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百科

猫咪百科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猫咪百科 >

猫的脂肪肝真的很可怕 4个月的猫咪病了

原生态宠物号 2025-01-04 16:58 58


猫的脂肪肝真的很可怕

文/喵药吃鱼

Hi,我是喵药君,我们又见面了,今天想和大伙聊的是关于猫咪的脂肪肝问题

我们都知道脂肪肝俗称为肝脂质沉积,是猫中最常见的严重猫科疾病之一。肝脏的主要功能包括蛋白质合成,消化所需的化学物质的产生,以及身体的排毒

肝脏在代谢,脂肪的乳化,凝血因子的产生(血液凝固所必需的)和红细胞的分解中也起重要作用。肝脏对身体非常重要,具有许多复杂的功能,当它失去作用时,身体机能将无法正常运转。

通常,当身体营养不良或饥饿时,身体会自动将脂肪从其储备转移到肝脏,转化为脂蛋白作为能量。

但猫的身体并不能转换大量脂肪,因此当猫处于饥饿模式时,释放到肝脏的脂肪不能得到有效加工,导致肝脏脂肪和功能低下。随着脂肪在肝脏中积累,它变得肿胀并变黄。由于不能有效地处理红细胞,构成红细胞一部分的黄色色素被释放到血液中,导致眼睛发黄。如果不及时治疗,肝脂质沉积可导致各种并发症并最终死亡。

猫对蛋白质有很高的营养需求,因为它们严格来说其实是肉食者,因此缺乏蛋白质或蛋白质摄取不足会很快发展成营养不良

严重缺乏食欲和压力过大也与荷尔蒙紊乱有关,荷尔蒙紊乱也会影响脂肪代谢并导致身体其他部位向肝脏的脂肪传递。这种情况也经常伴随疾病,压力,饮食变化,糖尿病,肾病,癌症等其他原因造成

根据相关研究表明,以上这些主要还是影响中年猫。

症状和类型

长期厌食(通常持续数周)

体重下降严重

呕吐

腹泻

便秘

肌肉萎缩

萎靡不振

头部和颈部有向下弯曲迹象

黄疸(例如,眼睛发黄)

流口水唾液

其他症状与并发的潜在疾病有关

原因

在大多数情况下,确切原因可能仍然未知

肝病

癌症

糖尿病

胰腺炎症

肾脏疾病

其他疾病

重要的风险因素是肥胖,压力,生活习惯改变,迷路,食欲不振和全身性疾病。

诊断

你需要详细记录猫的健康状况,症状的发作以及可能发生此事件的可能事件。你提供的病史可能会为你的兽医提供一些诊断线索,以及可能导致患病肝脏的潜在病症。

常规实验室检测将包括全血细胞计数,生化分析和尿液分析。生物化学特征可能显示异常高水平的肝酶和胆红素水平,尿液分析也可能显示尿液中高浓度的胆红素。因为肝脏在血液凝固中起重要作用,并且在受影响的猫中也可能出现与血液凝固相关的异常。

成像工具包括用于检查腹部的放射照相和超声检查研究,其可以显示肝脏大小的增加,以及对肝脏的结构和异常进行详细评估。为了确诊,兽医需要通过活检或针吸取肝脏组织样本,以便观察肝细胞和相关异常。

治疗

如果是严重或晚期疾病,你的猫可能需要住院接受重症监护和治疗。将进行流体治疗以克服液体和电解质的不平衡。你的兽医可能会给你的猫补充维生素,包括B族复合维生素,钴胺素和硫胺素。当病情稳定后,你的猫将可以出院。

这种情况的主要治疗方法是饮食。需要立即满足猫的蛋白质需求以逆转饥饿状态。如果你的猫不愿意自己吃食物,那可能就需要你强迫喂食了,方法是将食物放在口中被迫吞咽的地方,或者通过注射器及喂食管来给予喂食。这可能需要持续数周,直到你的猫完全能够自己进食。在将食物放入猫的嘴或食道时,你需要非常小心,防止猫在吸入食物的时候被呛到。

