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原生态宠物号 2025-01-04 17:03 27
难躲的宠”客刺“病物看病“刺客”
“现在给猫狗看病比给。”小细“诊确,元00人看病贵多了。”北京张先生家1岁多的柴犬名叫斯诺,前段时间突然呕吐、便血不止,因为着急,他带着小狗前往家附近的连锁宠物医院就医,挂号、抽血、留便、PCR,一通检查下来花费1100元,确诊“细小”。
检查费只是“冰山一。元千超不角”。医生介绍,“细小”全称犬细小病毒,是犬类主要烈性传染病之一,“你不管它肯定就死,救了也不一定能活”。检查后,张先生的狗需要住院输液,每天具体用药花费在1000元至2000元。最终,小狗住院五天治疗超6000元,虽然保住了性命,但高昂的治疗价格和密密麻麻的收费清单让张先生疲于核对。权威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正常情况下,成年柴犬治疗用较好的药,每天住院花费也不超千元。
记者在黑猫投诉平台以“宠物医院”为关键词进行查询,截至发稿,相关投诉已多达1484件,宠物医疗费用不合理、过度医疗及误诊、到店虚加价格等成为消费者投诉的主要问题。国联证券统计显示,给宠物看一次病,手术费平均在5000元以上。
记者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发现,在网友晒出的看病“刺客”清单中,“‘毛孩子’看病1000元起”“一开刀就要5000元”等分享,刺痛宠物主的神经。
带着种种疑问,记者以猫主的身份走访多家连锁宠物医院。在北京市西城区广外街道一家连锁宠物医院,服务人员向带猫来洗澡的记者推销体检服务,记者随即询价发现,该宠物医院价目表“未更新”,许多项目标价与实际不符。面对价格不透明的质疑,服务人员甩锅“问医生”,并表示药品需要随时更新,“价格公示做不到”。
在与多家宠物医院医生沟通时,记者发现“因宠物不会说话”,几乎所有医生都主动提出要先做全身体检,就诊流程不透明、诊疗收费不透明、用药价格不透明等现象较为普遍。以猫咪骨折“内固定”手术为例,有的医院报价8000元,有的报价3000元,差距很大。 给宠物拍个CT也动辄收费上千元。
诸多不透明给本就不对等的宠物就医环节埋下安全隐患。北京市民陈女士告诉记者,她家猫生病,医生说需要吃动物消炎药“速诺”,“吃两周才会痊愈”,就给开了28颗,共420元。“药贵、检查贵,医生一股脑开检查,可是有什么办法,还是要去。”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多数宠物主抱着“为了看好病”的心态,为宠物看病买单,部分宠物医院甚至拿看病做筹码以此敛财。“90后”刘女士告诉记者,她家猫咪因尿闭在亦庄某宠物医院治疗,第一天就被签免责协议,每天输液近千元,花光所有积蓄后她拒绝再续费,医院要求她签署弃养协议,“钱也花了,猫也没了”。
部分宠物主告诉记者,部分宠物殡葬公司与宠物医院强绑定,也存在价格乱象。记者随即联系一家宠物殡葬公司,5千克的宠物单炉火化标价800元,而相同类型的宠物火化在另一家公司标价299元。该宠物火化殡葬服务中心店主介绍,因为缺乏统一标准、价格不透明,各家价格比较混乱。
井喷增长下发展“阵痛”显现
中商产业研究院预计,2023年我国城镇犬猫数量将达12307万只。《2022年国内宠物医疗行业白皮书》显示,2022年全国宠物诊疗机构数量达19930家,宠物医疗市场规模约675亿元,并呈现出持续上升趋势。一边是“它经济”欣欣向荣,一边却是宠物看病难、看病贵。
