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百科

宠物百科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宠物百科 >

违规从事动物诊疗活动 无证经营、收费不透明……宠物医疗行业的这些“坑”

原生态宠物号 2025-01-04 16:49 37


违规从事动物诊疗活动

使用不规范罚处被构机的处方笺 动物诊疗机构被处罚

农业执法大队执法人员在对动物诊疗机构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时发现,个别动物诊疗机构所开具的处方笺仅仅是一张简单的打印纸,未填写诊断情况等必要信息,且处方笺上看不到兽医师的签名或盖章。

执法人员告知相关负责人:根据《兽医处方格式及应用规范》规定,兽医处方笺需为一式三联,由诊疗机构、药房或兽药经营企业和动物主人各留一份,内容包括前记、正文、后记三部分,且需执业兽医师在处方笺上签名或盖章才能生效。在动物诊疗活动中使用不规范的处方笺的行为,违反了《动物诊疗机构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听了执法人员的普法教育,动物诊疗机构的负责人立即解释道:“前期你们也来对相关法律进行宣传过,但是最近打疫苗的小动物太多了,我们忙不过来,就抱了侥幸心理,直接在电脑上打印了一张单子用了,法律意识确实很淡薄,”并主动作出承诺:“你们放心,我们一定好好进行整改,今后一定严格按照《动物诊疗机构管理办法》的规定从事动物诊疗活动!”

随后,执法人员当场开具责令改正通知书,提出相关整改要求和整改期限,并根据《动物诊疗机构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对存在违法行为的动物诊疗机构依法作出警告的行政处罚,并按照要求尽快进行整改。

执法人员在此提醒各家动物诊疗机构,日常经营时须遵法守规,切勿心存侥幸!也提醒广大市民,要携带宠物到正规免疫点注射宠物疫苗,前往合法诊疗机构进行动物诊疗活动。

海口两家宠物店违规从事动物诊疗活动被各罚5000元

5月13日,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天天3·15消费周刊》对海口市部分宠物诊疗机构存在的乱象进行曝光,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对此,经过海口市农业综合执法大队执法人员立案调查,海口两家宠物店因未取得《动物诊疗许可证》从事动物诊疗活动,被分别处罚5000元。

日前,海口市农业综合执法大队执法人员对位于海甸岛和平大道上的Angel宠物生活馆(海甸分店)、小泽家宠物店进行突击检查时,依法查扣了两家店的涉案药品,并通知两家宠物店负责人到大队接受进一步调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相关规定,未取得《动物诊疗许可证》从事动物诊疗活动的,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责令停止诊疗活动,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在三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三万元的,并处三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该执法大队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Angel宠物生活馆(海甸分店)的违法所得为10元,小泽家宠物店的违法所得为75元。对此,根据上述法规,他们在没收两家宠物店违法所得的分别处罚两家宠物店5000元。

敦化市农业农村局动物卫生监督所开展动物诊疗场所检查活动

为进一步强化动物诊疗活动管理,严厉打击动物诊疗活动违法违规行为,促进动物诊疗市场健康发展,近日,敦化市农业农村局动物卫生监督所开展了规范动物诊疗活动专项整治行动。

检查人员详细查看了各诊疗场所制度上墙情况、日常诊疗记录、兽药使用情况、“三废”处理情况、卫生消毒及诊疗处方签改版情况。各场所的管理情况相较去年有很大提升,监督所对个别场所存在档案台账记录不齐、废弃物处理合同即将到期等情况及时指出,并督促改正到位。

此次行动共出动检查人员20人次,检查动物诊疗机构10家,对2家处方签、病例填写不规范行为进行了纠正,并要求立即改正。

下阶段,监督所将加强对动物诊疗机构的监督检查力度,增加检查频次,规范动物诊疗机构经营活动,严肃查处无证经营、超出动物诊疗许可范围从事诊疗活动等违法行为,进一步规范动物诊疗市场秩序,促进动物诊疗市场健康发展。

绍兴市上虞区农业农村局开展动物诊疗机构专项检查行动

为进一步加强动物诊疗机构管理,规范动物诊疗和兽医从业行为,近日,区农业农村局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执法人员在全区开展动物诊疗机构专项检查行动。

