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原生态宠物号 2025-01-04 16:59 36
闹闹又在闹着要出门了。
每日都会有。门家出冲能那么几个时间段,闹闹守在门口扯开嗓子拉长声调嚎叫。如果你不理会,它会跑到你面前,眼睛瞪得灯笼似的圆,冲着你哼唧几声,然后再跑到门口大叫几声,往返数次,提醒你该去遛它了;如果你理会,它会更加兴奋,围着你打转之后走到门口挠门把手,感觉下一秒它就能冲出家门。
闹闹养成了出门遛弯的习惯,并且一天中会发出多次请求,而我每天都不得不下楼遛一遛它。在外人看来:闹闹是一只很神奇的猫,它就像一条小狮子狗一样乖乖接受一条牵引绳的桎梏,很拉风,特羡慕。
饶是如此,我并不建议有更多的铲屎官做出遛猫的尝试。
最初遛猫的原因挺简单:闹闹从小是在农村的大院子中长大的,那时的闹闹跟着大猫在院子中肆意奔跑跳跃,两只猫在葡萄架上你追我赶,偶尔半天不回家,出去寻找,它正在西边院子中的草丛中扑蛐蛐蚂蚱,快乐的像个草丛中的小精灵。
后来生活变动,不得不将闹闹带到城市中生活,看到闹闹每次盯着窗外发呆的场景我便想到闹闹以前生活的那样活泼洒脱,总感觉它不快乐,所以萌生出遛猫的想法。
这一遛越发不可收拾。闹闹来到我的身边已经三年的时间,而我也已有了两年半的遛猫史。
遛猫真的好吗?对于已有遛弯习惯的猫咪来说有一定益处,例如,闹闹每次遛弯上楼整只猫都会变得活泼很多,进食量也会增加,但是弊端依然显而易见,而对于并没有遛弯经验的猫,为了家猫的身心健康,着实要慎重考虑遛猫这件事。
今天我们着重探讨的是遛猫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与风险。
考古学家根据历史记录对猫咪的驯化传统做出推断:猫在大约3500年前的古埃及时期开始生活在人类居所周围,而这相比较狗被驯化的时间而言,猫被驯化的时间就太短了,在距今10000年时,我们与家犬的关系已经进展到一定的高度。时至今日,猫仍然没有像狗一样完全被驯化,隐藏在猫体内的野性远大于狗,从猫咪不会像狗一样摇头晃尾迎合人类可以看出,更多情况下,猫咪并不会像狗一样听从人类的指令。
户外遛猫的风险要远远大于遛狗。
对于一直圈养在室内的宠物猫来说,户外的诱惑很大,但引发它们产生应激反应的因素也很多,例如流浪狗靠近、汽车鸣笛、突发异响等。
我们都听过一句话叫做“狗仗人势”,遛狗过程中,当狗遇到危险时,最先想到的是靠近主人寻求庇护,然而当猫遇到危险时第一反应则是挣脱牵引绳、炸毛呵气、东躲西藏。当猫出现应激反应时,铲屎官的呼唤似乎并没有多大作用,猫挣脱牵引绳跑掉的风险很大,而室内圈养的猫不如有着丰富户外生存经验的流浪猫,它们基本不具备躲避来往车辆的能力,这就增加了猫被轧伤或轧死的风险;如果猫咪挣脱不掉牵引绳,在猫的应激反应中,铲屎官最好的做法是将猫抱离原地快速回家,那么这个过程中猫很容易误伤铲屎官。
还有一句话叫做“好奇心害死猫”,猫的探险精神是出了名的高,如果遛猫过程中猫并没有发生应激反应,对于性格比较活泼的猫来说,有过几次接触户外世界经历的猫会对户外的一切充满无限向往,它们会无时无刻不想着跑出家门去探索世界的奥秘。
当猫提出要外出的要求时,如果铲屎官此刻并不能满足,猫会将想要外出的欲望不断积聚,当有人来家中或自己外出开门时,猫会趁机一溜烟跑下楼。两年半的时间里我跑下楼找闹闹的经历现在历历在目,揪心不已。
确切的说,遛猫的习惯会增加猫跑丢的风险。
相比较家中其他猫,闹闹是最不活泼的一个,每次拿出玩具,其他猫都跟着玩具跑动跳跃时,闹闹就蹲在一边冷眼观察。闹闹反而把醒着的更多的时间花在要求出门遛弯上,外面的世界每天都在召唤闹闹。这种感觉就像是玩过了迪士尼游乐场的小朋友再看不上商店里买回来的小玩具。对于闹闹而言,家中的玩具已远没有去户外玩耍有吸引力。