从发展脉络分析,一位从事动物医学30多年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我国动物医学经历20世纪80年代“机械替代牲畜”低潮期,20世纪90年代“城市限养”动荡期,尤其是2013年资本进入后连锁经营飞速扩张,一改以前“夫妻店”模式,大大小小的宠物医院像雨后春笋一样出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逐渐形成新瑞派、瑞鹏、瑞辰三足鼎立。
资本的扩张发展,也给兽医行业带来利好。国内农业大学教学动物医院副院长李格宾介绍,行业高素质人才缺口非常大,毕业生现“抢人潮”,许多同学还没毕业就已被预订;招生端同样火热,五年制本科近年来的招生分数逐年升高,大学二年级转专业招录比达到10选1。
资本是把“双刃剑”,带来行业变革的也导致了盈利优先、兽药滞后、兽医培养“揠苗助长”等发展阵痛。
业内人士介绍,培养一名高素质的兽医人才,需要本科五年、临床三年,倘若出国深造, 三至五年时间,而目前我国执业兽医缺口在30万人,故两年临床的执照医生就上手术台、刚入职的实习医生就代开处方的问题时有发生。江苏省消保委调查显示,12.27%的消费者称遇到过医生缺乏资质的问题,部分诊所还存在医生无证的情况。
盈利重压也导致“快消理念”风靡。一位连锁医院医生告诉记者,他们每天早会都要汇报营业额,门店间每月都有评比,医生薪水计算方式也有完整的KPI,手术开单、药物金额、邀约客户、检查比例等都在细化考核明目内;有的医院扩张过快,高薪挖人后付不起医生工资,造成过度竞争;而以快速盈利为目标的“快消理念”,逐渐背离“医者仁心”的初心,导致许多优秀临床人才平均待两年受不了就会离职。
业绩要求下,行业“院快药慢”矛盾突出。在宠物医院,检查费用往往比治疗费用高。业内人士坦言,宠物医疗设备价格高、使用率低且没有医保支持,导致分摊成本较大,而近年来随着宠物医院迅速扩张,门店“跟风式”添置医疗设备,带来资源浪费,最终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近年来,宠物医院频频因“人药兽用”被监管部门处罚。以北京市西城区卫健委公布的行政处罚公示为例,仅2023年1月至今就已有12起,萌兽天桥、美联众、博望、宠爱等宠物医院均在近年被行政处罚。市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表示,“人药兽用”价格低、利润可观,部分宠物诊疗机构将人用药用于动物诊疗活动,违反《兽药管理条例》禁止将人用药品用于动物的规定。部分兽医告诉记者,抛开价格因素外,我国兽药发展缓慢,难以满足实际需要,以宠物肿瘤治疗为例,目前仍有许多临床急需药物缺失,医生时常面临“治与不治”的考验。
业内建议加大宠物医疗政策监管力度
针对宠物医院乱象,早在2022年10月,农业农村部、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在北京等全国20个城市开展规范宠物诊疗秩序专项整治行动。
2023年上半年,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农业农村局集中开展规范宠物诊疗秩序专项整治行动,累计检查宠物诊疗机构672家,执法人员发现存在诊疗项目及价格公示位置不明显、漏标个别宠物用品价格等情况,并对构成违反明码标价规定、价格欺诈等价格违法行为依法立案查处,累计查处价格违法案件25件,罚没退金额29615元。
记者了解到,由于宠物医疗收费未纳入政府定价范围,即收费标准实行市场调节价管理,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也 尊重市场定价,寄希望于通过供求关系等市场化手段来实现自发调节。
国内农业大学教学动物医院副院长孙艳争认为,面对消费者质疑频发的宠物诊疗市场,加强宠物医疗市场监管是大势所趋。一方面,市场自发调节要严格遵守《动物诊疗结构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从业人员要树牢依法守法从事宠物诊疗的意识;另一方面,行政监管与行业自律要跟上,加大宠物诊疗全环节透明度和公开性,杜绝诱导消费,让医生在手术、检查、用药时,回归医者初心。
