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还是不救?一只小猫深夜被困 火场中救人or救狗

救还是不救?一只小猫深夜被困
11月9日晚上10点10分,教学处副主任章冬萍在学校工作群求助:“学生说有一只猫被足球网缠住了,脖子和身体都被缠了很多圈。她们想救它,让保安叔叔一起去的,但猫的攻击性很强

救还是不救?一只小猫深夜被困

11月9日晚上10点10分,教学处副主任章冬萍在学校工作群求助:“学生说有一只猫被足球网缠住了,脖子和身体都被缠了很多圈。她们想救它,让保安叔叔一起去的,但猫的攻击性很强,保安的手刚刚被划破了一道,问能否把足球网剪破,把猫救出来。”

救还是不救?一只小猫深夜被困 火场中救人or救狗

章老师是学校当晚的值班干部。晚自修结束后,有女生在操场的足球网上发现一只被困的小猫,便喊来保安韩师傅帮忙。大家忙了七八分钟,没想到小猫挣扎得厉害,越缠越紧,还把韩师傅的手划破了。目测只有把足球网弄破,才能救猫。可足球网是学校的资产,弄破会不会被罚?韩师傅犹豫了。

操场上的动静,章老师很快留意到了。她第一时间把这一“突发事件”和韩师傅的顾虑向校级领导汇报:救还是不救?要救只能弄破足球网,不救小猫肯定出不来,很可能会窒息。

一分钟后,章老师连着收到3条回复——

分管后勤的副校长张冠超说:“球网可以剪破。”

校长莫若虹说:“让保安找双手套戴上,再去处理,事后要去医院看一下。”

副校长胡玉萍说:“记得提醒他打狂犬疫苗!”

于是,章老师一边催围观学生赶紧回寝室,一边和韩师傅找手套和救猫工具,还喊来另一位值班保安帮忙。

保安师傅小心翼翼用剪刀一点一点剪破足球网,几分钟后,被缠得快崩溃的小猫终于恢复自由,扬长而去。校长和老师们觉得,足球网破了能维修,修不了也可以采购新的,但这毕竟是一条生命。

此时,韩师傅又去教室干消毒等其他活了,说是只有手指划伤了一点,没啥事。莫校长不放心,让章老师“监督”他去打了疫苗。

一只小猫被成功解救,但是学校还面临多个相关的难题——校园附近的流浪猫有好几只,不少学生喜欢猫,时不时会给它们投喂食物。有的猫咪胆子大,索性跑校园里来了。像刚被救出的那只猫,就喜欢在一楼走廊闲逛。据说,还有一只会在晚自修到教室门口检查巡视,同学们亲切地叫这只猫“学长”。

救还是不救?一只小猫深夜被困 火场中救人or救狗

救还是不救?一只小猫深夜被困 火场中救人or救狗

“学生喜欢小动物,也是好事。但是这些猫没打过疫苗,如果抓伤学生,就麻烦了。所以我们老师平时看到学生给猫投喂食物,都会过去提醒他们注意安全。”按几位校领导的说法:“简直为猫操碎了心。”

各位有什么好办法吗?

记者:沈蒙和

火场中救人or救狗

实习生 郑若彤

图/视觉国内

“哔啵、哔啵”声充斥在耳旁,空气中弥蔓着烧焦的味道,你手边的一切滚烫得难以触摸。火光炙热又夺目,你强撑着睁开眼,一个陌生孩子的脸庞和你朝夕相伴八年的宠物狗同时映入你的眼帘——假设你只能从火场中带走一个,你会选择救下陌生孩子,还是相处八年的宠物狗呢?

救还是不救?一只小猫深夜被困 火场中救人or救狗

近期,这一与辩论节目《奇葩说》“救画还是救猫”相似的议论在网上掀起热议。记者发现,在某小红书博主的帖子下,参与投票的1897人里,有1726人选择救狗,只有102人选择救人,这一结果让不少人感到惊讶。

救还是不救?一只小猫深夜被困 火场中救人or救狗

记者也就此问题采访了不少路人谈谈看法。造型店的理发师小黄思索后表示:“我会救人,原因说不上来。”在某咖啡店选购饮品的男青年小侯表示:“我怕救了小孩后,对方有什么三长两短的,家长还要闹着让我赔偿啊!相比之下,狗可不会反咬我一口。”与他同行的女孩小陈则说道:“孩子可能会有很多人去救,但我的狗只有我一个人。”来自广东的大学生小尹则面露难色。她表示:“我第一念头会靠近我的狗,但可能很快会作出救人的选择。我认为人类或许能比宠物创造更多的价值。”

早在2017年,知乎上就有同样的讨论。似乎每隔一段时间,互联网上总会出现让互联网民陷入道德两难境地的抉择。单凭一条帖子的投票结果,远远不能代表大多数网民的想法。但值得推敲的是,这类问题出现的意义是什么?倘若真的在现实生活中发生火灾,选择救有着多年感情的宠物而不救陌生小朋友,可能会面临哪些法律风险?

