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百科

宠物百科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宠物百科 >

20万元能让爱宠“复活” 花260元就能给小行星命名

原生态宠物号 2025-01-04 17:10 3


20万元能让爱宠“复活”

极目新闻记者了解到,国内有公司提供宠物克隆服务,从细胞取样到成功克隆一只宠物,需花费10万元至20万元。

据介绍,宠物本体与克隆体的D。似相度高能可NA同一性能达到99%,因为基因序列相同,所以两者无论外貌、身体结构还是一些生活习性,可能高度相似。

宠物克隆究竟靠谱吗?律师表示,目前我国法律对此没有明文规定,根据法不禁止即自由的原则,克隆宠物并不违法。但在客观上可能存在伦理道德风险,而且高额的服务费用还可能带来一系列民事纠纷。

宠物行业相关人士则认为,克隆宠物技术目前虽然比较成熟,但仍存在着很多限制和不确定性。未来,如果宠物克隆技术能够不断提高安全性、降低成本,或许能得到更广泛的认可和推广。

克隆技术让爱宠“重生”

上海一位女士曾通过克隆的方式,让爱犬“重生”。

据报道,该女士宠物狗是因吃鸡肉噎到意外去世的,由于陪伴了自己多年,爱犬走的那一刻“心里实在是放不下”,所以选择了克隆,总共花费了25万元。

极目新闻记者在网上搜索“宠物克隆”看到,有大量相关广告,提供宠物克隆服务的公司也并不难找。 宠物克隆究竟是如何实现的?

极目新闻记者咨询北京某宠物克隆公司了解到,克隆技术 从原生宠物身上提取一小块皮肤组织,通过细胞培养建系后,选择其中一个细胞作为供体细胞,将含有遗传物质的供体细胞,移植到去除了细胞的卵细胞中,利用微电流刺激使两者合二为一,然后促使这一新细胞分裂、繁殖、发育成胚胎。当胚胎发育到一定过程后,再植入代孕动物子宫中使其怀孕,便可产下与原生宠物基因相同的克隆动物。

某公司官网的宠物克隆过程

能否克隆成功的关键在于建系。上述公司的郭先生介绍,把宠物的皮肤组织建立体细胞的过程叫做建系,“只要能建系成功,克隆就是时间问题。”

建系的成功率则和宠物年龄有关。郭先生称,活体宠物的建系成功率一般在80%-95%,宠物去世后也可以取皮肤组织,刚去世就提取的成功率在60%-80%,“但也得看死亡原因,如果是年龄小意外死亡,要比年龄大病死的成功率高。 越年轻、身体越健康,建系成功率越高。”

“如果宠物年龄大,细胞活性低,整体克隆难度就高。”另一家宠物克隆公司的胡先生也表示,最好是趁宠物还活着的时候取皮肤组织,如果一次没能建系成功,还可以再取两次、三次,“等死亡后再取就只有一次机会,一次不成功就没办法做克隆了。”

胡先生告诉极目新闻记者,考虑到克隆成功率的问题,一般会建议客户在宠物还活着、身体健康的时候,就先取样把细胞保存下来,一旦宠物离世,随时可以启动克隆,“现在有很多客户都是趁宠物还小的时候取样建系,我们提供细胞保存服务,可以存十多年。”

克隆一条宠物狗需10多万元

极目新闻记者了解到,以克隆宠物狗为例,至少需花费10多万元,不受品种限制。

上述北京某宠物克隆公司的郭先生介绍,主要涉及取样费、细胞保存费和克隆费。

“取样费是根据客户所在地报价,我们会安排技术人员上门给宠物取样,全国各地都可以。”郭先生说,以武汉主城区为例,上门取样费在2500元左右。

细胞保存费则是按年收费。“如果有克隆的打算,我们建议尽早取样建系做细胞保存。目前1年的保存费为4000元、3年10000元、5年15000元、10年19000元。”

最后是克隆费。上述北京某公司,克隆小型犬的市场价是22万元,本月的活动价为16.5万元。加上取样费、细胞保存费,成功克隆出一条小型犬,至少花费17万元,如多次取样、长时间保存细胞,总体克隆费用则在20万元以上。