国内消费者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宠物服务纠纷消费者举证难是主要问题,涉及繁育、清洁、医疗、寄养等内容。中消协公开呼吁,有关部门应尽快出台宠物服务、售后等相关规定,加强对相关市场的规范和引导,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受访专家及业内人士建议,应区分伴侣宠物和畜禽经济动物,推动伴侣宠物保护立法;相关部门应探索用制度规范动物诊疗项目定价标准;建立红黑榜制度,由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发布动物诊疗机构红黑榜,促进宠物医疗行业长期健康发展。(记者 陈旭 王艳刚 北京报道 参与采写:刘珺菲)
来源:经济参考报
■家养的小猫有点咳嗽和打喷嚏,送到宠物医院,被要求做X光、心脏超声和核磁共振,一通检查下来,花费2800多元。换了一家医院,给小猫做了血常规检查,发现是普通的感冒,几片消炎药就治好了。一个普通的感冒,竟然被诊断为心脏病,而且做了大量的检查,花费近3000元,这让宠物主人很是气愤。
■一家宠物医院的猫瘟治疗时间7天左右,花费在8000元左右,犬细小病毒治疗,花费达7000元左右。
家养的小猫有点咳嗽和打喷嚏,送到宠物医院,被要求做X光、心脏超声和核磁共振,一通检查下来,花费2800多元。换了一家医院,给小猫做了血常规检查,发现是普通的感冒,几片消炎药就治好了。这是宠物主人登沫遇到的糟心事。
自此以后,登沫再也不敢随便进宠物医院了。她在网上购买各种养猫的教程,甚至买来猫常见疾病诊断和处理的书籍学习,避免再次花冤枉钱。她在网上把被坑的经历发出来,有大量网友跟帖,反映他们也曾被宠物医院“过度检查”,一个感冒花费上千元甚至数千元。这样的经历,让“铲屎官”们有苦难言。
现在的宠物医院,也不再是小诊所的简陋模样。随着宠物饲养数量剧增,在城区里一些装修气派、设备先进的大型宠物医院纷纷亮相。与此过度检查、小病大治等不良现象也慢慢出现。在收费无标准、漫天要价、医务人员诊疗水平良莠不齐等问题的背后,急需各种标准和法规来规范这一特殊市场。
小猫普通感冒花费近3000元
登沫的家里养了两只猫,大的9个多月,小的不到4个月。两只猫总是打闹,小猫咬伤了大猫。大猫有了外伤,小猫也到了打疫苗的时候,于是,登沫带着两只猫跑到宠物医院。
大猫的外伤不严重,医生处理完伤口,开了一瓶愈合伤口的药,再加上6粒消炎药,共计花费380元,这个价格登沫还可以接受。但小猫就麻烦了,它咳嗽、打喷嚏。宠物医生说咳嗽可能有两方面原因,一个是支气管发炎,一个是心脏有问题。还没等登沫反应过来,医生直接在单据上开了排除心脏病的一系列检查,包括正侧位的X光、心脏超声检查,以及核磁共振。
听说自己的小猫有可能是心脏病,登沫心里非常着急,只能按照医生的诊疗过程来。在看X光时,医生说,猫的心尖有点钝圆,不是那种有棱角的尖尖的样子,确实有点问题。但是还不能确定,需要继续做个心脏超声吧。
登沫和医生一起给小猫剃毛,开始做心脏超声检查,做的时候小猫一直乱动,屏幕上的心室图一直晃晃悠悠。 登沫第一次听说猫有心脏病,也不太懂“心室内壁游离壁”等这些专业术语。宠物医生说,猫的心脏壁看起来有点厚,是先天性肥厚心肌病。
登沫被吓傻了,一时间不知所措。宠物医生说如果小猫是先天性肥厚心肌病的话,最多只能活到1岁半,也有可能活不到1岁。还好发现得早,开始吃药吧。 医生肯定地说:“这个咳嗽很明显可以判定为肥厚性心肌病。”
登沫陷入了茫然和痛苦中,宠物医生给小猫开了将近800元的药,其中包括一盒藻心沛、一盒呋塞米,还有一盒抗生素。检查费用和药物费用,一共花了2875元。