但铲屎官很难满足只要猫发出外出要求的信号时就带猫下楼,一天中的非睡眠时间,猫更多的处于渴望下楼的焦虑中,猫会一直感到有压力。如果铲屎官因个别原因在较长一段时间中都无法带猫下楼遛弯,则猫的情绪很容易陷入抑郁。它无法融入室内其它同伴的追逐打闹中,只是习惯于安静地躲在一边。
并且在遛猫过程中,如果猫咪多次受到惊吓,这种情绪积聚在猫咪的体内,时间一久,也会大大增加猫患情绪性疾病的概率。
大多数情况下,遛猫会诱发家猫心理的焦虑与紧迫,猫咪长时间处于紧张、焦虑的状况下会引发一系列身体疾病,例如:自发性膀胱炎、神经性脱毛等。
遛猫会增加猫咪感染疾病和寄生虫的危险。随着宠物行业的兴起,室内养狗的铲屎官越来越多,大部分铲屎官都会选择每日将狗带到户外遛一遛,而狗总是有随处排泄的习惯。猫在经过这些狗狗们经过的地方,总是习惯于寻着气味闻舔,这就存在很高的感染一些猫狗通患的疾病和体内寄生虫的风险。
猫咪在户外活动,感染跳蚤、虱子、蜱虫等体外寄生虫的风险也会增高。
遛猫的铲屎官为了能够保障猫咪身体的干净度,通常会增加给猫洗澡的频率和体内外驱虫的频率。这无疑会增加猫咪身体的负担,长久来看,对猫咪的身体健康不利。
最开始遛猫,或许只是因为想让猫咪锻炼身体、活泼一些、晒晒太阳或者拍个照片视频。但对于部分品种的猫,例如中华田园猫,一旦有了一次经历,它们便会无休止的想要继续出去探险。
想要出去玩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时,猫甚至会出现不吃饭、精神萎靡等状况,为了能顺应猫咪的心意,很多铲屎官到后来都变成了不得不去遛猫。
所以说,对于遛猫这件事,不要轻易尝试。很多情况下,铲屎官看到猫咪对着窗外发呆就莫名心疼,忍不住想带猫咪出去透透风,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以为的猫咪感到伤心,只不过是人类赋予猫咪的思维。
但室内圈养猫咪,铲屎官不断丰富室内环境来引导猫咪增加运动量很重要,不断给猫咪更换不同的玩具,带回一些带有新鲜气味的东西,每日花一定的时间陪着家猫玩耍,对猫咪的身心健康都有很大的帮助。
像网友就总结了遛狗的好处,包括有:对主人而言,可以定时运动,有助于健身减肥;生活变得更有规律;放松身心,消除压力;扩大生活圈子,认识更多的朋友。对狗狗而言,可以锻炼狗狗身体、防止狗狗拆家;保持正常体重,避免肥胖症;增加狗狗社会性关系,调解正常心理。
这样一看,大家是不是都觉得带着宠物出门溜达溜达简直就是一件再好不过的事情了呢?
所以一些家里养了猫咪的铲屎官也就打算带着家里的猫咪出门溜达了,可是一位粉丝在带着自己家的猫咪出门溜达了半个小时候,猫咪回家之后就显得特别没有精神,晚上的时候还吐了一些东西出来,这可就吓坏了铲屎官!
那么遛猫到底是对猫咪有利还是存在什么影响呢?
首先我们要确认一件事情,那就是猫咪其实是可以去到户外的环境的。
总有一些人说猫咪不适合到外界,像上文的铲屎官那样是猫咪出现了应激反应,但是猫咪也是野外生存的强者,不能出门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我们需要知道猫咪在什么情况下是不适合出门的,这样才能做出最优的选择。
1.猫咪免疫系统不健全的情况下不适合出门遛猫。
猫咪在幼年期时体质相对较差,户外的环境中各项影响因素较多,加上各色的人来人往与车流,甚至还可以会有凶巴巴的狗狗,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猫咪非常容易出现应激反应或者感染一些传染病,虽然几率不大,但是铲屎官还是要积极避免的!
