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百科

猫咪百科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猫咪百科 >

宠物离奇死亡 背后原因令人担忧 “猫冠”导致30万只猫死亡

原生态宠物号 2025-01-04 17:01 30


宠物离奇死亡忧担人令因原后 背后原因令人担忧

文女士告诉记者,6月7号晚上11点多钟,她像平时一样在小区内遛狗,半个多小时之后,就在她回家的过程中,狗狗突然出现了异常。

文女士:狗就开始呕吐拉稀,之后就不停抽搐,还反复出现窒息的情况。

这可是把文女士吓坏了,她赶紧抱着狗狗去到了附近的宠物医院,经过几个小时的抢救,狗狗还是不幸失去了生命。

文女士:直到狗死亡,医生都没有查出死亡原因,只是说疑似中毒,我以为是我的喂养方式有问题,但今天早上10点多,小区的爱猫人士发现特别多的猫,同时死亡。

赵女士:群里面退休的叔叔发现有六七只猫死了,因为我是养宠物的,我知道一下子死这么多猫,绝对不是意外,应该是有人故意投毒之类的。

6月8号一早文女士得知,小区内的几只流浪猫也在一夜之间离奇死亡。很快,这件事就在业主群里传开了,文女士觉得,很可能是有人故意投毒。

文女士:然后我就突然惊醒,想起昨天遛狗的时候,在草坪这里吃了几根草,导致了这样的后果,我就马上在小区群里反馈了,结果发现有好几个狗狗的主人,也是昨天那个时间段,离奇死亡。

赵女士:死的猫有十只了,已经看见的,狗的话有四五只了。

文女士告诉记者,小区的这片公共活动区域,就是业主们经常遛狗的地方,不少流浪猫也生活在这里。他们在草丛中发现了一些白色的粉末状物品,也是以前没有过的异常情况。

赵女士:如果在食物里面加毒,就是针对宠物来的,但是这一次这个人的行为,他是粉末状,而且这个范围,是在人活动的范围,有老人有小孩的这个范围,这个人的性质,可能就不那么单纯了。

文女士:我们这一片的老人小孩特别多,如果小孩误食了,那么这个事情就更不一样了。

一夜之间发生这样离奇的事情,这也引发了业主们担忧。

文女士:我觉得做事情不要太极端,现在都是文明社会,你可以不喜欢,但是不要去伤害它。

赵女士:不管怎么样,小动物是有生命的,我们大家都要关爱,即便是你不爱它,但是不能够伤害它,你没有权利去伤害任何一个生命。

警方已经介入此事调查。

“猫冠”导致30万只猫死亡

界面新闻编辑 | 谢欣

据央视财经7月14日《经济信息联播》,近几个月,由于一种猫冠状病毒迅速蔓延,在被称为“猫岛”的塞浦路斯,已有超过30万只猫死亡。

通过前述节目的案例介绍,在猫冠状病毒传播的过程中,有的猫出现了传染性腹膜炎(FIP)。这是一种针对猫的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对猫来说危害极大。

前述节目十分简短。节目中也没有出现对塞浦路斯大量猫死亡情况的进一步说明和解释。并且,“1月以来有30万只猫死亡”这一说法援引自塞浦路斯一个动物福利组织的负责人。

7月17日,新瑞鹏宠物医疗集团猫科专家毛军福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猫冠”是猫类冠状病毒的一个统称,它在自然界也一直存在,不是突然出现的新病毒。当前,新闻案例里提到的猫传染性腹膜炎,即俗称的“猫传腹”,是由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FIPV)引起的。这种病毒属于猫类冠状病毒的其中一个类型,也是毒力比较强的类型,因为它可以引发猫严重的全身反应,并导致猫死亡。

毛军福还表示,猫冠状病毒的毒株类型其实很多,猫肠道冠状病毒(FECV)也是常见类型。而从表现上来看,猫肠道冠状病毒(FECV)大多只侵害肠道上皮细胞,所以症状比较温和,表现为轻微的胃肠道症状,包括慢性腹泻;但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FIPV)会突破肠道屏障感染血液中的单核巨噬细胞,因此会带来全身的免疫反应,症状就更为严重;缺乏针对性抗病毒治疗的时候,猫的死亡率较高。

