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原生态宠物号 2025-01-04 16:49 30
前段时间,朋友的猫生病了,每次进食后都,吐呕会都后食进会呕吐,
起初他以为是猫粮不合适,特地换了猫粮,结果还是一样。
于是他把猫咪送去了宠物医院,
经过血检、胃镜后,
医生在猫咪的肠胃里发现了异物,需要进行一个小手术。
话说他家猫也是猫生曲折,去年就因为细菌感染去了趟宠物医院,
不仅猫咪自己挨罪,顺带花了他好几千。
没想到这次又双住院了。
经过手术、检查费、药品费和营养费后,
这次治疗,他前后两次共花费3000多。
还好他这次有购买宠物险,
经过报销后,治疗的费用不到原来的一半。
看到了吧,
有没有购买宠物险,差距就是这么大。
所以各位铲屎官们,为了自己的钱包,
有条件一定真的要给“主子们”上一份保险。
这几年,很明显的一个变化就是,养宠物的人越来越多了。
2022年1月18日,国内畜牧业协会宠物产业分会指导、派读宠物行业大数据平台制作的《2021年国内宠物行业白皮书》(消费报告)(简称“2021年白皮书”)正式发布。
报告中指出:在国内城镇家庭中,宠物猫的数量是5806万只,犬的数量是5429万只。
这么算的话,相当于在我国每12个人里就有一个人在养宠物。
大家也能切身处地的感受到,这几年,身边的很多亲人、朋友和同事,都加入铲屎官的大军,
并乐此不彼的发朋友圈秀爱宠。
虽然大部分人都养的起宠物,但未必大部分人都能给宠物看得起病。
养过宠物的都知道,相当于养了个mini版的“吞金兽”,
每次宠物一生病,那钱就跟伊瓜苏大瀑布一样唰唰流出,
看到账单老肉疼了。
为啥宠物看病这么贵?
给大家列了一份各项医疗费用的情况表:
一个普通的感冒发烧都能动辄上千了,更别说其它大大小小的毛毛病了。
虽然各地费用有所差距,但这份治疗情况表在一线城市的宠物医疗治疗费用不会差太多,基本可以参考。
我们还可以再看一组数据,
宠物食品的市场份额从61.4%下降到51.5%,降低了9.9%,
而宠物医疗的市场份额从19%上升到29.2%,上升了10.2%。
这份数据说明宠物消费的“恩格尔系数”在降低,
铲屎官们在宠物的健康方面花的钱更多了。
而看病的这个费用是由铲屎官自己承担的,
宠物不像人还有医保,看病不会报销一分钱,甚至很多项目比人更贵。
去年在网上看到一则新闻,
一铲屎官给自己的猫咪治疗猫传腹(一种致死性很高的疾病)就花费了不下2万。
(部分宠物治疗流水截图)
那宠物看病为什么就这么贵了呢?
有这么两个原因:
宠物不是人,人可以和医生说哪里不舒服,但宠物不会配合医生治疗,宠物不舒服不可能和医生进行沟通,所以治疗难度更大。
那医生靠什么判断呢?
靠铲屎官观察到的症状?
这个只能作为参考,其实主要靠医生的临床经验和医疗检测手段来做排除。
那它的治疗费用就不用我说了。
国内的宠物医疗行业起步晚,还属于新兴产业,现在宠物医院基本都是私立的,大部分设备器材和药物都要依赖进口,它的成本自然更高。
人看病之所以觉得便宜,一是有医保为我们报销很大一笔钱,二是药价的成本低,国家会为了几分钱和药品厂家砍价。
但宠物们就没有这样的好事了。
再一个是,宠物医疗行业缺少专门的部门来监管,在服务难以量化的情况下,那看病贵最正常不过了。
就像人一样,私立医院看病总是更贵。
宠物看病这么贵,为什么很多铲屎官们还是咬牙坚持治疗呢?
