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百科

宠物百科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宠物百科 >

警惕!你的爱宠可能会给你带来这些病 人犬易患的9大寄生虫

原生态宠物号 2025-01-04 17:13 24


警惕!你的爱宠可能会给病些这来带你给会你带来这些病

什么是人兽共患病、自然疫源性疾病

人兽共患病是指那些在脊椎动物和人类之间自然传播的疾病,传播的媒介可以是病毒、细菌、真。播传物泄排物宠、水、气菌、寄生虫等。传播的方式也很广泛,既可通过人与宠物的亲密直接接触传播,也可以通过空气、水、宠物排泄物传播。

宠物导致的人兽共患病有什么危害?

我们饲养最多的宠物包括狗和猫两种,而这两种动物导致的人兽共患病以隐性感染为主——也就是细菌等致病微生物虽然已经传播给了被感染的人,但是这个人没有任何外在表现,也就不会去进行任何治疗,而他却可以继续把这种细菌传染给其他人,就会导致患病人群的增多。

常见的寄生虫导致的人兽共患病

寄生虫,顾名思义,要寄生在其他生物体上才能生存、致病。幼虫寄生的宿主称为中间宿主,成虫寄生的宿主称为终末宿主。弓形虫是导致人兽共患病的常见寄生虫。人类的细胞、猫科动物是其中间宿主,而该寄生虫主要危害的就是中间宿主。对于宠物,可以导致宠物的急性发病或者死亡,对于人类,特别是孕妇,容易导致流产、胎儿死亡等严重后果。如果是无症状的隐性感染者,还会引起生殖功能障碍。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会问,是不是打了疫苗就可以放心了?答案是否定的,很遗憾,目前我们国家还没有符合标准的猫弓形虫疫苗(大家也千万别去交智商税啦)。弓形虫感染,最重要的是预防。

生肉是弓形虫寄生的重要源头,所以给宠物喂食肉类时,要煮熟;而且这还提醒我们一点,户外的非家养的猫咪,一定要与其保持距离,特别是孕妇人群。如果猫咪感染,那么它的粪便里就会有弓形虫,所以各位铲屎官一定要及时清理猫咪的粪便,清理完也记得要认真洗手。

常见的病毒导致的人兽共患病

这个疾病大家不会陌生,狂犬病,养猫养狗的人肯定都有过自己被爱宠弄伤后花重金打疫苗或者免疫球蛋白的经历。众所周知,狂犬病的死亡率是100%,目前没有治疗方法,所以预防是唯一办法。病毒主要通过咬伤传播,也可由带病毒动物的唾液,经人类皮肤各种伤口和抓伤、舔伤的黏膜入侵,感染人类。

对于家养的、从来不曾到户外接触过其他动物的宠物,特别是猫来说,一般是不用对狂犬病进行预防的。而众所周知,狗的户外活动时间和范围较大,也可能接触携带狂犬病毒的其他犬类,所以给宠物接种疫苗至关重要。

被不能确定是否患有狂犬病的动物舔舐、抓伤、咬伤后的预防措施称作暴露后预防。根据我国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建议,对这种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原则。

常见的细菌导致的人兽共患病

犬布鲁氏菌病又称波状热,是一种布鲁氏杆菌引起的既能感染犬、亦能感染其他人的人兽共患。大多通过接触传染,犬被感染后多数呈隐性感染状态。在牛、羊、犬、人共同生活或接触的环境中比较容易发生相互之间的传染。

科学饲养是关键

即使宠物会给人类造成上述人兽共患病,但我们也不能因噎废食,对饲养宠物全盘否定。更多的应该是宠物主我们要科学管理宠物,例如按时进行预防接种、驱虫,及时清理排泄物,对宠物用具定期消毒、定点放置等。

