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原生态宠物号 2025-01-04 17:13 9
具体是什么情况,我们可以简单看一下。
得病男子是一名绘画师,前往医院检查是因为咳嗽了两个星期后开始间断咳血。医生建议做胸部CT检查,然后做相关的化验检查。
胸部CT检查结果并不理想,因为肺内有占位病变,且有多发结节,存在肺癌的可能,病人还有发热的症状,医生怀疑还有继发感染。
办理住院手续后,病人又进行了肿瘤标记物等相关检查,不过肿瘤标记物没有异常升高。
这可把医生给难住了,有的检查结果支持肺癌,有的则在否定肺癌。
为了进一步确诊,医生建议病人再做CT平扫+增强扫描,检查结果同样是怀疑是肺癌。
后续,患者又要求做PET-CT,检查结果不支持恶性肿瘤。
要想最终确诊,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行肺部穿刺检查,只是患者怕疼一直不同意进行穿刺活检病理检查。
一次偶然的机会,医生从患者和妻子的聊天中得知,患者家中养了几只鸽子。
获得这一消息后,患者的病情可谓是守得云开见月明,因为有一种叫隐球菌的真菌会在鸽子粪便中存活,人将这种真菌吸入呼吸道就会可能会引起隐球菌感染,导致隐球菌肺炎,而隐球菌肺炎的临床症状就包括在肺里引起肿块,患者咳血,发热。
随即医生让患者做了隐球菌抗原检查,没想到的是隐球菌抗原呈现阴性。
这让患者的病情又扑朔迷离了起来。
为了早日确诊,制定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医生再次同患者沟通做穿刺检查,好在经过医生的努力,患者同意做穿刺检查了。
检查结果一出,患者的病情就盖棺定论了,取出的病理组织中没有癌细胞,但是有大量隐球菌孢子,患者可以确诊得的是隐球菌肺炎。
导致患者发病的原因就是其家中养殖的几只鸽子,患者经常同鸽子接触,难免跟鸽子粪便打交道,吸入隐球菌后就可能导致隐球菌肺炎的发生。
好消息是患者得的并不是肺癌,而隐球菌肺炎是可以通过抗生素治愈的。坏消息是养鸽子要注意了,因为鸽子是有可能将疾病传染给人类的。
其实,不仅仅是鸽子,其他品种的宠物可以将疾病传染给人。
统计表明,50%的动物传染病可以传染给人,而人的传染病有63%来源于动物,新发传染病有75%来自动物。
已知有超过250种的人畜共患病病原微生物,其中有大约40种是通过狗和猫传播。
根据病原体的不同,动物能传染给人的疾病可分为由病毒引起的、由细菌引起的、由寄生虫引起的和其它病原引起的。
以上疾病中,能从宠物传染给人类的常见疾病有如下几种:
1、流行性感冒
最近几年全球爆发流行性感冒,且该病突破了物种间的屏障。比如鸽子、蛋鸡、候鸟等都可能将禽流感传染给人,猪可能将猪流感传染给人。#H3N8禽流感能传人意味着什么#
关于禽流感,近日,广东省疾控中心官网发布消息,中山市报告了1例H3N8病例,这是2022年至今,我国第三次报告H3N8禽流感人感染病例了,此前两例分别在我国河南省和湖南省。
到目前为止,共有11种禽流感病毒亚型可引起人类感染,其中最“主流”的是H5N1和H7N9禽流感病毒株。
《One Health》期刊上发表的一项研究结果认为,禽流感可能是下一个新的大流行病毒毒株的来源。
2、狂犬病
曾几何时,我国是狂犬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好在经过努力,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狂犬病在我国就得到一定控制。
从2017年到2021年我国狂犬病发病例数和占法定传染病总发病人数的比例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这5年中,发病例数分别为516例、422例、290例、202例和157例,狂犬病发病人数占法定传染病总发病人数的比例分别为0.007%、0.005%、0.003%、0.003%和0.003%。
发病例数的下降也让狂犬病死亡人数逐年下降,2017年-2021年我国狂犬病死亡人数分别为502人、410人、278人、188人和150人。
虽然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都在下降,但其极高的死亡率让人家中养有猫、狗等宠物的人不得不防。
2、大肠杆菌病
