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原生态宠物号 2025-01-04 16:58 32
什么原因造成“星期宠”?
2月13日,小宇在城关区雁滩花鱼市场一家猫舍购买了一只美短标斑猫,配上猫砂、。用费花所疗治咪猫担承猫粮等物品,价格不低。小宇说,带回家仅3天,猫咪就开始不吃不喝,精神乏力。2月18日,小宇带着猫来到中山林一家宠物医院治疗,医生告知这只猫感染猫瘟病毒,治疗无效后这只猫死亡。小宇说:“我意外了解到,来这家医院住院的另外两只猫,也是在那家宠物店购买的,而且还是在同一天购买的,这两只猫也感染了猫瘟病毒!”小宇等人怀疑商家出售病猫,决定用法律手段维权。他们准备向城关区法院递交起诉状,要求商家退还购猫款,并承担猫咪治疗所花费用。
记者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各大网络聊天平台中,也有不少人称买回来的宠物未存活超过一周就死亡,他们称自己买到的是“星期宠”,并纷纷产生疑问,为什么这些“星期宠”在商家手里就能活蹦乱跳,可一到消费者手中就患病呢?
为此,记者采访了曾有7年开设宠物馆从业经历的Coco女士。她说,“星期猫”一般都是3个月以下,甚至是两个月以下的小猫。为什么在卖家手里能活,到买家就不行的原因,主要有两种可能性:首先小猫自身的抗体原因。猫咪小时候有母乳抗体,不太容易得病,8-12周母乳抗体开始消失,疫苗还没生效的那段时间最容易得病。很多想养猫的人都希望从小奶猫养起,这也导致“星期猫”一直有市场。 部分卖家给小猫喂抗生素。猫瘟、细小、传腹等都是由病毒引起的,抗生素能够短暂压制宠物的发病症状。而事实上这种用了药的猫咪存活率不会高于50%。
消费者如何维权?
消费者遇到这种纠纷该怎么办呢?甘肃久铭律师事务所律师阮磊提示,如果遇到“星期宠”的问题,消费者应先完成取证。在确认宠物的死亡原因后,若能证明商家有责任以及存在其他违规经营的行为,可以通过消协投诉、市场监督管理局投诉以及向法院起诉等方式维护自己的权益,包括要求退还购买宠物的款项以及宠物生活开销费用、宠物医疗费用等。就本起纠纷而言,小宇需先行确认在购买活体宠物时,是否有和宠物卖家签订包含活体宠物售后生病包退换内容的协议,若有,可按协议内容进行处理;若该协议内容未包含宠物售后生病的约定或买卖双方未就宠物买卖签订协议的,可以通过前述方式解决问题。
消费者如何避免买到“星期宠”呢?Coco认为,宠物猫成长至4个月,在打完疫苗后,得病的概率会极大降低。 消费者购买时可以带着猫瘟试纸、犬瘟试纸等前往宠物店,现场测试宠物是否健康。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许沛洁
来源: 兰州日报
记者今日获悉,市民杨某就遇到了这样的情况,他在一家网络直播平台购买的一只宠物猫,几天内就在医院被诊断出“猫瘟”,继而死亡,最终引发购物合同纠纷,最终在法院调解下达成了和解。
记者发现,近年来,有关“星期猫狗”引发的纠纷不在少数,记者对此采访了律师。
*网上买来的猫 一天就病了
市民杨某是爱猫人士,他通过某短视频平台搜索到被告张某投放的卖猫广告,想要购买一只“银虎斑色缅因公猫”,此后,张某通过微信向杨某发送宠物猫视频供挑选。
杨某选定心仪宠物猫后,就猫的基本情况向张某进行详细询问,张某承诺在15日内,宠物猫有任何问题包退包换。
杨某收到猫后一两天,却发现猫的精神状态比较萎靡,不活泼,不爱吃东西。
“猫猫是不是生病了,状态很差呢?”杨某在网上和张某联系后,得到的答复是“不是啊,可能路上太辛苦了,过两天就好了。”
可是之后的几天,猫的状态越来越差,杨某把它送进了宠物医院,花费数百元后,经宠物医院检查确认,这是一只已患猫瘟的母猫。
令杨某无法忍受的是,网购的这只猫将病传染给了家里的猫,最终两只猫都病故了。
此后,杨某多次联系张某,均无回应,杨某一气之下向龙泉驿区法院起诉,就购买的“星期猫”要求张某进行赔偿。
杨某买到的病猫
*法院调解:退钱还赔偿
杨某还向法院表示,自己当时通过视频选猫的时候明明看中的是“猫弟弟”,结果寄过来的却是“猫妹妹”,完全货不对板。
张某则表示,由于宠物猫是由第三方猫厂直接发出,猫厂未能仔细核查猫的基本情况,导致货不对板。
法院受理后,发现双方都是通过网络购物平台下单和交易,在固定证据方面存在极大困难。随后,法院对案件进行了调解,最终仅用时四天,原被告双方便达成一致意见,被告张某退还原告杨某购买宠物猫的费用3500元,并另行赔偿2000元。
法院表示,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二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造成消费者财产损害的,应当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承担修理、重作、更换、退货、补足商品数量、退还货款和服务费用或者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龙泉驿区法院提醒广大消费者:尽量选择正规、规范的网络平台购物,注意分辨,一旦发现货物出现瑕疵时,先找商家沟通协商,提出合理诉求并注意留存证据,以便在维权时能得到有效辅助。 经营者要守住法律底线,将商品质量放在首位,销售合格商品,切勿虚假宣传、以次充好,出现问题时积极协商解决,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明知“星期猫狗”还售卖 涉嫌诈骗
近年来,由于“星期猫狗”引发的纠纷并不在少数,四川蓉城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执行主任王劲夫律师表示,如果明知病猫狗还要进行售卖,获利金额较大的话,那么有可能构成诈骗罪。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王律师建议,如果买到病猫狗可以维权,注意将购买相应的证据准备好。如购买手续,收据,签字的票据,聊天的记录都要保存好,确保自己的权益。 购买的猫狗要及时带它去医院或者自己和卖家一块去做一个健康检查,确定是否患病,然后处理。
*相关链接
宠物猫、狗在购买后1-7天内,出现犬瘟等病症,并且大都在4-12天内死亡。2021年,广州一家宠物店因销售带病的宠物猫、狗,存在欺诈消费者的行为,被荔湾区市场监管部门罚款51.5万元并吊销营业执照。据介绍,2019年7月至2020年10月,当事人销售带病的“星期猫、星期狗”,却拒绝消费者退货、退款和赔偿要求,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构成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行为。
“你的猫包不了四天吗?”“我凭什么包你四天?哪条法律规定要包四天?”“那你这不就是卖‘星期猫’吗?”“就是‘星期猫’,怎么样?”
近日,武汉晚报报道,一位网友将自己与武汉市硚口区一家宠物售卖店工作人员的上述对话发到网上引发热议。多名网友反映,也曾在该店买到过疑似“星期猫”“星期狗”。市场监管部门表示,可对上述宠物店存在的合同违法问题进行处罚,但因宠物患上传染病的具体时间很难证实,消费者维权往往遭遇困难。专家建议消费者购买已接种完三针疫苗的宠物,并在购买前与商家协商好担保时长并写进合同中。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晨迪 责任编辑 何齐铁 实习编辑 王淇 供图 法院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