上述胡先生所在的宠物克隆公司则提供从取样、细胞保存到克隆的包干价。“我们平时的市场价是15.8万元,本月活动价是9.8万元,包含取样费、细胞保存费和克隆费,不限制狗狗的品种。”他说,不过该价格只包含一年的细胞保存期,“如果客户在取样建系后一年内启动克隆,则不另外收费,一年以上则需收取每年2000元的细胞保存费。”

胡先生解释道,克隆宠物门槛较高、技术要求较高,服务周期也长,所以价格会比较贵,“成功克隆出一条宠物狗,最快需要一年左右。”

他介绍,从取样到建系成功,顺利的话一般需要近一个月,但不能保证一次就建系成功,如果多次取样建系则需花费更长的时间,“建系成功后可随时启动克隆,启动后基本上8至10个月可以交付。”

郭先生介绍,宠物狗正常的克隆周期是10至12个月,“一旦进入最后的克隆阶段,最坏的结果就是超期,不会出现克隆不出来的情况。”

克隆体并非能做到完全还原

克隆出的宠物,与原宠物的相似度究竟有多少?

极目新闻记者看到,有宠物克隆公司打出了“90%的复刻率”的宣传语。

“基因是完全相同的,我们会提供第三方机构出具的基因鉴定书,外貌和性格也基本上可以做到一样。”胡先生说,根据目前已经克隆成功的客户案例来看,克隆出的宠物和原宠物花色几乎一样,还会保留原宠物的生活习性,“我们做了很多调查,很多客户反映克隆的猫咪对以前的东西不陌生,生活习惯也差不多,相处起来有很熟悉的感觉。”

郭先生则介绍,因为基因序列相同,所以克隆的宠物,无论是外貌、身体结构,还是先天能力,都有相似的可能。“但我们只能保证本体与克隆体的DNA同一性能达到99%,至于样貌、性格、脾气、爱好没办法承诺,因为这些特征都存在主观性,所以我们只能按照科学的方式来鉴定,但目前客户基本都反馈外貌、习惯等相似度很高。”

克隆出来的宠物存活率高吗?

“我们已经做了大量的实验去验证,克隆宠物的身体状况是没有问题的,存活率高,和正常繁育的宠物一样。”胡先生说,克隆前会签署合同,约定相应的责任和义务,“我们有一年的质保期,一年内宠物如果死亡,排除传染病及意外死亡因素的,都可以包赔,即重新克隆一只。”

智宠科技创始人、广东省畜牧兽医学会宠物分会副秘书长范志聪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宠物克隆存在一定风险。例如克隆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胚胎发育异常、染色体异常等问题,这些都会对母体和克隆体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成功克隆出一个和原始个体基因相同的克隆体,其基因表达也会受到生长环境、经历等影响,因此克隆体也并不是完全还原的。

选择宠物克隆服务需谨慎

有媒体曾就“你会克隆去世的宠物吗”进行网络调查,10万人参与投票,有2.6万余人选择“会”或“经济条件允许就会”。但也有“铲屎官”无法接受克隆。

“难以接受狗狗离世的事实。”武汉90后市民钟莉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去年陪伴了自己6年的狗狗突然意外离世,在网上看到了宠物克隆服务,“当时有想去做的冲动,冷静下来后还是决定算了。”

她说,克隆并不是复活,新的宠物不会有原来的记忆,也不会认识主人,最多就是外形毛色比较相似,“它不能成为离世宠物的替代品,我的那份爱也无法替代。”

武汉市民朱楠也表示,宠物狗的正常寿命只有十多年,本就不可能陪伴主人一生,“总不能选择一直克隆下去吧。”

社交平台上,还有不少网友对宠物克隆的合法性提出质疑。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对极目新闻记者表示,对于宠物克隆的合法性问题,目前我国法律没有相关的明文规定,根据法不禁止即自由的原则,克隆宠物并不违法。但在客观上可能带来伦理道德风险,而且高额的服务费用还可能带来一系列的民事纠纷。

