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原生态宠物号 2025-01-04 17:10 1
眉山市第二社会福利院(眉山市中医院龚村养护中心)位于东坡区白马镇龚村2组,总投入7000余万元,总建筑面积为21250平方米,包括养护大楼、老年公寓、医疗康复大楼、食堂等业务用房及相关附属工程,占地87.5亩,设置床位500张。项目于2014年开工建设,2017年2月完成主体竣工验收,目前进入装修装饰阶段,预计2017年7月正式运营。
该社会福利院是一所专门为全市老年人提供集生活、医疗、保健、康复、学习、娱乐、。所场护养性合综的体一为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养护场所。
眉山网记者 古良驹 摄
晓得未来的岳父谢启文是眉山县川剧团退休编剧,心中又生几分亲近——家父便曾是川剧演员,从小川剧就是我心中“迷”之存在。
家父少时,家道寒素,寻一碗“开口饭”便成为权宜之计。经人介绍,他拜成都著名川剧生角宋叔田(音)为师,与后来成为“川剧小生泰斗”的袁玉堃同门学艺,解放后落脚在荣县,工须生,也在川南红过,后因故退出梨园,改行回了眉山。家父曾有不少剧本,有些还是被禁演的传统剧目,因为剧本名吸引了我,从《王汤圆打鬼》开始,《御河桥》《望江亭》《铡美案》等一路看去,因此熟悉了红娘、谭记儿、陈世美、迎贤店的老板、还有宣登鳌的妈……
1970年代后期,听说眉山川剧团要招学员,我缠着家父想去报考。“有嗓子就是一碗‘戏饭’,没嗓子就是一碗‘气饭’,你要想清楚!”家父板着脸跟我说。见我执念,他拿过筷子敲击桌沿打节拍,让我跟着他唱:“闻此言不由得咽喉气哑,不由得伤心泪点点如麻……”我一开口,即说不对,再唱,还不对,一旁四五岁的妹妹突然咿呀学舌,完整地唱了起来,家父一乐,又一怒,敲着我的头说:“听一下,你个草包!”我想学戏的念头,就此打消。
虽与川剧有缘无份,但见未来的编剧岳父应该有话题,内心稍安。
只是当年那个穷呀!初次上门,总得备点礼物。太贵买不起,太便宜拿不出手,得知他喜欢看电影,是当红影星刘晓庆的粉丝。于是,除备了一点微薄的礼物和一幅自己的画外,还别出新意,买了一本刚出版的《大众电影——刘晓庆专号》,便上门了。
托刘晓庆同志的福,不苟言笑的谢启文先生成了我的岳父,时在1988年春天。
准备蜜月出行时,岳父递给我一张纸,详细规划了从成都到重庆的路线,重点是沿路城市的美食,在某个转角处、什么招牌、什么特色……这就是一张美食地图,谢老师之“好吃”果然名不虚传。
赋闲在家,加上新添一个外孙,岳父平日里张罗着一日三餐,搞得“风生水起”,换着花样招呼着家人的胃。家里的伙食有个规律,上半月丰富,下半月寡淡。在有钱的时候,岳父是真舍得吃,也会吃。进出厨房,总要停下身逗逗牙牙学语的外孙。“粑、粑”……问为啥让念“粑”?岳父回答:“粑、爸、嘛、哈、妈……张口就来,容易上口”,脸上大写着幸福。
1987年,谢启文(右)与夫人张文君(左)在三苏祠前合影
一家人歇息之后,岳父书桌上的台灯总要亮到深夜,伏案的他一直有个梦想,写一部有关苏东坡的川剧,剧名都想好了——《荔枝叹》,这应该是苏东坡贬谪岭南的故事。
作为进入谢家最晚的一个人,我与岳父的交集不足两年。谢启文先生严肃,在家话少,对晚辈的关爱,多在行动,鲜少言谈。而往来无白丁——家中的过访皆梨园、文学界广大著名,只在这个时候,他才谈笑风生,显出另一番性情。
日子清平而恬淡,岳父嗜酒而少饮,极端困难的1960年代也没断过,曾言及喝工业酒精而中毒事,脸上波澜不惊。只是人生无常,1988年秋,他突然被查出肝腹水,就在60岁生日前夕,倏忽辞世。
对于学习,他有句口头禅:“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清理遗物时,发现他是个很严谨的人,家中老照片贴在专门的本子上,旁边作文字的注解,剧本未完稿一定编码另册收集,还有记日记的习惯……阅读他的文字,访问他的朋友、同事、亲人,作为一个编剧的谢启文先生,渐渐在我心中丰满起来。