兽医会根据其营养需求,年龄和品种为你的猫开出适当的猫食配方。膳食补充剂包括左旋肉碱,牛磺酸和维生素E也将添加到饮食计划中。

生活和管理

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成功管理的关键。如果你的猫在最初的几天能存活下来,那么完全康复的可能性非常大。你必须完全遵守兽医关于猫的治疗,喂养和护理的指示。肥胖是肝脏脂肪变性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因此遵循饮食指南以尽量减少这种风险因素

如果你通过喂食管或任何其他强制喂养方法喂养你的猫,请务必遵循兽医关于喂食的指示。你的猫可能会在喂食时间上挣扎,所以你可能需要设定进餐时间。这样对猫的恢复来说是有益的。

尽可能避免让猫感受到压力,并在家中留出空间,让猫可以安静地休息,远离喧嚣的环境和其他宠物。

在治疗和恢复期间,兽医可能需要进行随访以评估猫的状态。你将被要求监测和跟踪猫的体重,水合作用以及猫的其他一般健康状况指标。如果你的猫被发现任何不良症状,请立即咨询兽医。

大多数患者在3-6周内可以恢复。

喵药君告诉你:如果你怀疑你的宠物生病了,请立即致电你的兽医。对于与健康有关的问题,请务必咨询你的兽医,因为他们检查过你的宠物,了解宠物的健康史,可以为你的宠物提供最佳治疗建议。

如果你喜欢喵药君,不妨动动手指关注我呀,欢迎转发分享~

4个月的猫咪病了

猫咪的传染性腹膜炎,一旦确诊,那死亡率将为95%。很多医生都会劝告主人安乐,因为就目前为止,猫传腹只有抑制而没有完全治好的情况。

这只猫咪从小就十分活泼好动,可以说是一窝小猫里最调皮捣蛋的一只了,当一窝小猫逐渐长大,随着时间的流逝,它们都依次拥有了自己的新家,有一个爱它们的主人呵护关照。

而这只小蓝白猫咪由于生性调皮,迟迟没人敢收养,这对它来说也是潇洒自在,每天围着自己的妈妈后面转,调皮的时候还会追着剩下的几个兄弟姐妹打闹。

然而就在3个月大的时候,活泼好动的它开始变得不活泼了,也没什么食欲,整天就独自窝在角落里,不是睡觉就是看看窗外的风景。

由于主人家里猫咪实在太多,工作又繁忙,一时间也没能察觉到异样,直到有一天发现这只猫咪似乎食欲不佳,更令人不解的是它的肚子似乎比其他猫大了很多。

起初以为它这是消化不良导致的,直到后来检查过后,医生说这百分之九十九是猫传腹,等于没得治了,还是不要挣扎了,要不直接安乐死吧。

这是主人第一次听说“猫传腹”,根本不知道这听上去没什么的毛病,竟是致猫咪于死地的绝症,一时间慌了神···

眼看着猫咪肚子一天一天变大,为了防止传染,只能将它独自隔离开来,主人一时之间难以接受,于是就这样让猫咪待在狭小的笼子里苦苦熬过了一个月。

原本只是肚子大,如今头部以下都十分大,每次它费力站起来,没一会后腿就开始打晃,支撑不住这沉重的躯体,主人实在不忍心猫咪这么受折磨,近期打算带它去安乐死,即使如此,还是不死心的想问猫传腹真的治不好吗?

猫咪的“传染性腹膜炎”Feline Infectious Peritonitis(FIP),关于这个病在网上搜到的知识模糊不清。关于这个病的原因和治愈方法也很少有人谈论,所以兽医小明这边大致给你们整理一下:

传染性腹膜炎,简称猫传腹,是猫特有的疾病。

具有高传染低爆发特征,一旦爆发基本为绝症,治愈率几乎为0。 有延长存活时间的方法,但价格高,猫咪也痛苦。

FIP (传染性腹膜炎)

FIP是冠状病毒的一种变异,猫肠道冠状病毒非常普遍,在猫之间通过口液粪便传播,多猫家庭尤其小猫越多的环境,猫冠状病毒普及越高。

FIP后期明显症状分为干性和湿性:湿性就是有明显胸水或腹水;干性非常难确诊,但有5%生存机率,有的能活好几个月,甚至极少数还可以活好几年。

抽腹水是排查FIP的一个方法,如果确诊为腹水,那么国内的医生一般都会建议安乐死,因为极少有治疗成功的例子。

猫传腹的本质是免疫介导的血管及血管周边损伤,所以对猫咪全身均有伤害。与其他猫科疾病相比,猫传腹的症状特异性不明显,同时还可能发生继发性的细菌感染,因此在临床诊断上是非常不容易的。