由于爱宠心切,登沫几乎是一路哭着抱着两只猫回了家。回到家后,登沫上网查一查肥厚性心肌病的症状。一查才发现,猫早期的肥厚心肌病是没有任何症状的,即便有了症状,那么率先出现的问题是肚子一抽一抽的,嘴巴张开了呼吸,偶尔会伴有咳嗽,咳嗽的同时可能伴有痰液喷出。但这些症状与她自家小猫咳嗽、打喷嚏的症状很不一样。
正在此时,医院也发回了病例报告,报告结果为:“部分心肌肥厚”。当初在医院时,医生非常肯定地跟登沫说小猫得的就是肥厚性心肌病,而且是先天性的。而 病例报告却和医生当初说的并不一致。登沫决定,去另一家宠物医院看一看。
到了新的医院,医生查看了猫的症状后,怀疑是普通的呼吸道感染(感冒),建议直接做个血常规检查。结果显示,小猫确实有炎症。医生开了4粒治疗感冒的药,嘱咐1粒切成4块,每天喂一小块,检查费和药费一共160元。给小猫喂药一天后,登沫很明显地观察到猫打喷嚏的次数减少了,也没有再听到咳嗽声。喂了第二天后,咳嗽和打喷嚏都没有了,猫看起来活泼多了。3天过后,猫已基本痊愈了。
一个普通的感冒,竟然被诊断为心脏病,而且做了大量的检查,花费近3000元,这让登沫很是气愤。她无奈地说:“宠物医院赚钱没有错,但是利用我们爱宠心切和恐惧心理赚钱,吃相真的特别难看。”
小病大治过度检查现象常见
网友斯阳开了一家猫舍,由于整天接触宠物,他对宠物的常见疾病非常了解,也会用简单、便宜的药物处理这些宠物的常见病。虽然自己不是宠物医生,但他非常乐于在网上分享自己处理宠物常见疾病的经历,让养宠物的“小白”们提高科学知识,避免被无良的宠物医院和宠物医生欺骗。
有一段时间,斯阳的闺女特别喜欢小狗,央求他买一只泰迪犬。买了泰迪犬后,他就到宠物医院买狗粮。在等待的过程中,斯阳遇到了一个小女孩,她抱着一只小金毛犬。小姑娘以为斯阳也是宠物医生,就诉说她家的狗这两天拉稀,而且还吐了。虽然吐,但是精神尚好。
斯阳第一反应就是换狗粮了,狗有点消化道不适应。通过简单交流,果然是前几天刚换了狗粮。斯阳直接对小姑娘说,你去药房买几片金双歧(一种常见消化道药品)给狗吃就行了,以后不要随意换狗粮,小姑娘挺感谢的。
但是宠物医院的医生在里面听到了,赶紧出来,瞪着眼睛生气地跟斯阳说:“你也是大夫啊?你懂得挺多啊?你开店的到我这来捣乱是吧(他以为斯阳也是开宠物医院的)。”斯阳赶紧解释,他只是开猫舍的,宠物多,知道一些常识罢了,而且他赶紧说:“我的知识水平跟你们比不了。 这小女孩的金毛犬问题不大。她问我了,我才根据我的经验说的。”
那位医生很不高兴,并对小姑娘说,这个需要化验一下,有可能是肠炎,还继续问小姑娘金毛犬是不是打过疫苗、有没有做过驱虫?小姑娘说都做过了。医生让小姑娘继续给狗化验大便,还要给狗打针,最后那个小姑娘花了3000多元。
看到一个常见的宠物消化道不适应症竟然被诊断成肠炎,还做了一系列不必要的检查,令宠物主人花费3000多元,斯阳很是愤慨:“明明几元钱就能解决的事情,非要人家花费几千元!不知道还有多少宠物主人被这样欺骗过。”
河西区居民大刚养过3只宠物犬,去过多次宠物医院,经历过多次“小病大治”。2015年,他刚从宠物市场买了一只宠物犬,到家后发现宠物犬有些水土不服,没精神,而且不吃东西。到了宠物诊所,医生二话不说,让狗做血检、尿检和CT等一系列检查。在花了1500多元的检查费后,开了一大堆消炎药。但这堆消炎药吃了之后也不见效果,结果请教了养狗资深人士,没想到只花了几元钱,买了一种消炎药就治好了。
有一年,大刚养的宠物犬得了皮肤病,到宠物医院,被推荐吃200多元一瓶的药物。但宠物犬吃了两个多月也不见什么效果。大刚换了一家宠物诊所,买了90多元的另一种药物,吃了一两个星期,宠物犬的毛就快速生长了出来,皮肤病也痊愈了。“不踩雷不知道痛,建议宠物新手们一定要自己掌握一些知识,不要被宠物医生们牵着鼻子走。”大刚感慨道。
运营成本高所以收费高?