谢启文先生出生在1928年,这是眉山谢家最鼎盛的时期。
这一年,谢老太爷还健在,他前后娶了五房妻室,挣下了殷实家业,在1940年前后分家时,各房均分得良田50余亩。
长房儿女三人,全部外出求学,皆有所成。次子谢斯骏,北平辅仁大学硕士毕业,新国内后任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教授,著述等身;三女谢方回,眉山才女,南京中央大学毕业,琴棋书画皆精,后嫁与长兄谢绍安同学唐君毅(香港中文大学前身“新亚书院”创始人)为妻,相互成就,名满港台;长子谢绍安(谢启文父亲),南京中央大学毕业后,返乡从事教育,曾任省立眉山中学校长,1945年自费办“正情书院”,组织乡里大学生深造。
年少的谢启文协助父亲绍安先生打理办学,同时也是“正情书院”最得意的学生,丰神俊朗,才情出众,有小诗人的雅号。“正情书院”最红火的时期大约有三四十人开伙,皆不收学费、伙食费。坐吃山空,绍安先生分家而来的50亩良田,一块块出卖,斯时又逢夫人染病先去,绍安先生落落寡欢,未几,竟还染上了鸦片烟瘾。
家道中落,父亲不理事,长子谢启文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可是,年少的他心在远方——要像父辈一样游学四方,他要出去读书。二爸谢斯骏、姑妈谢方回伸出了援手,给予资助。临行前,为了照看年幼的两个兄弟和烟瘾频犯的父亲,草草地找了个长他三岁的船工的女儿结了婚。(岳母张文君与岳父不离不弃相濡以沫数十年,享93岁高寿,卒于2017年)
1947年,谢启文成为重庆国立戏剧专科学校的新生。剧专办校14年,校址因战乱几经迁徙,从南京到江安、又到重庆、再回南京。曹禺在这个时间段完成了他的举世名著《蜕变》《北京人》的创作,以及《家》的改编;吴祖光的《正气歌》也是在江安写成的。抗战前后的戏剧,对鼓舞人心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陪都重庆的演出更是常态,热血的谢启文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选择了学习戏剧。
重庆剧专时期的谢启文
时代洪流滚滚向前,兵荒马乱中迎来了重庆的解放。
那是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年轻的谢启文渴望成长。抗美援朝战争一爆发,谢启文就参军跨过了鸭绿江。他用剧专的所学,编话剧、写快板书,参加战斗,舍生忘死。1953年7月,历时2年零9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宣告结束,谢启文由于表现突出,从排级岗位上退伍。
抗美援朝归来
退伍时政府给了不少安置费,谢启文顺道去北京师范大学看望任教的二爸谢斯骏,在北师大校园的所见所闻,与二爸朝夕相处耳濡目染,重新燃起谢启文上大学继续深造的愿望,他用退伍安置费疯狂地购书,拼命阅读,年轻气盛的他只有一个目标:回家一趟,重回课堂。
在谢启文离开眉山的日子里,家,已经倾覆……
1949年12月眉山解放后,岳父的父亲谢绍安思想进步,作为地方名流,主动配合政府工作,自费创办《簸箕报》。眉山市党史方志专家王致修先生在《眉山报业》词条上有如下记载:“缝眉山县城集期即办一期,自采自编,毛笔书写于夹江产“对方纸”上,尔后按板式贴于簸箕(圆形扁平竹器,为豆、谷类农作物筛选晾晒工具)正面,县城赶场天于闹市街流动展出,对不识字者,谢还边读边讲,进行宣传。报纸内容系歌颂共产党、解放军和新国内诞生,报道减租减押、清匪反霸、征粮等中心工作……该报坚持办到1950年2月停办。”
新国内初成立,正是用人之际,但谢绍安“抽鸦片”的硬伤必须根除,可多年吸食已病入膏肓,他终于没有站着走出戒烟所。
祸不单行,父亲去世后,谢启文年幼的长子又“出痘”夭折。迫于生计,妻子带着八岁的最小兄弟回太平场娘家暂住,略长的兄弟托人介绍,拜在一铁匠门下学艺谋生。
茫然四顾,欲哭无泪!
