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百科

宠物百科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宠物百科 >

丨近期高发!见了这种虫必须警惕起来 头皮发麻!沪一小区铺天盖地小绿虫

原生态宠物号 2025-01-04 17:03 32


丨近期高来起惕警须发!见了这种虫必须警惕起来

国庆期间发生多起隐翅虫伤人事件

10月1日,。炎皮虫翅隐从陕西来长沙旅游的袁红旗女士(化名)在长沙亲友的陪伴下去了烈士公园参观,游玩过程中感觉脖子被虫子蛰了一下,袁女士随手一拍,看见手上掉落了一只小黑虫。10月2日早上,袁女士起床后感到头颈部灼热、疼痛,照镜子发现左侧头颈部有一大片红斑,于是在朋友的陪伴下就医,诊断为隐翅虫皮炎。

10月3日,长沙某高校20岁学生汪玲(化名)和两个同学一起去南郊公园游玩,坐在草地休息时觉得后颈部有点痒,旁边的同学看见有一只黑色的小飞虫叮在她脖子上,赶紧用手去拍打,虫子打掉了,没过多久汪玲却感觉后颈部灼热、疼痛,同伴一看她皮肤红了一大片,赶紧陪同就诊,同样被诊断为隐翅虫皮炎。

在十一长假期间,有网友发帖称自己凌晨关灯玩手机,手机屏幕光亮吸引了小虫子在自己脸上爬动,开灯后发现一只黑红相间的虫子。事后该网友眼下红肿疼痛,就医后确诊为隐翅虫皮炎。

此帖子出来很多网友表示自己也经历过。

隐翅虫到底是什么虫?

资料图。

隐翅虫也叫\"飞蚂蚁\",看上去就像蚂蚁长了翅膀,是一种带有强酸性毒液、黄黑相间的小虫子,每年的六月至九月份,会大规模地出现,如果在野外被它叮咬,身上就会出现红肿,还会出现脓点溃疡。夏秋季雨后是隐翅虫活跃的时期,一般出现在潮湿的草地。隐翅虫有趋光性,夜间会向灯光处飞行。

隐翅虫对人体有危害吗?

隐翅虫虫体各段均含毒素,呈强酸性。虫腹末端有肛门,会分泌毒液。如果用手直接拍死隐翅虫,皮肤一旦粘上,就会出现条索状、点状水肿性红斑,或者出现丘疹、水疱、脓疱甚至灼痛、瘙痒等症状。

隐翅虫的预防

隐翅虫具有趋光性,所以门窗要装纱窗,且夜间不要关灯看手机。

隐翅虫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所以要保持家里的干燥清洁,去公园时尽量少去树林,湖边等地。

发现衣物或身上有隐翅虫是,不要用手拍打,用嘴轻轻吹走或用其他物品拨走隐翅虫,再用肥皂水清洗衣物及皮肤。

去公园或爬山时尽量选择长袖的衣服,减少皮肤的暴露,降低被咬的概率。

隐翅虫叮咬后处理

隐翅虫体液成强酸性,所以立即用大量清水,肥皂水,牙膏或小苏打冲洗伤口,稀释毒液。

酸氧化锌软膏+矾冰液湿敷,可以消肿止痒。

可用阿昔洛韦软膏涂抹,一周左右即可康复。

隐翅虫造成的皮损异常难受,愈合后也会有色素沉着及浅瘢痕,影响美观,希望大家能够做好预防,减少事故发生。

小伙伴,以后遇到这种虫得留意了。

红网时刻记者 文建美 整理报道

资料来源:湖南24小时、潇湘晨报、新浪微博网友等

头皮发麻!沪一小区铺天盖地小绿虫

最烦人的就是各种蚊虫!

成天“嗡嗡嗡”就算了

还时不时地给你来两口!

近日,家住静安区临汾名城小区26号楼的陈女士向我们反映,小区近一周内出现了大片小飞虫,样子有些像蚊子。特别是夜间,此类虫子密密麻麻爬满了整扇纱窗,看着让人感觉非常不舒服。

仔细看看这画面,

小坊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究竟这是什么虫子?

会不会咬人?

一起来看坊记的调查!

密密麻麻!成群成片!