毋庸置疑的是宠物是一条生命,要对生命要有敬畏之心。
宠物角色逐渐拟人化,有属于自己重要的家庭地位,
在《2021年国内宠物行业白皮书》中,调查有超过90%以上的铲屎官都把宠物当成家人、朋友对待。
这也是大多数铲屎官不竭余力的治疗爱宠的原因。
学过经济学的基本都懂,有需求就有供给。
宠物看病贵,铲屎官想要省钱,
那么就会有宠物险这样的需求,帮助铲屎官减少经济压力,这也是宠物险被需要的原因。
那目前市面上有什么比较好的宠物险?
给大家介绍一款由平安保险推出的——平安萌宠无忧宠物险。
话不多说,直接来看产品:
这款产品是报销宠物医疗的一款保险,分为两个版本,保障版和全能版。
2个月到10岁的猫狗都能投保,保障期限是1年,
不管是意外还是疾病(先天性疾病和先天性畸形除外)都能报销一定的费用。
等待期分档计,意外伤害10天,癌症和口腔疾病90天,其他疾病都是30天。
两个版本的保障范围基本一致,主要差别是在保额和保费上。
都是针对宠物医疗提供的报销服务,包括门诊、药品、住院、化验、处置等基础医疗费用(不限理赔次数),免赔额200。
也包括手术相关的治疗费用和麻醉费用,0免赔额。
保障版的每次限额是1500,年计保额15000,
全能版的每次限额是2500,年计保额30000。
至于选择保障版还是全能版,
铲屎官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来抉择。
这款宠物险还有增值服务,
送1针疫苗,体外驱虫1次以及咨询服务,
讲真的,这个真的很划算!
养过宠物的都知道,各种杂七杂八的费用加起来是一笔不小得数目,
自己去给宠物驱虫+打一针疫苗少说也要几十到一百,能省则省!
增值服务操作方法很简单,下载app即可。
保障版15000的保额,保费 399,
全能版30000的保额,保费要799,
一年的保障,定点宠物医院60%的报销比例,
这个价格很便宜了,能为铲屎官省下不少钱。
两个版本的报销条件一致,基础理疗每次事故绝对免赔额200元。
都是定点医院的赔偿比例60%,非定点医院的赔付比例40%。
举个例子:猫猫治疗肠胃炎花了2000元,如果是定点医院可以报销多少钱呢?
报销(2000-200)*60%=1080元,铲屎官只要自己出980元就可以了。
如果是非定点医院的话,
报销(2000-200)*40%=720元,铲屎官要出1280元。
基本上,买了这款保险的,只要宠物生病一次,
所能获得的报销金额就把保费省回来了。
定点医院比非定点医院便宜300元,
所以最好选择去定点医院,能省下不少钱。
如果去了非定点医院,那就要提个心眼了。
一定要有有效的营业执照,动物治疗许可证以及能开具正规发票才可以,不然到时候可能会存在理赔纠纷。
那怎么查看定点医院?
在产品链接最下面会有一个清单列表进行选择,
点击《定点宠物医院清单》即可就可以查看了。
以深圳市宝安区为例,选择所在的地区,就会出现合作的宠物医疗机构。
在定点医院里可以选择直赔和非直赔的宠物诊所/医院,
直赔就是保险公司直接和宠物医院结算,铲屎官 付应有的部分即可。
非直赔就是我们先付钱,然后找保司申请理赔。
有一说一,这个窗口直赔真的很人性化,节省了铲屎官们大部分的时间、精力。
额外说一句,这个定点医院在国内绝大多数的区域都是有的,毕竟这是平安(大公司)的产品,合作的机构肯定不会少。
这款宠物险不管是保费还是保障内容,基本上没啥缺点,铲屎官们可以放心大胆地入手。
不过要注意一下健康告知,
像宠物近6个月内曾经发生过骨折、脱臼等,就不能投保。
铲屎官们可以根据健康告知来看看自家的宠物是否符合投保要求。
平安萌宠无忧宠物险的优点挺多的,不管是保费还是保障,拿出来都挺能打的,
但它性价比怎么样?