2.猫咪特别胆小,对陌生人反应很大的情况下不适合出门遛弯。
如果猫咪本身的胆子特别的小,几乎是没有接触过除了主人之外的其他人与动物,像是家里偶然来了一些客人都是躲在人看不见地方的猫咪,那么它们对于外界的接受度很低,一旦出门之后就会表现的很受惊,这样的情况下也是不适合出门遛弯的。
3.铲屎官带猫遛弯的区域不能过于复杂。
铲屎官如果想要带着猫咪遛弯,一方面是要注意气候,气候要注意不能过于复杂,大风、大雨、暴晒晴天都不适合带猫咪出门。
而过于复杂的人流或者车流出现也不利于铲屎官遛猫的安全性,最好是选择人烟稀少的小道来遛猫,道路环境不至于过于复杂的情况更加容易让猫咪放松。
铲屎官如果想要带着猫咪顺顺利利遛猫,并且对猫咪也更加有益,那么就需要注意这3点!
猫咪的品种:并不是所有的猫咪都适合来溜达的,像暹罗猫、布偶猫等猫咪,哪怕是天生就没有这方面的训练,猫咪也能够很好的适应室外的环境,像一些特别胆小的猫咪那就算了吧,就算带出门了,也是躲在铲屎官的身上瑟瑟发抖。
心理教育:如何让猫咪更好的适应户外环境?首先在训练前我们需要在室内为猫咪制造类似于室外的噪音,比如汽车声,走路跑步声,尖叫声等等外界干扰音源,可以拿出音响来播放一些提前的声音,观察猫咪的反应,给它们多一些玩耍机会或者故意惊吓几次,这样当猫咪听到外界的相关噪音后,它就不会表现的那么受刺激。
另外也可以多次尝试,可以故意打开门,让猫咪自己在门口尝试,当猫咪能够毫无影响的自己走出家门探索外面的环境,那么遛猫的第一步心理教育就完成了!
精良装备:出门遛猫需要携带的物品,包括:猫用胸背带、牵引绳、小零食以及户外背包。
选择合适的背带,因为猫咪身体柔软,带项圈更加容易挣脱,所以不能带项圈,注意背带的松紧度,需要留出一指空隙。
当铲屎官遛弯猫之后需要做什么呢?
一方面是要给猫咪补充水分,猫咪遛弯的运动量其实不大,大概猫咪自己走十多分钟就觉得足够了,然后基本上就是赖在地上不肯动或者是跑到铲屎官的肩膀上去了,而运动过后,猫咪体温升高也会出现口渴的迹象,所以铲屎官需要给猫咪补充水分,可以带一个小碗专门在户外给猫咪喝水用,不要让猫咪直接去饮用一些水潭或者淤积的积水。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做好猫咪的驱虫准备,因为户外的跳蚤、虱子、蜱虫等都在虎视眈眈等待着猫咪等宿主的出现,猫咪又特别喜欢往草丛中躲,正常情况下猫咪不太喜欢走大道,就喜欢在草丛中溜达,可能这能够给猫咪带来一些安全感吧?
但是这也给寄生虫带来了机会,除了体外寄生虫,猫咪在户外的时候,如果铲屎官不注意,它也可能会抓一些青蛙甚至是其他的生物玩,有时候一不小心吃进去后就有可能感染体内寄生虫,所以猫咪的驱虫一定是要做好的,不然猫的健康就会受到影响!
遛猫一时爽,一直遛猫一直爽,相信很多的铲屎官都希望能够带着自己家的猫咪就走在大街上,然后成为整条街上最靓的崽,但是还是希望铲屎官都能够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再带着猫咪出门,就像猫包的设计,我们一直都有在告诉许多的铲屎官,猫包的设计只是方便了其他人的好奇心,对猫咪来说就是一种折磨,但是还是有很多铲屎官会选择那种猫包!
所以大家如果有朋友喜欢带着猫咪出门遛弯,一定要把注意事项都告诉他哦!
参考资料:[1]唐利晟.遛猫记[J].人与自然,2010 ,000 (001 ):124.
[2]张程.宠物经济崛起[J].检察风云,2018,(12):72-73.
[3]糯米团,TOTO.客居后的忧郁 猫咪寄养后遗症[J].宠物世界(猫迷),2012,(009):58-61.
[4]糯米团,蛋蛋.假如你离家三天[J].宠物世界(猫迷) ,2012 ,(005 ):112-113.
[5]张安民.犬、猫体温变化的疾病诊断[J].湖北畜牧兽医,2001,(3):35-36. DOI:10.3969/j.issn.1007-273X.2001.03.017.
#奇妙的动物#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