能导致人发生疾病的大肠杆菌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以产肠毒素大肠杆菌、肠致病性大肠杆菌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为代表的致泻性大肠杆菌,重要的临床症状就是腹泻和肠炎。
一种是能引起人和动物肠外组织感染并严重致病的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主要引起败血症、脑膜炎、呼吸道感染和泌尿道感染。
3、布鲁菌病
布鲁菌病是由布鲁菌引起的人兽共患病传染病,也被称为布氏杆菌病或布病。
我国的牛、羊、猪、犬等均有布鲁菌病存在,这四种布鲁菌人都有可能感染,不过羊型菌对人的毒力最强。
该菌主要侵害生殖系统,人感染后会表现为生殖系统功能改变,并有发热、多汗、关节疼、肝和脾肿大等症状。
最近十几年的时间内,发生过两起重大布病感染的疫情。
一起是2010年12月,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有关教师因未对购入的实验山羊进行现场检疫,学生实验过程中也未按照标准的试验规范进行操作,导致2011年3月到5月,该校27名学生和1名教师陆续确诊感染布病。
另一起是2019年兰州兽医研究所中的317名师生有接近百人呈血清学阳性,确诊为被布鲁菌所感染。
4、结核病
该病是由分支杆菌引起的人兽共患的一种慢性消耗性传染病。其会在多种组织器官中形成结核结节、干酪样坏死或钙化结节。
根据病原菌的形态,其可分为牛分支杆菌、人分支杆菌和禽分支杆菌,感染人的分支杆菌同时也能感染犬、猫、羊、牛、猪等动物。
人感染结核病后会表现为低烧、盗汗、咳嗽、呼吸困难、发力,严重时会有咳血症状。
5、链球菌病
链球菌病主要是由β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多种人兽共患病的总称。动物链球菌病中以猪、牛、羊、鸡较常见,人链球菌病以猩红热较多见。
链球菌的易感动物较多,包括猪、马、羊、牛、鸡、兔以及鱼等均有易感性。
历史上也曾出现过多次人感染猪链球菌的疫情:
一次是在1998-1999年,25人感染猪链球菌发病,其中14人死亡。
一次是2005年6月到8月,四川省爆发流行2型猪链球菌病,导致205人感染,38人死亡。
6、弓形体病
弓形体病是由岗地弓形虫引起的人兽共患病。该病是孕期宫内感染导致胚胎畸形的重要病原体之一。
弓形体的生活史中共有五种不同的形态,分别为滋养体、包囊、裂殖体、配子体、卵囊。在终末宿主体(猫和猫科动物)内具有全部五种形态,而在中间宿主(人和除猫和猫科动物以外的动物宿主,包括所有的哺乳动物、鸟类、鱼类)体内只有滋养体和包囊两种形态。
猫、狗、兔等宠物和鸟类均易感染该寄生虫,人也可通过接触猫的粪便或被污染的土壤而感染。
以上几种传染病一旦感染人会导致比较严重的临床症状,好在大多数人兽共患病都可以通过基本卫生以及按照常规兽医的护理就可以达到预防效果。
很多人将宠物作为自己的心灵寄托,享受与宠物相处的满足和快乐。长期以来,宠物可能会带来传染病,是制约我们养宠的主要原因之一。一些有孕妇或幼儿的家庭,担心宠物可能会危害他们的身体健康,选择将宠物送走,甚至遗弃。
提防传染病无疑是正确的行为,但应该采用妥当的方式。更健康,需要从更了解开始。本期内容,就让我们来认识一些常见的宠物传染病,并看穿隐藏在这些病症中的种种误区。
仗着发病即死亡的特征,狂犬病成功揽下“世界上病死率最高的传染病”桂冠,让人闻风丧胆。
狂犬病是狂犬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人兽共患,人多因被病兽咬伤而感染。临床表现为特有的恐水、怕风、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发病患者最终会死于呼吸或循环衰竭。
我国的狂犬病主要由犬类传播,加上对“狂犬病”三个字望文生义,很多人会误以为它是狗狗的专属。 所有哺乳动物都可以成为狂犬病的传播者,其中犬类、猫、兔子携带狂犬病毒的情况最为常见,我国也有一些家畜传播狂犬病的案例,如马、牛、猪等。
狂犬病毒是一种噬神经性病毒,对神经系统有很强的亲和力,人类一旦遭遇感染,病毒会从伤口慢慢渗入,从伤口近处的末梢神经开始,一步步到达中枢神经系统,最后抵达身体各个器官。我们的神经系统无法再生,如果被狂犬病毒侵害,等待我们的往往只有死路一条。到目前为止,人类仍然没有找到针对狂犬病的有效治疗方法,面对近乎百分之百的发病死亡率,我们能采取的方式只有加强预防措施。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我们应该正确认识狂犬病,以便我们更好地应对它。