还要对现有的风险进行预防,我们也不要再去增加疾病的源头——不要随意丢弃宠物使其成为“流浪猫”、“流浪狗”——随便捡食即会导致上述感染的发生。

宠物是我们的情感寄托无可厚非,但是也要适度。在一些“晒宠”短视频中,不乏与宠物共用餐具、同床共枕、拥抱亲吻这样的饲养行为,从疾病预防的角度,还是不甚建议。

人犬易患的9大寄生虫

为了各位捡屎官和狗子的健康,需要了解一下狗狗常见的体内和体外寄生虫,以及寄生虫的防治。

体内寄生虫

蛔虫,是肠道寄生虫,它们吸收狗狗体内的营养,导致狗狗获得的营养减少,感染后的狗狗会出现呕吐、嗜睡、体重减轻和腹泻等症状。

蛔虫是可以传染给人类的,会使人营养不良,面黄肌瘦,还会导致肚子痛、胃痛。可以用驱虫药打虫,并且需要定期驱虫以防止再次感染。

钩虫,钩虫的虫体细小,头部有细钩,咬住十二指肠肠壁吸血,造成狗狗血便、黑便,以及贫血,只能通过显微镜便检发现。

狗狗感染钩虫后最突出的症状为贫血,还伴随着牙龈苍白、虚弱和体重减轻。

幼犬容易感染,而且一般是急性的。除了严重贫血外,这些幼犬可能会拉出黑色焦油带血的便便,甚至死亡。

成年狗的症状是轻度腹泻或呕吐,症状比较轻,但如果狗狗年龄比较大的话也是会致命的。

鞭虫,细小的马鞭形虫体,寄生在盲肠及大肠,造成下痢。

为了清理让人头疼的鞭虫卵,最好扔掉狗狗舔过的玩具和东西,对狗狗活动场所进行消毒和杀虫,也能减少人被感染的风险。

心丝虫,该寄生虫是通过蚊子进行传播的。被感染的狗狗起初可能没有任何症状,但随着病情加重,狗狗可能会咳嗽咳血,最后会致命。

感染的狗狗会因为一点运动而筋疲力尽,体重严重下降。但是心丝虫也很容易预防,只要定时驱虫即可。

体外寄生虫

疥螨,疥螨病是由疥螨引起的犬类常见皮肤病,它钻进宿主表皮挖掘隧道,虫体在其中生长繁殖。隧道有小孔,藉以通氧和为幼虫出入。

幼虫也钻入皮肤、开掘小穴。其发育过程包括卵、幼虫、若虫和成虫四个阶段,整个过程为8--22天。

蠕形螨,蠕形螨因虫体细长,很像蠕虫而得名。它寄生于狗狗皮肤的毛囊和皮脂腺内,从产卵到卵发育成幼虫乃至成虫均在其中。

该病是由健康犬与病狗接触而传染,当狗狗机体抵抗力降低或皮肤有发炎时,即可侵入并大量繁殖引起疾病。

虱,危害狗狗的主要是血虱和啮毛虱。血虱长1--5毫米,头窄,体呈圆锥形,以吸食血为主。啮毛虱以食毛和皮屑为主。

吸血寄生会导致狗狗发痒、不安,皮肤出现小出血点,甚至化脓。

蚤,蚤存于尘土、地缝及毛毯中。蚤不在犬体上发育,因此只要保持狗窝清洁,地面撒少许来苏尔,被褥经常日晒,即可预防。

硬蜱(pí),硬蜱寄生于狗狗体表,会损伤皮肤,使狗狗产生痛痒感,会啃咬磨擦。雌蜱吸血,交配后雌蜱吸饱血落地,蜇伏起来产卵。

蜱卵经一个月左右孵出幼虫,幼虫又爬到犬身上吸血,这样往复。蜱的成虫吸饱血后,身体会变圆变紫,还会膨胀几十上百倍。

虽然寄生虫种类很多,有些也很恶心,但只要保持日常清洁,关键是做好定时驱虫,是很容易预防的。

家长们的狗子有没有感染过寄生虫呢?有没有做好按时驱虫呢?

本文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标签:

提交需求或反馈

Demand feedback