付建表示,首先是技术问题,所有克隆技术都不能保证百分百的成功,如果消费者认为收到的克隆体未达到自己的期望,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民事纠纷,而且在举证上也存在诸多难题。如果宠物克隆商业化,在监管无法全面覆盖的情况下,很可能会衍生诸多黑色产业。

“虽然目前并没有关于克隆动物相关的法律规制,但是如果出现纠纷,可以根据克隆公司与客户之间的购买合同进行维权。”付建称,具体而言,克隆公司负有克隆宠物、保证克隆宠物健康、与本体没有较大差距的合同履行义务。如果克隆宠物存在健康问题或缺陷,消费者可以克隆公司合同瑕疵履行为由进行维权,要求克隆公司承担合同瑕疵履行的责任。

付建认为,宠物克隆的出现,是新科技与人类需求的结合体现,是用科学技术满足宠物主人内心情感需求的表现。由于克隆技术不能完全保证克隆宠物与本体完全相同,并且价格昂贵,宠物主人应该在充分考虑自身价款承受能力以及对克隆宠物存在差异性的容忍范围内,进行理性选择是否要克隆宠物。

范志聪也表示,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克隆宠物技术虽然已经比较成熟,但仍然存在着很多限制和不确定性,消费者对其接受度和需求也不是特别高,因此整个市场的规模相对较小。未来,如果宠物克隆技术能够不断提高安全性、降低成本,或许能得到更广泛的认可和推广。

本文来源:极目新闻

花260元就能给小行星命名

为敦煌研究做出的奉献

一颗国际编号为381323号的小行星

被命名为“樊锦诗星”

国内地质大学(武汉)教授张昊

前不久也获得了小行星命名

编号为34714的小行星

定名为“张昊星”

……

7月10日,樊锦诗(左)领取“樊锦诗星”命名证书。来源:新华社

小行星命名具有严肃性、唯一性和永久不可更改性,这使得小行星命名成为世界公认的崇高荣誉。近日,长江日报记者在搜索行星命名信息时看到一条购买链接——“命名一颗星,来自宇宙的礼物”。记者点开链接后发现,只需260元就能拥有一颗星星命名权。

网上能买到星星命名权?

记者看到,某购物平台上销售的星星命名权种类繁多,价格有260元、299元、399元、499元、568元、699元、768元、999元、1299元等不同价位。价格越贵,星星越亮,配套的相框、证书也更精致。

网上有售卖星星命名权的商家打出“美国国家宇航局官网永久登记”的宣传语。

有商家的宣传海报上宣称“美国国家宇航局官网永久登记”“全球认证 现实可见 APP可查”。当记者询问客服能否在美国国家宇航局官网查询时,客服又顾左右而言他,不愿正面回应。

网上有售卖星星命名权的商家打出“全球认证”的宣传语。

其中一家客服告诉记者,太空中一共有88个天文星座,顾客付款后,只能选星座,商家会在星座中随机选择一颗星星为顾客命名。之后,顾客可以在商家提供的客户端中输入编码,查看属于自己的星星。

据客服介绍,他们的生意热销全球,很多“粉丝”会购买星星送给自己的偶像。这名客服称,一名当红女明星就拥有上百颗星星的命名,“都是粉丝花钱在我们这儿买的”。

个人花钱在网上买星星命名权,靠谱吗?这不仅是记者的疑问,不少网友也在问:花钱买的星星,谁会认可?

有网友在留言中说,这就是“浪漫税”,承认星星以你名字命名的只有你自己。也有网友直言,花钱买星星命名权就像自己指着天上的云说“这朵云以后就叫李狗蛋了”。

记者注意到,国内科学院官方科普微平台“科学大院”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到,要花钱买的星星都不是好星星。文章说,所有能在市场上买到的星星命名权,仅仅是一种带有娱乐性的商业行为。

小行星命名权不能售卖

国内地质大学(武汉)教授张昊在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提到,他也曾看到网上售卖星星命名权的链接,“大家买回来就是图一个好玩”。