此时的谢启文只剩最后一个信念,读书,读书。
他只身来到重庆,准备买船票经上海北上,不想,羁留重庆多日买票不得,身上盘缠所剩无几,数月奔波、连串打击竟至一病不起,胡乱买了点药来吃,不想身体不受控制,精神亢奋得不行——在重庆朝天门码头登高一呼,慷慨演讲,语无伦次,还高呼反帝口号。
重庆收容站一查身份,原来是革命退伍军人,马上派专人护送回了眉山。眉山民政局专门安排了一间小屋安顿他,请医问药,结发妻子和兄弟悉心照料,病情慢慢好转。
1954年眉山地区撤消,县川剧团正在下西街改造万年台剧场,工地上时不时闲逛来一年轻书生,县城太小,大家都认识——破落地主“谢风风”。开始,剧团的人还逗他,渐渐发现这个“疯子”条理清晰,应答如常,聊得多了,吓了一跳,才知他不仅是革命退伍军人,还是重庆剧专的毕业生。剧团初创,旧时代过来的艺人大都有“艺”无“文”,不少“角儿”连字都不认识,正是用人之际,于是有人问“来不来剧团一起耍嘛?”“要的嘛!”谢启文一口就答应了。
从进入眉山川剧团的那日起,谢启文再也没有“疯”过。
时任团长高勤是个务实派,有想法,认识到必须要提高队伍的业务能力和文化水平。于是与谢启文商量,让他讲讲最新的、先进的戏剧理论。于是,谢启文认真地给大家分享“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种种理论,传统艺我们个个听得一头雾水,很自然地把他划为“洋盘”。
传统川剧是在水路码头上的茶馆里诞生的,草根的属性,决定了散漫而接地气的气质。初创阶段,川剧演出随意,点个火把唱大戏,被戏称为“火把剧团”“草台班子”。临时搭班的演员,又被称为“跑滩匠”,所演出的戏码被称为“条纲戏”,川剧条纲戏是没有完整剧本的,仅有情节发展、关目、人物角色、场次组成的条纲,唱词、念白、表演动作均由演员在舞台上即兴发挥,这种形式决定了以演员为中心,而为演员讲“条纲”的人称为“条师”,算是略有文化的人了。后来,文人的介入提升了川剧的档次和品位,尤其是李调元、黄吉安等大儒的参与,川剧有了不少经典的剧本,风格亦庄亦谐,结构千锤百炼,唱词优美精当,有着严格的程式。
谢启文在剧团的最初十年是传统戏的天下,也是他熟悉川剧、理解川剧、进入川剧的重要时段。旧时代过来的艺我们驾轻就熟,唱得风生水起。由于眉山县聚集了以杨凤仙(杨友鹤的师傅)、唐玉松(玉清科武旦,武功出众)、曾体高(著名鼓师)等一批高人,加上朱惠光(鼓师)、左素芳(旦)、谢元度(小生)等一批名角,整理上演了一大批传统剧目,引起了文化部部长徐平羽的关注,还亲到眉山视察,为川剧团发展解决具体困难。
与高人相伴,谢启文先生一边学习、一边调整、尝试创作,他必须熟悉川剧的锣鼓、唱腔、念白等传统程式,放下身段,让自己接地气。可是,雅俗之间的困扰,导致他写的词看上去很美,但不好唱,传统艺我们颇有微词。
正当他的创作柳暗花明时,文革开始了。
文革初期,他以为迎来了戏剧的解放,准备大干一场。可是现实告诉他,样板戏的“高大全”程式也不符合他的审美理想,破落地主的身份也让他说话做事格外小心。
到了文革后期,他开始用“路丁”的笔名发表作品,《刑场上的新娘》算是符合这个时期的主旋律。1978年三中全会后,创作渐渐多了起来,《化虎》反响不错,以传统知恩报恩为主题创作的《金竹寺》演了7场,在“样板戏”余声渐远、传统戏回归在即的时间段,算是不错的成绩。
到1980年代,传统戏彻底解放了,喜欢古装戏的人也越来越多。
《白蛇传》是部传统经典剧目,也是眉山川剧团的当家戏,剧团成立以来,除了文革十年,《白蛇传》的演出没有间断过。而传统本的《白蛇传》演到“水漫金山”就完了。