若把猫传腹大致划分早期和晚期,那么早期的症状主要有食欲减退、精神沉郁、体重下降、腹围增大、持续发烧(39.8~40.6℃,黄昏时较高,入夜后会慢慢下降)、呼吸困难等。

猫传腹的后期症状分干、湿两型。湿型FIP最突出的症状为胸、腹腔内有大量积液,腹围逐渐增大,雄猫可能会阴囊肿大,部分猫咪因胸积液而出现呼吸困难症状。食欲废绝之后猫咪还会出现贫血、脊椎两旁的肌肉进行性消瘦。

猫咪患干型FIP除了会消瘦、轻度发热,病变主要发生在眼部、肾和中枢神经,可包括眼睛混浊、结膜炎、眼前房蓄脓、缩瞳、视力障碍等,少数伴随多发性进行性神经症状,包括后躯麻痹、痉挛发抖、眼球震颤等。 一些猫咪患干性FIP之后会发生腹腔内的肉芽肿、腹部器官的浆膜表面上有纤维蛋白斑。

猫奴们要记住,干性FIP几乎不会伴有腹水,临床上干性FIP的诊断比湿性的难度更大,所以主人万不能通过猫咪腹围的增大来判断是否感染了猫传腹。

一旦猫咪出现早期症状,就要及时带它去就医。越早一天诊断,猫咪就越多一分获救机会。很多猫传腹的病例就是因为主人误以为猫咪只是消化不良或者腹胀,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等诊治的时候猫咪已经非常衰弱。

罪魁祸首:猫冠状病毒

猫冠状病毒(FCoV)是一种RNA病毒,包括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FIPV)和猫肠道冠状病毒(FECV)。越来越多研究发现,FIPV可能是猫在感染FECV的时候,由FECV突变而来的。

FCoV的感染、流行非常广泛,一般在家庭中饲养的猫有25%~40%呈冠状病毒阳性。在大型猫舍或繁殖猫舍中,阳性概率达到80%~100%。FCoV对猫咪体内的组织细胞具有泛嗜性,会在肝、脾、肾等多种组织的细胞中聚集。

猫传腹的传播途径

一般认为是经口鼻感染。携带病毒的猫会由粪便排毒,由粪便传染同居的猫;少数会通过衣服、食皿、寝具,人或昆虫等途径传染。

FIP的病发原因:

①断奶太早的小猫没有办法抵御大量的病原体,非常容易发病(因为母猫猫乳中含有大量病源抗体)

②纯种血统的猫,因为遗传问题,发病风险也会增加一半。

猫传腹发病症状

猫咪出现精神萎靡、厌食、呕吐、体重下降同时伴随的高烧不退,那么这时候作为铲屎官的你有必要带它去宠物医院看病了。

通俗一点讲:你家主子体重偏瘦,但它的头身比例明显不协调,头小、肚子很大。就是有可能已经患上猫传腹。

如果你家有≥2只猫咪,那么记得隔离它们,因为抵抗力差的猫咪也会被传染,还要分开喂猫粮!

猫传腹的预防

这个病一般都在后期被发现,所以铲屎官们要注意有时间一定要给猫咪增强抵抗力,就算不太能带它出去玩,还是要陪它在家多运动。

注意饮食卫生,猫碗要定期清洗消毒,猫砂盆也要勤换洗。如果家里是多猫的铲屎官,如果发现其中一只有病情也要及时隔离。

猫传腹暂时是没有预防性疫苗的。但猫冠状病毒在体外比较脆弱,所以大部分的消毒剂把这病毒干掉。因此猫奴们一定一定要爱干净,定期给环境消毒(包括猫砂盆和猫餐具),这样不仅能预防病毒引起的疾病,还能预防很多由细菌、真菌引起的疾病。

