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执业兽医师月薪可上万 “像开奶茶店一样开宠物医院”宠物看病为何又贵又难

重庆执业兽医师月薪可上万
执业兽医师资格是兽医行业准入考试,是评价申请执业兽医资格者是否具备从事兽医工作所必须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考试。今年我市的执业兽医师考试兽医全科类和水生动物类两类,其中水生动物类

重庆执业兽医师月薪可上万

执业兽医师资格是兽医行业准入考试,是评价申请执业兽医资格者是否具备从事兽医工作所必须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考试。

今年我市的执业兽医师考试兽医全科类和水生动物类两类,其中水生动物类是两年一考。6月日15日至7月15日,符合报名条件的考生可以登录国内兽医协会网报名。考试时间为今年10月日11日。

从2009年我市开始实施执业兽医资格国家考试以来,截至去年我市已累计有4153人参加考试,只有1483人取得资格,通过率为35.7%,在全国处于中上水平。其中取得执业兽医资格的有729人,助理兽医资格的754人。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动物诊疗机构、规模饲养场、兽药和兽医生物制品生产厂等都要配备相适应的执业兽医。”市农委医政药政处负责人介绍。

以动物诊疗机构为例,动物诊所至少有一名执业兽医,而动物医院应有3名才能营业。而我市动物诊疗机构就有160余家,集聚了相当一部分执业兽医。有业内人士测算,全市执业兽医缺口达到九成。 执业兽医收入高的月薪可上万元。

“像开奶茶店一样开宠物医院”宠物看病为何又贵又难

根据相关行业数据,2020年平均每家宠物诊疗机构,只有持证的执业兽医师一名。 (视觉国内/图)

“这个时候她还在对我笑,没忍住,就扇了她一巴掌。”

很难将眼前长相白净、声音温柔的年轻人和“医闹”联系在一起,方成人生中第一次对别人“动手”,对象是他的宠物医生。

2020年10月,方成将宠物猫送到上海某“网红宠物医院”就医,诊断结果是3级牙结石,需要手术洁牙。花费近6000元,猫咪却死在了手术前,院方给出的死因是麻醉过敏,但方成质疑,猫咪的死因是“麻药使用不当”以及医疗流程有误。

律师告诫方成,按照目前的民事赔偿规定,宠物被视作个人“财产”,即便胜诉,赔偿金额只等同市场上一只同类猫咪的价格,而方成的猫咪只是一只田园领养猫。

一年里,他接连向监管部门投诉、向纪委举报、向法院上诉。2021年11月,双方最终和解,医院向其赔偿包括诊疗费在内的数万元,方成也与上述主治医生和解。

“为什么宠物医院收费那么贵?”“宠物医院要怎么选?”“事故维权怎么这么难?”类似人类医院的问题,宠物医院一个不缺,成因却截然不同。

目前市场上不缺宠物医院,但兽医数量严重不足。根据东西部小动物临床兽医师大会(由三十余个市级行业协会组成)发布的《2020国内宠物医疗行业白皮书》(下称白皮书)的数据,截至2020年8月,国内宠物诊疗机构数量达到2.3万家。但宠物医院的执业兽医师只有不到3万人,平均医疗水准堪忧。也就是说,平均一家宠物诊疗机构,只有执业兽医师一名。

近年来资本大举注入后,街边的“夫妻老婆店”也逐步被连锁医院替代。多位受访兽医谈到,目前个人工资与每月“开单量”挂钩,每家医院最主要的考核目标就是营业额,“进来一个客户,就背上了一个指标”,过度医疗问题实难避免。

连锁化管理下,宠物医院这一具备高技术含量的行业正逐步向服务业靠拢。更何况对宠物医院这样的新兴行业,现行法律、规章,对医院、兽医执业的流程、操作等几乎没有标准,发生医疗事故后,维权常常遭遇难以取证、无法可依的尴尬。

“(现在)这个行业除了钱,什么都缺。”一位受访兽医这样形容。

“麻醉过敏”致死?

