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原生态宠物号 2025-01-04 16:59 25
养猫的朋友大部分都知道自家猫咪是否进入发情期,有些带着母猫前往宠物店进行配种。宠物店为了确保配种成功,会对猫咪的整个亲密过程进行观测。
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判断指标是:当公猫与母猫亲密完成后,母猫在与公猫分开的瞬间,会转身攻击公猫,之后会在地上翻滚摩擦并伸懒腰。如果母猫没有攻击公猫这个动作,那么很可能就没有受孕成功,也就无法生下小猫咪。
那么问题来了,母猫交配后,为什么会疼得满地打滚,转身攻击公猫呢?下面我们就来聊一聊关于猫咪繁殖的一些冷知识。
猫是人类驯化的唯一一种没有社会观念的动物,长期以来,猫进入人类社会的原因让人非常困惑,因为大多数动物被人类驯化时都有充分的理由,比如一些牲畜可以提供肉类,而另一些可以作为劳动力……
但是猫似乎哪一点都不太突出,肉太少还不怎么好吃,也不能提供劳动力,独立性很强,对人的态度很冷漠,而且它们几乎只吃肉,这让人类驯化的成本非常高,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猫都不像一个理想的驯化对象。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并非人类驯化了猫,而是猫驯化了人类。猫的祖先可能来自非洲野猫,在距今一万年前的时候,人类的农业开始兴起,我们聚集成永久的村落,开始储存粮食。
正在这个时候,老鼠来了,家鼠开始在人类的村落里生活,它们在村子里打洞筑巢,偷吃农民的粮食。大批老鼠的到来,对野猫形成了巨大的诱惑力,野猫很可能就是因此被吸引到人类村落的。
村落的居民见野猫没有什么破坏性,也不会偷食稻谷,而且它们还会抓老鼠,于是村民开始亲近猫,这或许是猫进入人类社会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且,有些猫的外貌特征看起来十分可爱,它们大大的眼睛、扁平的脸和大脑门,非常符合人类的审美标准,有些人可能只是觉得猫长的可爱而将它们抱回家养起来。
所以说,猫进入人类社会很可能不是人类驯化了猫,而是猫驯化了人类,当然了,长得可爱或许是人类将其抱养的一个重要原因。
短毛家猫在六个月大的时候发育成熟,而长毛猫则在十个月以后,甚至更晚进入性成熟的阶段。每年春季和秋季是母猫发情的季节,公猫则没有固定发情期,公猫是否发情完全取决于有没有被母猫释放的特殊物质刺激到。
当母猫遇到自己欣怡的公猫时,会在地上打滚,吸引异性的注意。公猫一旦获取了母猫的信号,就会像其他猫科动物那样,咬住母猫的脖颈,与母猫发生亲密行为,整个过程十分短暂。
亲密结束后,母猫会迅速与公猫分开,并转身对公猫发起攻击,而公猫则会马上躲开,在远处摆出一副无辜的样子。它并不会马上离去,因为要让母猫成功受孕,公猫必须重复几次之前的动作。
一般情况下,母猫受孕62~74天之后就会分娩,每次诞下的猫仔数量为3~4只,有些体型的较大的猫会生更多幼崽。不过母猫有时候会出现假怀孕的情况,意思是说它们的行为和身体会出现与怀孕类似的症状,但是并未真正怀孕。
假怀孕是母猫在发情期时,与其他的母猫或者去势的公猫发生亲密行为,而导致发情终止,身体错误的认为自己已经怀孕,进而发生与怀孕类似的身体变化,这对猫咪的身体健康是不利的。
母猫在亲密之后不会对公猫有好脸色,它们通常会攻击公猫,如果公猫躲闪不及,被母猫伤害也是有可能的。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猫的舌头上长满了向内喉生长的细小倒刺,这些倒刺对猫咪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猫咪舔舐自己的身体,梳理毛发,还可以在猎食时将猎物骨头上的肉剔除干净。
大部分猫科动物,比如狮子、老虎的舌头上都长有这样的倒刺,作用基本类似,有人说被老虎舌头舔一下皮都会掉一层,可见这些倒刺的厉害之处。
其实除了舌头上长满倒刺,猫科动物的重要器官上同样布满了这样的角质化蛋白,猫咪也是如此。那么当猫咪亲密时,母猫免不了要被这些倒刺伤害,产生疼痛感,那么转身攻击公猫也就事出有因了。
从公猫咬住母猫的脖颈也可以看出,公猫已经做好了应对母猫攻击的准备,公猫在亲密过程中必须占据主导地位,否则很可能会被突然转身的母猫抓伤。
倒刺对母猫来说是一种伤害,但对公猫而言却有很大的好处:
猫咪属于刺激性排卵动物,也就是说母猫要在一定程度的刺激下才会排卵,公猫的倒刺恰好起到刺激的作用,这种身体结构有利于提高受孕率。
母猫并非专一的动物,它为了提高受孕几率,会与不同的猫咪发生亲密行为。那么公猫身上的倒刺,就起到了清理前任遗留物质的作用,让母猫尽可能怀上自己的骨肉。
猫咪在亲密时,母猫转身攻击公猫主要是因为亲密过程太过痛苦,而带来痛苦的是公猫身上的倒刺。 即便没有倒刺,母猫在亲密行为中都会承受莫大的痛苦,攻击雄性情有可原。
这一部分我们简单介绍一些猫咪繁殖的冷知识,希望对养猫的朋友有所帮助:
1、棉签可以让母猫停止发情吗?