当前,国内外也有一些关于“猫传腹”的文献。据《Diagnosis of Feline Infectious Peritonitis:A Review of the current Literature》(《猫传染性腹膜炎的诊断:当前文献综述》)这一文章显示,猫肠道冠状病毒在多猫环境中普遍存在且高度传染,接触到排泄物中的这一病毒就会引发感染,但大多数感染也是无症状的。 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不通过粪-口途径传播。

前述文章还显示,猫传腹最常发生在两岁以下的幼猫,公猫发病率更高。临床症状中,会出现厌食、嗜睡、体重减轻、发热、眼部和神经系统症状,或是步态异常或精神状态异常。

文章认为, 由于猫肠道冠状病毒和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的病毒临床体征和实验室变化是非特异性的,许多诊断方法无法区分。 诊断问题也是兽医遇到的挑战。文章认为,通常使用积液检测比使用血液检测具有更好的预测价值。

对于宠物主而言,“猫传腹”不是一类陌生的疾病。而和想象中的“绝症”不一样,对于这一疾病的治疗方式,科学界也这几年更新了研究成果。

据《畜牧兽医学报》2020年发布的《猫传染性腹膜炎研究进展》一文,猫传染性腹膜炎曾一度被认为是绝症,但近几年随着研究不断更新,这一局面已经出现变化。文章显示, 泼尼松龙可暂时缓解猫传腹患猫的临床症状,苯丁酸氮芥和环磷酰胺等免疫抑制剂也有被使用。

也有研究人员尝试了多种免疫调节剂和抗病毒药物。例如,利巴韦林和人类重组干扰素α,其他被报道的药物还有己酮可可碱(免疫调节剂)、聚异戊烯(免疫刺激剂)、盐酸奥扎格雷(血栓烷合成酶抑制剂)、奈非那韦(抗病毒药物)。 文章认为它们均需进一步进行临床对照,来评估有效性和安全性。

在针对猫传腹的治疗中,类3C蛋白酶抑制剂(GC376)被证实对感染猫传腹的患猫具有疗效。GC376是生物制药公司Anivive Lifesciences正在开发的一种广谱抗病毒药物。除了GC376,另一种核苷类似物(GS-441524)也被发现可通过直接干扰病毒编码的复制过程,从而有效治疗猫传腹。

GS-441524,也称“441”。它由吉利德(Gilead)公司研发,是一种核糖核苷酸类似物的抑制剂,其机制主要是本身作为“伪装者”,“欺骗”病毒的RNA依赖性RNA聚合酶(RdRp)与之结合,进而中断RNA病毒复制,然后靠自身免疫来打败病毒。

前述文章显示,目前关于GC376和GS-441524的疗效比较中,GS-441524显示了更高的治愈率,其对于出现神经症状的患猫仍能起效,而GC376无法治愈已经有神经症状的患猫。 文章也表示,由于试验中二者治疗方案和给药剂量并不相同,因此不能认定GS-441524绝对比GC376疗效更佳。 这两种产品都没有正式上市。

当前,由于产品没有正式上市,也引发了用药的法律问题。据《南方周末》7月4日《猫药版“药神”?“女高材生制售救猫药”为何被判15年》这一报道,其中就涉及非法生产含GS-441524的化合物针剂并出售的案例。

在应对建议方面,《猫传染性腹膜炎研究进展》一文表示,虽然感染病毒的猫不一定会发展成为猫传腹,但切断传播途径仍然是必要的。 建议避免其他猫与患猫接触。若家中有猫死于该疾病,建议主人至少等待两个月再饲养新猫。还应注意环境卫生、防止过度拥挤、保持成年猫与未成年猫的比例较高以及确保每个房间的猫群数量稳定在3只或更少,可以降低传播疾病的风险。

7月17日, 新瑞鹏宠物医疗集团猫科专家毛军福提出,宠物主对于当前的新闻事件也不用过于紧张,猫传腹的发病率大概在5%-10%,除非是变异得特别强的毒株,它的发病率都是有限的,现阶段国内也未发现超强毒株的出现,理论上不会出现大规模流行,近年这类疾病的发病情况也都控制得比较好,塞浦路斯的情况仍需进一步确认和研究,可能存在超强毒株或其他并发感染及缺乏医疗干预相关。

毛军福还表示,这类病毒是猫的冠状病毒,目前没有传染到人身上的案例出现。整体而言,由于冠状病毒是一大类病毒,病毒自身也会有变异和进化,理论上会存在跨物种传播的可能性,例如人新冠病毒会传染猫一样,但至今,猫传腹病毒并没有发现传染人的证据。

标签:

提交需求或反馈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