狂犬病毒存在于动物神经组织和唾液当中,很多人担心被动物舔过就会感染,因此不敢接触任何动物,这其实是一种过度恐慌。狂犬病毒一般通过血液传播,在没有皮肤破损的情况下,无论是动物舌舔还是与动物近距离接触,都不会有感染的风险。
还有一句话叫“小心驶得万年船”。家养宠物的生活环境更加卫生,与流浪或野生动物相比,在外观和行为方面都表现得十分正常,有些人便以此判断被宠物咬伤不会有狂犬病的风险,可以不打狂犬疫苗——这种推断虽然符合逻辑,但并不是完全正确的。
有时,感染了狂犬病毒的动物在表现出异常之前,就已经拥有了具备传染性的带病毒唾液。哪怕是平日里在家得到良好看护的宠物,也可能在某次外出时,因接触某些野生或流浪的动物,导致感染狂犬病毒,进而增加传染给主人的风险。
预防狂犬病的关键,在于避免被动物抓伤、咬伤,以及保护皮肤上的伤口,防止伤口接触到动物及其唾液。前者只能依靠自己的防护意识,后者则可以借助一些道具实现,比如使用阻菌能力较强的水胶体创口贴,保护创口,预防感染。
接触动物后,一定要做好个人卫生的保障,认真洗手。在被动物造成伤害后,要及时判断伤口情况。如果只是表面组织上十分轻微的损伤,通常做好伤口的消毒处理即可;如果在消毒时感觉到伤口痛感明显,或是伤口已经出血,说明至少已经伤及到真皮层,必须要去接种狂犬疫苗。
普通的动物接触行为不会让我们面临狂犬病威胁,不必危言耸听,甚至一面对动物就仿佛如临大敌。但在构成感染的情况出现时,一定要提起万分重视,第一时间做消毒处理,随后及时就医。在对抗狂犬病这事儿上,只有提前预防的疫苗,没有事后保命的后悔药!
要说孕妇不能养宠物的n个理由,弓形虫危害必须是首当其冲。
弓形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会经由胎盘传染给胎儿,致使胎儿畸形,严重情况下还将造成胎儿死亡。对于胎儿来说,感染弓形虫可以说是万劫不复。
猫科动物是唯一确认的弓形虫最终宿主,狗、兔等常见宠物虽然也会成为弓形虫的中间宿主,但是单纯与它们进行接触不会感染弓形虫。
这是不是说明,养猫的孕妇必须要把猫咪送走,以保证自己和胎儿免受弓形虫病的威胁呢?实际上,只有首次感染弓形虫的猫会在感染的最初两周内传播虫卵,而且是通过粪便传播。猫粪中的卵囊也不是一“出厂”就具备传染性,它们 要在粪便中进行孵化,这会花费大约一天的时间。
在正常情况下,人类要从宠物身上感染弓形虫,首先需要养到一只首次感染弓形虫、具备传播能力的猫咪,其次还要让猫咪把粪便排放在人能接触到的地方,而主人又恰好一整天都没有进行清理,第二天才与这些粪便不期而遇,又好巧不巧地触摸了粪便中带有弓形虫的部分,还没有认真洗手,最后把寄生虫吃下了肚。
由此可见,人类因宠物感染弓形虫的条件是十分苛刻的,反倒是我们吃下生鱼、生肉而感染弓形虫的情况较多。家畜、禽类、鱼类都是弓形虫的宿主,在食用相关肉类时要确保原材料的安全卫生,而不是听信谣言,把所有责任推在宠物身上。
宠物传染病的流言十分奇怪,总喜欢给出现几率小的病症做夸大处理,出现几率大的又总被无害化宣传。
宠物有时会遭受皮肤疾病的困扰,皮癣就是其中的一大代表,一般发病部位为宠物脸部、躯干、四肢和尾部等处。感染皮癣的宠物皮肤伴有巨痒,会经常在各种物体上蹭痒。
我们对这一疾病的误区,是错认为宠物皮癣不会传染给人。然而皮癣作为一种真菌性皮肤疾病,不仅是人畜共患,还是接触性感染。真菌具有强大的传染性,对小朋友等免疫力较低的群体更是效果拔群,加上真菌十分顽强,往往需要漫长的治疗过程。
宠物会患上皮癣,主要和环境有关。在外溜宠时,如果宠物经常出没于杂乱草丛,被真菌等微生物感染的几率就会增高,此外宠物住所的阴暗潮湿也会给真菌滋生创造条件。
当宠物感染皮癣后,主人应先把它暂时隔离,以免感染其他健康的人或动物。在带患病宠物接受治疗时,要注意自我防护,如戴上手套避免发生直接的皮肤接触。
越来越多养宠物的家庭开始重视起宠物的身体检查、疫苗接种,已经遏制了大部分宠物传染病的传播。
选择养宠,应该给予它们足够的呵护。保护宠物的健康,也是在守卫我们自己的健康。对于宠物传染病,既不必杞人忧天,也不该麻痹大意,不轻信网络谣言和民间说法,做好个人和宠物的安全防护和卫生保障,才是避免感染的重中之重。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