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百科

宠物百科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宠物百科 >

十种最会模仿人类说话的鸟 可爱的乌鸫鸟

原生态宠物号 2025-01-04 17:11 36


十种最会模仿人类说话的鸟

外貌特征:非洲灰鹦鹉是大型的鹦鹉,头部圆形,尾巴比较短,面部长毛喜欢攀爬。羽毛以灰色为主,嘴巴呈弯曲的形状。

习性和行为:非洲灰鹦鹉以其擅长模仿人语的能力而闻名,并且是已知的几种可以与人类真正交谈的动物之一。它们喜欢在树上或棕榈树上栖息,通常数只一起活动。非洲灰鹦鹉主食各类种子、坚果、水果花蜜、浆果等。

栖息地和分布:非洲灰鹦鹉通常栖息在低海拔地区及雨林中,主要分布于非洲地区。

保护状况:非洲灰鹦鹉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02 折衷鹦鹉

外貌特征:折衷鹦鹉又名红胁绿鹦鹉,身长约30厘米。它们羽毛主要是绿色的,头部及前胸部分呈红色,尾巴长而锋利。

习性和行为:折衷鹦鹉主要栖息于热带雨林和低地森林,以种子、浆果、水果、坚果、昆虫及其幼虫为食。它们可以模仿人类的语言和周围环境的其他声音,有些鹦鹉甚至可以学习和唱整首歌,并且有时会欺骗它们的主人。

栖息地和分布:折衷鹦鹉主要分布于印度尼西亚、新几内亚、澳大利亚等地区。

保护状况:暂无特别的保护措施。

03 虎皮鹦鹉

外貌特征:虎皮鹦鹉种类繁多,外形多样,常见的有黄蓝虎皮鹦鹉、白蓝虎皮鹦鹉、绿蓝虎皮鹦鹉等。它们的羽毛通常是白色、绿色、黄色等颜色。

习性和行为:虎皮鹦鹉是全世界普遍的宠物鸟,品种繁多,顽皮可爱,是大众广泛喜爱的宠物。虎皮鹦鹉也是会说话的,但需要主人不断地教导,教学过程中只能一只一只地教导,否则太顽皮的虎皮鹦鹉是不会学习的。

栖息地和分布:虎皮鹦鹉主要是宠物鸟,分布于全世界。

保护状况:虎皮鹦鹉目前没有特别的保护措施。

04 黄颈亚马逊鹦鹉

外貌特征:黄颈亚马逊鹦鹉是典型的攀禽,体长约38厘米。它们的前额及冠绿色,颈背下及后颈有一条黄带,喙呈深灰色,向上颌底部逐渐淡色。

习性和行为:黄颈亚马逊鹦鹉以其模仿各种声音的能力而出名,能够模仿各种各样的声音并且模仿得非常像。它们通常只与一个人联系, 主人与宠物之间的互动是决定这只鹦鹉说话能力的最重要因素。

栖息地和分布:黄颈亚马逊鹦鹉主要分布于中南美洲的热带雨林中。

保护状况:黄颈亚马逊鹦鹉目前没有特别的保护措施。

05 环颈鹦鹉

外貌特征:环颈鹦鹉也叫红领绿鹦鹉,身长约30厘米。它们的羽毛主要是绿色的,头部及颈部呈红色,尾巴长而锋利。

习性和行为:环颈鹦鹉主要栖息于山麓开阔的疏林地带以及村庄、农田和乡镇庭园等地区。以植物果实与种子为食,也吃谷物和其他灌木浆果、花朵、花蜜等。它们是鹦鹉种类中最杰出的鸟类之一,可以学习200-250个单词,并且常试图模仿周围环境中的人类声音,也可以通过听音乐来学习单词。

栖息地和分布:环颈鹦鹉分布于范围极广的非洲和亚洲多个国家。

保护状况:环颈鹦鹉目前没有特别的保护措施。

06 和尚鹦鹉:

外貌特征:和尚鹦鹉主要是绿色的,有着长而蓬松的尾巴和突出的喙。雄鸟和雌鸟的外观相似,都有白色的眼睛和黑色的爪子。

习性和行为:和尚鹦鹉是一种聪明的鸟类,可以模仿人类的声音和周围环境发出的其他声音。它们需要适当的训练才能够学会模仿人类的语言。 和尚鹦鹉喜欢吃各种草、树木和其他植物的种子、芽和花,以及水果和浆果,偶尔也会食昆虫。

栖息地和分布:和尚鹦鹉主要栖息于海拔1000米以下的干燥开阔林地、棕榈树林、农业耕作区等地区。它们分布于玻利维亚、巴拉圭、巴西和阿根廷。

保护状况:和尚鹦鹉目前被列为无危物种。

07 鹩哥:

外貌特征:鹩哥体形较大,体重165-258克,体长234-304毫米。全身大致为黑色具紫蓝色和铜绿色金属光泽,头侧具桔黄色肉垂及肉裾,雌雄相似。

习性和行为:鹩哥是东南亚地区最能说话的鸟类之一,能够模仿和发出多种有旋律的音调。它们能以几乎相同的音调和质量模仿人类的讲话,同时还会发出各种各样的口哨声、哀号和尖叫。

栖息地和分布:鹩哥分布于东南亚地区,包括泰国、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

保护状况:鹩哥目前被列为无危物种。

08 凤头鹦鹉:

外貌特征:凤头鹦鹉共有21种鸟类,和其他的鹦鹉一样有钩曲的喙和对趾足。不同的地方主要在几个生物特征,包括能够收展的头冠和炫彩的羽毛。不同种类的凤头鹦鹉外形不同, 玫瑰色的凤头鹦鹉、黄色的凤头鹦鹉和长喙的凤头鹦鹉更能说话。

习性和行为:凤头鹦鹉的模仿能力很强,可以模仿各种各样的声音,但它们说话能力完全取决于训练的质量。

栖息地和分布:不同种类的凤头鹦鹉分布于世界各地。

保护状况:不同种类的凤头鹦鹉的保护状况不同,有些种类被列为濒危物种。

09 黄冠亚马逊鹦鹉:

外貌特征:黄冠亚马逊鹦鹉是中等大小的鸟类,大约有30厘米长。它们的外观主要是绿色的,头部有明显的黄色冠。

习性和行为:黄冠亚马逊鹦鹉是聪明的鸟类之一,能够学习模仿人类的语言和其他声音。其中一些鹦鹉非常健谈,学话能力佳,人工繁殖鸟不怕人且与饲主互动频繁。野生的黄冠亚马逊鹦鹉通常生活在热带雨林中,喜欢在树上觅食和栖息。

栖息地和分布:黄冠亚马逊鹦鹉生活在美国南部和北美的热带雨林中。

保护状况:黄冠亚马逊鹦鹉目前被列为无危物种。

10 青绿顶亚马逊鹦鹉:

外貌特征:青绿顶亚马逊鹦鹉是中等大小的鸟类,体长大约30厘米。它们的头部和身体主要是绿色的,头顶有明显的青色和蓝色。

习性和行为:青绿顶亚马逊鹦鹉是受欢迎的宠物之一,能够模仿人类的声音和歌曲。如果训练有素的话,它们可以谈上几个小时。青绿顶亚马逊鹦鹉是较常见的亚马逊鹦鹉之一,卓越说话能力及美丽的外表常受我们青睐。

栖息地和分布:青绿顶亚马逊鹦鹉主要生活在南美洲,包括巴西、委内瑞拉、秘鲁等国家。

保护状况:青绿顶亚马逊鹦鹉目前被列为易危物种,需要加强保护。

可爱的乌鸫鸟

摄影存景美 诗词悦心扉

图文|刘梅生

可爱的乌鸫鸟

2022年6月退休之后,我也时常在家或外出“打鸟”,每每有意外的收获。一年来,已将麻雀、白头翁、花喜鹊、灰喜鹊、乌鸫、八哥、白鹡鸰、金翅雀、红尾鸲、戴胜、燕雀、棕头鸦雀、燕子、灰椋[liáng ]鸟等众多种鸟儿和夜鹭、池鹭、白鹭、苍鹭等涉禽收入自己电脑的图库中。今年以来,曾将麻雀、白头翁、红尾鸲、池鹭、小䴙䴘等的照片在网上分享,深受广大朋友们的喜爱。

近日,天气炎热,宅在家中,盘点一下自己这一年来的收获,看着各种鸟儿的可爱神态,想着它们的叫声和拍摄时的场景,也是一种享受。

在众多鸟儿中,我还是比较喜欢乌鸫鸟。最初见到乌鸫鸟是在家里,从窗户里看到有只体型稍大的黑色鸟儿落到院里。见它长得非常好看,便引起了我对它的关注。后来在公园里也经常见到它的身影,它的眼睛长得大而有神,还带着金黄色眼圈。黑色闪亮的羽毛,黑腿、黑爪搭配着橘黄色的喙,看上去特别精神。