免疫系统的功能在猫传腹中的发生中是重要角色,任何导致猫咪免疫力下降的事情都可能导致猫传腹。根据兽医小明看到病例,有些猫传腹是在猫咪受了惊吓、献血之后发生的。

猫传腹的治疗

猫传腹的治疗一般包括4部分,抗病毒治疗、抗继发感染、制止渗出和强心补液增强体能。

这个病是病毒引起的,因此对抗猫传腹首先使用抗病毒药物。因为该病还容易发生继发性细菌(如大肠杆菌)感染,所以医生还可能给猫咪使用抗生素对对抗继发感染。

针对腹水过多的猫咪,要进行腹腔穿刺放液。强心补液则是为了增强猫咪体质,增加对病毒的抵抗力。

在谈猫传腹即色变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误区,也因此让很多小猫咪失去了生命。我们将大家集中的几个误区整理出来,以便大家能够正确看待这个病症。

误区一

既然叫传染性腹膜炎,那应该会传染吧?

根据目前的研究来看,猫传腹并不会传染,即便名字里有传染性三个字。换句话说,猫与猫之间直接传播传腹病毒可能性很低,只是理论上存在。这一假设的基础是:感染传腹的猫不会散播这些变异病毒。

学界认为,传腹来自变异的冠状病毒,这些病毒一经变异,似乎丧失了猫与猫间互相传播的能力。冠状病毒的突变更有利于病毒进入单核/巨噬细胞,并在细胞内进一步复制。

这是一种病毒逃避宿主免疫应答的方式,但发展为FIP的猫,由于死亡迅速且不能继续排毒,因此在进化上是不利于病毒的生存的,所以这种突变可以看做是“进化史上的意外”。

FIP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猫咪的饲养密度越高,越容易发生FIP。这并不是因为“猫传腹病毒”会传染,而是因为,在多只猫一同生活的环境下,往往会让其暴露于高病毒量(普通冠状病毒)的环境中,再加上有限的生活空间、猫咪之间以及与人之间相处等多方面可能存在的应激因素,导致FIP发生的概率剧增。这就是多猫家庭以及有过收容所生活经历的猫咪更容易发展为FIP的原因。

“传染性”腹膜炎本身并不传染。

不管是传腹病毒还是平常说的冠状病毒,一旦离开身体就脆弱不堪。少许阳光就可以让这些病毒完蛋,市售的消毒产品大多能杀灭环境中的冠状病毒。实验状态下,衣服、鞋子、手沾到染病动物的粪便可以传播这种病毒,病毒存活时间也更长一些。 这毕竟是实验,现实生活中这种例子并不多。

误区二

猫冠状病毒分为两种类型,I型和II型,这两种类型都可以引起猫的传染性腹膜炎。在养猫集中地方,冠状病毒特异性的抗体的阳性率可以达到90%之多,而在单个养猫场所也可以高达50%。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病毒感染阳性者中只有约5%的最后会发生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变异了),所以不要一听说粪便检测冠状病毒阳性就直接诊断了。

误区三

传腹被认为不可治愈,许多人都认为安乐是最人道的手段。因此当小猫被某医院诊断为高度疑似传腹之后,很多人会选择安乐死。

如果发病的过程中,你的猫有某些并不符合传腹的症状,请立即去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误诊。

如果所有的症状都符合传腹,无法确诊其他病因,并且常规治疗无效,那就只能当做传腹来对待。当任何治疗手段都无效,小猫非常痛苦,此时再考虑安乐。

误区四

市面现存的传腹疫苗只有一种,出自辉瑞制药公司的PRIMUCELL传腹疫苗。这种疫苗通过滴入鼻腔进行防疫,四个月大时就可以使用,隔3-4周后进行强化。本身用起来是没问题的,可这疫苗却并没有被大面积使用。

在这里兽医小明想要提醒大家,不排除猫咪被误诊的可能,也有可能是患有其他可治愈的疾病,所以请你给小猫一点时间,进行进一步诊断观察,不要盲目进行安乐。

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猫传腹将不再是猫咪的杀手,这一天,终究会到来!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有疑问可以联系兽医小明。

如果有宠物健康和养宠问题,关注兽医小明进行咨询。

标签:

提交需求或反馈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