的价格进行对比,发现血常规检查、粪便常规检测、耳道检查、伍德式灯检查等基础检查的价格浮动在30-100元,生化十项与十七项的检查价格浮动在350-580元,体表肿瘤切除术价格在500-900元不等,中、大型手术的收费总价全部破千。

制造焦虑完成兽药KPI

回忆起养宠物的这一年,陈女士从给猫咪打疫苗开始,就没有省过钱,踏进宠物医院的一刹那,钱便如流水般消失。

猫咪三个月时,她主动来到医院打预防猫瘟的疫苗,陈女士选择了一家美团评分很高的医院,疫苗美团价是100/支,来到医院顺利打针后,医生又向她介绍了猫狂犬疫苗、猫鼻支疫苗和猫传腹疫苗。因为陈女士提前了解过自己购买的疫苗名称为“猫三联”,是核心疫苗,其中包含了预防猫瘟、猫杯状和猫鼻支,实际上不必再消费其他疫苗,于是她很痛快地拒绝了医生的推荐。

可由于是初次养猫,陈女士对猫咪的疾病了解尚少,于是医生极力推荐她在猫咪打完疫苗之后再来做一个抗体检测,一次188元,医生强调道:“不检测的话猫咪就很容易传染上细小病毒。”陈女士有些不放心,她只好允许医生再加一项抗体检测。现在回想起来,陈女士说:“起初就是为了花钱买个心安,越听医生介绍越觉得焦虑,生怕每一个环节出现问题,现在想想也是够冤的。”

养猫久了,陈女士自然而然认识一些懂行的朋友,有位已经辞职的宠物医院助理亲口对陈女士表示,宠物医院内部和常规医院没什么两样,也要保证一些药物的KPI,有些养猫新手不了解情况,真以为宠物身体出现了异常,就会听从“医嘱”不断增加消费。

拿猫咪举例,对于身体本身瘦弱的猫咪,不良医院的大夫就会以营养不良、贫血作为出发点,开一些保养性的药品和营养品,或是要求主人做相关的身体检查;对于正在换牙期的幼猫,嘴唇红肿的猫咪就成为了口炎的怀疑对象,杯状病毒检测少不了,再加上消炎药、口腔喷剂,大几百瞬间消失;对于看起来什么症状都没有的宠物,如果已经做了粪便检测,新手根本看不出来任何问题,这时候只要大夫说粪便里有球虫,就可以再开出驱虫药。

不良宠物医院的被坑者多如牛毛,陈女士的朋友也有雷同的经历。她的朋友养了一只银渐层,去宠物医院检查耳朵时被大夫查出有马拉色菌和耳螨,当下便开了500元的药,其中一只药膏高达110元,还有七支伊曲康唑口服液,吃完了耳朵刚见好转,停药后又复发,辗转几次花费突破1000元。如此反复的病情让猫主人难以接受,于是她在淘宝尝试购买了伊曲康唑,价格才50元,猫咪病情好转且无反复,陈女士对此表示:“效果是医院的10倍,价格却是其十分之一。”

过度治疗和常规治疗无界定

类似陈女士和朋友的经历可以说非常普遍,随着养宠热潮的到来,很多医院会经手宠物的突发性疾病治疗,其中的治疗手段因“医”而异,如何界定治疗方案的必须性成为了消费者和医院解不清楚的难题。

2月末,宁波的一位网友“胡啦啦”发现自家猫咪发生尿闭流血问题,他立刻将爱宠送到一家名为“芭比堂爱心余姚城西分院”的宠物诊所,在等待环节,该网友无数次询问何时能给猫咪导尿,对方却坚称导尿前必须做血检。心急火燎的网友没有多想便支付了640元的血检费用,血检后医院方称猫咪出血指数太高,麻醉容易致死,当下“尿路改造”是比较有可能性的治疗方案,只是价格超过了10000元。

10000元的尿路改造治疗方案对于胡啦啦而言有些吃力,于是院方给了他两个选择:一,麻醉后治疗,为猫咪搏一个活命的机会;二,放弃治疗等死。高昂的手术费用还是让他很为难,随后胡啦啦联系了朋友认识的医院,选择转院治疗。令他没有想到的是,第二家医院并没有提出血检要求,直接用抽管抽尿,其他医生告知他并没有血检的必要。

对于该医院的操作,胡啦啦认为“芭比堂”没有给他选择权,“血检可做不可做,选择权在我们消费者手里,既然明知道不做血检我的猫指数也很高,做麻醉有生命危险,为什么不直接考虑导尿,难道不应该第一时间以救命为主吗?”思来想去,胡啦啦越来越坚定地认为血检是过度治疗,不仅浪费钱还耽误了猫咪的治疗时间,他所咨询的专业人士也认为直接导尿后药物治疗即可,而芭比堂给出的反馈则是血检是该医院的常规检查项目,不同的医院处理手段不同,不能一概而论。

胡啦啦作为宠物服务的消费者,和医院的矛盾就在于过度治疗的界定。他所了解到的信息使得他认为血检是过度治疗,而医院方面所做出的第一处理反应里有没有过度治疗的情况,其实也没有办法完全说清。一些宠物医疗医生认为尿闭生化是必做的检查,肾脏问题引发的血液电解质紊乱也会导致猫咪死亡,但芭比堂强制要求的血液检查属不属于过渡性质,也难以裁断。

对于过度治疗的原因,来自诺派宠物医院的孙院长解释道:“宠物医院都属于私人机构,连锁性质的宠物医院更有绩效考核制度,完不成医疗指标就会给医院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医院有可能会出现过度治疗的情况。”

平时不舍得吃、不舍得穿、买个外卖还凑单,因为担心爱宠,踏进了宠物医院的那一刻,铲屎官们似乎不约而同地丢掉了平时那个节俭的自己,为了宠物一掷千金。

而在宠物医疗行业,过度治疗情况和诱导高消费现象层出不穷,大部分无专业常识的消费者不知该如何选择最优项的治疗手段,只能在扫了付款码后,叹一口长长的气。

标签:

提交需求或反馈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