方成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最初选择这家医院,是因为它出现在一部网红纪录片《宠物医院》中。“身边养宠物的朋友几乎都看过这部片子。”该片自2019年播放以来,连续播出三季,仅B站上的点击量就已将近1.1亿。

猫咪最初的症状是皮肤过敏,主治医生建议做过敏原筛查,价格是2400元。随后医生提出,猫咪的牙结石很严重。牙结石是诱发宠物牙龈炎、口炎的原因之一,严重者还可能引发败血症。

方成同意了洗牙手术。送医不到半天,“医院电话通知我,我的猫不行了,让我来见最后一面”。

来到医院,主治医生却面带笑容地向他宣布猫咪已经死亡,死因是麻醉过敏。“对方轻描淡写的语气好像是在说‘猫咪已经没事了’,下意识就打了她。”方成为自己的冲动付出了代价,医院选择报警,医院院长提醒方成,验伤达到一级轻伤的,就可以提请刑拘。

方成回家后翻出猫咪5个月前在美国的就诊记录,当时他还在美国留学,美国医院病例上写着“轻微牙结石,等级为0到1级(最高4级)”,对猫咪健康几乎没有影响。方成这才意识到,自己可能被过度消费了。

方成报了警,并坚持要求调取猫咪的就诊记录、麻醉录像。院方给了一份近3小时的监控视频,中间出现几十次跳帧,方成怀疑视频经过剪辑,无法显示完整的麻醉过程。

视频不全,也无处验尸,方成只能从病例入手。对于麻醉过敏的概率,他咨询了多位兽医,得到的答复都是“有可能,但概率非常低”,在医生的指导下,他自查了美国兽医协会关于小动物麻醉计量、程序的文件,来对比自家猫咪的用药情况。

根据诊疗记录,医院给猫咪用了三种麻醉类药物,第一种镇静药多咪静原是肌肉注射药,被医院错误地用作静脉注射,第二种舒泰疑似使用过量,第三种麻醉逆转剂咹啶醒只能狗用,却给了猫用。录像中显示,猫咪自麻醉后无专人监护,以致错失最佳抢救时机。

律师告诉他,这些都只能在法庭上作为参考,不能作为直接证据。南方周末记者查询国内兽医协会的文件,与犬猫麻醉相关的行业标准只有两条,《犬猫硬膜外麻醉技术规范》《犬猫麻醉记录单书写指南》,显示仍在报批、起草阶段。

不久后,另一位有相似经历的宠物主人找到方成,他才得知,这是这家医院5天内发生的第二起麻醉过敏事故,来往信件中,该院院长始终拒绝承认在医疗诊断和程序上存在过失。

因该医院和一家国有研究机构有承包合作关系,方成向上海市纪委写举报信,质疑该医院的资质能力。

一年来,方成和有类似经历的数位宠物主人不断投诉、举报,终于在10月得到纪委回复,有关负责人称,医院未经同意就使用研究机构的招牌属于违规,合同到期后,未来将终止二者的合作。

重庆执业兽医师月薪可上万 “像开奶茶店一样开宠物医院”宠物看病为何又贵又难

2021年6月,一家宠物医院正在给宠物检查身体。如今宠物体检、治疗,价格动辄数千元。 (视觉国内/图)

开医院要“背靠大树”

方成打开大众点评App,该医院评分仍在4星以上(满分5星)。

《上海法治报》近日报道,上海某宠物兔经宠物医院治疗后死亡,其主人质疑医院渎职以及过度医疗,在大众点评App打了“差评”,因为稍显激烈的言语,就被医院以名誉侵权为由告上法庭。

以服务业为主的评价体系似乎并不适用于医疗机构。根据复旦大学发布的《2019年度国内医院排行榜》,全国排名第三的三甲医院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在大众点评APP上仅为2星,差评集中在“就医时间短”“体验差”等。惨遭2星待遇的还有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该院排名全国第二。

“我们和这些点评网站都有合作,首先帮你推广,都包含在加盟费里,达到一定评论数量后,你有另外的需求,还可以续订服务。”暗访中,刘强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刘强是一家名为“派多格”宠物品牌的加盟经理。