这应该是铲屎官们接下来最关心的问题。
所以公子找了2款宠物险来和平安萌宠无忧对比一下:
从投保规则、基础保障、定点医院和保费四个方面来对比。
平安萌宠无忧宠物的投保年龄是出生2个月到10岁,有健康告知。
众X宠物医疗险(1.5万保额)的宠物投保年龄是3出生3个月到10岁,有健康告知。
而和太X洋宠犬主要责任险(方案三)不限投保年龄且没有健康告知,
这一点,和太X洋宠犬主要责任险(方案三)更有优势,投保门槛更低。
和太X洋宠犬主要责任险(方案三)的保障内容只有第三方责任医疗,每年只有5000,限1次。
平安萌宠无忧和众X宠物医疗险差不多,
主要区别在每次限额比众X宠物医疗险多500,报销的金额会更多。
这一点上平安萌宠无忧更有优势。
在介绍平安萌宠无忧的产品部分时候,它的定点医院、直赔和非直赔的分类做的很人性化,
那众X宠物医疗险呢?
在产品链接里面,找到已覆盖全国8000余家定点医院,点进去后,
具体分类到城市,没有地区。
而且也没有直赔和非直赔的分类,那要怎么申请理赔?
需要打电话申请。
在定点医院分类、直赔和非直赔上这些细节上,
明显是平安萌宠无忧宠物险做的更好。
这三款宠物险的保障期限都是1年,但保费不同。
平安萌宠无忧宠物险保费是399/年,
众X宠物医疗险的保费是385/年,
而太X洋宠犬主要责任险(方案三)的保费是90/年。
单从保费来看,太X洋宠犬主要责任险(方案三)更便宜。
整体来看,太X洋宠犬主要责任险(方案三除了保费便宜一点以外,
在保障内容上不如其他两款。
在对比平安萌宠无忧和众X宠物医疗险,
众X宠物医疗险在保费上每年便宜了14块,
但是在保障内容和投保门槛上不如平安萌宠无忧宠物,
特别是定点医院的理赔上,平安萌宠无忧做的更细致和体心,
从性价比来看,平安萌宠无忧宠物险的性价比还是很高的。
宠物险不像人的保险,因为竞争激烈,加上现在的宠物医疗市场前景广阔,有不断改进的动力。
所以市场上不缺好的产品,能够胜出的宠物险往往具有特别强的创新性。
在购买宠物险的时候,也有一些点需要避雷,
如果铲屎官们想要给自己“宝贝”买宠物险,给大家几个建议:
单次医疗限额是指宠物每次医疗最高能报销多少,
假如给宠物看病花3000,一个报销200,一个报销2000,哪个好就不用多说了。
免责条款是指不赔的部分,这一部分也特别重要,搞清楚保障范围,一定要仔细阅读条款内容。
尤其要注意,宠物的先天性疾病(如持久性右位主动脉弓)是不保的,还有像保健品、绝育、驱虫、怀孕导致的并发症、遗传疾病等情况也不保。
比如平安无忧宠物险的免责条款:
像宠物患有先天性疾病、先天性畸形就无法投保,
铲屎官们在购买宠物险的时候,一定要仔细阅读责任免除。
宠物的外形,毛发随着年龄的增长,毛色就会变了。
那么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了,
怎么证明我的宠物是我的宠物呢?
万一保司一看毛发颜色不对,不给理赔怎么办?
以前主流的辨识方法是AI智能提取特征和芯片植入技术,但如果出现上面的情况,AI智能辨识虽然方便,但影响准确性。
植入芯片要动手术,比较麻烦。
而鼻纹识别功能,准确度可达到99%,缺点就是采集数据麻烦些。
像平安无忧宠物险只要宠物的照片(无明显差别)和年龄和当时所填写的投保信息一致就可以了。
有的宠物险投保时可能需要宠物证或者健康免疫证(平安无忧宠物险不用),这个也要注意下。
宠物险的价值是值得肯定的,
随着养宠物的人越来越多,对宠物越来越重视,
宠物险变成了一种刚需品,相当于给宠物买一份“医保”,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减轻铲屎官的经济负担。
平安萌宠无忧宠物险就很符合铲屎官的需求,
铲屎官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购买。
引用《宠物一千零一夜》中说的一句话:
其实动物本质上是不需要人类的,它们可以自己生存,但是我们需要它们,才会把它们带进自己的生活。
希望每位铲屎官都能意识到,当你选择饲养它们的时候,就意味着它是你的朋友、伙伴甚至亲人,而你是它的全世界。
以上!