小行星的命名权属于发现者或者发现机构,但无论是发现者还是机构都不能出售小行星命名权。

以“樊锦诗星”命名过程为例,“樊锦诗星”由国内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于2007年10月9日发现,国际天文联合会于2013年12月给予其永久编号,并确认紫金山天文台拥有该天体的发现命名权。

2020年,国内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向国际天文联合会申请,将国际编号为381323号的小行星命名为“樊锦诗星”,并于2021年5月14日获得批准。

和“樊锦诗星”命名过程略有不同的是,“张昊星”则由国外一位天文学教授向国际天文联合会推荐。

国际天文联合会对于“张昊星”的介绍。

看似不复杂的命名过程背后,其实要花费天文学者数十年的努力。目前各类天体中只有小行星可以根据发现者意愿进行提名,是经国际天文联合会审核批准从而得到国际公认的天体。

命名小行星的第一步是要发现一颗小行星。当一名观察者连续两个晚上第一次观察到小行星后,可以将结果发送到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行星可获得一个临时名称。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如果能够在4次回归周期中观测到小行星轨道数据,小行星就能获得一个国际永久编号,并会在《国际小行星通报》中发布。发现者就可以提出命名申请。

今年2月,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学生付熙哲发现了一颗小行星,并收到了国际天文学联合会颁发的确认证书。付熙哲解释,收到确认证书只是小行星拥有了临时编号,顺利的话,需要6年左右才能获得正式编号和被命名的权利。

谁能够给小行星命名

国内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副研究员罗兴波曾撰文解释,小行星的命名,遵照谁发现谁拥有提名权的规则,一般授予在某一领域里有突出贡献的人物,或机构、地名、事件、其他发现者意愿的对象。

1928年,国内现代天文学家张钰哲发现了1125号小行星,后来将其命名为“中华”,这是国内人发现的第一颗小行星。

“科学大院”在2021年3月的一篇文章中介绍,据不完全统计,用国内元素命名的小行星有80多颗。

为科学家、学者命名是我们最为熟悉的小行星命名方式,例如“袁隆平星”“吴孟超星”“屠呦呦星”等。也有用古代著名人物命名的小行星,比如“张衡星”“祖冲之星”“孔子星”“老子星”“司马迁星”等。

作家金庸、歌手周杰伦、导演徐克、演员林青霞也曾被爱好天文的“粉丝”无私赠送小行星命名。

张昊告诉记者,国内外推荐的小行星命名对象会有所不同。同张昊一批获得小行星命名的人共有196位, 80%的获得者都是“90后”年轻人,多为天文学或小行星领域的科研新星。

国内地质大学(武汉)张昊教授。本人供图

记者注意到,除了以人物命名,还有多颗小行星以国内地名、城市命名,如以省级行政区命名的小行星有“山东星”“江苏星”等,“湖北星”的小行星编号为2547,“武汉星”的小行星编号为3206。

小行星命名不搞商业活动

国内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工作人员曾透露,随着小行星命名影响的扩大,有国内实业界人士主动向天文台出资,以换取小行星命名,但均被拒绝。一名内地知名明星几次托人找到紫金山天文台,希望能够用自己的名字命名小行星,也被拒绝。

“小行星命名很严肃,不搞商业活动。”工作人员表示,商业性命名会亵渎科学家的研究。

对于小行星命名,国际天文联合会曾发布过具体要求。例如,

对于政治或者军事人物,必须在去世100年之后才能被命名,但如果是有争议的政治人物,无论去世多久都不能命名;

发现者不能将小行星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但两位发现者可以互相交叉命名;

名字中不得带有攻击性词语;

名称不能与现有小行星名字太过相似;

不允许为宠物命名;不允许商业性质的命名。

即使获得小行星命名,获得者也很难看到星空中属于自己的星。

张昊说,小行星是肉眼看不到的,用天文爱好者的望远镜也很难看到。以观测“张昊星”为例,望远镜的口径至少要达到110厘米以上,这已远远超出天文爱好者望远镜能拥有的最大口径。

一名网友说,小行星离我们虽远,但联系着人类的精神世界,用小行星命名是致敬我们最尊敬的人的一种方式。

来源:长江日报

流程编辑:tf008

标签:

提交需求或反馈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