乌鸫鸟的长相与八哥、乌鸦相似,体型比八哥略大,只是没有八哥的鼻羽和翅上白斑。与乌鸦相比略小,却多了黄色眼圈和黄色的嘴,容貌自然比乌鸦漂亮了许多。

虽然经常见到乌鸫的身影,去年下半年却几乎没有听到它的鸣叫声。以至于今年春天听到它的叫声还误以为是八哥在叫。今年早春的一天,突然听到院子里树上有鸟儿在高声歌唱,声音高亢而且婉转多变,却听不出是什么鸟在叫。便急忙过去察看,远远看去有点像乌鸫,又有点像八哥。因为之前没有听到过乌鸫这么响亮的叫声,主观认为是八哥在叫。但近距离观看却没有找到八哥那标志性的一撮鼻羽,细看之下发现正是一只乌鸫鸟在引吭高歌。

上网查询后得知乌鸫为鸟纲雀形目鸫科鸫属的鸟类,就是大名鼎鼎的百舌、反舌,此外还有黑鸫、黑山雀、牛屎八、日雀、乌鸪、国内黑鸫等名称。

春季繁殖期间,是乌鸫最活跃的时候,此时的它能歌善舞,鸣叫声婉转昂扬,有多彩的曲调。雄性乌鸫尤其善于仿效多种鸟的鸣叫声,可学唱画眉、黄鹂、柳莺、燕子等鸟鸣,甚至小鸡的叫声都学得惟妙惟肖,几可乱真,因此它又有“百舌”“反舌”之称。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百舌处处有之,居树孔、窟穴中。状如鸲鹆而小,好食蚯蚓。立春后则鸣啭不已,夏至后则无声,十月后则藏蛰。

乌鸫因其长得漂亮,而且善于鸣叫,历来广受我们喜爱。因为我们喜欢乌鸫,而且乌鸫也是一种易于驯养的鸟,所以从春秋早期开始,乌鸫就被当做与八哥一样的宠物鸟为我们所笼养,并积累了丰富地喂养乌鸫的经验。至今在国内南方乌鸫仍是我们喜欢饲养的歌鸟之一。

因为喜欢乌鸫,所以历代诗人也多有写“百舌”“反舌”的诗篇。如杜甫的《百舌》:“百舌来何处,重重只报春。知音兼众语,整翮岂多身。花密藏难见,枝高听转新。过时如发口,君侧有谗人。”华岳的《百舌》诗中 “解将一片无情舌,学尽百般能语禽。红英紫萼纷如雪,万姹千娇总饶舌。”则把乌鸫的善歌写得活灵活现。顾逢的《百舌》诗赞乌鸫曰“得意春风里,山林异样鸣。虽无三寸舌,解作百禽声。巧处难求色,听时可辨名。金笼容不得,应是愧流莺。”

我们因立场、观点各异,写出来的诗句也各有侧重,有赞扬的,也有讥讽的。释云岫《百舌》诗赞扬乌鸫“寻常多逐众禽飞,才得春风百样啼。毛羽不佳谗舌便,桃花枝上骂黄鹂。” 饶节《百舌》诗赞乌鸫曰“多能百舌弄春晴,解作春风百鸟声。独立高林千尺上,黄鹂无数不能鸣。”而张舜民则在《百舌》诗中讥笑乌鸫只能模仿其它鸟的声音,没有自己的特色,曰:“学尽百禽语,终无自己声。深山乔木底,缄口过平生。”

诗我们在诗中也写到了乌鸫夏至后不再鸣叫的情况,如李光的《反舌》诗“喧喧木杪弄新晴,羁枕惊回梦不成。任是舌端能百啭,园林春尽寂无声。” 释文珦的《反舌》诗“毛羽诚无取,禽中号善鸣。能将一片舌,巧作百般声。元是因风气,曾非出性情。君看五月后,瘖默愧流莺。”

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听到乌鸫那清脆、婉转、多变的歌声了,看来《月令》“仲夏反舌无声”是真的。

我们还是看看乌鸫鸟的风采吧。

一、衔泥筑巢

二、觅食

三、悠闲枝头

四、捉住蚯蚓了

五、戏水

六、枝头吟唱

作者简介

刘梅生,字诗农,号超然山人,祖籍山东青州,工行退休员工。先后就读于南开大学和山东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喜欢诗词、摄影、围棋等,现为济南市作协会员。其微信公众号“诗草苑”以“摄影存景美,诗词悦心扉。人生多美好,与君共分享。”为主旨,致力于传播诗词文化等。他编著的《从诗词格律研究到写作实践》系统地介绍了诗词知识和四十多个词牌的格律规范,收录了大量名家名篇诗词,也收录了个人诗词作品一百余首,书末附有大量摄影书画作品。该书由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是一本不错的诗词格律知识教科书和内容丰富的诗词集。

诗草苑

秉持“种诗词花草,分享人生美好”的初心,履行“摄影存景美,诗词悦心扉,人生多美好,与君共分享”的承诺,致力于传播诗词文化,努力打造精品诗词公众号。

标签:

提交需求或反馈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