在河西区一家大型宠物医院工作的佳宁,是执业注册兽医师,擅长宠物猫疾病的治疗。10多年前,她从西北某省的农村考入所在省的一家农学院,所学专业为兽医学。刚上大学时,她对这个专业很疑虑,总是担心将来找不到工作。同学中有考上医学院就读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的,她见了那些同学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还有同学讥笑她:“将来到养牛场、养猪场工作。”
毕业时,那些学临床医学的,需要继续攻读研究生才能入职所在城市的医院,普通毕业生很难找到工作。而随着城市宠物保有量的增长,大城市的宠物医院、宠物诊所非常缺人,像佳宁这样学了兽医学专业又考取了执业资格证的学生,在大城市非常抢手。佳宁自己也感觉非常意外。
在佳宁看来,当前宠物医院收费贵有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是医院房租高、设备贵。 几乎所有的宠物医院的门店都选在商业中心和高档社区附近。针对动物的各种检测设备,如X光、呼吸麻醉、核磁、CT等设备,大部分都需要进口,而且价格不菲。第二是药品贵。针对动物的药品、尤其是特殊疾病的特效药,大部分都需要进口,而且是少数几家国际医药巨头公司垄断着。
一份宠物检测和药品费用表也印证了佳宁的说法,本市某宠物医院,血常规报价80元,生化检测500元,CT150元,B超150元,核磁1300元。这些收费,一般比针对人的医院的收费标准高。对猫输液的留置针头,报价80元,比人用的留置针头贵一倍左右。一家宠物医院的猫瘟治疗时间7天左右,花费在8000元左右,犬细小病毒治疗,花费达7000元左右。这些收费,明显超出了普通家庭的承受能力。
投入高、成本高,因此收费高,这是很多宠物医院和宠物医生的说法。这种说法考虑到了资本投入、指标检测在宠物医疗行业的作用,看起来有一定的道理;但忽视了医生的诊疗水平和职业道德因素,也为小病大治、过度检查等不良现象提供了掩护。
大刚说,一些经验丰富的宠物医生,通过症状观察就能判断出来宠物到底得了什么病,再对症下药,药到病除,花费不过百元。这才是值得信赖的宠物医生,远比那些依靠设备做无谓检查的医生高明很多。
宠物主可以选择医生,而医生会选择宠物主吗?佳宁说,她刚入职时,对所有宠物主都一视同仁,有一说一,规范诊疗。但工作3个月,她的业绩在全医院排名垫底,即将被末位淘汰。主管提醒她,要会挑选宠物主人,学会根据宠物主人的衣着、出行方式、行为举止来判断他的收入水平,并通过交谈,了解主人和宠物之间的情感水平,再根据宠物本身的病情进行治疗。也就是说,同样的一种病,不同的主人可能花费不一样,这才是宠物医生的“水平”。这样的诊疗,已违背了职业道德,佳宁不为所动,选择了辞职。
“作为一名宠物医生,你坚守了原则,值得称赞。但据你所知,在宠物医疗行业,像你一样坚守原则的人多吗?”面对这个问题,佳宁不愿回答。
宠物医疗保险,你会买吗?
《2020年国内宠物医疗行业白皮书》显示,2020年全国城镇犬猫数量较2019年增长了1.7%,首次突破1亿只大关;猫的数量达到4862万只,比2019年增长了10.2%。全年国内宠物市场的规模已超过2400亿元。从宠物市场的消费结构来看,宠物诊疗支出增长为6.2%,成为仅次于宠物食品的第二大核心产业。看病贵,已经成为困扰“铲屎官”们难以承受之痛。在此基础上,一些商业保险公司看到了商机,纷纷推出宠物医疗保险。
据了解,当前在售的宠物医疗保险一年的保费从一百元到几百元不等,保费越高,赔付的额度越大,赔付额度一般在5000元至20000元之间。渠道方面,目前投保的客户主要是通过定点医院的推广和宣传进行签约,自主通过其他渠道投保的用户还相对较少。还有一些商业保险公司联合互联网公司推出宠物医疗保险产品,手机端即可购买。
由于一些宠物医院和宠物主人联合造假,骗取保险公司赔付金, 宠物医疗保险纷纷提高了赔付标准。大部分常见宠物疾病已无法再从保险公司获得赔付了。而赔付率低、保费高的现状,又使得宠物主们对宠物医疗保险丧失了信任,不少人选择了退保。一些宠物主反映,期待农业或卫生部门主导,联合保险公司推出带有公益性质的宠物医疗保险,以降低宠物医疗方面的花费。
“铲屎官”大刚说,不管有没有宠物医疗保险,过度检测和小病大治都是不良的医疗行为,会侵蚀宠物主和医保基金、保险公司的利益。从这个角度看,呼唤政府主管部门尽快出台宠物医疗服务收费标准,以引导和规范这一行业的发展,很有必要。
作者:李吉森
来源: 今晚报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