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原生态宠物号 2025-01-04 17:01 36
要问猫咪最容易得的病是什么?想必有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可能会是:皮肤病、猫癣之类的,但作为兽医,兽医小明负责任的提醒各位宠主,对于喵星人而言,尿结石!了意大别可,高更率病发、耳螨、鼻支等疾病的发病率更高,可别大意了!
兽医小明分析认为,可能很多宠主更容易发现到猫咪外在的变化,而且有的皮肤病具有传染性,能够传染给人,所以,就容易被主人发现。不要脸一些说就是,所有能影响到人的疾病,都更容易让主人上心。
而像尿结石这样的问题,本身就没有很明显的特征,主人若是不细心观察的话,确实不容易发现。
通俗来说就是有结石部分阻塞或全部阻塞了尿道,造成猫咪排尿困难,主要症状可能有:尿血、排尿困难、尿频、或贫尿等症状。一般来说,公猫的患病率比母猫要高。
如果猫咪排尿困难而没能及时被发现,耽误的最佳的治疗时机,很有可能会造成猫咪急性肾衰竭,甚至危及到猫咪的性命。
铲屎官们一定会向兽医小明抱怨:猫咪排尿困难,自己怎么才能发现呢?总不能成天蹲在猫砂盆旁,盯着猫咪上厕所吧?咳咳,这样的画面想想就很猥琐呢!虽然猫咪是一种能十分隐忍的动物,自己身体不适,也不容易被发现,但只要铲屎官们善于观察,还是有迹可循的。
尿路有结石的猫咪,后腿会无力,走路姿势会很奇怪。如果你发现猫咪进了猫砂盆,也蹲好了尿尿的姿势,却始终没有尿出来,那就说明猫咪的尿路里有结石了!兽医小明建议铲屎官们及时带着猫咪去医院治疗处理,以免耽误了病情。
解决办法:
除了去医院配合医生的治疗以外,铲屎官们在猫咪的饮食方面也得多下点功夫了。
1.多让猫咪喝水
多喝水!多喝水!多喝水!
很多猫咪不愿意喝水,体内水分较少,摄入的矿物质等成分难以被稀释,长期下去就容易产生结石了。为了猫咪的身体健康,兽医小明建议铲屎官们多想点法子,让猫咪多喝水,最好是流动的活水,更容易引起猫咪的注意力。
2.合理调整猫咪饮食
若猫咪吃得过咸,体内的酸碱度不平衡,容易产生碱性物质从而形成结石。兽医小明建议铲屎官给猫咪吃的食物清淡一些,不宜吃得过咸。
有不少铲屎官们都认为,一旦宠物的耳内脏了,那就是得了耳螨了,这其实是不准确的。耳朵脏了,里面有分布较为均匀的褐色分泌物,这一般都是耳垢。
而耳螨是耳道内质地粗糙、形状不规则的片状物、块状物质,大多是深褐色或者黑色的。猫咪感染耳螨之后,会出现摇头、挠耳朵、耳道分泌物增多且有异味等的情况。
1.得先确诊
很多人自己生病了的第一反应就是去百度,看看自己严重不严重,觉得可能会“威胁”到性命了,才愿意去医院。家里养的宠物生病了,或许也因太过于忙碌,还是更希望自己要是能在家解决就最好了。
兽医小明建议先确诊,因为有的时候细菌感染也会和耳螨症状类似,避免绕弯路,也别让猫咪经受不必要的痛苦,还是先确诊了再治疗的好。带猫咪去医院做个化验,确认好详细的发病原因,方可对症下药。
2.耳道清洗
耳螨并不是什么很严重的疾病,但也具有一定的传染性,而且治疗不当也容易复发。确诊后,定期使用药物清洗耳道:往猫咪的耳道内滴入药物,固定住猫咪脑袋,避免其甩头。顺、逆时针转圈揉捏猫咪耳朵,将药物均匀涂抹在耳道内,便可让猫咪自己甩干净。
3.上药
清洗后,固定好猫咪的脑袋,给猫咪上药,避免猫咪乱动,需要等待一会让药物充分吸收。治疗疗程约一周左右,每天按照以上步骤操作2次,基本上猫咪耳道内的分泌物情况会有所好转。情况较严重的,可能会要坚持治疗20天以上。
猫鼻支全称为传染性鼻气管炎,是猫的上部呼吸道感染性极强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毒可通过病猫所生活的环境、或使用的生活用品、玩具等传播,甚至能通过飞沫传播。
幼猫患猫鼻支后的死亡率较高,即使是成年猫,死亡率也达20-30%。
猫咪一旦感染上猫鼻支后,初期会有体温升高的情况,以及打喷嚏、咳嗽、流鼻涕、流眼泪、食欲下降、精神不振等,再严重的话可能会引起角膜炎、结膜炎、鼻腔内分泌物增多且为脓性、进食困难等。后期,严重者可能会失明、呼吸困难、窒息。
如果家里有多只宠物,务必将病猫和健康的猫咪进行隔离。不单单是用笼子隔离,最好是分房间饲养,猫咪使用的生活用品都分开,一猫一个不共用,经常将猫咪的用品放至太阳下晒!屋内做到勤通风、勤消毒。
防患于未然是我们都知道的,猫鼻支的最佳预防方法其实还是打疫苗!一般在幼猫出生后第7-8周就可以带去注射猫三联疫苗了,等到第11-12周注射第二针,第15-16周注射第三针并加一针狂犬疫苗。
养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兽医小明一直都希望大家在养宠之前做好谨慎而认真的考虑。猫咪的一生或许会生不少的病,铲屎官们也得有足够的耐心来面对,多花时间陪伴宠物,是对它们最基础的关心,愿每一只小生命都能被善待~
如果有宠物健康或养宠问题,欢迎加入兽医小明的圈子免费咨询!更有铲屎官必备福利等着你!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文/王大野
配图/网络
铲屎官们对猫癣应该都不陌生,尤其是在刚接回家的小猫身上最常见。
猫癣多发于脸部、躯干、四肢(连猫爪都不放过)、尾部。
假如不是出现在猫咪脸上,并且已经比较严重的话,粗心的铲屎官是很难注意到猫咪已经被猫癣困扰一段时间了。
猫癣就像狗皮膏药一样,看似不起眼,沾上了却十分麻烦。
它顽固、治疗周期长、难以治愈、易传染、易反复发作。
严重的话,猫咪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它都不放过。
比较可怕又烦人的是,猫癣非常容易传染给人!