选择可能有多方面原因

对于作出不同选择的人的心理活动,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心理系系主任梁嘉峰进行了探究与分析。梁嘉峰认为,这是一个很典型的道德两难的问题。“一般有两种主流观点,第一种观点就是我们说的道义论。持道义论观念的人坚持的原则是不杀害生物,不管是人还是动物。这种人认为,无论是主动地或者被动地谋害了生命,那么即使拯救了再多生命也是‘错误’的。另一种观点是功利论。这样的人会选择拯救数量更多或者其认为更有价值的生命,牺牲另一方。”

作出选择的原因还包括“社会距离”,即亲近程度。梁嘉峰分析道:“当个体处于危险环境之下,与不同对象的亲近度会强烈刺激我们的情绪,驱使我们去做出拯救的动作或选择。”投票者的个人经历也会导致不同的选择。“有养宠物经历和养育小孩经历的人的回答可能是完全不一样的。也就是说,个人经历不同导致作出的选择不同。” 不同的样本数量、不同的网站或平台也会导致投票结果的差异。例如小红书帖子的投票者可能多数是养宠物、尚未结婚生育的人,而若将投票转移到母婴论坛或其他平台,选择救陌生孩子的人则可能占大多数。

救还是不救?一只小猫深夜被困 火场中救人or救狗

这类讨论让网友各抒己见的也难免有些“火药味”,评论区也往往有指责的声音。梁嘉峰认为,面对抉择时,大家都会代入自身经历,容易对有着不同经历的人形成意见差异和理解的鸿沟。“现在是一个多元的社会,每一个选择背后必然有原因在驱动它。我不建议去‘道德审判’别人,因为道德两难问题,本来它就不适用于‘道德审判’。”

很多人被问起救狗还是救人这样的问题时,会露出鄙夷的神情:“这是不是微商引流、引战帖?”“这样的问题有存在的意义吗?”梁嘉峰提到,麻省理工学院曾在2016年部署了“道德机器”(Moral Machine)这一在线实验平台,旨在探索自动驾驶汽车面临的道德困境。通过了解公民希望自动驾驶汽车在不可避免的事故情况下如何解决道德难题来进行道德偏好的评估。调查结果显示,在道德机器实验中,呈现出三种十分强烈的偏好,分别为:保护人类而不是保护动物,保护更多的生命,保护年轻的生命。 曾有其他调查探究了儿童和成年人在面临道德两难境地时的选择——结果显示,成年人倾向于救人,儿童往往对拯救对象的物种没有特殊偏好,反而更倾向于“另一种功利论”,即“谁的数量越多,我就救谁”。不同的实验呈现出结果的差异。对此,梁嘉峰认为这类讨论并非一无是处:“它有助于我们去研究到底是什么东西改变了不同类型的人的选择。”

救还是不救?一只小猫深夜被困 火场中救人or救狗

那到底是救人还是救狗?梁嘉峰表示:“生命不单单指‘人的生命’。通俗来讲,从实际出发,就是尽我们的所能能救谁就救谁,最好是能两者都救,实在不行就根据实际条件,救谁更方便、更安全就救谁。我认为我们要在具体的情境中,才能作出判断,而不是像‘道德两难’一样建立在很抽象的情境中。”

救还是不救?一只小猫深夜被困 火场中救人or救狗

法律上有哪些风险?

救狗而不救人,在法律层面有什么风险?国际仲裁员、天河区人民法院特邀调解员、广东省律师协会刑事合规委成员、华南智库副会长马新国律师表示:“在法律上,狗是财产,其主体性质与人是不一样的。对于火灾中救助陌生人的情况,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但要注意一个前提条件,即施救方有火灾中救人的技能。”

马新国分析道,如果陌生人(即问题中提到的小朋友)遭受火灾是由于施救方的直接原因或间接原因导致的,例如施救方的人或狗引起火灾,如果不施救,将是违法甚至是犯罪行为;消防员或者发生火灾单位的职工等特定身份的人员有法定救助义务;如果是一名路人,也没有火灾中救人的技能,没有救人不触犯法律。

马新国强调:“不能在火灾中救助不代表不能报警。作为公民,都有责任和义务去参与、协助救火。”马新国表示:“在法理学上讲,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除了法定义务之外,只救狗不救人,应该受到社会道德的谴责。我始终坚信:人的生命高于一切。”(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 )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何宁

校对 | 周勇

原创文章,作者:时光~编织者,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stcw.com/y/134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