执法人员每到一处诊疗机构,都仔细查看动物诊疗许可证,询问有无配备与其经营规模相适应的执业兽医师,有无使用禁止使用的物品和其他化合物,有无执行兽医处方内部管理制度及是否按规定处理病死动物、动物病理组织和医疗废弃物等涉及从业准入管理、动物疹疗活动、废弃物处置及疫情报告等方面问题。对检查中发现的一部分动物诊疗机构存在不规范问题,执法人员当场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

来源:执业兽医 综合整理

无证经营、收费不透明……宠物医疗行业的这些“坑”

本次调查采用线上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和线下体验式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回收有效问卷4168份;深度访谈对象为消费者及行业内人员;体验式调查涉及8名消费者全流程陪同消费体察和两家非正规诊疗机构的宠物店暗访。

报告显示,宠物就医消费者满意度综合得分为74.69分,处于一般水平。线上调查中,仅有32.75%的消费者表示从未在携带宠物就医的过程中遇到问题。

宠物医疗行业现存的问题

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期间,江苏全省与宠物医疗相关消费舆情信息共计49313条,其中负面消费舆情14352条,占总量的29.1%。

对于宠物医疗行业现存的问题,舆情数据分析反映主要存在以下四方面:一是“无证开业”宠物诊疗场所泛滥,如部分诊所并未取得动物医疗许可证或者挂靠资质便私自给宠物打疫苗、售卖宠物药品等;二是未按规定开展动物诊疗活动,宠物医生“无证行医”,甚至致使医疗事故;三是部分诊疗场所过度医疗,部分药品收费远高于市场价,使用假兽药、违法使用麻醉药物等;四是环境卫生状况堪忧和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进一步对出现诸多问题的原因进行调查后发现,24.48%的消费者认为主要原因是专业人才稀缺,另外分别有23.68%和23.15%的消费者认为缺少行业标准和行业监管是主要原因。

一、诊所或医生缺乏相应资质

12.91%的消费者表示在以往宠物医疗消费中遇到过诊疗机构缺乏相应资质,12.27%的消费者表示遇到过医生缺乏相应资质的问题。

体验调查显示,体察的8家提供动物诊疗机构均具备动物诊疗许可,医生均持有执业兽医证上岗。但是体察员在两家宠物店探访时发现,其不具备疫苗注射和动物诊疗许可,但是均声称可以提供开具兽药和接种疫苗服务。

二、价格不透明问题突出

部分诊疗机构不进行价格公示。问卷调查显示,20.54%的消费者遇到过价格不透明的问题。线下体察中,8家动物诊疗机构中5家机构在店内显著位置进行了价格公示,其中部分宠物诊疗机构不仅公示了医疗项目收费标准,还公示了部分药品价格;但是有3家宠物诊疗机构未进行医疗项目价格公示。

部分诊疗机构价格公示不到位。体察发现诊疗机构在价格告知方面采取的措施差异较大,部分机构在醒目位置张贴价目表,医生在开单前也会告知消费者做哪些检查,费用如何,征得消费者同意再开单。部分机构虽有张贴价目表,但是收据上费用标准和价目表消费者无法对应。

三、处方笺、病历本开具不规范

部分机构不提供处方笺。本次陪访的8个案例中,7家涉及开具药品,但均未主动向消费者提供纸质处方。在消费者要求下,其中仅有一家动物诊疗机构的病历中包含了处方笺;另一家动物诊疗机构给消费者展示了电脑上的处方;另外5家仍未提供。

多数诊疗机构未按照相关规定使用病历本。陪访的8个案例中,经消费者主动索要病历资料,仅3家提供了纸质病历,其余5家机构仍未提供。

四、兽药使用待规范

药品开具不规范,分装药品相关信息不透明。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有2家动物诊疗机构在开具药品时,分装药品的相关信息不透明,分装药品的包装袋上、消费明细中对于开具的分装药品的名称、品牌、规格、成分等信息均没有详细注明。

