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百科

宠物百科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宠物百科 >

弃养宠物背后暗藏较大风险 这地立法了!养犬“遗弃罪”成立

原生态宠物号 2025-01-04 17:11 32


弃养宠物背后暗藏较大风险

国内培森动保公益研究院发布的《国内。辛艰常异况情存流浪动物现状及成因》一文显示,随着宠物饲养数量不断增加,遭到遗弃的犬、猫数量也在逐年递增。据统计,全球流浪动物数量约为2亿只,国内流浪动物数量为4000万只,占全球流浪动物总量的五分之一,它们的生存情况异常艰辛。

记者发现,除了常见的宠物猫、狗被主人弃养的现象存在以外,近年来,“另类宠物热潮”一浪。视忽容不险风的面方等态接着一浪,比如王思聪买羊驼、宋茜养香猪、程潇养蜥蜴等等。一些人甚至为了满足心中所“爱”,将薮猫、画眉鸟等国家保护动物当作宠物饲养。被遗弃的宠物中也包括一些另类宠物,这关联到的法律和生态等方面的风险不容忽视。

弃养

弃养宠物的原因五花八门

患病、搬家、家人不同意、备孕等等都成了弃养动物的原因。很多人弃养宠物,其实迫于无奈或者不可抗因素,还有的人因“宠物热”冲动性购买,或者被商家忽悠购买……

据《2021年国内宠物行业白皮书》的数据,公众最不能接受的不文明养宠行为中,弃养排在首位。

张女士告诉记者,她在网络上经常看到一些宠物被弃养的帖子,“有的人‘病了’,他们养猫、养狗、养鸭子……不是为了照顾好动物的一生为目的,而是跟着流行趋势,把动物当成‘爱马仕’。它们不只是商品,还是有血有肉的生命啊!”

“弃养动物的原因五花八门,患病、搬家、家人不同意、备孕等等都有。很多人弃养宠物,其实迫于无奈或者不可抗因素。”宠物医生朱鹭迪说。记者了解到,还有的人因“宠物热”冲动性购买,或者被商家忽悠购买……

价格相对高昂的柯尔鸭,也存在被遗弃的现象。柯尔鸭,外形圆滚滚,羽毛雪白,因王思聪高调购买和各种有趣的表情包爆红。柯尔鸭的相关市场也很火爆。市场上,一枚柯尔鸭鸭蛋价格100元起步,有的高达2000元。一家专卖柯尔鸭的淘宝店客服告诉记者,柯尔鸭成鸭价格普遍为几千元不等,极品成鸭价格更是高达3万元。一名宠物救助者告诉记者,她也收到过一只腿有缺陷的柯尔鸭,它原来是一名小学生所养,之后因家人反对被送走。

朱鹭迪曾救助过被遗弃的蜜袋鼯。蜜袋鼯是近几年新兴的另类宠物,在抖音平台话题#蜜袋鼯#达到28.8亿次播放,还有3个破亿的相关话题。这只被遗弃的蜜袋鼯,当时和一个烂苹果一起,装在一个空的矿泉水瓶子里,被扔在路边。朱鹭迪的一个客户捡起瓶子送到他所在的医院。“身子很瘦,也没有什么精气神。”经过朱鹭迪的救治,这只蜜袋鼯被他的一位客户领养。

记者从北京黑豹野生动物保护站站长李理处了解到,在保护站的日常工作中,他曾救助过不少不属于北京市的物种,有的甚至是国外的动物。李理分析,“有人想突出自己的个性,表现跟别人不一样,为了显摆,饲养一些另类宠物,有的还是野生动物,这是违法的。”

启明动物救助中心工作人员乔伟告诉记者,把狗遗弃到救助中心的人很多。“我们治好了一些有病的狗,还有主人要把它们要回去的情况也并不少见。”乔伟说,遇到这种情况,中心是不会退还的,会给宠物找一个新的主人。

就在今年6月末采访的当天,派出所联系启明动物救助中心领回一只被丢弃的布偶猫。布偶猫的市场价格在一万元上下浮动,尽管价格并不低,但也不乏将其丢弃的人。这只布偶猫被主人装在猫袋里遗弃在路边。因为在太阳下面暴晒,猫袋里温度很容易飙升到摄氏四五十度,猫可能很快就因为脱水而死。

乔伟说,有些有钱的宠物主不在乎转卖的钱,买了品种猫、狗就直接丢弃,懒得花费时间和精力卖。对于他们来说,遗弃可能是成本最低的。

乔伟还提到,一些尝试繁殖的饲养主因为养的动物贬值就丢弃。以前贵宾狗也很名贵,这两年有不少贵宾狗成了流浪犬,这跟贵宾狗数量变多、不值钱有关。

后果

被弃养的宠物大部分都活不下来

被弃养的宠物,大概有百分之七八十都活不下来,无形中也会给社会增添不必要的负担。遗弃“异宠”,也可能增加生态安全、生物安全以及公共卫生等方面的风险。

湖北省武汉市小动物保护协会会长杜帆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被遗弃、流浪在外的宠物,大概有百分之七八十都活不下来。对整个社会来说,弃养宠物的行为无形中会给社会增添不必要的负担,比如流浪狗容易打架、咬人,甚至可能会传播一些疾病。