根据居民们提供的内容,

除了前面的纱窗,

电梯间的地面上也都是小飞虫,

有的还在爬动...

胆大的可以近距离看下特写,

分辨一下究竟是什么虫虫...

试想一下每天回到家,

低头看到这个画面,

你还能淡定吗?

居民反映夜间情况尤为明显,

因此记者昨日特地在夜间

来到了临汾名城小区。

只见26号居民楼门口的路灯周围,

密密麻麻的小虫在飞舞↓

贴在大门上的告示单背后,

也布满了小虫的尸体。

正面是这样↓

背面吓一跳↓

通过观察,

此类小虫和蚊子比较像。

居民们对此苦不堪言。

@居民:

一个多星期前开始,门口和门厅玻璃上都是大片大片的虫,都是绿色的,当时很害怕,有上千只。

@居民:

阳台里收衣服全是密密麻麻的“蚊子”,全是钻进来的。后来发现防盗门外、窗子外面全是蚊子,让人犯密集恐惧症。

@居民:

万一咬人了怎么办?传播疾病就要命了。

为了防虫,

居民们目前只能关紧窗门,

同时喷洒驱蚊液。

疾控中心:似蚊非蚊

但不必恐慌!

临汾名城小区出现的虫子到底是不是蚊子?是否会咬人?为此,记者请教了静安区疾控中心工作人员。

滕志强 (静安区疾控中心 病媒与寄生虫防治科)

我们在现场看了蚊子的尸体,初步鉴别下来是摇蚊,属于昆虫纲,双翅目摇蚊科。这种蚊虫对人体是没有害的,因为它的口器(就是蚊子咬人的嘴巴)已经退化了、触角也退化了、 身上是没有鳞片的。

小坊先带大家科普一下,

上海的蚊子品种

主要有以下几种——

(嘴巴都尖尖的!)

作为它们同目不同科的“近亲”,

摇蚊因为几乎不咬人,

所以近年来\"很受冷落\"...

(小嘴巴几乎看不到了)

摇 蚊

主要栖息在淡水水域中

依靠水中浮游生物为食,不污染水体,还能够净化水质。

成虫寿命很短

羽化后不需取食补充营养。雌、雄成虫交配后产卵,绝大多数仅产卵 1 次,产卵后成虫很快死亡。

摇蚊繁殖量大

繁殖周期5天到10天,生命期1个月到3个月。

但由于摇蚊强大的繁殖能力,

虽然没有传播病原体的危害,

同一地区过多的摇蚊

也会严重影响人民生活:

摇蚊成虫会飞入或被吸入口腔、眼睛或耳朵给居民室外活动造成困扰;

成群的摇蚊会覆盖汽车前照灯和挡风玻璃造成危险驾驶,可能造成交通事故;

摇蚊飞入室内会污洗衣物,污损墙壁、天花板、窗帘、摆设,污染食物等。

那么这些摇蚊是从哪来的?

居民曾一度怀疑

是小区边上的西泗塘河。

对此疾控中心人员解释,摇蚊蛋白质含量高,钓鱼爱好者喜欢将其幼虫做鱼饵,而小区边上正是河道,若水体富营养化,容易滋生摇蚊。

滕志强(静安区疾控中心 病媒与寄生虫防治科)

大家看到摇蚊,不必有恐慌。这种蚊子的幼虫体蛋白质含量非常高,一般的草鱼、鲶鱼、鳊鱼、河鲫鱼都喜欢吃,所以钓鱼的人喜欢把它作为钓鱼的鱼饵。

摇蚊不属于害虫,理论上对环境是有益的,一般周围有大型或者中型水体,如果富营养化了,就会引起摇蚊的滋生。

居民如何防止摇蚊飞入家门呢?疾控中心工作人员给出的意见是安装纱窗,备好杀虫气雾罐。

同时物业表示将加强清洁工作,多频率喷洒药水,并做好宣传工作,让居民了解摇蚊的生长习性;静安区河道管理所工作人员表示,下一步将加强河道清洁,调整水生植物布局,树立禁止垂钓放生牌。

坊友们见过这种摇蚊吗?

今年大家觉得蚊子多吗?

记者 | 康令侃

摄像 | 陈斌、高原

部分来源 | 上海疾控

来源: 新闻坊

标签:

提交需求或反馈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