在百度搜索“宠物医院加盟”,派多格排在首页第一。公开资料显示,公司成立于2006年,曾接受美股上市公司波奇宠物(股票代码:BQ.US)的千万美元级投资。

刘强所说的续订服务,通俗解释是“买好评”。

“自己做流量麻烦,加盟我们,可以通过我们跟对方谈,我们本来就是大牌子,跟他们有合作协议,用我们的牌子做会更便宜。”刘强解释。

怎样才能开一家宠物医院?刘强介绍,经营一家宠物医院的证件包括兽药销售许可证、动物防疫合格证、辐射安全许可证、环评批复、消防审批及其它流程,最关键的是要有“动物诊疗许可证”。

根据上海市《动物诊疗机构管理办法》,医院面积必须大于200平米,具有手术台、X光机或者B超等器械医疗设备,还有至少4名取得执业兽医师资格证书的兽医。

“上海的标准在国内是比较高的。”刘强说,“前两年上海的宠物医院开得太猛,今年审批标准抬高了”,原本满足面积大于150平方米,只要三张兽医资格,“现在都只能挂靠大型连锁了,背靠大树才好乘凉”。

刘强提出的报价是50万,包含了所有店面装修、医疗设备等硬件,总公司还会派专员指导如何开店、经营,后续每年支付一定比例的管理费。但店内所有的药品、医疗用品、宠物用品都必须从公司渠道进口,公司保证价格低于市场,同时提供兽医专业培训。

“这不是跟奶茶店加盟差不多吗?”南方周末记者询问刘强。“是差不多,但宠物医院毕竟是医疗机构,该有的证件都不能少。”根据他的经验,这样的宠物医院在上海的年营收能到200万元。

难点是如何同时招到四位兽医。刘强说,公司也有办法解决,他们和一些大型连锁诊所机构都有合作,可以一边招人、一边借人。

所谓借人,实则借证。目前国内所有毕业于动物医疗相关专业者都能报考执业兽医资格证书,但并非所有人都会从事医疗工作。多余的证书会被出借给需要的诊所、医院用于开店。

农业部曾明令禁止出借证书的行为,要求一张证书只能绑定一家医院,杜绝“一证多用”的乱象。但这无法从根源上解决借证问题,因为市场缺口太大。

前述白皮书显示,国内执业兽医师7.8万人,助理执业兽医师3.1万人,但只有约30%从事宠物医疗工作。依照全国《动物诊疗机构管理办法》规定,“具备手术能力的宠物医院需要至少3名以上执业兽医”,现有医生储备远远无法满足。

当南方周末记者表示50万价格太高后,刘强提议,放弃医院、改开宠物店,只售卖活体宠物和周边产品。“这个门槛要低很多,加盟费就18万。”

资本跑马圈地

1985年,国内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开设了一个小动物门诊部,被视作我国宠物医疗行业的起源。

2015年上市公司瑞普生物(300119.SH)投资入股瑞派宠物医院,标志着资本正式入局宠物医疗市场,其中最引人瞩目的要属知名投资机构高瓴资本。行业进入“跑马圈地”时代。

据南方周末记者不完全统计,高瓴通过旗下多家投资公司,先后投资了宠颐生、高屿、天津域汇、青岛爱、芭比堂、上海安安宠物、云宠、南京艾贝尔、上海顽皮家族有限公司、宠福鑫等连锁宠物医院,大部分是100%持有。

2018年8月,高瓴将旗下近700家宠物医院和与国内知名连锁宠物品牌瑞鹏的400多家医院整合,成立“新瑞鹏”,成为国内首个“破千”门店的宠物医疗集团。

就连美容行业也想参与宠物赛道的追逐。日前,玻尿酸龙头企业华熙生物(688363.SH)宣布推出国内首款玻尿酸配方高蛋白全价粮。官方介绍,该猫粮具有一定的医用价值,坚持食用可起到滋养皮肤、顺亮毛发、改善关节、保护肠胃等多重作用。

2017年,唐倩将经营了6年的宠物诊所卖给了某头部连锁医院。她毫无留恋地清空了所有股份,庆幸自己卖在了高位,“后面的只会越来越便宜”,因为行业洗牌已经开始。

唐倩出具了一份标准合同,巨头们大多会和个体宠物医院签订“投资合作协议”,分三期向个体户们支付收购款,“专业兽医并不懂兼并收购里的门道,签订合同后会非常被动。”唐倩曾就职于金融行业,便充当起不少同行的顾问。