虽然有资料说猫癣的感染强度排名第二,仅次于弓形虫的感染强度,但个人认为猫癣的传播力远远超过了弓形虫。
所以,面对如此难缠的“狗皮膏药”,该如何预防及治疗呢?
猫癣,是由霉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疾病,最常见的是犬小孢子菌。一般是经由直接接触感染,例如接触到感染的动物或环境。
划重点:只要猫咪皮肤健康、状态良好,是不会被环境里的真菌轻易感染的。只有当猫咪皮肤抵抗力下降时,才会给这些真菌可趁之机。
见过猫癣的铲屎官们都知道,猫咪最初被感染猫癣后,并没有很明显的症状,慢慢的才发现猫癣的部位会掉一撮毛。
发病时,猫咪皮肤出现环形的鳞屑斑,多发于猫咪的脸部、躯干、四肢和尾部。受到霉菌感染的部位会呈现圆形脱毛,脱毛的部位有些会有大量的皮屑在上面,大部分猫咪不会有太明显的瘙痒症状。但假如不去管它,猫癣的范围会慢慢扩大,严重的话,猫咪会感到奇痒无比而去反复抓挠。
假如铲屎官常抱着或者抚摸长了猫癣的猫咪,也容易被传染(女性和小盆友更容易)。猫癣传染给人类后,造成人皮肤瘙痒脱皮,患处呈环状红疹且瘙痒,或引起人的黄癣和白癣。较常见的是在手臂和脖子上,假如感染到头部,也会像猫咪一样,圆形掉发。
1、症状较轻的猫咪:
对于症状较轻的猫咪(只掉了一小撮毛),外用抗真菌药膏即可,如:复方水杨酸软膏或复方十一烯酸软膏。给猫咪戴上伊丽莎白圈,防止舔舐。治疗前需要将患处周围的毛剪掉,剪下的毛需要速度处理掉,擦过猫咪的毛巾也要扔掉(太奢侈建议用纸巾代替),以免重复感染。
(嗯,戴个圈也很帅)
2、症状较严重的猫咪:
对于症状较严重的猫咪(猫癣已经蔓延了一定面积了),需要口服抗霉菌药物治疗一个月,如:灰黄霉素,按照猫咪体重口服,10-20毫克/千克,每天1次,连续服1个月,期间再配合抗霉菌的药浴。口服药一个月结束后,药浴不要停,持续2-4周,确保霉菌完全好了再停药。
3、被感染的铲屎官:
人用的药比较多,选择治疗真菌感染的药物即可(不推荐了会有xx嫌疑),同时也要补充维生素b。注意勤洗手,勤消毒,不要懒。
1、环境消毒
家中常备吸尘器和消毒液。毛织物的东西最容易作为癣的中间传播媒介,吸尘器可以去除环境中的霉菌孢子。消毒液和水以1:30的比例稀释,用来消毒日常用品及毛巾。 保持房间干燥通风,勤换床单,做个精致的铲屎官你懂的。
2、增加维生素B族的摄入
皮肤病多补充维生素,人也是一样。增加维生素b族的摄入,有利于提高猫咪的抵抗力,也能加快猫癣的治疗速度。
3、接触过病猫要洗手
家里有多只猫咪的铲屎官一定要把得了猫癣的猫咪隔离起来,摸完病猫要洗手,否则你和其他的猫咪就麻烦了。
4、不要频繁给猫咪洗澡
猫咪的皮肤没有汗腺,角质层要比人薄很多倍,频繁洗澡会降低猫咪皮肤的抵抗力。猫咪是很爱干净的,觉得猫咪脏都是人的感性认知,定期驱虫比洗澡不知强多少倍。 一定要选择正经的沐浴露,不要铤而走险。
5、多给猫咪晒太阳
多晒太阳可以消毒(夏天太热就别晒了,保持室内干燥通风),可以增强猫咪皮肤的抵抗力,让猫癣治疗更快速。
强调一下,对于感染较严重的猫咪,治疗周期会比较长,屎官们一定要有耐心。毕竟真菌感染的根本原因是环境造成的,加上猫咪的营养跟不上,才会被这“狗皮膏药”缠上,猫咪才是最很痛苦的。所以,主人和猫咪都加油吧!
以上,希望能帮助被猫癣困扰的铲屎官们。
#萌宠小戏精##萌宠温情时刻#
为什么猫咪那么喜欢睡觉?原因比我们想象的复杂
给猫咪做绝育不人道?不做绝育才是不人道的
和狗子一起长大的猫咪会变成“小狗”吗?
多久给猫洗一次澡合适?很多人都做错了
公猫喜欢女性,母猫喜欢男性?是真的吗?
科普:为什么有的猫咪不喜欢和人亲近呢?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