启明动物救助中心日常遇到的遗弃情况中,包括刚断脐带的小狗,被丢弃在垃圾桶里。乔伟说,这种情况下小狗很难救活,100条里能救活一条都很难, 要找大一点的狗带着小狗。

“若宠物被弃养,会加重焦虑的压力,并且部分动物有严重的自残行为,甚至死亡。像蜜袋鼯这样的另类宠物,因为孤独和抑郁可能会自残。”朱鹭迪告诉记者,如果宠物被弃养,宠物的自身健康和心理都会受到影响。

随着消费者对宠物类型需求愈发多元,蛇、蜥蜴、菱锯脂鲤等“另类”宠物,开始在市场上流通。另类宠物,也称为“异宠”,是区别猫、狗等传统宠物的家庭饲养伴侣动物,从两栖动物、爬行动物、节肢动物到哺乳动物,无所不包。 也有相关专业人士指出,“异宠”是未经人类成千上万年的驯化,在属性上仍属于野生动物的动物。

柳州小动物保护协会日常会救助寻常的猫、狗,也救助过美洲绿鬣蜥、刺猬、兔子等另类宠物,还有猫头鹰、猴面鹰、號、土拨鼠等野生动物。协会志愿者薇薇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18年7月,救助队在市区救助了一只被遗弃在外的美洲绿鬣蜥。该绿鬣蜥是当地消防队员发现移交在此的,当时已接近一米五长。因为气候不同,协会仅仅照顾了两年就去世了。薇薇表示,绿鬣蜥在国内是外来物种,城市里出现这么大的野生美洲绿鬣蜥,极有可能是有人饲养遗弃的。

尽管如今有很多民间救助志愿者团队自发救助各类需要保护的动物,但并非每个都有另类宠物的救助经验。武汉小动物保护协会就发文表示,救助的是猫和狗这类动物,没有救助异宠的经验。救助队会根据情况,提醒发现者联系林业局和森林公安或其他相关部门加以解决。

在保护站的日常工作中,李理曾救助过不少不属于北京市的物种,有的甚至是国外的动物。早些年有的人一麻袋一麻袋地将“不知品种”的蛇放生,有的人将巴西龟、鳄龟等动物放归野外,“这可能对本土生态系统造成局部的毁灭性打击。”

李理还提到,有人将藏獒、赤狐、眼镜蛇等动物当作异类宠物饲养后又放归山林,其本身可能没有纯正的基因或者有相关疾病,会对本地相关动物带来传染隐患、基因不稳定等问题,很多情况都会影响当地的生物环境。李理也表示,随着管理的加强、法律的完善,近年来保护站遇到野生动物被当作异类宠物饲养的现象变少了。

“近年来国内饲养异宠的人有增多的趋势,但并不是每个饲养者都清楚饲养异宠存在哪些潜在风险。”世界动物保护协会孙全辉博士说道,“不断升温的异宠需求除了直接影响动物本身,也可能增加生态安全、生物安全以及公共卫生等方面的风险。”

背后的法律问题

专家:

如果饲养、丢弃的是外来入侵物种,有可能涉嫌犯罪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钱叶芳教授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对放生有限制性规定,但对遗弃宠物没有特别规定。只有一些地方性法规对于犬这样常见的宠物规定不能遗弃,例如山西省吕梁市公安局和城市管理局发布的《关于切实规范文明养犬行为的通告》规定,不得虐待犬只,不得遗弃犬只。

世界动物保护协会的孙全辉博士告诉记者,“不少被贩卖的异宠种类其实属于濒危物种,被《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禁止国际贸易,有的受到我国法律保护,禁止非法饲养。”一些人弃养的绿鬣蜥,被列入CITES附录二,依法被核准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收购、运输、出售绿鬣蜥在我国是违法的。

“据了解,饲养野生动物宠物的法律法规目前尚在起草之中,未来部分人工繁育的鸟类和爬行动物有可能被允许作为宠物饲养。”孙全辉博士还提到。

国内政法大学教授、刑法专家阮齐林告诉记者,如果饲养、丢弃的是外来入侵物种或者是国家保护动物,那么有可能涉嫌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规定,“违反国家规定,非法引进、释放或者丢弃外来入侵物种,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阮齐林提到,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以及各省的一级、二级保护名录的动物,是不能由个人擅自饲养作为宠物的。国内已加入CITES,其附录一、二的物种等同于国家一级、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若饲养会涉及法律风险。

阮齐林表示,《民法典》第1249条规定,被遗弃或者逃逸的动物在被遗弃或者逃逸期间给他人造成损害的,原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不管是什么宠物,只要不涉及破坏环境,不是保护动物,一般来说饲养是没有问题的。如果饲养的宠物给他人造成损害,侵犯到他人的权益,宠物主便需要承担民事责任,情节严重的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相关法律法规

一些地区正在完善相关的规定

孙全辉博士告诉记者:“对于饲养猫、狗等传统意义上的宠物,我国《动物防疫法》、各省市出台的《饲养宠物管理规定》《犬只管理条例》等,都有明确的相关规定。”