小猫刀刀的主人小程考虑到猫咪已经快6岁,选择为其买了宠物保险。
一位宠物主在自己的小狗Bingo刚领回来三个月时便选择了为其投保。
随着宠物数量越来越多,宠物保健、宠物医疗服务的需求也在增大。 宠物医疗可谓占据了宠物主支出的“大头”——动辄数千元的医疗费、检查费等,让一些宠物主感叹“病不起”,宠物保险应运而生。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宠物保险目前覆盖率不到1%;而据记者了解,目前国内多家大型保险企业陆续涉足宠物保险领域,主要包括宠物医疗险、第三方责任险等。这些保险通过“互联网+”模式,在支付宝、微信等平台上销售,引来不少宠物主购买。我国宠物保险仍处于发展初期,虽给宠物主带来“安心”,也同时存在一些不足。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程依伦
“毛孩子”也要看病: 宠物保险受热捧
养一只“毛孩子”要多少钱?宠物主小程算了一笔账:从2018年8月至今,她所养的宠物猫刀刀已经花了将近4万元,其中除去日常消费外,宠物医疗、手术方面的费用就高达2万元。“每年的疫苗费用和驱虫费用大约1500元,做一次绝育800元,两次因为猫咪不慎吞食异物做胃镜和开刀,手术费10500元,住院费将近1500元,还有其他因皮肤护理等产生的费用。”
与小程的猫咪相同,宠物主小安的猫咪也同样存在“异食癖”。从2022年7月至今,这只猫分别因吃掉游泳耳塞、逗猫棒、快递塑料袋等物品进过宠物医院四次,医院为其进行催吐、内窥镜、喂食益生菌等,不到一年间就花费了小安超过2万元。“感觉自己养猫都快要养出焦虑了。”小安说。
即便是生活习惯良好、照看得当的“毛孩子”,也依然绕不开就医问题。宠物主李玉养了一只布偶猫,今年只有6岁的它却存在先天性消化系统问题,曾多次因膀胱炎、先天性多囊性肾病前往医院治疗。“每次看病都是一千元打底,光是打个肠胃针可能就得花两千多元。”李玉说。
因为宠物看病花费高,不少人便开始想着给宠物买医疗健康保险。记者搜索时发现,以某平台销售的宠物险为例,在医疗保障计划中,基础版24元/月起,保障期限为一年,医疗报销额为12000元/年,单次事故最高保险金额为1000元;升级版52.5元/月起,医疗报销额为2万元/年,单次事故最高保险金额为2000元。而在另一平台上,由两家保险企业推出的宠物医疗险保费均分为基础版、升级版、尊享版三个等级,并提出保障范围是除先天性、遗传病等之外全病种保障,报销比例都是定点医院70%、非定点医院40%。
2022年起,小程和小安就通过支付宝平台购买了14.08元/月的基础宠物医疗保险,小程说:“我家猫咪已经快6岁,虽然现在不怎么生病,但之前的手术多少让我有点心理阴影,所以便购买保险以防万一。”去年,李玉也给他家的布偶猫购入了33.25元/月的升级版宠物险,且顺利报销了70%的手术费,“我在2022年2月买的为期一年的宠物医疗保险,价格总计399元/年,保险金额为15000元,想着很快会用上。”李玉说,“之后一年都在用,比如猫咪得了口角炎、皮肤猫癣、尿闭等。去的是定点医院,几乎每次都可以报销,陆陆续续也省了好几千元。”
申诉时间长、赔偿有门槛
宠物保险是否划算?