在峨眉县演出的间隙,剧团一队副队长朱家枢先生意外淘得一旧版《白蛇传》小说,小说极大地丰富了传统《白蛇传》的情节,他欣喜若狂地与好友谢启文商量,觉得可以尝试对原剧本重编,加以丰富。于是谢启文先生担纲了全部的编剧工作。多年在剧团的摸爬滚打,谢启文对川剧已然驾轻就熟,很快拿出了初稿,除了保留旧版的精彩部分,如《断桥》《水漫金山》等段落,又增加了《祭塔》《盗仙草》《吊打王道林》等场次,使剧情更加丰富,场面更加美化,还根据演员的个人特点,在唱功、武功和幽默感上作了调整和强化,在合戏阶段,更是集群众智慧,让鼓师、琴师、演员参与进来,哪个地方不好唱,立即调整,力求词美、腔美,使演员充分展示自己的功底。朱家枢先生又对舞美作了不少新的设计,美轮美奂,极大地提升了观赏性。
新编全本《白蛇传》一上演就获碰头彩,盛况空前,演出到了雅安,场场爆满,一票难求。剧团领导有心将戏带进成都,却引来质疑:一个县级剧团的戏码,到川剧窝子的成都班门弄斧,行吗?演出团队在双流就地休整了三天,“斗争”出一个“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先在郊区沙河堡试水,万一不行方便撤退。
演出的热度继续延烧。
四川广播电台闻讯前来,立即决定录播,四川电视台接踵而至,还主动为剧团联系当年成都最好的演出场地牛市口胜利剧场,这是一个新建的剧场,灯光音响一流,就在这个剧场,全本新编《白蛇传》连演数十场,电视台全程进行了录播。
《白蛇传》是个传统戏,一个县级剧团的演出如此高烧不退,究竟有什么不同?四川省文化厅领导严福昌带了一干戏剧专家前来观演,演出结束,就剧本改编、唱腔设计、演员表演、舞美灯光等几个方面给予高度评价。介于一个县级剧团的改革创新之举,当年,四川省文化厅还将全省文艺团体“最佳演出奖”授予了《白蛇传》团队,谢启文先生代表眉山川剧团领奖。
有了成都的成功,剧团胆子大了起来。1982年春节后,安排人将川台录制的《白蛇传》下本送到了重庆电视台播放。这回采取的是“城市进攻农村”的演出策略,要到川剧的另一个重镇闯一闯。重庆市文化局热情接待,直接将演出安排在市中区解放碑人民剧场,背后就是重庆市川剧团,这是典型的“打擂台”,一唱就是半个月。当时,重庆有市川剧团、市越剧团,还有两家电影院、一个工会俱乐部,那么多的演出场地聚集在一起,也敌不过眉山川剧团的《白蛇传》。重庆市文化局每天都要统计上座率,《白蛇传》达百分之九十以上,这实在有点“喧宾夺主”。《重庆晚报》每天都推出专题报道,刊登演出消息和剧照,引爆舆论热潮,演出邀请不断,从市中心撤出后,竟在重庆其他各大演出场所、各周边县市辗转演出了三个多月。
在重庆演出的高光时刻,有明眼人发现,剧场里尽是“烟杆儿队伍”(老年人),川剧怕是来日无多!不想一语成谶,此后的传统戏曲竟江河日下,一蹶不振。
《白蛇传》的重庆之行,是眉山川剧团空前绝后的一段豹尾,一次绝响,更是谢启文先生编剧生涯的完美谢幕……
离开重庆的时候,谢启文先生特意去了趟朝天门码头。此地之于他有其特别的意义,始于斯,终于斯,经见繁华,体味清贫,一生的起承转合,并不一定都合辙押韵。
望着滔滔东去的长江,当年的谢启文心存何想?
是人生如戏?还是逝水难留?
来源:黄耀聪
编辑:陶然 | 审核:刘竹
弘扬千年东坡文化
展现东坡故里风采
凝聚东坡不朽精神
投稿邮箱:mswdp1@163
微信ID:dpqwwxb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