记者检索发现,一些地区在防止弃养宠物行为方面,正在完善相关的规定。

上海首例养犬人遗弃犬只案发生在2020年,两位外卖小哥在路边发现一只被人弃养的受伤的老年犬。上海浦东警方介入后,根据《上海市养犬管理条例》,对弃养人吴某处以罚款500元。

在湖北,今年3月1日施行的《湖北省动物防疫条例(修订)》规定,遗弃饲养的犬只的,由养犬登记机关收容犬只,并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在福建,弃养犬只造成疫病传播或将被罚款一万元。近日,福建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福建省动物防疫条例》,该《条例》将于10月1日施行。该《条例》要求,饲养犬只的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弃养,并明确规定,单位和个人随意弃养犬只,造成动物疫病传播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动物防疫主管部门处最高一万元的罚款。

“喜欢动物要选择正确的方式,在旅游、保健、饮食、养宠等生活消费中,奉行善待动物、尊重生命的理念,减少对动物的不利影响,避免给动物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和伤害。”孙全辉博士表示,“保护和善待动物是和谐社会和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文中姓名薇薇为化名)

(成都商报)

这地立法了!养犬“遗弃罪”成立

位于重庆渝北区和九龙坡区的旺汪家园宠物中心义工冯成勇依旧眉头紧锁,但心里却不像往年那般焦虑,因为他知道重庆养犬立法了。

养犬“遗弃罪”成立 最高罚千元

近年来,弃养宠物的现象明显增加,直接导致流浪动物的数量快速攀升,带来了诸多社会问题。

2022年12月14日,《重庆市养犬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经重庆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条例》共7章,49条,将于2023年6月1日起施行。

其中备受关注的“弃宠”行为,也有了相关规定。《条例》第二十六条明确规定,养犬人和管理人不得有遗弃饲养犬只的行为。如违反,由公安机关处警告或者一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的罚款。这就意味着,弃养违法将被“重”罚。

△被遗弃的犬只很难追溯其主人信息

弃宠成本低 易成恶性循环

在重庆南岸的欢天喜地动物保护基地,54岁的负责人陈军一个人要照顾70多只流浪动物,压力相当大。

谈到招募领养缓解压力,陈军皱起了眉头,“我对领养非常谨慎,从这5年救助经验看,绝大多数人领养了仍会弃养,特别是‘土狗’很大可能被领养人卖掉,‘救助—抛弃—再救助’这就变成了恶性循环。在选择领养人时我会仔细考察对方态度和经济状况,同意上门家访才放心。”

“说到底,还是弃养成本太低。”陈明才强调,许多人饲养宠物责任感不强,缺少科学养宠的知识以及养宠的长期规划,遇到结婚、生子、搬家等情况时,往往“一弃了之”。陈明才说,《条例》建立的犬只个体识别制度,让“汪星人”有了身份证。将犬只身份纳入数据库,便于为遗失犬只“找到回家的路”,也在一定程度上警示了养犬不负责、随意遗弃的行为。

陈明才表示,本次重庆发布相关条例,从法律角度对文明养犬作出进一步规范,说明政府在养犬观念上有很大进步。

△义工冯成勇查看流浪动物情况

源头下功夫 减少“流二代”

在流浪狗的安置问题上,陈明才提出了“政府搭台,民间唱戏”的建议。他认为,仅靠民间力量远远不够,政府要牵头,加大投入精力,可以吸纳民间力量,在政策上扶持倾斜支持民间流浪动物收容机构。

例如政府提供场地,可以抽少量人力物力监管指导流浪动物的管理维护。

他认为,“目前宠物销售市场鱼龙混杂,很多商家没有营业许可证仍在从事大量买卖活动,源头没控制,交易太随意,动物健康得不到保证,市面上出现越来越多被抛弃的动物,应该加强活体销售整条产业链的监管力度,从源头上提高宠物活体销售买卖门槛,对活体销售的环境空间以及卫生条件等设置达标标准。每只动物设定对应的档案,方便源头管理。在相应法律法规的约束下,可以规范很大一部分人文明养犬,尽量减少‘流二代’‘流三代’的出现。”

△志愿者安抚收养的流浪狗,这可能是它第一次被人类拥抱

人宠“情”未了 请善待它们

“虐待、弃养犬只的行为会给社会增加负担。犬只作为一个鲜活的生命,一旦我们决定饲养,就应该对其负责到底。”

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教师,重庆市律师协会民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重庆未言律师事务所兼职律师黎乃忠表示,处罚只是手段,不是根本目的。

既然文明养犬问题和每一位居民的切身利益都有关系,那么也不妨发挥基层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自治优势,鼓励邻里之间互相监督,鼓励业主自发地参与社区自治。

杜绝弃养犬只,关键还是要提高大家善待动物的意识,从身边做起,从社区做起,逐渐建立起全社会文明养宠的良好风气。

请善待这些毛孩子吧!

(原标题:弃宠?这地会重罚!)

来源:央广网

流程编辑:TF060

标签:

提交需求或反馈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