有些养猫的朋友并没有打算让猫咪怀孕生产,但面对猫咪发情时的难受又于心不忍,于是就使用棉签让猫咪停止发情。使用棉签确实能帮助猫咪缓解情绪,但是这样做法会造成猫咪假怀孕,而常常假怀孕的母猫,已经被证实容易罹患子宫蓄脓及乳房肿瘤。
2、野外的公猫为什么会咬死哺乳期的小猫?
相信很多人看到这个问题觉得不可思议,公猫竟然会咬死小猫?其实这跟猫科动物的发情有关。一般情况下,母猫在哺乳期是不会发情的,大都要等到离乳后才会再进入发情期,其他公猫为了让母猫能赶快进入发情期而繁衍它自己的后代,可能会残忍地杀害哺乳期的小猫。
有类似行为的其实还有大型猫科动物狮子,雄狮在掌控一个狮群后,会第一时间将狮群里处于哺乳期的幼狮清除掉,也是为了促使雌狮尽快发情。
3、公猫如何发现发情的母猫?
既然公猫不会主动发情,那么它是如何接受到信号并找到母猫的呢?其实这是母猫的功劳,母猫不仅会发出嚎叫声引起公猫的注意,它的尿液还会出现特殊的成分和气味,公猫就是循着这些气味找到母猫的。
几乎所有的猫科动物在繁衍后代时,雌性都会对雄性展现出强烈的攻击性,猫咪如此,狮子、老虎也是如此。这主要是因为猫科动物特殊器官上的特殊构造引起的,雄性身上的倒刺让雌性十分痛苦,雌性转身攻击情有可原。
最后建议不准备要小猫咪的朋友,给自家猫咪做个绝育手术,有些人会认为绝育手术不人道,但是猫咪一直在发情无处宣泄又会好到哪里去?生下来的小猫咪又该怎么办?
关于这个话题,你怎么看?
猫咪的亲子时刻
猫咪繁衍生息是动物的本能,但是母猫在交配后,会满地打滚,甚至还会转头攻击雄性。
实际上,母猫做出这种反常的行为动作,源自它们特异的交配方式。
猫咪作为家养动物,早在10000年前就曾有过饲养的记录。科学家认为这一时期,家鼠将夜猫吸引至人类居住地区。
在野猫和人类朝夕相处中,逐渐演化成为友好的饲养关系,并且人类被猫咪可爱的外表和柔顺的毛发所吸引。
一只小猫咪向你发动“攻击”
猫咪不仅有着可爱的外表,同时也有出色的捕猎能力,人类虽然将它们招至家中,但并未完全驯化。
它们保留了最原始的捕猎能力以及对猎物的敏感度,这种能力在对老鼠等啮齿类动物上尤为明显。
这种稳定且长期存在于猫身上捕猎能力,是我们早期饲养猫咪的原因之一。
在古埃及,我们为了防止啮齿类动物,如老鼠等偷吃谷类作物,往往会在家中饲养一只猫咪。
猫与老鼠—不可调解的天敌
这种应对啮齿类动物的方式,在我国古代相差无几。不同的是各个国家所衍生出来的文化内涵不同。
在古埃及,猫咪的出现往往与法老王有关,在影视剧当中可以看见,每一位法老王的陵墓当中似乎都有一只猫咪在守护。
它们有的是法老王的替身代表,拥有无上权能,有的是陵墓的守护者,镇守墓土安宁。
埃及壁画中的猫咪
在我国古代,猫咪时常作为宫廷贵族的宠物饲养,它们在皇宫当中备受尊崇,有的猫咪甚至能享受到十几名太监的专门服务。
在民间同样有着重要地位,我国自古是以农耕经济为主的国家,粮食作物对百姓来说是最重要的,猫咪恰好能够守护作物不被啮齿动物偷盗,自然拥有很高的地位。
谷仓“猫司令”
长时间与猫咪打交道,自然就要接触到配种问题,这时候不少人会发现,母猫在与公猫交配之后会满地打滚惨叫,甚至会攻击停留在原地的公猫。
古代的我们不知道原因何在,认为这是猫咪的一种特别仪式,甚至认为这是母猫试图“抛弃”公猫的表现。
离我远点!