看上去平价且有保障的宠物保险,让不少年轻人选择购买。但宠物险到底好不好却颇有争议,特别是随着其热销,关于宠物险的投诉也逐渐增多。前不久某网络投诉平台整理的2022年十大消费乱象中,宠物医疗赫然在列。消费者们对宠物险的意见主要在于申诉时间长、赔偿门槛高、赔偿限额少等。
今年3月底,宠物主月月就通过给客服打电话申请了退保:“主要是觉得理赔的门槛太高,保障计划中写的超过200元就能理赔,但实际上符合理赔条件的条条框框挺多。”月月养了一只1岁的柯基犬,不久前因为小狗得了皮肤病,她便决定用上买了3个月的宠物险,而理赔结果却让她失望:“每个月33.25元,算起来也交了将近一百多元,但报销时把发票发过去才知道,必须是兽药字号的用药才能理赔,还要扣除200元的起始赔付价格,最终给小狗洗药浴的200多元不能报销,实际只理赔了9元。”
有类似遭遇的还有李女士。李女士告诉记者,她于2021年时就为家中的猫咪购入了一年488元的宠物医疗险,按照合同规定,赔付比例是定点医院60%。到了今年年初,因为猫咪患上轻微尿闭,李女士来来回回带它进医院三次,每次都花了两三千元。“报销的时候我们才发现,原来对于同一病症或意外伤害,需要进行长时间、多次就诊治疗的,保险客服会认定为属同一事故。前两次我们花了两千多元,但最后赔付只有几十元;最后一次生病住院花了1300元,理应给的赔付对方一直找各种理由拖着,将近两个月保险公司那边才到账。”最终李女士得到了474元的赔付,但这段经历还是让她感到郁闷。“水太深,也不划算,买了就是交智商税。”
完善宠物保险产业链
消费者应理性“买单”
相比其他退保的宠物主,小鹅却有些后悔自己出现了“过度医疗”的心理。小鹅家一共养了三只猫咪,其中两只6岁,一只4岁。为了“公平起见”,她给三只猫咪都购买了保险。两年前,其中一只猫咪检查出肿瘤,计划今年切除,于是她便提前给三只猫都购买了33.25元/月的保险,相当于每个月在保险上就要花费将近100元。“想着要尽可能‘回本’,所以趁我家猫咪做手术时,我顺便就让它做了很多检查,把抗体、CT、生化甚至洗牙也一并做了,一共花了4000元。因为报销金额最高一次只能1500元,所以我分开两次报销了2000元;但后来我自己算了一下,其实如果只做一次这个肿瘤切除手术,也就只花一千多元而已。”
像小鹅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有一些业内人士认为,“过度诊治”情况是影响整个产业链、包括宠物保险赔付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市面上每家宠物医院的收费标准和治疗方案都不统一,因此宠物保险产生的前提还是与过度诊治、高收费有关。”一位宠物医院的医生告诉记者,“检查费是整个宠物医疗中最花钱的部分,一次基本的检查就要上千元,而爱宠心切的主人也会甘愿为之‘买单’。”
而对保险公司来说,这种过度诊治也让他们颇为苦恼。“一些养宠人士认为宠物保险设置较高的免赔额性价比不高,但其实宠物保险之所以设置每次的报销金额上限为1500元也是有原因的。比如有的主人会因为猫得了口角炎带去医院看病,各项检查下来花费3000多元,即便不是定点医院,最终也可以给他们赔付1000多元,但实际上,像口角炎这种疾病买一支红霉素软膏就可以解决。”养了两只猫的保险业工作人员陈薏米告诉记者,“并且确实有人会借着宠物保险的漏洞来操作,比如几只宠物‘共享’一份保险,或者同一个疾病多次去医院进行医治等;我也留意到现在购买宠物保险时一些平台会让你填写宠物信息以及录取宠物鼻纹,但其中一些操作也还不太规范。消费者买宠物险也是为了给宠物买一份保障,只有未来宠物医疗和宠物保险都越来越规范,这个产业才能健康良性发展。”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