医生业绩设考核,保健品推销多。18.55%的消费者认为在医疗消费支出占比最大的就是“医院开的保健品”。体验式调查中,某宠物医院的宠物医生给消费者开具“泰淘气”牌益生菌时,宠物主人称其家里有益生菌了,医生在未核实其家里益生菌是何种品牌,是否可以用的情况下,就说开的和其买的成分不一样,引导消费者在机构购买其推荐的益生菌。

业内人士透露,当前诊疗机构对医生的绩效和处方量确实都会有考核,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医生推销保健品、药品价格虚高等现象。

五、医疗纠纷举证难、维权难

有不少消费者反映,就医过程中出现过医疗事故或者其他原因导致宠物死亡的情况,19.19%的消费者认为是因为医生误诊没有对症下药,有14.58%的消费者认为是因为医生手术操作不当导致宠物死亡。

调查显示,有23.73%的消费者表示医疗事故举证难、维权难。对此,业内专家介绍,当前的宠物医疗纠纷,目前还没有专门的第三方鉴定机构,医院和消费者需要自行协商。

宠物医疗行业如何改善?消费者怎样“避雷”?

针对当前宠物医疗消费市场的问题,有32.79%的消费者建议建立处理宠物医疗纠纷及事故的行业法律依据。 宠物医疗消费者也提及了加强医疗从业人员资质、动物诊疗机构监管,建立健全宠物医疗维权渠道等措施建议。

结合本次体察及宠物医疗消费者对宠物医疗市场一系列的改善建议,省消保委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出台政策明确行业规范,加强行业标准引领作用;二是加强动物诊疗许可备案管理,强化诊疗机构行为监管;三是提高诊疗场所消费信息公示,推动文本模板使用管理;四是鼓励建立中立三方鉴定机构,辅助医疗纠纷责任认定;五是推动建立黄黑榜以警示企业,建立健全投诉维权渠道以期营造更加美好的动物诊疗环境,提升动物诊疗规范化水平,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增强消费者对宠物医疗行业消费信心。

省消保委提醒消费者要擦亮眼睛,在消费过程中切实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一、选择正规机构

消费者在选择宠物医疗机构时,应首先确保前往的机构具有相关诊疗资质,可以事先通过网页、互联网平台和客服电话提前了解动物诊疗机构的资质、硬件设备设施、医生团队及资质等其他相关情况,查看相关证照和业务范围,综合考量其是否正规、专业,以保障后期动物诊疗过程中自身的权益及宠物的健康。

二、关注公示信息

消费者在携带宠物进行就诊时,首先要仔细观察店内公示的动物诊疗许可资质,其次要关注当天看诊医生资质等,具体可以去关注当天坐诊医生是否为该医院固定医生,是否取得执业兽医证,检查医生的执业备案信息与其个人介绍是否一致,选择有经验且符合资质的医生。 应当查看店内公示的价格信息,在医生开具处方笺时可预先询问项目内容及单价,避免因为价格问题产生纠纷。

三、做好单据留存

病历、消费明细、缴费单、检查结果等是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产生的资料,这些资料也是在涉及纠纷时用以维权的有力证据,所以消费者在每次携带宠物就诊时,若商家未主动提供明细或提供材料不齐,应具备主动索取并核对消费流水单的意识,主动与商家核对其是否有增项消费,项目收费是否与店内公示价格不符,是否存在数量或项目不符、是否使用违禁药品等。若涉及检查、化验、住院等,在向其索取纸质单据的 要做好留存工作,以便日后维权需要。

四、主动索要协议

消费者在宠物涉及手术或麻醉时,如果动物诊疗机构未主动提供相关协议,消费者务必主动向动物诊疗机构索取手术协议并做好留存。 在签订相关协议时,消费者要仔细核对合同所牵涉到相关宠物医疗信息,包括手术类型、价格(如宠物医疗价格、附加服务价格等)、宠物医疗公司和宠物主人的权利和义务、发生医疗事故时的责任问题、售后服务等。如对手术或麻醉协议中未明确提及但仍有疑问的事项,应及时与医生进行沟通,并将双方口头达成一致的内容补充到协议中。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洪叶 许海燕

标签:

提交需求或反馈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