随着科学的发展,我们才终于解开了这个困扰已久的谜题。
猫属于胎生动物,发情期一般是在春天,母猫会通过彻夜的嚎叫来吸引公猫注意,表示自己到了发情期。
这种就是民间所说的“猫叫春”,“猫叫春”的声音听上去有些恐怖,有时候像婴儿的哭声,尖锐刺耳。
居住在农村的小伙伴在春天的时候就能听到这种声音,经常是在半夜的时候,把人从睡梦中惊醒。
一些野猫和流浪猫会在半夜呼唤家养的猫咪,通过公猫撒尿留下的足迹,一路嚎叫,直到找到一只中意的猫咪进行交配。
这种发情的方式可以通过结扎解决,尤其是第一次发情,结扎的效果更加明显,或者使用猫薄荷来满足猫咪发情所需的刺激。
通常来讲猫咪的发情持续时间是在3到10天,每隔半个月发情一次,部分猫咪可以全年发情。
那么本应该沉浸在交配当中的母猫,为何会有如此过激的反应?
其实,在猫咪的交配过程当中,母猫一直在经受公猫器官尖刺的摧残,而这种尖刺又是猫咪能够繁衍后代的根本所在。
动物界最常见的生殖方式,是精子与卵细胞结合,产生受精卵从而培育新的生命体。
不同时期的受精卵
对于猫咪来说同样如此,不过母猫本身无法产生卵细胞,公猫在交配当中只有通过刺激母猫使之产生卵细胞。
如此作用条件下,精子才能很好地与卵细胞结合。
对于母猫来说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尖刺所带来的疼痛让母猫在小本本在记下一笔,等待结束后进行报复。
这个时候公猫往往会咬住母猫的后颈,安抚它平静下来。
这种咬后颈的方式常常出现在母猫叼咬幼崽当中,在被母猫叼咬住后颈的幼崽会心跳减慢,身体紧绷,哭闹行为明显收敛。
幼崽:动不了了
这是由于在后颈的交感神经和小脑的共同作用下,小猫认为这是母亲在引导它,于是就安静下来。
同样的道理,公猫也试图使用这种办法来安抚疼痛的母猫。
不过这种办法显然是杯水车薪的,无论公猫给母猫带来的疼痛感依旧不减。
为了完成动物的本能行为,秉承着繁衍后代的使命,母猫忍受了一切。等到交配结束之后,母猫就会疼得在原地打滚,不过这一“翻滚”也能顺便让自己更容易怀孕。
这个时候,若是公猫不识趣地呆在原地,只会让母猫“秋后算账”,对公猫发起攻击。
公猫:我判定这是发怒的前兆
所以,很多公猫在交配之后就赶忙离开了。
即便是如此痛苦的繁衍方式,猫咪依旧忍痛进行,除开繁衍后代的使命感之外,还有无处宣泄的发情期。
这是动物的本能在驱使着它进行一次又一次的交配,在交配当中又会受到百般折磨。
通常,母猫在第一次交配之后并不会怀孕
它们一般要交配三次左右,也就是说,为了繁衍后代,它们必须忍受着三次左右被“刺伤”痛苦,来完成种群延续的使命。
母猫的怒气值点满了
庆幸的是,猫咪的生殖能力还不错,怀孕周期是60天左右,一次产崽有4到5只,小奶猫会在一个半月断奶,从出身到性成熟 三个月的时间。
有的猫咪一年大部分时间都可以发情,它们一年可以生殖三次!有时候能看到老猫在怀孕,它第一胎生的小猫同样在怀孕的场景。
这种繁衍的能力也成为猫咪在长久岁月当中,久盛不衰的原因。相比较老鼠、蚊子等物种,猫咪在繁殖方面确实差了不少。
但是这样的繁殖能力在自然界已经算是极为优秀的存在,尤其是在胎生动物当中,一年能够产几次,一次四个的胎生动物实在不多。
英短一家
不过即便拥有如此优秀的繁殖能力,猫咪的数量似乎也不见泛滥。
这是因为虽然繁殖能力强,但是小猫的存活率并不高,这种存活率除开了家猫一类。
一些流浪猫一窝产崽四五个,存活率通常在一半左右。
猫咪在产下崽之后,有一个半月的哺乳期,哺乳期的母猫必须定时为小猫咪供奶,这个时候问题也就随之而来了。
很多流浪猫自己都食不果腹,每天产生的猫奶根本不足以供给如此数量的猫咪,而且在野外的环境,小奶猫很容易夭折。
可怜弱小又无助
这就导致了一部分基因强大,并且抢夺母猫奶能力强的猫咪才能够存活下来。
这个时候,若是流浪猫将自己本就不富裕的奶量平分出去,出现长期断奶的情况,整窝出现团灭的可能性也是很高的。
不仅孩子保不住,若是母猫不能得到营养补充,自己也会因为营养缺失导致死亡。
在城市和乡村,流浪猫还有很多,它们每天都在挨饿受罪的边缘徘徊,它们很多都是人类丢弃的猫咪,不能得到及时的救助,徘徊在人群当中成为流浪猫。
养猫就需要对猫咪负责到底,这是最基本的责任心,也是作为人类的美德所在。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