首先是控股权,有些合同是全资收购(100%),有些是控股收购(51%)。“很多人对医院有留恋,不舍得全卖,但小股东的49%股权却很可能成为烫手山芋。”因为在这些合同内,规定不能转让剩余股份,大股东将小股东绑在了一起。

而且很多个体宠物医院都属于小微企业,在税务和员工社保上可能并不规范,这些漏洞共同组成了原先利润的一部分。但收购后,大股东为了满足未来上市退出的要求,将合规的成本也分摊给小股东,这不仅影响了医院的利润和小股东的分红(净利润为负则不分红),还将上市可能产生的利益全部归于大股东(小股东没有母公司的股份)。

更“要命”的是,这些合同里规定了原先的医院采购权、装修权、财务安排等统统上缴大股东,小股东完全处于两眼一抹黑的情况,连医院真正的经营状况都搞不清。

唐倩观察,目前市面上无论是直营门店还是加盟店,都对大股东的供应链极度依赖,虽然大股东同样按比例收取利润,但巨头们的收入很大一部分来自小股东支付的管理费、培训费、采购费等等。

“就像是客户养着小股东,小股东养着大股东。”唐倩形容,而这无疑让负责具体经营的小股东以及门店兽医背上更沉重的经营压力。

大多连锁医院对医生都采用“客单价”考核,给每个前来医院的宠物主人规定了隐性消费标准,“敲开医院门的瞬间,医生就背了任务,这样畸形的考核和激励机制,怎么可能不出问题呢?”

“越开越亏”怪圈

宠物医院是暴利吗?程峰在这个行业已经超过十年,目前在上海经营一家小型宠物医院,他给出了否定的答案。

程峰为南方周末记者算了一笔账,在上海经营一家小型宠物医院一年的成本在200万上下,主要包括房租水电、器械医药以及人员薪酬三块。

在上海外环以内,租用一家200平米的门面价格为每月两万多,加上水电等至少要三万。

器械多是一次性投入,比如一台全新的进口X光设备(DR机)单价是20万元左右,降低成本的唯一方式是摊销到每一次检查费用中,而宠物由于寿命远短于人类,正常设备使用这块往往会入不敷出,这也解释了很多宠物主人的抱怨:为何医院存在过度医疗。

在国内,大量宠物用药来自进口,这也抬高了成本。程峰解释,一瓶成分和人用药几近相同的抗生素,采购价格可能是人用药的20倍。“宠物药品市场规模太小了,国内的兽药研发能力弱,而且考虑经济效益,会优先研发猪、牛等经济动物药品,而不是宠物。”

为了增加收入,有些宠物医院选择“铤而走险”,有南京的媒体报道,2020年10月,南京市某宠物医院将一瓶成本2000元的进口违禁麻醉药,拆分成一毫升装,并以6000元的价格出售给客户,遭到南京市农业农村局的处罚。

但最贵的还是人力。程峰透露,一名拥有执业资格、有2—3年操刀经验的兽医,每月底薪为1万—1.5万,绝大多数医院还有业绩提成,比例在10%—20%间,最终到手的月薪能有2万—3万元,医院还要为每两个执业医师配备一名助理,“那些大型连锁的医院(待遇)可能更高”。

程峰明显感到,这两年的用工成本有大幅上升,而且行业流动性很大。

东西部小动物临床兽医师大会发布的《2019宠物医院发展报告》显示,国内有近60%的宠物医院,日均接诊量不到10个,近年来行业迅速扩张导致宠物诊疗机构过多。80%-90%宠物医院年营业额在300万元以下,月营业收入不超过25万元。

南方周末记者根据大众点评网随机选择了八个上海市的商业热门区,在这八个区域的方圆3公里内,有5家以上宠物医院的区域就有四个,其余都在3家以上。

激烈的门店竞争加剧了兽医的短缺,医院只能花更高的价格雇用兽医,这又进一步推高了门店经营成本,整个行业正陷入“越开越亏”的怪圈。巨大的竞争压力下,伴随而来的正是一系列收费乱象。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方成、刘强、程峰、唐倩为化名。)

南方周末记者 徐庭芳

原创文章,作者:创意风暴,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stcw.com/y/121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